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赢商网 > 项目 > 购物中心 > 正文

成都商业大佬仁和集团欲以匠心造MALL 这座城南“新城”有哪些亮点?

赢商网四川站王笑笑
摘要:仁和集团在打造购物中心时巧妙地融入百货元素,承袭百货优质资源,改变了过去购物中心在化妆品、鞋靴类品牌数量少以及分布零散等问题

成都商业发展经历了几大时代的变迁,见证了商业市场从核心商圈零散商户,向传统百货、购物中心转变,而今购物中心也进入了体验时代。随着体验式购物中心、街区商业、社区商业等众多商业形式,在成都各大区域遍地开花,受限于硬件设施的百货业态近几年却饱受压力,甚至出现闭店歇业等负面信息,不少百货不得不进入调整升级阶段。

在成都商业闯荡二十载的仁和集团,在百货业态大力发展的时期将高端百货带入成都,开启了轻奢的消费生活时代。仁和集团近期却低调转型,从百货运营者的身份转为体验式购物中心运营者,即将于2018年9月正式亮相的仁和新城正是出自他们之手。此前仁和新城招商大会透露出招商伙伴、项目打造等种种信息,都表明仁和新城这个“后来者”并不简单。

在仁和新城亮相之前,赢商网通过访问仁和新城商管负责人以及其招商合作伙伴盈石,独家探秘项目背后仁和新城的商管运营逻辑,或将为传统百货、购物中心升级带来新的探讨空间。

 

3层森林主题儿童业态

百货行业发展普遍受限 仁和集团走了一条新路

自购物中心出现,改写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让商场不再只是售卖商品的卖场,而是可以满足生活、娱乐、聚餐、社交等功能的一站式体验空间。不像百货注重高坪效的回报,购物中心把空间还给了消费者,甚至引入一些低坪效回报但能够增加消费者停留时间的业态,如文创、儿童配套等。

市场带来的变化势必将影响商业产品线的发展运营,作为成都高端百货鼻祖的仁和集团,不同于其他百货选择内部调整转型,它走上了开辟购物中心项目的新道路。

仁和新城总经理刘中源坦言,二十年前的成都商业市场才刚刚打开,百货公司并不多且规模面积、物业条件不高,因为当时的同类竞争小也没有电商的冲击,百货公司单独做零售业态就已经有很大的利润空间,能够存活下来。

他认为,商业发展至今,百货业态从鼎盛时期走向寒冬,第一是源自电商加入战局,对实体零售有很大冲击,而百货主要以零售业态为主,在价格方面很难与电商抗衡。

仁和新城一层效果图

第二,不断有新开的商场诞生。商业推动的惯性规律是“新开的物业会比已有的物业做得更好”,所以新开的物业在硬件、配套各方面做得更齐全,规模相对传统百货也更大。过去的百货业态面积受限,业态较为单一,其他配套设施、业态跟不上消费者的需求,仅靠零售、服饰类产品,很难去吸引年轻的消费者。

有着高端百货二十年经验的仁和集团,从运营百货时就是以高体验感、优质服务著称,以高质量服务培育了大量的客群基础。挖掘消费者深层需求是该企业能够在众多百货中独树一帜的根本原因之一。而有着这样基因的仁和集团,在探索市场和消费者的反馈中,早已发现商业体综合体配套建设的升级将变成未来的一大趋势,同时多年前就预判了百货业态受限大、无法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据刘中源透露,也正是对市场的高度敏感,仁和集团拿地布局城南,计划打造18万的综合体,从建筑形态、配套、业态分布都有很大程度的升级,把商场升级为能够满足家庭客群、时尚白领、儿童青少年等不同客群的生活场所。 

融合百货资源优势造 领路发展3.0版本购物中心

从业态布局、物业建设、品牌分布来看,似乎购物中心一诞生,就是站在了百货的“对立面”。但刘中源指出这是一个误区,从消费者的根本需求出发,购物中心与百货并不是对立的关系,百货所给予的集中购物体验和购物中心带来的空间体验,都是为了更好服务消费者。

事实上,百货业态集中的品牌陈列以及大量的品牌数量,确实能够一定程度上满足消费对快销品需求。据赢商大数据中心统计,国内50家百货上市企业2017年上半年营收总额约2100亿元,比2016年同期1979亿元增长6.11%;另据光大证券数据研究显示,化妆品、金银珠宝、服装三大品类的销售额增速都出现明显的提升,这正是百货业态的主力销售部分。

而深知百货优势的仁和集团,在打造购物中心时巧妙地融入百货元素,承袭了过去百货的优质资源,改变了过去购物中心在化妆品、鞋靴类品牌数量少以及分布零散等“槽点”。在体验式购物中心的基础上保留了精品百货的优势。

在体验式购物中心的硬件打造上,依然承袭过去的高品质服务,模拟消费者生活情景,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打造、设计购物中心,为家庭客群考虑了很多硬件配套。所以在仁和新城,除了常规业态、体验业态的排布,以及满足中青年健康需求的运动空间,还能看到不少升级化的硬件设施。

仁和新城室内效果图

比如把大量可租售空间让给停车场,不仅拓宽了停车位、改善线路,甚至实现了购物中心B1楼至3楼同层停车,恰好与儿童配套、生活快销品、零售等业态无缝连接。

而在优化业态组合、品牌招纳以及前期梳理方面,仁和新城除了捆绑仁和集团优质的精品百货资源,还与盈石中国达成了合作关系。仁和新城招商团队表示,此次引入的品牌有不少是首次进入成都,其中包括了仁·禾市集(精品超市)、美国国家地理英语学习中心、卡通尼乐园、泰廊等特色品牌,另有不少西南旗舰店、形象店也汇聚商场。

美国国家地理英语学习中心

泰廊

刘中源称,此次招入的品牌除了升级版本的台北纯K、7000余平的G+卡丁车、幸福蓝海影院、米高汇健身、灌篮公园等主力店,场内餐饮品牌更是多达70家。“仁和集团以往是扎根零售业态的,仁和新城将是一次突破性的运营项目。”

幸福蓝海

米高汇健身

盈石中国高级招商总监付鸿宇向赢商网透露,餐饮部分将是此次重点打造的部分。“区别于其他购物中心的常见品牌,仁和新城此次引入的餐饮品牌均是有独特个性、具备匠人精神的品牌,例如运营了将近二十几年的香港品牌唐宫,以及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新派餐饮品牌园里火锅。”

唐宫

园里火锅

在仁和集团和盈石中国的强强联手下,仁和新城掌握了轻奢精品和新兴业态两大引流的“主力军”,无论从物业构建、业态布局以及品牌招商方面的考量,无疑是购物中心的一次升级之作。付鸿宇认为,第一代购物中心是零售旗舰店组合餐饮业态,第二代购物中心是提倡体验感的文商旅城市项目,第三代购物中心则是如同仁和新城一般,提炼百货优秀基因,强化购物中心空间体验。

欲建城南高品质公共社交空间 无惧城南竞争压力

随着地铁交通的开通引流以及政策红利导向,大量的高端人才及高消费人群涌入城南,为周边商业带来了迅速激增且稳定的客群。但成都商业南边体量一直居高不下,进驻城南意味着将与大大小小商业形成竞争关系。

但仁和集团在经历了长达一年的市场调研和商业逻辑梳理,将这份压力转化为生存优势。刘中源表示,虽然目前成都城南商业体量居多,有特色、品质高的购物中心并不多,而随着城南消费者对品质感服务、消费升级的需求增加,匹配这种高品质消费需求的商业成了稀缺。

同时他还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源向大城市靠拢,形成群落效应,成都各个区域已形成分层化的经济圈,尤其高新区因为大量产业园、知名企业的入驻,已然成为成熟的核心商圈。

“作为深耕成都商业二十年的本土企业,仁和集团是非常熟悉成都本地人的消费方式和习惯的。过去高端轻奢百货运营经验,已经让我们摸索出一套完善的服务中高端客户群体的服务系统。”刘中源认为,结合集团优势和资源优势,仁和新城在城南是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而随着生活品质和消费意识的提高,中高端消费人群数量在不断扩充,且年龄层有越来越年轻的趋势,除了转化过去积累的高端消费客群,仁和新城还将面临如何去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的问题。刘中源称,这一部分消费群体集中在20-40岁的中青年,他们在消费方式上更倾向于选择高品质的体验。所以,仁和新城的定位是做匹配周边5公里范围内消费人群生活习惯的轻奢高品质购物中心。

 

潮吃亚太美食区

除了高品质感的零售、餐饮业态,仁和新城还大量塑造场景化空间,比如将与地铁5号线接驳的负一层打造为风情商业街形式的潮吃亚太美食区、被打造成森林主题的儿童楼层,以及加入AR技术的室内互动大屏,都意在提升购物中心的体验感和趣味感,弱化“卖场”的刻板印象。“完整呈现的仁和新城,将会成为人们消费、娱乐、社交、运动的公共体验空间。”

刘中源表示,初次转型购物中心的仁和新城,在保留原有商管团队的基础上,吸纳了一部分来自成都优秀商业项目的商管人员,在参考优秀项目的成功运营模式后,摸索出最适合仁和新城生存、成长的运营模式,而非千篇一律的购物中心。

返回赢商网首页
下载赢商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