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赢商网 > 其他 > 正文

杭州70年商业简史上篇 | 1949—2000年 ②

————70年城市商业变迁史系列报道

赢商网浙江站 陈肖丽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周年,赢商网全国19城联动,特别推出《70年城市商业变迁史》大型专题,此为杭州上篇。

编者按: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商业是城市的守望者。重温它们的生长故事,可为这座城和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呈现“不思议”的体验与独家记忆。

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节点,赢商网全国19城联动,特别推出《70年城市商业变迁史》大型专题,此为杭州上篇,承载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2000年杭州之商业变迁。

10月23-25日,在深圳举行由赢商网主办的《2019年中国体验式商业发展论坛》上,将开设“70年城市商业变迁史”特辑。

一个承载商业的全新经济体初露锋芒。

“夜班之后可以在巷子口买到面条、馄饨各种小吃,鲜鱼、鲜肉和鲜菜在菜场都有卖。”这是记录在《建国初期杭州市社会经济的研究》中一段对当时杭州市场场景描述。不难看出,虽身处物资匮乏年代,又经历了战争的“洗劫”,但杭州民众对买卖生意的热情依旧不减,且极具幸福感。

这与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以来政府实施的物价调控、物资调剂、精简节约以及发展生产等措施密不可分。当时,货币与商品可以直接交换,范围涵盖了全部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以及饮食服务业,是政治经济学中所讲的商品与货品直接自有交换的时期,也预示着杭州正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商业。

从1949年到2000年的整整52年中,杭州商业经历了从商品匮乏到逐步丰富的阶段,也是社会主义商业从开始建立到发展完善的阶段。途中历经计划经济下的曲折发展;也因迎来新中国百货行业的首个“黄金期”,而掀起杭州“十大商场”时代;到后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杭州逐步形成以大型商场为中心,专业市场为特色,其他商业网点相配套的商业格局。

1949—1953年:国民经济进入恢复时期

1949年5月,杭州解放,国民经济进入恢复时期。据史料记载,1949年杭州解放前,有大小百货店180家;隔了几个月,立刻增加到192家,足以证明商户对杭州未来充满信心。

政府开始设立国营商业企业,国货陈列馆由杭州市贸易总公司接管,更名为“百货公司”,为杭州市最早建立的国营零售商店。1950年5月,中国百货公司浙江省公司第一门市部成立(即今解百)。

  △国货陈列馆(现解百)

当时的人民政府贯彻“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方针,对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行业采取扶持政策。同为老牌百货店的豫丰祥,在经营上保持着领先地位。不久以后,百货业孙继泰、郭铭之、王远道等响应政府号召,带头搞行业公私合营。豫丰样名列其中,成立公私合营东南第一百货企业公司。

  △至今在豫丰祥中仍能见到不少老底子商品

在50年代初,杭城私营零售商店还有相当强的势力,私营百货、棉布、皮鞋等行业在零售额上还占有很大比重,与当时力量还较薄弱的国营商店相抗衡。

因为政策对路、公私兼顾,杭州商业发展欣欣向荣;但商业总体上以私人商业为主,零售业和饮食服务业几乎全部为私人商业。

1953—1978:计划经济下的曲折发展

好景不长,受计划经济影响,杭州商业一度陷入低迷期。“票证+限量”成了当时消费品领域最显著的特征。

1953年,国家对粮油实行统购统销,接着棉布也凭票供应。商品与货币不能直接交换,货币必须加持各种购物票证才能换到商品。杭州进入到一个商品短缺、匮乏的时期。

当时,全国各地的商品票证通常分为“吃,穿、用”三大类。吃的除了各种粮油票外,还有猪、牛、羊肉票、鸡鸭鱼肉票,鸡鸭蛋票,各种糖类票,各种豆制品票及各种蔬菜票等;穿的除了各种布票外,有化纤票、棉花票、汗衫票、背心票、布鞋票、棉胎票等;用的有手帕、肥皂、手纸、洗衣粉、火柴、抹布票、煤油票、各种煤票、商品购买证、电器票、自行车票、手表票,还有临时票、机动票等五花八门,涉及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

  △各种购物票证

“光有钱还不行,必须带着各类票证去供销社凭票换取。”生于1962年的个体经营者陈先生回忆起曾经度过的16年计划经济生活,一脸惆怅,“苦”是他对那段时光最深刻的记忆。“我们是农民,分不到粮票,吃不饱是常态。”为了维持生计,年仅9岁的他,偷偷用船在水上做一些当时不合规的商业买卖。“因为我是未成年,被发现了也不会被冠以’投机倒把’的罪名。”

时运不济的还有当时杭州的国货陈列馆,几经易主,多次被更名。直至1958年,才正式被命名为杭州解放路百货商店,并以“大”和“全”成为杭州及浙江省商店的头块牌子,被称为“浙江第一店”。同年,中商部号召全国商业工作者,向北京天桥百货商场学习。夹缝中求生,杭州也掀起了“学天桥,赶天桥”的竞赛活动,提出“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带给顾客”。

这点上,杭州解放路百货商店在当时算得上是模范。“营业人员服务好,招待顾客满面笑,搬来凳子叫请坐,茶杯毛巾齐送到,百问百挑都不厌,人人称心齐叫好!”一位顾客1958年在解放路百货商店(以下简称“解百”)的意见簿上留下这样的打油诗。据解百方透露,1958年全年,其曾收获顾客书面表扬信7万多封。

  △杭州解放路百货商店

到了1959年国庆,解百的供应品种已由原来的6000余种增加到2万余种,逐步形成了“大而全”的经营特色。

但因“大跃进”急于求成,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在这种形势下,解百的供应也受到了严重影响,经营品种下降到900余种,年销售额一直在1000多万元徘徊。

1978—1992:新中国百货行业迎来第一个“黄金期”,杭州掀起“十大商场”时代

随着1978年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改革开放之下,杭州商业再次重整旗鼓,开始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轨。

到了1985年上下,新中国百货行业迎来首个“黄金期”。据不完全统计数据,当时全国有25个大商场,17000多个百货零售店。也是在那个时候,杭州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了极大的跨越。从早前的每年几个亿增长,到了当年10亿的跨度,增幅达131.7%。

  △20世纪80年代杭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现指数增长(来源:杭州统计年鉴)

同样是在1985年,解百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达11173万元;杭州大厦前身——杭州工业大厦动身兴建,并于3年后的1988年正式更名为杭州大厦开始对外营业,主要为工艺品展销中心。

时间推移至1989年,解百年销售额已增至22119万元,在全国百货店中属于领先地位。同年5月,以熊启放为团长的台湾大型贸易投资商务考察团一行73人,到杭州进行商务投资考察。年底,全市食盐、食糖、火柴、肥皂敞开供应。

“80年代末的商业正处在一个从原来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阶段。”杭州百年企业解百集团董事长童民强在接受《赢商网》采访时谈及,“商品供小于求,整体市场需求急剧增长。”受逐渐浓厚的杭州商业氛围熏陶。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杭州解百、杭州百大、杭州大厦、供销大厦、国大百货、工联商厦、天工艺苑、景福百货、华侨商厦、新天龙商厦为代表的商业项目开启了杭州“十大商场”时代。

1992—2000:杭州逐步形成以大型商场为中心,专业市场为特色,其他商业网点相配套的商业布局

1992年岁首,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南巡,坚定改革开放道路;南巡讲话上,一句“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吹响了一代改革人前进的号角。

  △邓小平同志南巡

同年,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国家允许外资进入特定地区特定领域的零售市场;国内的商贸业遂形成了百货、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多种业态并存的格局。

全国销售过亿元的百货商店从1991年的94家,增长到了1996年的624家,5年间增长了6倍多。期间,大型百货店零售额以平均21%的速度递增,最高年份的利润增长高达64%,国营商业有了一些“市场经济”的气息。

与此同时,杭州大型零售商场兼并、联合、消亡、新建此消彼长。从“十大商场”时代,迈入更为聚焦的商业新纪元。

一来,杭州华侨商厦和杭州友谊商场,因经营不善而导致严重亏损,渐渐被人们遗忘;解放路官巷口附近的供销大厦,曾改成白天鹅酒店,后成新开元大酒店总都;新天龙商厦也于1998年被杭州大厦兼并,退出历史舞台……再则,杭州百货总公司、杭州交电家电总公司等4大国有批发商业单位实现强强联合,组建了大型商业批发集团——杭州华商集团,成为当时杭州市批发企业的“航空母舰”。要知道,这在全国商业系统尚属首例。

加之1993年杭州首家上市公司“天目药业”于上交所挂牌交易;同年,杭州最高建筑杭州大厦重装开业;以及1994年初,“万向钱潮”和“杭州解百”的前后上市;1996年解百组建集团;1998年武林银泰开业;杭州大厦也从杭州工业大厦起步,在其后几年激烈的竟争中脱颖而出,与百大、解百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杭州现代商业气息愈加浓郁。

同时,连锁超市也呈现出强势发展。1998年末,市区连锁经营企业达30个,连锁门店412家,比上年末增加102个,销售额16亿元,比上年增长33%,相当于有开出两个百大。

一年后,各类连锁企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市区28家连锁企业拥有门店440个,比上年增加28个,年销售额23.17亿元,比上年增长38.7%。

2000年初,杭州已逐步形成以大型商场为中心,专业市场为特色,其他商业网点想配套的商业布局。

写在最后:

前50年,杭州商业正值奠基时光。顺应市场,背靠政策,学习模范项目,再在此基础上摸索出一套符合杭州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大胆经营、立足商届;后20年,基于前期商业驱动,杭州再发力,成就电商之城,世界之都。

  往期回顾:《杭州70年商业简史 | 大事记 ①》

参考文献:

《1999年杭州统计年鉴》

《杭州商业志》1996年 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杭州市志》1988——2005第一卷

《杭州第二商业志》1996年 杭州出版社出版

《建国初期杭州市社会经济的研究》

《杭州百货老字号》杭州市档案局(馆)编

《受伤的“东方日内瓦”杭州往事1967-1978》 (维维说房公众号)

《过去20年的杭州商业,你应该知道的10件事》(透明售房网)

《跨越百年的杭州商业力量,唯有创新不变》(杭州日报)

《三句不离本杭》作者: 阮毅成(抗日战争初期任浙江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

《民国时期杭州社会生活研究》

返回赢商网首页
下载赢商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