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赢商网 > 品牌 > 家电数码 > 正文

小米IPO路演、旗舰店开业...雷军的新零售战略接下来会怎么玩?

零售老板内参 杨亚飞
摘要:小米开始接受机构投资者认购,小米有品全国首家旗舰店、小米之家全球最大旗舰店陆续开业......雷军的新零售战略接下来会怎么玩?

核心导读:

1.雷军为什么说小米之家南京新店是“新零售旗舰之作”?

2.小米与生态链企业的业务模式是怎样进行的?

3.小米真的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吗?雷军是怎么看新零售的?

小米在港股上市进程顺利。

6月21日,小米开始接受机构投资者认购,预计筹资480亿港元。更新后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小米法定股本总面值67.5万美元。

根据彭博社消息,小米预计将于7月9日在港上市。但在聚光灯下,小米却于日前按下A股上市暂停键。

不管怎样,小米可以腾出更多精力用于上市一事。而伴随着IPO临近,诸多融资细节也得以浮出水面。值得关注的是,顺丰方面已向南都记者确认入股小米属实。

这家民营快递龙头此番是以基石投资者身份加入。这一角色素有“抬轿子的人”之称,投资比例往往很小,对于小米这种大型企业战略意义十分有限,但这仍为小米IPO的前景,尤其是雷军所描绘的新零售生态版图,再添一份想象空间。

1、加码线下:揭秘小米“新零售旗舰店”

雷军自称“新零售”首倡者,并将该词写到招股书的公开信里,这一概念普遍认为是由马云提出。不过这并未妨碍小米线下快速扩张步伐。

6月16日,端午节小长假首日,小米之家11家门店全国多地同开,其中位于江宁区的南京店尤其引人注目,该店被雷军称为“小米新零售旗舰之作”,后者两天内连发4条微博为其站台。

南京店门店面积超过700㎡,几乎是标准店2倍大小,这也是小米之家全球最大旗舰店。之所以有“旗舰之作”称号,除面积及体验升级外,笔者认为,还有一大根源在于,这是小米有品首次以“店中店”形式出现在小米之家门店里。

小米新零售渠道线上线下相互打通又各有特色,线上包括小米商城、小米有品等自有直销电商平台,以及与天猫、京东商场、亚马逊、Flipkart等第三方电商平台深度合作,线下则包括销售小米、米家智能产品的小米之家等直营渠道,以及包括电信运营商、零售连锁店及直供点及国际分销商等在内的第三方分销网络渠道。

截至2018年3月31日,小米之家全国门店数已由2016年底的51家,迅速增长至331家。而2017年,小米之家零售自营门店坪效约24万元。

小米有品则主打“爆品”模式,销售包括小米、米家以及生态链产品等在内的超过3000种SKU,涉及家居、出行、电子、娱乐、服饰、运动及个人护理等15大类目。

5月底,小米有品全国首家旗舰店已于南京建邺区试营业,笔者曾探店并做相关报道(详见探访小米有品首家旗舰店:超600㎡,主打爆款模式,大量引入无人零售元素)。该店目前具体开业时间未定,时隔半个多月之后、同在南京揭晓的小米之家旗舰店,则专门开辟小米有品专区,提供更多生活类科技智能产品。

在前述报道中,笔者曾提到,小米有品全国首家门店入口处区域的六张体验台及靠墙壁橱上,多为小米、米家智能产品,整个区域类似小米之家mini版的存在。而南京江宁店则恰恰相反,小米有品以配套专区形式进入,使得该店商品更丰富、陈列更具立体感。

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这件新零售作品的交出,首次实现小米之家和小米有品的业态融合,也是小米、米家及生态链企业产品,三者首次携手亮相线下直营渠道。

2、小米的生态链模式

未来3~5年,小米有很多确定性的事要做,比如一年前雷军曾定目标,未来3年小米之家要开到1000家。如果按照目前扩张速度,这一目标2年后似乎大概率会实现。不过小米也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其中一个便是——小米有品究竟该以何形式在线下落地?

小米有品曾两易其名,最初叫米家有品,后更名有品,如今添上“小米”IP,品牌认知无疑再度得到强化。但“爆品”模式定位清晰,并不意味着小米有品就可自然复制小米之家开店打法。

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居再到生活消费品全品类,小米正全力拓宽产品边界。其中,生态链企业扮演着类似“开路先锋”的角色。

小米对于生态链企业的投资原则是“参股不控股”,截至小米CDR招股书签署日期(2018年6月13日),小米已累计投资超过210家生态链企业,其中超过90家公司专注于发展和生产智能硬件产品。

雷军曾将小米模式概括为“硬件+新零售+互联网服务”的铁人三项模式,涉及硬件业务部分,还承诺从2018年起综合净利率不超过5%。但该指标与小米有品并不相关。

“这个数指的是小米或者米家品牌,是自营的产品。有品采用的是电商平台的佣金模式,收入就是毛利。”小米生态链副总裁、小米有品总经理高自光曾告诉36氪。

具体来说,小米与生态链企业双方共同设计和研发产品,并由后者组织产品生产,按照合作协议约定,生态链企业生产完成后将上述产品出售给小米,小米通过自有渠道及第三方分销渠道对外销售。双方按照约定比例对销售收益进行分成。

生态链企业产品与小米交易模式可分为两大类:一为小米品牌和米家品牌产品,二为生态链企业自有品牌产品。根据小米CDR招股书,小米销售的生态链产品大部分为小米品牌或米家品牌产品,生态链企业自有品牌产品相对较少。

针对第二类,其与小米的交易模式又可分三种:

1、采购模式,小米根据销售预测自主采购存货,并统一管理及通过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

2、寄售模式。生态瓶企业自有品牌产品在有品商城销售,货物所有权和风险均在生态链企业,小米收取平台销售佣金;

3、自有渠道对外销售。生态链企业直接选择第三方销售渠道,小米不做任何干涉,前者具有完全自主权。

三种模式针对不同渠道各有优劣。而据《零售老板内参》了解,跟小米有品电商平台佣金模式有所不同,小米有品旗舰店商品为采购模式,自担运营及积货风险,成本较高。

高自光也曾表示,这家店主要是为了测试展陈、扫码支付、人脸识别等技术,未来会在多个大城市继续开拓体验店,以branding为主。“至于未来是否更大规模开店,我们会动态考虑,”他强调,小米方面对此仍很慎重。

显然,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小米新零售战略的线下直营部分,仍将以小米之家为核心,小米有品效力为辅,且二者在“店中店”方面的探索,将有更多亮相机会。

3、雷军眼里的新零售:互联网是一种工具?

伴随小米IPO一同而来的,是业内对小米究竟值多少钱的争议。

根据更新后的招股书,小米IPO估值从900亿美元至1100亿美元下调至550亿至700亿美元,缩水近四成。有香港券商分析师表示,下调估值应该是吸引更多投资者。不过也有外媒分析称,估值下调跟小米过于依赖硬件产品收入有直接关系。

2018年前三个月,小米智能手机、IOT和生活消费产品收入占全部收入的90.25%。互联网服务和其他收入占比累计不足10%。这种“一边倒”的情况,在过去两年几乎未有太多变化。

小米主营业务收入分产品和服务构成情况

但从上图仍可清晰看出,智能手机在小米主营业务收入的占比正渐渐变小,IoT和生活消费产品收入占比在稳步扩大。毛利率方面,2016年和2017年,IoT和生活消费产品取得明显提升并稳定在10%左右,产生显著规模经济效应。

小米并不把自己视为一家硬件公司,而是互联网公司。他们的根本逻辑是将所售产品贴合硬件成本定价,通过线上线下新零售渠道交付给用户,然后持续输出互联网服务。

  “我不care小米是不是互联网公司。很多人问我到底是给小米腾讯的估值还是苹果的估值,我说我要腾讯乘苹果的估值,因为小米是全能型的”。雷军在今日的推介会如是说。

而这正是雷军口中创立小米的初衷,“我就在想,怎么能用接近成本价格去销售,怎么能把整个的综合成本做到最低?”他曾表示。

关于提高商业效率,雷军爱举一个关于定倍率的例子,“一件成本15美元的衬衣在中国的商店里要卖到150美元,定倍率有惊人的10倍。一双鞋要加5到10倍,一条领带加20多倍”,在他看来,类似的现象不胜枚举。

在他看来,做成这样,两招足矣:其一便是专注,聚集做好一款产品,将研发和运作成本降到最低;其二,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把市场、营销、渠道、店面这些成本全部重构。

“互联网本身最重要的其实是怎么改善效率,所以很多年前,我提出了一个观点,互联网不仅是一个技术,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方法论,是一种思想,你怎么用一种先进的思想去重新回顾我们现有的业务。”他说。

雷军和他的团队,花了8年时间,将小米做到了超千亿营收。现如今,他们又把这一理念带到了投资者面前。迎接他们的,又会是一个怎样的考验?仍十分令人期待。

返回赢商网首页
下载赢商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