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赢商网 > 人物 > 人物专访 > 正文

战疫对话|王晓元:战疫“非典”与“新冠” 疫情过后希望仍在

赢商网重庆站 何丽娜
摘要:王晓元表示,当前,正处于疫情攻坚关键期,希望大家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顾全大局服从政府指挥。要坚信,疫情过后,一切都有希望。

编者按:

每一次重大疫情,都不仅关乎人类健康与医学,而是对社会经济、社会管理的全盘考验。

2020年2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仍处于防控关键期,中国实体经济去向待明。疫情总会找到自己的解药,危机也将在我们不断自身优化中,变成转机。

在这个探索转机的关键节点,赢商网特别策划《战疫对话》系列访谈,对话那些亲历过“非典”之下商业风云的行业大咖,回溯当年,解读当下,探索疫情过后的商业新出路。

赢商网《战疫对话》系列访谈

今日,赢商网对话泽胜商管总经理 王晓元。

泽胜商管总经理 王晓元

泽胜商管总经理 王晓元:20年零售业和商业地产从业经验,曾任职于茂业集团、凯德集团、万达集团、奥园集团等企业,操盘十余个商业项目,成功开业与运营广西钦州赛格百货、成都金牛凯德广场、重庆南坪万达广场、重庆泽胜中央广场等。操盘经验丰富,亲历中国商业地产行业的高速发展,与行业共同成长。

王晓元表示,当前,正处于疫情攻坚关键期,希望所有购物中心能够保障基础民生物资供应,做好营业场所防控工作,做好员工和消费者的安全防护监督提示与服务。同时,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顾全大局服从政府指挥。要坚信,疫情过后,一切都有希望。希望大家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观点。以下为赢商网采访实录:

赢商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对实体商业带来怎样的影响?与“非典”时期有何不同?

王晓元:“非典”时期,我就职于深圳茂业集团,疫情爆发在春节过后,企业纷纷复工,再加之春运的关系,“非典”携带者遍布全国,造成了一定的恐慌度,但主要是北京、广州、深圳几个城市影响比较大,因为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出现全国性的重大疫情。此次新冠肺炎,因为有了“非典”的经验,恐慌度不如“非典”,但从政府到企业到个人,大家的重视程度都提高了很多,安全防护意识也提高了很多,尤其是政府的防疫措施和力度前所未有,甚至不惜“按下暂停键”来保护国民的生命安全。

但此次新冠肺炎对实体商业的影响显而易见。不仅是泽胜中央广场,放眼整个行业,无论是购物中心、百货,甚至是没有闭店的超市企业,都受到了全面的冲击,实体行业的损失巨大。从除夕至今,全国上下都采取了各种措施,比如对疑似病例和接触者的隔离,实行小区封闭等措施。在疫情严重的疫区,比如武汉、湖北境内以及重庆等地,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一些紧急措施,除超市、药店以外,各种零售商业体都要求进行闭店。泽胜中央广场也在涪陵区商务委和区卫健委的要求下,于2月3日开始暂时闭店至今。

跟“非典”时期相比,新冠肺炎对商业的影响特别明显,有两个特征:

其一,“非典”时期,影响最重要的四个城市为北京、广州、深圳、香港,但即便如此,这几座城市零售商业依然没有停止营业,少数商业体有过短暂的消毒和紧急情况的处置,但时间都比较短,绝大多数都正常营业,全国也没有商业闭店的情况。

其二,“非典”时期,网络普及度和使用频率不及如今高频。尤其电商在经过17年的高速发展后,在一定程度上已占到社零总额的较大比重。因此对比两次疫情来看,“非典”时期的线下商业,其重要性更明显。一旦闭店,将对国计民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甚至会对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产生阻碍。17年后的今天,因为有了线上商业的补充,零售商业线下闭店,短时间内,不会引起大问题。

赢商网:当下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您所在的企业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王晓元:关于企业应对的措施主要有四个方面。

其一,按照国家和市(区)卫健委的要求,以及公司既定的应急预案,出台符合我们项目要求的措施。加强对营业场所、人流高密度接触区域的消毒以及日常清洁工作;

其二,加强员工的防护工作,要求所有商铺从业人员、营业人员以及企业员工做好防护措施,对员工食堂、垃圾房、停车场等地加强监控;

其三,对进出顾客加强温馨提示以及防护措施,要求顾客佩戴口罩进入商场、在门岗设置测温枪进行体温监测、配置免洗酒精进行消毒;

其四,在商场停业期间,配合部分商家开展线上配送和线上购物的服务,进行生产自救。疫情结束后,也会着手提升商家销售额和弥补他们因疫情带来的损失。对不同类别的商家,也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促进商家的销售,并给予一些合理的优惠政策,目前具体政策正在商讨当中,暂时没有出台。

赢商网:除了客流与销售额,您认为疫情对购物中心还会产生哪些长远影响?

王晓元:通过目前各方面传出的信息,我估计此次疫情带来的影响,会持续到6月份。在疫情未消除之前,也会持续影响实体商业。因为购物中心是集吃喝玩乐购于一体的一站式体验场所,业态种类多、体验式内容丰富,需要顾客到场内进行深度的体验。疫情未消除,顾客不会冒着身体健康受损甚至生命危险去消费,所以短期来看,对实体商业的影响会持续到疫情结束。长期来看,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所有购物中心都会受到直接的影响,下半年会逐步恢复,但我判断不会呈现爆发式或称为报复性的增长。毕竟“按下暂停键”期间耽误太多太多的事情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去修复,包括大众的情绪与心理。

相反,线上商业在疫情结束以后,可能会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尤其是一些疫情前已经出现的网红品牌、生鲜类线上平台,如盒马鲜生、永辉生活、天猫超市、京东7fresh、每日优鲜、叮咚等,在此次疫情期间,接受了一次集中检阅,大大弥补了线下购物不便的短板。因此线下商业,今年可能都会处于比较寒冷、比较困难的困局当中。今年过后,线下实体店,特别是购物中心才可能会回到正常的轨道。

目前,购物中心内经营的中小型商家和餐饮企业,如果资金和经营方面出现问题、抗风险能力较弱,可能会面临难以为继的局面,甚至倒闭在春天来临之前。因为企业不论大小,都会面临员工成本、商品成本、运转费用、以及资本利息等成本,无论给予多少扶持政策,也只能解决他们销售渠道和减少一定的经营成本,但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特别是疫情平息后实体商业可能还会有一个漫长的恢复期。所以肯定会有大量中小型商家,无法挺过这一关。当然,不仅是商家,业主方和管理方也必须要面对成本压力过大、市场整体缓慢恢复的局面,同时为救市而让渡收益予商家也会对年度财报影响巨大。

所以综合判断,此次疫情的长远影响,对商业地产,尤其是购物中心这样的业态来说,面临的是新一轮“洗牌”。抗风险能力差、经营实力不足的线下商业、购物中心将会面对巨大挑战。特别是在购物中心过热的区域,人均商业占比较高的城市和区域,中小型商业面临的问题更严峻。

赢商网:此次疫情后,商业地产行业要怎么进行恢复和发展?

王晓元:从购物中心本身来看,企业的性质不同、背景情况不同,抗风险能力、经营实力、运行情况等有所差异,所以如何恢复也会有所不同。

以我们泽胜中央广场为例,疫情平息后,一是会组织商家尽快复工、尽快恢复生产;二是对商家进行扶持,帮助他们尽快恢复疫前水平;三是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卫生问题。

至于如何扶持商家,主要从三个方向进行。其一,在保障商管团队正常运作前提下,减少商家租金管理费等硬性成本;其二,加强对商家营销活动的宣传;其三,线上线下双线布局,带动商家销售增长。

赢商网:针对此次疫情的影响,您认为政府出台什么政策比较有效?

王晓元:2月3日,重庆出台了20条给中小企业的扶持优惠政策。对中小企业而言,政策很及时,但具体配套措施还未出台,更多是一种政府的表态与稳定信心的举措。这个还有待具体措施出台后判断成效,尤其在税收方面希望政府能给予商家们最大程度的免征与减赋。但购物中心的业主方同样会面临困境,其实民营企业都会面临这样的局面。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更直接的优惠政策,尤其在财政补贴方面,能够为企业“输血”,毕竟零售商业硬性成本和隐性成本都很高。此外,希望政府减免税收,为企业创造宽松的环境、减轻企业的经营负担。同时,也希望政府能够出台“贷款”方面的优惠措施,例如减免利息或者延迟还款等。因为这些政策能够真正的帮助到购物中心,如果只是购物中心为商家减租,最终也会耗尽自己,让彼此都陷入困境。

目前,南昌市政府面对疫情,对个体工商户也有了帮扶政策,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中小企业,房租给予免收。对租用其他用房的,鼓励业主(房东)为租户减免,减免部分计入业主个税抵扣。重庆市渝中区也推出了类似的政策,希望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采取这样的优惠措施,不仅是针对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中大型企业,尤其是购物中心,其商业经营用途房屋能够减免或者免征房产税、企业所得税。

赢商网:这次突发危机给商业地产行业的警示是什么?平时应该如何增强抗风险能力?

王晓元:社会公共安全问题是民营企业没办法把控的,但在社会危机的情况下,如何做好自身、如何能够避免受到最大的波及,把损失降到最低,这是企业需要去做的事情。

购物中心属于人流密集场所,做好公共安全和卫生的防疫要求,本身就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当然,此次疫情,我们商管公司反应还是比较及时,企业也有完整的应急处理机制,整体来看,此次疫情防控的处理比较妥当。

此次疫情过后,大家需要明白的是,针对不同类别的情况,应采取分类更明确、更有具体性的措施。例如储备足够的防疫防护物资、物料,未雨绸缪,建立更完善的应急机制;同时,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除了公共安全方面,像卫生防疫、消防、突发事件、意外等,企业都应该加强日常管理的标准以及制定更高的应急预案,同时也要求我们的商家,我们的合作方,提高他们的抗风险能力,从而确保未来的经营。

从企业本身来说,因为购物中心面对的是商家、提供的场所是为顾客服务,所以做好制度性防范很重要。特别是面对公共和突发的危机事件,双方应该如何协调处置;此外,如今公共保障体系比较完整,比如保险体系,如果保险公司能够有一些针对不可抗力和突发性事件的险种推出,也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同时也呼吁中国保监会等行业协会或者主管部门,能否对零售企业给予一些政策,或者推出这样的产品和服务,共同防御风险,把风险进行分担和可控化。这样,我们不仅可以保护自己不受到更大的损失,也可以最大限度保护我们的商家、保护我们的消费者。

返回赢商网首页
下载赢商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