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城11 SKIES,新世界发展郑志刚的商业新冒险
作者:刘子栋
郑志刚正带领他的K11品牌,开展有史以来最雄心勃勃的项目开发——建设11 SKIES(11天空)。
在不久的将来,这座从各种意义上来说均具领先地位的商业综合体,就要落成并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达到35.3万平方米,令其成为全香港最大型的购物、餐饮、娱乐综合体,超过了新世界发展另一旗舰项目Victoria Dockside。
按照规划,11 SKIES将与“SKYCITY航天城”其他部分,如机场城市湾畔的多个休闲设施及酒店发展项目,以及亚洲国际博览馆一、二期产生协同效应,共同推动“机场城市”概念落地。
随着新冠疫情进入第三个年头,如何重新吸引游客的青睐,是世界级旅游城市香港进行疫后经济重建的重点话题。
作为香港国际机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政商界对航天城寄予厚望,期待它能一扫阴霾,提振通关后的旅游业、零售业,甚至成为推动香港经济再出发的引擎。
如此重磅项目自然吸引了特区政府为其背书。
不久前一场名为“航天城如何引领香港远瞻高升”的活动上,香港运房局局长陈帆称它为“一颗耀眼的新星”。机管局行政总裁林天福则提出,航天城是机场长远发展的关键项目之一,会是“瞩目的热点”。
现实问题
华南地区是中国航空活动开展得最早的地区之一,1911年比利时飞行家查理斯·范登堡就往返于香港和广州进行飞行表演。
当年3月18日,范登堡驾驶一架名为“沙田精神号”的开放式单引擎费文双翼机,在沙田一个临时机场起飞,成为当地最早的动力飞行纪录。1个月后,他受邀来到广州,促成广州历史上第一个机场燕塘机场的建设。
香港首座机场启德机场则于1925年完工,1936年3月第一个商业客运航班从马来西亚槟城抵达这里,但营运不久便因战火停滞。直至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港英政府筹建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包括为启德机场兴建了一条全新跑道,这座机场的国际地位才开始确立。
在整个20世纪70-80年代,启德机场见证了香港经济的腾飞。资料显示,启德机场曾是全球最繁忙的国际机场之一,国际客运量一度名列全球第三,而货运量更是全球第一。
因此在它73年历史生涯的后期,启德机场的航班数量已经远远超过承受能力,同时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机场的存在亦阻碍了香港城市的升级发展,替代方案被提上日程。
1998年,选址大屿山的香港赤鱲角国际机场(后称香港国际机场)正式取代旧启德机场,并很快继承了后者世界最繁忙航空港之一的地位。
受益于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香港国际机场是全球航运业举足轻重的角色。巅峰时期全球超过100家航空公司在此设立运营点,客运量位居全球前5,而货运量则连续18年录得全球第1位。资料显示,2018香港国际机场的货运量就超过510万吨。
但香港国际机场目前正陷入衰退的困境,疫情后因越来越严格的入境航班限制和旅客隔离规定,不少航空公司已取消往来香港的航班,其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正受到威胁。
根据香港机场管理局公布的年度报告,香港国际机场客运量、货运量和飞机起降量均在2018/2019年度达到顶峰,数据分别为7510万人次、510万吨和42.9万架次,随后便逐年下降。
截至2020/2021年度,全年内香港国际机场仅接待客运80万人次,货运量460万吨,飞机起降量则降至12.8万架次。同期,机场年内收入从2018/2019年度的194.7亿港元降至59.36亿港元,归母净利润从盈利83.39亿港元变为亏损44亿港元。
香港机场管理局原本是在2018年左右提出“机场城市”愿景,旨在围绕香港国际机场建设一个现代化生态、智慧型航空城,将机场核心功能与相关产业结合,从而强化香港机场的国际航空枢纽功能,增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
但随着疫情和经济低潮的到来,这项决定无疑额外赋予另一层意义。
航天城中城
针对“机场城市”概念,香港机场管理局提出了多项新发展措施,包括建造从东涌新市镇延伸到香港机场、香港口岸人工岛的自动驾驶运输系统;筹备一系列物流基础设施,以加强国际和地区货运服务;以及通过兴建封闭行车桥、多式联运中转客运大楼、城市候机楼等多种设施,加强机场与其他大湾区城市的联系。
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是,为应付长远交通需求,香港国际机场将填海扩地约650万平方米,建造第三跑道系统,并扩建2号客运大楼,新旅客运输系统,新高速行李处理系统。目前,第三跑道已完成试飞,预计最快在今年内就可启用。
另一措施则是“SKYCITY航天城”计划,该计划通过在机场及周边兴建一系列商业项目,来扩大机场商机,带动全香港发展。该项目规划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是香港截至目前最大型的商业发展项目之一。
按照计划,香港机场管理局作为土地提供者,将与开发商合作,2023-2027年分阶段建设落成多个“世界级”的零售、餐饮、娱乐、办公大楼及酒店设施,加强对香港本地居民、大湾区和海外旅客的吸引力。
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据了解,航天城正位于香港国际机场客运大楼旁,并通过航天走廊与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链接,通过机场东涌专道与深圳链接,通过港铁机场快线与香港市中心和广深港高铁链接。
得益于明显的门户效应,越来越多国际机场正着力进行更多的商业尝试,甚至不少机场已成为当地城市的重要商圈,而机场的非航收入甚至超过航空性收入。
从世界范围来看,例如拥有颠覆式“瀑布+雨林”造景的新加坡·星耀樟宜机场;打造了日式商业主题街道的东京羽田国际机场;世界首个把国家博物馆搬入机场的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以及公认的顶级免税购物天堂迪拜机场等,都已经成为成功的商业案例。
另外,位于苏黎世机场西侧的商业综合体The Circle也同样值得关注。The Circle在设计之初,就被设想成一座微缩城市,购物中心、办公楼、餐厅、医院、酒店、会议中心、健身房、共享办公空间、公园绿地汇聚于此,商务、休闲、旅游多种功能在同一地点实现。
因此,在“机场城市”愿景和打造航天城焦点项目意愿之下,香港机场管理局将航天城发展项目内A2及A3地块出让于新世界发展集团,授权其操刀新建一个超级商业项目,这就是11 SKIES的起点。
资料显示,11 SKIES被规划为一站式零售饮食娱乐商业目的地,项目引进新世界发展旗下K11商业品牌,提供35.3万平方米商业面积,包含超24.7万平方米零售和餐饮区域,约800家商铺120多间餐饮店。
总占地超5万平方米的香港最大型的室内娱乐空间,这里到时将引入Kid Zania儿童职业体验乐园及SkyTrack室内外小型赛车赛道等游乐设施。
另外还有由K11 ATELIER打造的三幢甲级写字楼,总楼面面积达到5.3万平方米,分别用作金融及财富管理、医疗健康服务及世界知名企业大湾区总部办公室作用,向机场提供更高附加值的商业联系。
“11天空为不同阶层及年龄层的大湾区旅客,打造颠覆性的零售娱乐体验。”新世界发展行政总裁郑志刚称,该项目将有望成为香港另一旅游热点以及大湾区旅客的首选去处。
2008年创立K11品牌,目前随着郑志刚走向台前,已从一个创业项目逐渐成长为新世界逆市增长的关键性业务。
截至目前,新世界在香港及中国内地合共营运17个K11项目。按照规划,K11将在未来4年增加21个新项目,即总运营项目将达到38个,运营面积达到280万平方米。
2020年投入落成,并迅速取得成功的地标项目Victoria Dockside,已证明K11的魅力所在。而郑志刚近年来热衷于通过这个自创品牌开展创新性的商业冒险,帮助新世界集团加强商业产品线,拓展越来越大的商业版图。
最新,K11已在不久前3月份宣布在上海金桥打造首个轻资产项目,将面向新世代客群的“文化沙盒”K11 Select首次引入浦东。
11 SKIES则为郑志刚的另一个商业重注,这个项目亟待向市场证明自己的商业价值。最新消息,11 SKIES的三幢甲级写字楼“ K11 ATELIER 11 SKIES”预计将于今年7月率先入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