这可能是中国零售业未来的样子

来源:高和畅

M型社会在20年前的日本初现端倪,而日本只不过是步入了美国的后尘。事实上,早在1970年,美国就已经进入M型社会,随后的零售业态的变迁过程就是对其迈入M型社会最好的印证。

让我们来看看美国的零售业到底发生了什么变迁,这些变迁与M型社会结构又有什么关系呢?

一、美国零售业态的变迁

美国零售业的变迁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1971年美国零售业营业额排名前十的公司有8家是量贩店和超级市场,有1家是百货公司。到了2003年,量贩店只剩下1家,折扣零售店开始兴起。

在2017年的最新排名中,唯一的1家量贩店Sears和雄霸了零售业20多年的Safeway也被踢出排行榜,取而代之的是家庭娱乐购物中心和电商这种业态,其他的公司仍在排行榜中。但留存的这些公司,在业态上有所调整,较为典型的有,沃尔玛从传统的零售折扣店转型成了大卖场,沃尔格林从专营药品店演变成集便利店功能的药品、食品零售店。

美国零售业态的变迁

*资料整理自:大前研一《M型社会》,STORES: NRFs Magazine


二、零售业态的界限

那么,这些所谓的超级市场、量贩店、百货公司、折扣零售店到底是什么呢?

1、Grocery Store、Supermarket、Hypermarket的较量

故事还得从Grocery Store说起。Grocery Store——杂货店,与普通的杂货店不同,美国的杂货店只卖食物,包括生鲜,熟食,冷冻食品、罐装、盒装、瓶装食品。一般位于市区和便于消费者购买的地方。

当一家Grocery Store在销售食物的基础上,开始销售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厨具、卫生用具、药品、宠物用品,就发展成了Supermarket超级市场。

超级市场通常会通过报纸展示近期的产品信息。超市内,相似的产品会被放在同一货架上,并贴上标签供消费者自主选购。一般位于距离消费者较近的住宅区内。

一家超级市场如果能够将一个百货公司收入囊中,就成了hypermarket量贩店。

Sears就是Hypermarket最典型的例子。它主要针对热衷于开车去远郊购物的中产阶级和上流社会人群,销售2-8万种质量高、档次适中、品种齐全的居民生活必需品,同时还包括服装、化妆品、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家具、厨房用具、书、钻石、汽车配件等商品。消费者可以根据需要批量购买,并被允许在对商品不满意的情况下退货。

Sears最初的商业模式是从城市里低价买入瑕疵手表、家用电器,转手加价卖给郊区的农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家店是不是量贩店,还可以根据它最初的主营业务板块是不是家电来判断。

GroceryStore、Supermarket、Hypermarket之间的关系

刚刚提到了Hypermarket里面包含了一个百货公司,这个百货公司又是什么?

百货公司是一个大规模经营以日用品为主的综合性零售企业。以梅西百货为例,它为中上收入阶层(尤其是受过良好教育的22-55岁、喜欢轻奢产品、有消费能力的家庭主妇)提供了包含服装、家具、家电用品、玩具、化妆品、家居、花园用具、厕所用品、体育用品、画具、硬件、食物、书本、珠宝、电器、摄影设备、婴儿用品和宠物用品在内的百万种商品品类,并让她们能够愉快又节约时间的进行购物。

与普通的百货公司一样,梅西百货主打的也是负担的起的奢华时尚(中高档)商品,这样的商业逻辑,非常巧妙的将它们的客群与折扣零售店、大卖场等零售业态的客群隔离开。

2、Warehouse Club、Discount Store的对决

同样是针对中产阶级,同样需要较大的经营场所,同样建在郊区的Warehouse Club大卖场和量贩店到底有什么不同?

Warehouse Club在郊区租下1-2万方租金较便宜的仓库,不加装潢翻修,直接将商品陈列在地上,或是高高的堆在货架上,以箱式出售。虽然整箱的销售价格不菲,但如果换算成单品价格,几乎就是批发价。由于Warehouse Club的商品最小的包装都比普通的零售店大,它的客群不仅限于中产阶级大家庭,还包括小型便利店、餐厅、杂货店的商家。

不同于量贩店的几万种商品品类,像Costco这样的Warehouse Club仅提供包含食物、家电、服装、日用百货、五金、轮胎、汽车用品在内的3700种商品品类,稍微大一些的会配备加油站、药店、眼镜店、照片打印中心、免费停车位等设施。

每种在货架上销售的商品,只有2-3个销量最大、需求最多的品牌供消费者选择,而且大部分都是它们的自营品牌。Warehouse Club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实行会员制,只有入了它的会员,才可以进去消费。

虽然Discount Store折扣零售店和Warehouse Club一样以低价吸引消费者,但这两者的低价在本质上存在差异。DiscountStore的低价通过压低向供应商进货的价格来实现,因此它的商品价格无法做到与Warehouse Club一样直接以批发价出售,而是介于批发价与零售价之间。

零售业巨头沃尔玛最初的折扣零售店,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低价买入、大量进货、廉价卖出,以“天天低价”的口号垄断着居民生活水平较高的小镇及其周围五十公里范围内的消费者。

此外,沃尔玛的商品陈列方式大多遵循消费者的生活习惯。至于大幅打折的货物,会被堆放在贯穿门店前后的主要通道里,如货架两端、中央通道、收银台通道。这样的销售方式牢牢地把握住了中低收入消费者的低价需求,不但打开了中低收入阶层的市场,还占领了美国30%的零售市场份额。

Hypermarket、WarehouseClub、Discount Store虽然都面向中产阶级家庭,都选址于郊区,但他们在商品价格设定上、商品陈列方式上、商品品类的多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WarehouseClub、Hypermarket、Discount Store比较

各类零售业态商品价格与品类比较

各类零售业态面积与选址比较

各类零售业态特点总结


三、美国零售业态的变迁与收入结构之间的关系

让我们再回到第一张图。

为什么在1971年到2003年期间,备受追捧的量贩店只剩下一家,曾经表现良好的百货公司也全军覆没,而折扣零售店这种模式却有了快速的发展呢?为什么到了2017年,大卖场和一些新式的家庭娱乐购物中心、便利店、药品零售店、电商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了呢?是什么原因导致美国的零售业发生这样天翻地覆的变化呢?

1971-2003年间,由于中产阶级没落、中产阶级的人口往低收入和高收入阶层靠拢,从而导致面向中产阶级家庭的量贩店、百货公司随之衰退,同时,低价但有品质保证的折扣零售店、以及大卖场因为迎合了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而兴起,而这些零售业态的调整,是美国迈入M型社会之后的必然趋势。

1971年起,中产阶级家庭的人口比重就开始缩小,且向两端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靠近,贫富差距拉大。尤其是年收入低于$50K的中低阶层人口增多,成了让走低价格路线的零售业得以大发展的原动力。

1971-2008年,美国各阶级家庭收入及占比变化

图片来自网络公开资料

80年代中期,美国的失业率达到最高点,在这个阶段人们连经济基础都无法保证,谁还顾得上上层建筑。但在90年代,失业率开始回落,95年后,美国人的消费开始回暖。

1960-2016年,美国失业率变化

图片来自全球经济指标网、美国劳动统计局

2003-2013年期间,中产阶级家庭收入虽然涨幅不大,但依然呈上涨趋势,而且足够让他们过上富足的生活。

因此这个阶层人群的消费需求依然存在,而且他们依然有能力进行消费,并没有因为人口比重的减少而减弱。这也是面向中产阶级的大卖场、百货公司等业态依然存在未完全消亡的原因。

1967-2013年,美国家庭平均收入情况

资料来源布鲁金斯学会研究报告

此时,排名前十的零售公司的业态开始有所调整,如沃尔玛的主营业务就是从原有的折扣零售业务板块转型为supercenter(大卖场),并拓宽了它便利店、社区店、山姆会员店等新的业务模块。而像CVS、Walgreen这列药品零售商也开始由单纯的药品零售扩宽至同时包含便利店与药店功能的零售店。

这一时期,零售商的客群已经不再仅限于仍有消费能力的中产阶级,还包括不断扩大的中低收入、高收入阶层和趋于个人消费的这部分人群。零售业态变得越来越丰富,市场分的更精细,消费需求变得更为多元,消费迈向简约消费时代,真正实现从品牌升级到品质升级。

2017年,美国营业额排名前50的零售业态

资料来源STORES: NRFs Magazine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美国的零售史:

60-70年代,美国人口增长,刺激了大众消费和房地产行业,超级市场这类大众化的消费零售业态出现,中产阶级成为主力军。

70-80年代,由于自有房屋需要装修,私家车普及,家电、家装的需求上升,量贩店兴起。女性步入职场,对时装、珠宝需求增加,百货公司被大众所追捧。

80年代起,随着中产阶级的衰退,消费者开始关注产品的性价比,消费也开始回归理性。

90年代后,互联网开始普及,为消费者提供了多元的消费服务。

美国零售行业发展史及各阶段的消费特征

当前中国的人均GDP大约是美国70年代人均GDP的水平,不仅如此,与当时的美国类似,中国也呈现出迈入M型社会的趋势。

当前中国人均GDP水平相当于70年代的美国

资料来源TheWorld bank

我们已经在国民收入结构的变化中看到美国零售业的巨大变迁,那么作为跟随者,未来,中国的零售业将会走向哪里,你有没有在我们这篇文章中找到些许线索呢?

特别说明:本文转载自高和畅(ID:Gohichang)(作者 / 林欣蓝)。此次转载仅供分享不作商业用途,文字与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往期热门干货推荐】

文艺青年最爱的50个文创品牌,很会“玩”

中高端女装迎爆发,这50个品牌“精致girl”最爱逛

贩卖新兴生活方式,这50个家居生活品牌成招商新宠!

近三年超1600个新mall开业,品牌商最看好这100个!

国货上位,潮牌扩容,商场服饰招商大变样!

阅读全文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