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赢商网 > 品牌 > 服饰皮革 > 正文

百丽退市,达芙妮凉了!2017这些死亡的企业你应该了解下

赢商网云南站 字绍偶
摘要:辉煌近三十年的鞋王“达芙妮”,一夜之间轰然倒塌,一年时间关闭1009家门店。一代鞋王“达芙妮”即将陨落?

传说漫长浩瀚如史诗般的希腊神话中,有个美丽的月桂女神名叫达芙妮。而在鞋类市场,也有个与其同名被赋予美好寓意的女鞋品牌——达芙妮国际。但令人唏嘘的是曾经的“鞋王”而今却不得不大肆关店,业绩连续3年亏损的达芙妮经历了什么?

  

“月桂女神”创造“鞋王神话”

做女鞋代工厂起家的永恩国际集团是达芙妮的前身。随着台湾日渐高涨的土地和人工成本,制鞋业起家的张文仪将业务目标锁定在了内地,并于1990年以自创的达芙妮品牌进入大陆内销市场。当时的大陆女鞋电视广告还比较少,于是,达芙妮花1000万打出了“漂亮100分,美丽不打折”的广告词,在电视与报章媒体上进行播放后,让达芙妮进军内地市场首年就赢得大满贯,迅速俘获全国年轻女白领的心。于是,蝉联5年荣登内地女鞋的第一品牌的达芙妮于1995年在港交所成功上市。

  

达芙妮抓住女性的心理,把神话中的元素融入到鞋中,寓意业绩能如神话传说中的月桂树一样常青。自2002年起,达芙妮开始迅速扩张。每年在内地开设数百家专营店并快速扩大在二三线市场的覆盖率。在销量最巅峰时期,内地卖出的女鞋中几乎每五双就有一双来自达芙妮。期间,一本《达芙妮成功模式专卖》的成长秘诀更是成了小企业高成长的典范。2004年,达芙妮股价开始进入快速拉升阶段,从0.5港元左右升至2011年的11.8港元。精准的品牌战略定位,不断刷新的股价为达芙妮赢得了女鞋品牌中“鞋王”的美誉。

“月桂女神”达芙妮光芒消褪

然而,故事到此开始出现转折。从2013开始,达芙妮“月桂女神”的光芒开始消褪。在2012年达芙妮的股价达到顶点后,虽经过调整后下半年又有重新抬头之势,但从2013年起,达芙妮的股价出现断崖式下跌。而从2015年开始,首次出现亏损。亏损额为3.79亿港元,营业额同比下滑19.1%至83.791亿港元,核心品牌业务销售下滑超过19%至75.211亿港元。2016年营业额更是下跌22.4%至65.02亿港元,亏损扩大至8.19亿港元。

之所以业绩下滑,国内经济不景气可以称得上外因。2011—2014年女鞋市场整体出现下滑趋势,市场需求开始降低,内地女鞋整体供大于求,这让曾经的鞋王也不能独善其身。2012年,达芙妮存货开始走高,2013年销售收入104.47亿港元,存货达到26.43亿港元,加上218天的周转天数,达芙妮的业绩压力可见一斑。

  

其次,电商的兴起也令实体销售进入寒冬。新兴的女鞋品牌更注重个性化、独特性,且价格更具吸引力,电商对传统大众品牌带来的冲击很大,于是达芙妮开始布局电商渠道。在2014年、2015年达芙妮连续稳居“双十一”女鞋第一,2016年排名第4。但值得注意的是,达芙妮从未公开过其线上的业绩。据其他消息来源称,达芙妮线上的份额不及其整个盘子的十分之一。达芙妮也曾经表示,电商业务在集团整体销售的占比不高,其增长不能抵销实体店客流下降造成的亏损额度。

近期,达芙妮发布的2017四季度财报显示,2107年第四季度,达芙妮集团关店328个,其中包括317间直营店和11家加盟店。2017年全年关店数达到1009个。而加上在此之前的2015和2016年,达芙妮三年内一共关了近3000家店铺,成为“关店王”。

中国鞋企所面临的困境

实际上,除达芙妮外,近年来国内鞋业不断遭受冲击,百丽退市、哈森预跌,达芙妮和星期六业绩下滑等呈现出传统女性品牌不再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再加上消费方式升级、互联网的冲击、新兴品牌不断崛起,传统女鞋品牌都面临了品牌老化等问题,销售均受到一定的影响。

不可否认的是,新兴品牌在竞争成长,传统女鞋企业转型比较艰难,需要漫长的过程。

从渠道来看,目前国内本土鞋业处于渠道过剩的状态。之前企业都是开实体店,向末端群体渗透,但是店铺过多之后成本增加销量反而不上涨,互联网、微商等新渠道的崛起也在抢占消费者。另外,商业模型也急待变革。本土鞋业在订货模式上都面临一个问题,以前企业都是采取先订货,然后厂家定期生产,之后商品上市的模式,这就容易造成品牌老化、消费结构老化。

  

中国鞋企目前普遍面临三大困境:

  • 首先是品牌自身的定位跟不上消费人群的消费升级需求,早期发展着力点在于简单粗暴的渠道扩张,产品无法完成迭代更新;
  • 互联网和海淘的冲击,本土鞋企很难建立自己的壁垒;
  • 人才培养梯队没有升级,缺乏深耕渠道的运营人才。

只有针对困境不断创新变革,才能有所突破。一味“守旧”,只能落于人后。

 

2017这些死亡的企业你应该了解下↓

早前,一份2017企业阵亡名单在朋友圈疯传:

  

但这仅仅是冰山一角。

不仅是初出茅庐的创业公司,对很多知名企业来说,2017同样难过,或断臂自救,或悲情退出。时代确实已经变了,大洗牌正在上演。

零售篇

1、乐天玛特:停业门店达87家

4月20日,来自韩国乐天玛特的消息,在中国境内的99家乐天玛特门店中,被勒令停业的门店总数达到74家,另有13家自行停业。由此乐天玛特在华营业损失已高达2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

12月12日,乐天表示,8月末向乐天玛特在华事业输血的3亿美元资金已见底,而乐天百货店更是无法例行不涨工资了,这还是21年来首次。

  

外界评价: 不作不死!

不过乐天的重创,固然有受到韩国部署萨德的一些影响,但其创始人及会长卷入经营腐败案,使得军心不稳,才是乐天集团在经营上受到影响的更关键因素。

2、易买得:全面败出中国

韩国最大零售集团新世界集团旗下的大型折扣超市易买得(E-Mart)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关闭在中国现有的6家门店,结束20年的“入华之旅”,全面撤出中国。

  

实际上,零售业刮了几年的关店风,似乎仍没有要停下的势头。

大洋彼岸的美国实体零售商中,2017年第一季度有近2100家门店关门、9家零售商申请破产保护,甚至超过了经济大萧条时期的高位。

3、沃尔玛:三个月连关11店

在3、4、5月份,沃尔玛在三个月内关闭和即将关闭的门店总数达到了11家。这个曾经让方圆5公里内零售卖场没生意可做的“神话”,正在被打破。

最近几年,沃尔玛在华每年都有门店关闭。

  

剖析: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快速发展中,过于密集的布局和过多的门店数量等拖累了沃尔玛的业绩。

外界评价:什么都别说,这确实是马云干的!

4、新一佳破产

曾经年销180亿,连锁百家,排名22。如今资金断裂,供应商围堵,破产清算!

  

曾经和人人乐、华润号称广东超市三大巨头的新一佳有着辉煌的历史,巅峰时期的营业额达180亿。然而,在历经资金链断裂、供应商催债、员工维权、闭店潮、重组未果等一系列风波后,新一佳最终未能摆脱厄运,走向破产,引起零售界唏嘘一片,为传统实体店又敲响了一记警钟。

本地鞋履篇

1、百丽:鞋王衰败

百丽2015年关了400多家店,2016已关近500家门店。在2011年开店最为“疯狂”的日子里,百丽国际平均每天都会新开2~3家店铺,如今形势反转。2017年7月27日,百丽国际正式宣布从港交所退市。

  

剖析:受零售艰难大环境影响,以及线上竞争;盲目扩张店铺数量;对市场缺乏预判。百丽首席执行官盛百椒表示,自己仍然不会开电脑,连微信都没有。

外界评价:“鞋王”的唏嘘落幕,意味着以百货商场为核心的时代正式结束。百丽的成功兴于百货商场的盛起,失败也源于对百货商场的无限执着;面对电商的到来,百丽丝毫没放在心上,当真正意识到冲击的时候,已经为时晚矣。

2、李宁:打赢翻身仗

2012年至2014年,三年间亏损31亿元,关店近1800店,2016关店收窄,整体盈利能力仍有所下滑。

剖析:成本问题、渠道搭建、管理粗糙、董事会和管理层关系四大问题。

外界评价:5年前把品牌定位90后是大失误,1988年退役的李宁更多的是60后、70后与80后的记忆与情怀,可是这拨人被抛弃得十分彻底。另外,高端路线的定位更是一度让消费者抛弃李宁而选择价格差不多的阿迪耐克折扣款。

  

欣慰的是到2017年,李宁作出的调整已收到卓绝的成效。

2015年开始,李宁将由体育装备提供商向“互联网+运动生活体验”提供商转变。退居幕后的李宁重新走向台前,开通微博,互动、卖萌、写鸡汤,卖力提高曝光度,不断融入年轻人。在2015年度扭亏为盈(净利润为1400万元)后,到2017上半年净利润达到1.89亿,翻了近44倍。

把李宁放在这篇文章中,显然并不合适。但不妨把它当做正面教材,低迷的本土鞋服行业也是有翻身希望的。

 

餐饮篇

1、黄太吉:兵败2017

曾经和黄太吉签约的合作12家餐企,目前2/3已出走;曾经黄太吉建起的10个外卖工厂店,目前已关闭了5个。

  

事件营销、名人营销的新鲜感过后,掩不住产品质量的短板。不少消费者抱怨黄太吉不好吃,口碑一直不高。

2、金钱豹

2017年7月4日,北京最后1家金钱豹自助餐厅停止营业,随后上海的餐厅也宣布关门结业,背后留下一堆被拖欠3个月工资的员工和充值金钱豹储值卡的顾客。

  

业内人士分析,金钱豹关店的原因在于:产品质量逐渐下降,顾客差评不绝于耳;快速扩张导致运营水平下降;经营模式老化,与市场脱轨;内部管理问题严重。

3、很高兴遇见你:管理缺失

2016年已被迫关停两店,宁波店倒闭供货商上门追债,武汉中南路店则鼠患严重。2017年初,西安店停止营业。3月份,杭州店也关门歇业。

  

据有关业内人士分析,倒闭大部分原因在于拓展步伐过快、开放加盟之后没有严格的管控体系做支撑。明星餐饮创业遭遇风口瓶颈,而且食物口味一般导致品牌人气下滑。

4、一笼小确幸

  

2016年初,“一笼小确幸”凭借一抹清新薄荷绿的文艺范,和全国首创的“港式点心+花样糖水”模式迅速走红,被媒体评为魔都头号人气网红餐厅。但就在去年,“小确幸”在上海的店面全部停止营业,各大餐饮平台上也不见踪影。

据悉,多家门店集中爆发食品安全事件是其关店的主要原因。

5、咖啡陪你:糊涂账

中韩合资,高峰期在华有600多店,誓要挑战星巴克。如今诸多城市近50%店已停业,加盟商已联合开启维权之路。

2017年7月24日,一手打造了咖啡陪你的姜勋(音),在其家中自杀。当地警方称:“公司经营困难陷入资金危机,姜勋于23日向朋友发短信称十分疲惫。”

  

外界评价,扩张过快,未有打造双赢的加盟商模式,拿到的加盟商资金被用作他途,韩方撤资,高层欠薪离职,品牌影响大受打击,面临大危机。

另外,中国咖啡店数量已几近饱和,2016年已开始出现集中关店潮,全年关店14561家,超过10%。

6、水货餐厅

2013年出生的水货餐厅,创造了8个月开店52家的记录,开一家火一家。用餐全靠手,没有餐具。然而,巅峰时刻的70多家,现在只关仅剩30家。

  

死亡原因:爱搞噱头,命途多舛。

创新带来的新鲜感一阵就过。大部分人对水货餐厅的印象来停留在去玩,而不是去吃。加盟模式下,对于加盟店的管控深度和力度都不够,最终加速品牌的衰落。喧闹过后,一地鸡毛。

7、潮汕牛肉火锅

来得快:该店在上海曾一年开出2500家;在杭州2公里内连开11家;在厦门三个月开出400家;在潮汕当地,类似的门店有3000家……

去得也快:有业内人士爆料,2016年上海地区已经有40%的潮汕牛肉火锅店都已经关闭。业内普遍认为,关店率应该会在60%,真正的市场“死亡期”即将来临。

死亡原因:市场需求是有限的,跟风生的另一面,也就是跟风死。

潮汕火锅的食材问题相当重要,潮汕之外的很多地区,牛的再孕育是达不到潮汕水准的,很多牛肉火锅店在原材料环节首先失了专业度,以至于做出来的产品缺失了应有的味道。

  

餐饮业,把菜做好才是王道。

品质,才是永恒。

 

2017共享项目死亡名单

据统计,2016年中国的共享经济市场规模接近4万亿元;2017年,共享系宣告进入死亡倒计时。截至目前,共有19家投身共享经济的企业宣告倒闭或终止服务。

共享单车:创业公司沦为巨头棋子

  

据《华尔街日报》分析,中国创业公司正习惯于棋子的角色。许多创业者认为,如果干得好,那么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就需要选择是接受腾讯或阿里的投资。若不接受,那么接受巨头投资的竞争对手就会坐享优质资源。

共享充电宝:“伪共享”

从风光无限到惨淡收场,不过隔了半年时间。

资本方认为,设备故障率、不同场景中的付费意愿以及商家端的福利和分成,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用户也不买账,不少人认为“共享充电宝”就是一个充电宝租赁生意,只是多了一个二维码。

  

共享汽车:盈利艰难

长期以来,共享汽车肩负着“改变国民出行方式”的宏伟使命,实际却因缺乏清晰的盈利模式饱受诟病。友友用车创始人李宇曾对媒体表示:“共享汽车目前难盈利,费用完全不能打平成本。”

  

共享新模式,更多是被诟病

共享篮球、共享健身室、共享雨伞、共享租衣,甚至到后来的令人啼笑皆非的共享马扎、共享充气娃娃、共享图书馆……到这里,所谓“共享”,已经更多沦为笑话。

  

 

2017年电商死亡名单

1、网易一元夺宝

  

每个用户只需1元就有机会获得一件价值几千、甚至上万的奖品。1元夺宝的出现,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成为了最大的热点。但最后,因为造成大量负面事件,网易也最终将其关闭。

2、许鲜网

许鲜网于2014年正式成立,用户通过提前预定,即可于次日到店提取新鲜水果、当日生产的鲜食或等待配送上门。

  

短短时间,许鲜网已在北京、上海、武汉、杭州四个城市,拥有超过300家直营及联营门店,注册用户已超过150万。

然而最终因为其供应链,市场定位,企业基因固化,盲目扩展等原因,使得许鲜网成为了2017年度生鲜电商的首个失败案例。

3、彼岸

这是一家极度奇葩的公司,也是首批推出互联网+殡葬概念的公司。

  

“彼岸”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提供寿衣、骨灰盒等殡葬用品销售和提供葬礼、筛选墓地等殡仪服务的殡葬电商,采用“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相结合的模式。同年还获得了天使投资人徐小平的天使投资。

传统的寿衣店获客渠道极其有限,不能做营销,也不能做品牌。获客方式基本靠医院、太平间。这样渠道佣金可能会高达45%~50%,中间商的获利是最大的,而真正落地的,像彼岸这样的公司,获利的空间并不大。介入互联网模式,最大的变革是降低渠道成本,然而彼岸并没有做到。

最终,彼岸因为营销成本高、消费者接受程度不够、不受资本市场欢迎等因素,无疾而终。

4、京东酷卖

京东二手酷卖网是京东旗下,一个针对二手市场的电商平台。然而,这个剑指阿里巴巴咸鱼网的产品,在短短四个月便倒闭了!

  

阿里巴巴在电商领域的地位,就如同腾讯在社交领域的地位。后发者无法复制,也很难超越。

5、有范

有范是由美特斯邦威在其成立20周年之际推出的一款APP,是低成本、零风险的智能化创业工具和时尚配搭体验平台。

  

有范在创立之初,可谓大手笔砸钱!在2014年,美特斯邦威以5000万元冠名首季《奇葩说》。但尽管《奇葩说》的流量非常巨大,但粉丝转化率极其低,除此之外,资金链供应不足,也致使有范宣告结束。

6、订房宝

订房宝是一家基于酒店尾单的移动酒店预订应用,开启了分时预订模式。

  

订房宝的方式是从尾房切入。主打高星级酒店18点后未订出的空余客房,以高性价比的分时预订为卖点,主要面向临时性、非全天的酒店住宿者。

但市场低频痛点难解决,不走寻常路的订房宝在重重包围中看到了新的希望,可惜却没能突出重围。想法点很好,可惜最终被市场打败。

7、车来车往

车来车往,是中国二手车交易与服务平台。

2017年9月30日,二手车交易平台车来车往CEO谢磊,晚间发布公司内部邮件,宣布公司因资金链断裂无法经营,将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8、绿盒子

这是一家集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童装公司,迪士尼在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之一。但“美女CEO吴芳芳转移财产跑路”的传闻也在一度甚嚣尘上。

实际上绿盒子近几年多次面临破产,被迫放弃的状态。尽管手握迪士尼授权,但迪士尼在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又何止绿盒子一家呢? 再加上传统童装品牌开始纷纷触网,电商流量红利逐渐消失,致使绿盒子始终无法走上正轨,最终落幕。

 

2017年AI创业企业死亡名单(部分)

“风口上的猪”,也不是想当就当。

此前,腾讯研究院&IT桔子联合发布《2017年中美人工智能创投现状与趋势研究报告》,根据报告的初步估算,截止到2017年6月份,中美倒闭企业总数已超过50家。如今,时间又过去了大半年,不知这一数字又增长了多少。

  

作为人工智能导师的李开复,去年4月份就公开发言称,人工智能创业有泡沫,未来12个月,可能会有一批人工智能公司钱花完了,会倒闭。

人工智能第一股的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也说,“明年将有一大批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倒闭。”更有预言说,未来两三年,将有95%以上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要倒闭。

AI创业行业的泡沫太大,严重被高估。这和当初互联网行业的泡沫十分相似。

AI四大泡沫:

  • 资本泡沫:人工智能领域“资本太多、概念太多,但创业者不够用。
  • 技术泡沫: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是交叉性、综合性极强的过程,鉴于专业门槛,真正懂技术又懂产业的人才还较为匮乏。
  • 商业泡沫:如今的很多人工智能,只是新瓶装旧酒。多数人工智能企业还不懂如何利用数据资源去服务客户、创造有商业价值的公司。
  • 估值泡沫:有机构的调研报告中显示,在98家企业填报的估值数中,估值均值为10亿人民币左右。但目前人工智能处于技术工具阶段,离平台和产品化还很远,部分企业在初创阶段并毫无营收。

当然,人工智能创业企业的“倒闭潮”,只能说明人工智能创投有泡沫,但人工智能这件事没有泡沫。

小编认为,面对消费升级和新的消费群体,如何拥抱年轻一代消费者,是战略转型成败的关键。而面对新零售的环境,互联网巨头们纷纷走向线下,对于传统的品牌商来说,该如何做自己的战略部署,也将面临很大的挑战。

返回赢商网首页
下载赢商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