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在地化”如何席卷购物中心?这五大案例展现实体商业新可能!
如今城市文化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每座城市都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输出/地方特色,成都的慢活、重庆的山城、西安的历史文化...这些标签让城市体现出独特民俗风情、传统文化痕迹、与众不同的个性等,使这些文化与特色留存于人们心间,与人建立起一种美好的情感链接,并展示出最有价值的一面。
当下城市更新与商业更新不仅仅局限于建筑、道路等方面,随着消费动机向文化品位的转移,如何在商业中植入“在地文化”成了重要的一环,不论是景观、建筑或者民俗文化、生活方式,还是珍贵的历史传承与文化脉络,都属于“在地文化”的一部分,将城市文化特色进行认知并深挖,并在保护和传承的前提下与商业糅合在一起, 逐步实现“在地文化”与现代商业的共生与发扬 。
究竟如何利用在地文化实现商业价值的转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案例得到一些启发:
01
人文历史与现代生活的碰撞
主题街区&在地文化
名人故居是一座城市的宝贵遗产,有着经典的建筑体、悠久的历史、优美的景观及深厚的人文底蕴,仿佛披着一层独特、神秘的面纱,让人忍不住一探究竟。近年来在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多地将名人故居融入城市文化体系建设中,通过加入时尚、潮流的现代艺术娱乐的消费场景,形成特色主题街区,将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代糅为一体,最大化激活在地文化的特色魅力与商业面貌。
案例:上海思南公馆
上海思南公馆面积约5万㎡,拥有51栋历史悠久的花园洋房,是上海市中心唯一一个以“成片花园洋房的保留保护”为宗旨的项目。已有百年历史的思南公馆曾是柳亚子、梅兰芳等名人的故居,且与孙中山故居、中国共产党上海办事处“周公馆”比邻而居,承载了这座城市的人文生态与历史记忆。
在城市更新中,思南公馆的老建筑被保留下来并进行翻新,共打造了4个主题区,分别是思南公馆酒店、特色名店商业区、思南公馆公寓和企业公馆, 为周边居民及游客提供了集购物、美食、社交、娱乐、文化为一体的开放式主题街区,以满足顾客的不同需求 。
每一座建筑都有它的使命,思南公馆形态丰富的新老建筑共同营造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独具内涵的人文艺术展示和主题活动等为商业街区带来了浓厚的艺术色彩,新颖的互动体验空间为传统建筑赋予了崭新的生命力,使其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 。
02
有血有肉的“老”街区
商业街&在地文化
商业街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商业形态,包容的空间给人们带来游逛、休闲、社交的体验形式,通过对空间的切割、变化与重组营造出独特的场景,并加入各种景观元素等增强记忆点, 在进行在地化设计时,更要加入差异化的体验及业态引进,寻找独特的记忆点将其强化,并融入整体氛围 ,打造富有年轻力、生活力、品牌力的城市商业街区。
案例:重庆戴家巷
提到重庆我们最先想到的大多 是“山城”二字,高高低低无比魔幻的建筑让游客甚至本地人都为之苦恼,但正是这种独特的场景形态,却让人们产生了一种想要身临其境的向往,其中最近爆火的戴家巷街区崖壁步道以极具本地特色和历史文化的改造成功出圈。
戴家巷位于重庆老城中心地段,耸立在数十米高的崖壁上,是一个只能靠步行到达的破旧棚户区,破败的街区与旁边的高楼大厦形成了鲜明对比。项目采用微更新的方式,在崖壁上打造了一条悬空栈道,将街区与解放碑商圈和洪崖洞景区进行链接,让社区与外界互通变得方便,并加入了以文创、餐饮、咖啡、酒馆等为主的业态,以及艺术化公共空间,为人们提供休闲、社交的多元丰富体验。
项目抓住山城、崖壁这些在地文化,将现代化的设计风格与老巷原有的生活风貌进行了新旧融合,不仅没有冲突的感觉,反而呈现出了独特的新鲜感,为保留了老街魅力的戴家巷注入了新的活力。
03
古老建筑全新体验
商业MALL&在地文化
对商业MALL进行在地文化打造时,要对所处商圈、周边居民年龄层及消费理念等充分了解并划分定位,挖掘项目最想突出的典型元素,将其为核心打造为一个整体的、连贯的多业态体验空间,从周边出发延展至整个城市甚至成为核心地标。
案例:英国FLANNELS全新体验型百货
这座位于利物浦市中心的历史建筑,曾是一所豪华酒店、所处区域第一家百货以及Tesco商店,改造后FLANNELS的推翻了传统以零售为主的百货商店, 集合了高端品牌、餐饮及休闲娱乐场景,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理解青年文化并将进行全新表达,打造利物浦最独特和最具体验性的百货商店。
FLANNELS引进了丰富且独特的品牌组合,围绕街头潮流风格设计了18个Montrose概念空间,并针对用户需求创造了独家“Style and Collect”高级定制服务,在美妆区打造了全球首个“Beauty Changing Rooms”个性化试妆体验, 将线上线下连接打通营造独特的商业氛围,通过个性化、定制化的多元业态组合为年轻客群打造一个可以度过一整天的活动目的地 。
04
打造独特文化IP
文旅目的地&在地文化
作为文旅项目,应充分了解当地风俗文化、自然人文,挖掘项目想表达的核心内容,将此打造为具有吸引力的文化IP,通过沉浸式的体验场景与多元的业态加持,用更有温度的方式让在地文化获得价值。
案例:秦皇岛阿那亚
阿那亚,一个海边度假社区项目,却从一个三线城市成功出圈,甚至被人们贴上“快乐老家”、“北方乌托邦”等高评价标签,成为了社交网络上人人渴望到达的旅游目的地。
以贴近自然、放松休闲为情感驱动,将人群引入目的地,通过艺术展览、音乐节、先锋派对、戏剧演出、冲浪节等艺术潮流活动打造人文艺术内容,通过酒吧、咖啡店、露营大会等公共空间打造社群交互场景,阿那亚礼堂、“孤独图书馆”IP更是引发热爱独立、小众文化的年轻人的精神共鸣,戳中人们心中的“孤独”情绪, 将游客与海景和社区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带给体验者更多元化、更稳定的感受 。
商业方面入驻了30余家小众的、特色的、主理人亲自运营的跨界潮流买手店,如DOE、Avenue&Son、白鳥之歌、Dongliang&UmaWang、REGULAR源野等品牌,与UCCA沙丘美术馆、Avenue&Son阿那亚滑板公园形成了极具文化艺术氛围的商业街区;
在社区内设置了约300种的植物绿化景观、湿地公园,还有宠物友好的“犬舍”酒店,有宠物床、宠物喝水专门设备、临时寄放笼子甚至宠物美容店等人性化服务。在自然资源丰富、人文积淀深厚的黄金海岸, 阿那亚为每个来到这个地方的人营造了一个面向未来的先锋性社区,带去美好的生活体验。
05
时代的落幕与开启
开放式公共空间&在地文化
工业遗产是工业文明的见证,记载了城市、国家发展的进程,老厂房、老车间等功能性建筑见证了时代的交替,拥有重要的历史、社会文化价值。将工业遗产空间再利用,进行保护、开发及活化,链接人们的生活方式,激活商业新面貌,打造集文化性、趣味性、知识性、沉浸式体验等为一体的开放空间,让城市散发独特魅力。
案例:英国伦敦 Coal Drops Yard 购物中心
Coal Drops Yard毗邻 Granary Square(谷仓广场) 和 Regent’s Canal(摄政运河)等伦敦著名地标,主体的两栋建筑始建于维多利亚时期,其始建于1850年,前身为仓库与火车站,曾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集散地,在这里留下了许多矿工深刻的记忆与情感联系。
改造后的Coal Drops Yard购物中心保留了维多利亚独特风格与历史文化,与现代建筑艺术的特点交融,并将两栋建筑从内部互通,建筑屋顶则是向高处伸展直至交汇,从而形成了一个宽阔开放的公共空间,形成了一个能够凝聚人群的中央区域,人们在这里休闲、社交或举办音乐会及表演活动等。
Coal Drops Yard 共有约9290㎡的商业空间,融合了零售、酒吧、餐厅等业态,其低密度和大面积公共空间的设计颠覆其他零售体的固有模式,并在此举办伦敦时装周、快闪店等线下活动,不仅能吸引和留住更多消费者, 更将整体区域价值激活,将人文历史和独特风格最大程度的传承与发扬,成为一座世界级地标。
06
结语
当代年轻人的文化自信带动了商业对在地文化的探索与发扬,城市文化有着地域性强、差异化大的特点,可以说没有能够直接复制的在地文化。 我们不仅要学会尊重城市的历史文化,还要通过不断挖掘“在地文化”、打造文化IP、创新消费场景、融入当地资源等方式,来提升商业与城市的出圈率。 “在地文化”的发展在为人们带来更新鲜美好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让商业更新看见了新的曙光,希望这不是昙花一现,而是坚实笃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