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赢商网 > 品牌 > 休闲娱乐 > 正文

万达院线关联交易租金低、无核心竞争力,前景或堪忧

股票说
摘要:未来渠道份额会被互联网大幅侵蚀,万达院线对其他院线公司也无竞争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万达院线的前景是非常堪忧的!

1、关联交易——租金极低

万达院线所有的电影院都是自营。金逸院线2013年自营店110家,加盟店61家;2012年自营店87家,加盟店39家。

金逸收入构成:院线发行+自电影放映+卖品+广告服务。

院线发行=自营影院+联盟影院

票房=发行+电影放映

金逸自有影院票房=金逸收入-卖品-广告服务-联盟影院发行

13年金逸自有影院票房=16.24-1.26-1.07-1.05=12.86亿元

12年金逸自有影院票房=12.74-1.08-0.79-0.84=10.03亿元

2013年,金逸的关联租赁713万,在金逸总租金1.73亿里占比0.4%,比例很小。金逸的租金基本可以当做市场化租金。

2013年,万达院线的关联租赁2.22亿,在万达院线总租金3.28亿里占比67.60%,比例极大,关联交易严重。

院线的本质是租了一间房子,装修一下,挂个屏幕,向用户提供电影放映服务。装修和屏幕设备这一块,不同的位置,差距不大。但是,房子的租金,在不同位置,差距巨大。

院线的核心是上座率,上座率是人流带来的,人流的本质是位置。所以地理位置是院线经营的核心,当然啦,也是商业地产的核心。

因此,地理位置的租金跟票房具有极强的相关性。

常识:同样面积的影院,装修费用和设备的投资基本是固定的。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里,提供的是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所有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应该是一样的,或者是相差不大的。那么,一个租金翻倍的位置,其他的固定经营成本不变,这个地址增加的收入应该远低于一倍。

  

万达院线的租金是金逸租金的1.9倍,正常来说,万达院线的票房收入应该比金逸自营票房的1.9倍要低。但是,实际情况是,万达院线的票房收入是金逸的2.46倍。这里出现的反差,就是万达院线有60%以上的租金是关联租赁,租金比市场上便宜很多。

用票房来反推租金

2012年7月1日前,万达下属影院房屋租赁价格是以影院净票房收入的10%为标准;2012年7月1日后,这一标准提升为11%。

由于12年七月份,租金进行了改变。我们截取的是13年的数据。

2013年万达院线票房/金逸自营票房=2.46

13年万达院线实际租金:2.46*1.73=4.25亿

13年万达院线虚减的租金:4.25-3.28=0.97亿

13年虚减租金/关联租赁租金:0.97/2.22=43.69%

15年万达院线虚减租金:15年账面关联租赁租金*虚增比例=4.26*43.29%=1.86亿。

考虑到租金翻倍,收入并没有翻倍的假设,万达院线虚减的租金应该在2.5亿左右。(这个仅仅是预估)

(备注:万达院线和金逸院线都是04年左右成立的,都是成熟的、大型的、全国性院线公司,13年的院线数和屏幕数差距不大,因此,具有可比性)

长期摊销时间长——费用低

长期待摊费用主要核算影院装修费用摊销。绝大部分院线公司选择在受益期内平均摊销。但是受益期间的确定是个会计估计问题。

万达院线选择的受益期是10年,长期待摊费用按10年摊销。

金逸院线的消防工程的受益期是10年,其他项目都是5年。消防工程在长期待摊费用里只占6%左右,占比小。所以,金逸的待摊费用基本是按照5年摊销。

商业场所里的装修基本不能用10年,何况,万达的商业地产里,都是高大上,装修方面在5年左右就会不断翻修。因此,用10年受益期并不谨慎。

假设:万达院线的长期待摊费用采用金逸的5年期进行摊销

15年万达院线的实际摊销额=2*15年账面摊销额—(10年摊销额—05年摊销额)*2

04年开业5家影院,05年没有新开影院,04年的5家影院,摊销费用初始额是0.41亿,因此,06年的摊销额是410万。

11年的账面摊销额是0.65亿,10年的账面摊销余额是4.49亿,10年新开影院12家,预估10年的账面摊销额是0.5亿。

15年万达院线的实际摊销额=2*2.38—(0.5—0.04)*2=3.84亿

15年万达院线少计摊销额=3.84-2.38=1.5亿。

另外,万达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10—20年,高于金逸的5—10年,这一块,也是少算费用,虚增利润了,由于相关具体数据无法获取,不能做具体测算。

虚增利润=2.5+1.5=4亿

因此,保守估计,万达虚增的利润至少有4亿,水分不少。

这也是为什么其他院线公司的盈利一般,万达的盈利数据非常好看的一个重要原因。万达的经营效率高,只能影响几个点的ROE,不能影响到十几个点的ROE。

2、万达院线前景——堪忧

1)市场增长空间有限——拐点将至

2015年全球电影票房首次达到380亿美元,较2014年的375亿美元增长率仅1%,其中,北美票房110亿美元,增长率为7%,占全球票房接近29%。

  

2015年中国票房440亿,同比增长49%,合计68亿美元,占全球票房18%。

  

2011年之前,平均票价上涨较快,2011年开始,平均票价较为稳定,说明中国票房的增长主要由观影人次增长导致,与票价无关。

2015年,中国观影人次达到12.6亿次,北美地区的观影人次为13.4亿次,2016年会超越北美地区的观影人次。

2015年,中国新增1200家院线,新增屏幕8035块,同比增长34%。在平均票价变化不大的情况下,2015中国票房49%的增长率大部分都是由新增屏幕贡献的。2015年,中国总屏幕数3.16万,非常接近北美地区的屏幕数。

从2006年开始,中国票房增长率一直维持在25%以上,十年增长了17倍。2015年中国票房68亿美金,预计到2017年会超越北美地区票房。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每年25%以上的票房增长率能持续多久?

答案很简单,股票说预计2017年就是拐点,票房增长率将跌到20%以下。

2015年,中国票房/GDP已经超过北美地区票房/GDP。2016年会大幅领先北美地区。中国2015年的平均票价35元,已经接近北美地区平均票价8.4美元。

从2016年前四五个月的票房来看,16年的票房增长率有望维持在30%左右,这时,票房是572亿,接近90亿美元,占全球票房比例接近23%。然后从572亿,增长到1000亿,估计这个时间不会低于5年,毕竟15年全球的票房也只有2500亿人民币,最近五年,全球票房的增长率只有3%左右。所以,以后票房,不会再像2016年以前,2年半就翻倍。

我们初步预估16年票房增长率30%左右,17年票房15%左右,18年票房会在10%以下,会跌到个位数的增长率。以后年度的票房走势有可能会像北美地区一样,个位数增长,有些年度还会负增长。

那么问题来了,屏幕增长属于投资,是要滞后于票房数据的,因此,16年和17年,屏幕增长速度有可能会维持在30%左右,17年底,全国屏幕数可能会超过5万块。

在票房增长放缓,屏幕增长速度滞后,票价已经是高水位的情况下,电影院将出现过剩状态,平均上座率会出现下滑,影院之间的竞争会白热化,院线的利润会被压缩。

2)互联网视频——将会大幅侵蚀院线的渠道份额

目前,对院线渠道的主流观点是:去电影院看电影,是一种体验,有场景属性,有社交属性,不会被互联网视频侵蚀。万达院线在年报里,也重申这一观点。

万达院线认为: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影市场的繁荣,电影和社交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据公司不完全统计,约93%的观影行为发生在家庭、恋人、朋友、同学等群体之间,观影已成为家庭、朋友间等社交的一种方式;同时,电影也为社交提供着话题、场景等新的社交因素,观影已逐渐成为社会交往的一种形态,社交属性日益凸显。

万达院线的观点其实是一个伪命题。社交并不能给院线渠道带来多宽的护城河。

院线播放电影时,需要一个窗口期,在这期间,电影不能在互联网上播放。一旦互联网上有盗版,电影票房就会被严重侵蚀。

还举个栗子。电视机有很强家庭社交属性,但是效率远远低于互联网。网络视频的快速发展已经侵蚀掉了电视机的大部分份额。

目前,优质的影视作品,首选院线渠道。主要是因为,电影收入的90%来自于票房。现在,视频网站的付费业务还不成熟,不能给影视公司提供足够的回报。

但是,这一现象正在逐渐改变。

目前,爱奇艺的会员已经达到2000万,应该在一两年之内,会达到5000万。如果一部电影直接分销给多家或者一家视频网站,票价定在10元,若有1000万会员愿意付费,那么这部电影的票房就是1亿,考虑到院线分账将近60%的情况下,这1亿票房相当于传统院线票房的2亿,若有这个规模,将会对90%以上的影视作品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其实,现在的视频网站已经开始在做尝试了。

去年,爱奇艺将热门电视剧蜀山战纪先点映给付费会员,几个月后,蜀山战纪再在地方电视台播放。

这虽然是电视剧分发渠道的变化,但也能反映新媒体渠道在逐渐侵蚀传统媒体渠道。

还有一个例子是新媒体和院线同时分发电影的。

去年,乐视网为了增强乐视电视的竞争力,将乐视影业“消失的凶手”在乐视电视和院线渠道同时放映。虽然,这个遭到了院线的集体抵制,电视的放映被取消,但是,这个模式后期会被践行。

这都说明,互联网的高效率将会侵蚀院线渠道。等网络视频的付费习惯渐成气候,付费会员达到一定量级。互联网侵蚀院线渠道的现象将会不断上演。

一旦出现先例和成功的例子,这种取代将会是不可逆的。

预计未来两三年内,就会有视频网站在这方面的做尝试。

其实,互联网在电影产业链上,有几个节点已经是处于主导地位。比如,互联网发行和在线售票。

未来,电影会在院线渠道和视频平台同时分发。院线侧重于大屏和社交体验,视频侧重于便捷性。是不是有点像端游和手游的区别。

3、万达院线——无核心竞争力

院线是一个很传统的行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标准化的,一点差异都没有。

院线就是将上游的电影放给下游的用户看。对上游的电影资源不具备垄断能力,提供的都是无差异产品,对下游的用户也就没有议价权。

2015年,第三方在线票务平台完成了接近60%的电影票出售。随着这个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以后,院线公司对用户看电影的决策就会没有任何影响力,院线的排片有可能被票务平台和其他互联网媒介所控制。发行市场将会彻底让位给互联网。这会让院线仅仅是一个O2O的线下终端。

所有的院线公司都是一个样,同质化和区域化竞争。万达院线就是其中一个院线公司而已。只是地利位置好一点,上座率高一点,但这都是高租金带来的。所以,万达院线对其他院线公司来说,并没有核心竞争力。

万达院线的高增长是依赖于整个电影市场的高增长,通过不断新建影院和屏幕来完成用户的覆盖。增长模式是重资产的,也是非常传统的。

整体电影市场即将遇到增长瓶颈,未来渠道份额会被互联网大幅侵蚀,万达院线对其他院线公司也无竞争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万达院线的前景是非常堪忧的!

一个公司最大的风险是经营环境的改变,并不是公司的效率下降。公司的效率还是很高,但是环境已经改变了,市场已经变化了,公司的经营效果就会受到重创。

4、王思聪——网红不懂股票

院线依附于商业地产,做的是一个零售,面对着高额房价带来的高租金,院线挣点钱大部分都分给商业地产了。票房增长那么高,除开万达院线,其他院线公司的利润也是很寒掺的。院线就是给商业地产打工的。

目前影视作品依赖于导演、明星演员和ip,挣点钱都给他们分了。15年票房440亿,同比增长接近50%,但是,那些影视公司的利润低得可怜,反倒是,冯小刚,刘诗诗,周星驰和徐峥他们挣了不少钱。影视公司就是导演、明星演员和ip的代工厂。

万达院线的“院线+影视”能有多大的前景。行业这样,没办法的事。

王思聪去年在微博推荐自家股票万达院线。其实,王思聪根本不懂证券分析。他是个学哲学的,认为好的就是好的。但是,好公司并不是好股票,好公司的价值被严重高估后,就不是一个好的投资标的。

像万达院线这样的院线龙头,给25倍到30倍的PE就足够了,但愿是我估错了。

注释:关于票房反推租金,若是有票友感兴趣,可以多加几个因素,比如卖品,广告收入等,用spass将这些因素和租金做个相关性分析,这样逻辑会更严谨一些,具体数额应该差距不会大。

 

(注:此文属于专业人士对相关个股或板块的个人观点和分析,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网站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返回赢商网首页
下载赢商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