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赢商网 > 品牌 > 家电数码 > 正文

小米人工智能部和技术委员会合并 为造车铺垫?

36氪 李勤
摘要:据36氪消息,小米人工智能部并入技术委员会,叶航军出任技术委员会主席,崔宝秋调任小米清河大学校长,此举在内部被解读为小米的造车铺垫。

36氪从多个接近小米高层的人士处获悉,小米集团在春节前对技术体系进行了一轮架构调整,小米人工智能部并入技术委员会,人工智能部总经理、AIoT 战略委员会副主席叶航军将出任技术委员会主席,而原技术委员会主席崔宝秋则调任小米清河大学校长。

针对上述信息,小米集团向36氪表示,暂不评论。

小米每年的组织架构调整颇多,但鲜少涉及VP级高管。崔宝秋是小米集团的核心管理成员,2016年一手搭建了小米的AI研发团队人工智能和云平台部门,2019年升任集团副总裁,同时出任技术委员会主席。结合近期小米的造车传闻,内部有声音将叶和崔的交接,解读为小米的造车铺垫。

2019年初,小米人工智能与云平台业务权重提升,一分为三:人工智能部、大数据部、云平台部,三个部门都直接向小米CEO雷军汇报。叶航军担任人工智能部总经理,小米的标志性AI产品小爱语音助手,AI视觉技术都出自该部门,而这在汽车智能交互和自动驾驶方面也都是核心技术。同年,小米技术委员会成立,崔宝秋担纲,下辖19名技术委员,该部门首要职责是规划和预研新的技术路线。

接近小米高层的人士透露,架构调整后,叶航军在内部会议上表示,此后其不光负责AI(人工智能)技术,也会向硬件侧重,负责更多新的硬件等技术。而AI+硬件抓手,正是当下新造车被资本追捧的故事模型。“如果汽车的智能化技术输出需要个负责人,叶航军是能力比较符合的CTO级别人选。”该人士向36氪评论,叶航军曾就职谷歌和腾讯,拥有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和一线业务背景。

当然,也有小米长期观察者表示,不排除这次组织架构调整是一个常态动作,因为去年12月,与人工智能部并列的大数据和云平台业务都已被整合进业务中台部,“小米一直在精简架构,提升效率”,而技术委员会成立至今,并未涉及明确业务,与人工智能部门整合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也有可能。

近一年,新能源汽车受到资本追捧,美股上市的蔚来、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市值均已超过300亿美元,尤其是蔚来汽车,市值最高曾超过900亿美元,逼近港股上市的小米集团。

造车大潮中,也已经卷进苹果和百度等科技巨头。据外媒报道,苹果已经和现代汽车展开汽车制造合作谈判,而百度集团CEO李彦宏在日前的电话会中宣布,已经确定与吉利汽车的汽车合资公司CEO人选,其股价也伴随造车进度,在过去一个多月,上涨超过60%。大潮之下,小米造车的传闻屡次出现。

“以后的智能汽车会高度消费电子化,相当于把手机搬到汽车上,苹果和小米造车都不难预见。”一位新造车行业高管向36氪评论,如果小米要造车也可以借用车企现有的制造和工程资源,无须从零开始。

36氪也从接近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的资本人士处获悉,小米内部有造车的想法已经很久,但截至春节前,36氪获得的信息仍然是“还未做最后决定”。多位汽车核心供应商高管、小米供应链等也向36氪反馈,截至目前,尚未接触到小米造车的有关人员,也未看到小米在产业链上有造车相关的动作。

造车虽然是个热潮,但从小米当前的处境来看,这个决策并不容易。小米以性价比手机起家,后向高端市场发起冲击,但却面临华为、苹果等强硬对手。2020年下半年,华为因美国商务部的芯片制裁令,手机业务受挫,其荣耀系列已经出售,而高端的P和Mate系列仍面临芯片短缺问题。这就留出了大量空白高端市场。但这个市场,并非小米独享,国内另外两家手机巨头OPPO、vivo同样有实力角逐。

一位小米人士告诉36氪,小米的手机+AIoT战略,核心就是手机,去年下半年开始,每个业务部门的重心就是研究怎么卖好手机、造好手机,自问怎么为手机业务做贡献,如果不能,就要调整业务优先级,“好不容易统一了目标,未来两年拼命干手机市场,现在又说造车,会不会冲击凝聚力?别到时候车没造好,手机市场又被OV(OPPO、vivo)抢了去。”

当然,现实的诱惑也摆在面前,2月19日,《晚点latepost》关于小米造车的消息一出,该公司股价盘中上涨12%,市值一度站上8000亿港元,不过随后股价有所回落,收涨6.42%。多家投资机构曾向36氪表达了早期错失造车项目的遗憾,有机构负责人直接下达指令,要求投资经理近一两年投出整车项目,而小米汽车一旦确定引入外部资源,势必会成为资本的角逐目标。

造车与否,何时入场,对于雷军和小米来说,或许正是一场天人交战。

返回赢商网首页
下载赢商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