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赢商网 > 公司 > 深度 > 正文

四问信披不充分 股东建议华侨城“胆子要大些”

观点地产网 曾剑萍
摘要:华侨城股东将不满的矛头指向了不充分的信息披露,及市值管理和不清晰的业务发展脉络。2019年,华侨城将逐步在月度、季度披露更多的信息。

“华侨城是家好企业,但管理只能算是中下,还没达到中上。”

“这几年,华侨城经营非常优秀,但年报是不合格的。”

4月24日,深圳艳阳高照,华侨城在总部六楼的会议厅里举行周年股东大会,五六十位股东及股东授权代表到场。

董事长段先念因公缺席,总裁王晓雯主持大局,议案一一宣读完毕后,在投票表决的空挡,已经有股东迫不及待举起手来与管理层交流。

按照会议流程,投票表决之后,将会有20分钟的休会时间,这位股东听后,放下了手。不过,休息时间,他很快又拉了一位相熟的股东,一起热切地讨论起来。待休会结束后,这位股东又第一个举起了手。

从年报数据来看,华侨城去年的表现并不差,实现营业收入481.42亿元,同比增长13.7%;利润总额154亿元,同比增长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5.89亿元,同比增长22.52%。

对于华侨城的经营业绩,这位股东也表示认可,他称赞华侨城是家好企业,但他不满的是,2018年在净利润增长近23%至105.89亿元的情况下,华侨城的分红水平依然维持着2017年的每10股派3元,“哪怕提高一分钱、两分钱都好。”

派息率关系着股东的切身利益,但在这场股东会中,这并不是在场股东最关注的点,更多的时候,他们将不满的矛头指向了不充分的信息披露,以及随之而来的市值管理和不清晰的业务发展脉络。

四问信披不充分

“想请问一下会后是不是还有交流环节,如果是的话,我现在就不说了,等一下再吐槽。”一位身穿黑色衣服的股东接过了话筒,问向了台上的管理层,不过犹豫了一下,他还是忍不住:“算了,我还是现在问一下吧。”

会场一阵笑声,这位股东也打开了话闸子,他自称把华侨城的报表看了三遍,也认可了华侨城的经营业绩,称之为“非常优秀”,但话头一转,他批评:“年报很不及格。”

这位股东指出,地产业务是华侨城营业收入中最重要的部分,但在年度经营回顾中,这些重要的数据年报上一个也没有。

“年度销售金额,没有;销售面积,这个有,列在后面的表格中,也不完整;签约单价,也没有;拿地款,是今天在会上才听说的,年报也没有。”

更让这位股东感到不满的是,4月2日华侨城在微信公众号公布了签约金额和销售回款,然而就在公布的前一天,这位股东打电话给华侨城的证券事务代表,问询相关数据,但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答。

“他们礼貌是很礼貌,但是不够真诚。第二天就公布了数据,如果是我推动的,我觉得很荣幸;如果是本来就有安排,那就很奇怪,为什么前一天不能提供数据呢?年报都已经公布了。”

股东的语气慢慢加重:“难道这是机密吗?”

并不只是一位股东对此有疑惑,在接下来的第三、第四、第五位股东的提问中,信息披露都是他们关注的焦点。而且,显然他们已经不止一次提出这样的问题了。

另一位头发有些花白、穿着polo衫的中年男股东表示,自己这几年每年都来参加股东会,每年都会提出一个诉求,但从现在来看,也没有什么改善。

“我就希望华侨城能够主动性披露一些信息,”股东的语气不急不躁,也有点无奈,“我们都不是专业的投资者,很多东西都看不懂的。”

股东连番追问之下,管理层也连连表示未来将会加强信息披露的管理。董秘关山就称,主动性、完整性和有效性是华侨城在信披方面追求的目标和方向,但由于各种限制,目前跟股东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

“我们一直在路上。”关山承诺,2019年华侨城将逐步在月度、季度披露更多的信息,让股东有更多的了解。

“胆子要大一点”

事实上,信息披露问题不仅引来股东的不满,在大多数的股东眼中,与投资者不充分的沟通也成为华侨城在市值管理上弱势的原因之一。

股东会现场信息显示,2018年全年,华侨城实现销售金额596亿元,同比增长21.8%,销售回款566.8亿元,同比增长18.8%;全年新增土地面积466万平方米,新增计容建面974万平方米。

不过,在某些第三方机构公布的统计数据中,去年华侨城销售金额仅为200多亿元,同时在某些券商发布的研报中,新增土地数量与华侨城后来公布的数据有出入。一位股东摊摊手:“外界都不知道华侨城发展的情况,怎么吸引投资者,市值怎么会好呢?”

面对股东对市值管理的质疑,王晓雯也无奈坦承,这方面确实一直都是华侨城的软肋。她看向身旁坐着的独立董事陈刚,说道:“独立董事肯定感同身受,经常开董事会都会向管理层质问,怎样去提高市值管理。”

谈及此,一向在股东大会上端庄优雅的王晓雯也难得幽默起来:“去年我在经营班子工作会上说过,我的(股价)目标是10块,结果说完三个月就掉到了五六块,今年的状态好多了,毕竟猪年也是要长膘的。”

除此以外,信披不充分也让外界对华侨城业务发展战略认识不清晰,如今市场上还在头疼,是应该把华侨城当成地产股还是旅游股来进行估值,也有人分不清华侨城综合旅游业务及住宅开发业务存在的关联性。

“跟投资者沟通不够充分。”股东批评。

也有股东问起了此前传言的将华侨城大厦出售予人寿基金一事,但管理层只回应称确实是以共同成立基金的方式收购,而具体的情况还没有完全落实。

不过,其表示,华侨城现在最关注现金流、回款以及负债,无论是项目、土地,在建的还是已经竣工的,都可以通过合作开发、股权转让、在建工程转让等多种方式回笼现金,这似乎就能解释去年华侨城一系列的出售动作了。

当然,就像郁亮说的,现在看来地产也还是最赚钱的。而通过旅游开发的模式,华侨城也能以低成本拿到土地,但还是有股东认为,华侨城还是发展得太慢了,尤其是在深圳市场,曾经的龙头房企,现在看来已经逐渐在没落。

“未来在大湾区,华侨城也要加大土地拓展啊!”这位股东建议,“胆子要大些。”

另一位股东在旁附议:“对对对,梦想还是要有的。”

返回赢商网首页
下载赢商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