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赢商网 > 项目 > 购物中心 > 正文

频频出圈的“公园式商业”,如何解锁更多“吸金”玩法?

派沃商业设计研究院
摘要:站在风口,又该如何将公园式商业玩出真正“吸金”效果?

疫情困扰之下,人们对自然、健康的户外空间的需求与日俱增。区别于传统的购物中心与街区商业,休闲惬意的公园式商业,经过几年的沉淀发展,也步入了“卷”的赛道。

当“公园+”成为一个商业热门标签,人们对公园+商业模式的期待值也水涨船高。不是用一些绿植点缀就是公园,简单的开放空间+商业的组合也很难再引起人们的兴趣。

站在风口,又该如何将公园式商业玩出真正“吸金”效果?

打造吸睛场景,链接公园与商业

公园式商业,顾名思义要具备公园的特征与功能。需要巧用景观艺术,将自然生态与商业空间完美结合,从而让消费者充分感受到商业中的开放性和舒适感,获得休闲、度假的体验。

在场景打造上应抓住以下4个重点:

1.营造自然舒适的开放空间,强化公园功能。开放区域要与传统盒子或喧闹街区做出区别,借助庭院、街道、绿植小品以及整体建筑的自然错落等,营造一个联通天地,充满自然生态、探索趣味的商业天地,方能给消费者带来舒适的游逛体验。

2.合理的动线设置,巧妙连接室内外场景。公园的游览与休憩功能,往往能延长人们的逗留时间,因此,设置合理动线,模糊室内外的场景界限,构筑出一个场场互动、场街互补的商业有机体,可以制造更长的顾客停留时间。

3.打造独特景观,制造网红打卡地。充分利用开放的室外空间,通过景观打造塑造“吸睛”打卡地,盘活场内冷区,增加商业的个性化特色,促使自媒体二次传播,吸引更多客流。

4.注意商业业态的深度匹配利用合理的业态规划打造多种消费场景,让游逛转化为消费才是商业的根本目的。公园式商业可根据客群定位与环境配套匹配合适业态,比如临近社区的考虑人们日常游逛公园的消费特征,配合便民利民客单价较低的大众化业态;临近办公的考虑商务客群较多,可以利用景观优势,引进商务型高端餐厅、咖啡厅、SPA美容馆、瑜伽健身中心等。

解锁多元组合,探索多种路径

公园式商业并非公园与商业的简单相加,而应通过精准定位与规划设计,使“公园+商业”达到“1+1>2”的效果。下面我们可以结合5个典型案例,探索公园式商业的多种可能。

地面公园+地下商业:贵阳美的悦然时光

今年8月底亮相的贵阳美的悦然时光,地面运动公园与地下BLOCK街区相结合,打造了“地面城央绿岛地下夜娱潮玩”的独特标签。

俯瞰悦然时光,地面是一片生意盎然的公园景观,犹如城央高楼环抱的绿岛。公园中设计了多个环形跑道动线,以此串连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健身氧吧等运动设施。

项目地下则是脑洞大开的夜娱潮玩商业,年轻前卫的世界名品、高颜高格的美学空间、野派动感的运动综合馆以及精致至上的主题街,不断放大夜娱生活、潮玩、街头文化等亮眼元素。

官方实景图

贵阳美的悦然时光的地下商业空间设计以银河为主题,通过金属质感材料、LED幻彩灯光等元素打造“未来之城”的场景概念,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未来的对话互动。创造出“时空隧道”“星河客厅”“解构空间”“聚核之地”等场景空间,让消费者穿行不同类型、丰富多样的空间,激发消费者的探索欲望。

​项目效果图

地上主打运动活力、有氧世界,借助绿化、公园的自然属性,与地下浓厚的商业气氛形成互补,构筑自然舒适的休闲娱乐购物场。

官方实景图

地上公园与地下商业结合,是一次全新的空间迭代尝试。公园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可以散步、休憩、运动的绿色场所,而商业丰富了公园的内容与功能,两者相辅相成,拓展城市商业的价值与职能。

开放式商业+城市中央公园: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

今年10月13日正式启幕的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是华润首次尝试“公园地下商业”形态。项目体量逾6万平方米,由东北角商业及东里、西里开放式地下两层商业、慎余里、天后宫构成,开放式的商业空间与公共式的城市中央公园交相融合。

苏河湾万象天地以“城市峡谷”为设计概念,结合历史、现代、未来等多元背景,将历史人文、绿色生态与零售体验融合,营造多元场景的开放性与公共性结合的空间。

项目在引入体验式的商业、文化、艺术业态的基础上,同时将基地内的两处文保建筑群——海派石库门建筑「慎余里」与上海唯一一座官制妈祖建筑「天后宫」相融合,赋予商业文化底蕴。

项目开业时的「“梦游天地”—— 城市公共艺术季」以及纵横跨越两层商业空间的两个大型户外永久艺术装置「迈上!」和「大象亲子乐园」,成为热门地标,赋予商业艺术色彩。

极具话题性的商业模式,使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自带网红效应,吸引了一波又一波人群前来打卡。项目以无边界、无压力、无目的理念,专注自然生态体验,打造具有城市影响力的文化艺术生活聚集地,而非单一购物的目的性商场,可以说是又创造了一个公园式商业城市样本。

TOD模式,车站+商业+公园:日本南町田Grandberry Park

南町田Grandberry Park是日本东京郊外町田市南部的一个社区商业项目。是东集集团打造的TOD项目,结合旧车站的改造,进行车站+商业+公园一体化综合开发,通过用商业和自然围合车站,首创了“站前田园商业综合体替代传统站前广场”的新模式。

改造后的Grandberry Park占地面积8.3万平方米,商业面积5.3万平方米,店铺200多家。

在设计上,Grandberry Park保留了“村庄聚落”独特外观,与周边的住宅区相协调。并将建筑融入原有的自然空间,通过大型阶梯、绿色屋顶和绿植景观,把车站、商业空间与公园连接起来,形成三大子空间。

在商业区的零售店铺之间,穿插着7个开放式广场,消费者不仅可以体验大自然般的购物环境,还可以在长凳上休息、在草坪上野餐,或者观看项目定期举办的公共演出或商业活动,增强商业空间的趣味性与体验感。

项目目标客群定位为20-40多岁的家庭客群,在业态组合、品牌引进以及配套设施等方面,都围绕核心客群的需求展开,主题明确。

通过科学的规划、精心的设计和贴心的运营,南町田Grandberry Park站再开发项目成为日本国内首个且是唯一一个获得国际环境金牌预备认证的站城一体化开发项目。据悉,该项目开业12天客流达100万。

地面商业+下沉公园:泰国曼谷 MegaBangna

曼谷Mega Bangna被誉为“山谷里的购物中心”,是具有自然山谷般氛围的购物空间。

项目位于泰国首都曼谷东北部,地处曼谷与北榄府交界,距离素汪那普国际机场仅20分钟车程,从曼谷市区出发可从轻轨UdomSuk站搭乘接驳车直达,被许多游客当成返国前的最后购物站,是一个集合各家品牌、号称全东南亚最大的购物商城。

Mega Bangna购物中心面积58000平方米,规模如一个小镇一样大。它的建筑中心被视为“市中心”,而东翼的Foodwalk区则被建为类似拥有更多绿色植被和运河的乡村。新扩展的零售区位于现有东部边缘之外,因自然地形可以将其概念化为“山谷”,其中心地带被连绵不断的群山包围着。

其中露天购物中心的布局围绕着一个中心庭院,包括一个有露天剧场的凹下去的广场。通过将繁茂的绿色植物嵌入露天庭院和整个建筑,整个项目成了商业和公共公园的混合体。

布局在建筑中部倾斜的绿色区域,称为“山”,轻轻地上升与已有的大型广场在第一层平稳的连接起来,使下沉广场成为一个带有水景和户外繁茂植被的沉浸式空间,为消费者提供更舒适的场景体验。

MegaBangna的业态多而全,主力店Robinson百货、BigC超市、家用电器卖场HomePro、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宜家等,均是商场的客流利器。

商业+公园+知名景点地:台中PARK2草悟广场

2022年1月开业的台湾台中PARK2草悟广场,一开业便火速成为台中地区新文化的聚集地。该广场所在的草悟道本身就是台中的知名观光景点地和重要绿轴,连接了自然科学博物馆、市民广场、台湾美术馆等景点,占地面积6 600㎡,是一个下沉的商业建筑。

该项目的定位是“大人系的公园”,开放式的空间里,融入了多种绿植和特色店铺,在设计上凸显艺术感和年轻力。出于地理环境和气候的考量,绿植选择了少见的旱生植物,如非洲宝瓶树、橄榄树、酒瓶兰等, 极具新鲜感,还充满十足的艺术氛围,使其迅速在社交平台上出圈。

以“非典型”“超传统”的公园商业为目标,PARK2草悟广场在品牌引入上也跳脱了传统思路,着重突出休闲与生活的业态,如餐酒吧、特色风味餐厅、本地人气品牌、独家代理品牌等,以其独特性和新颖性,在小空间内打造“人们生活中想到就能去的地方,像一个一直存在的陪伴。”

项目将社交、潮流、休闲、烟火气、艺术性融合在一起,打造出人们喜闻乐见的第三空间。

结 语

总结以上案例我们会发现,在【公园式商业】这个大的套路下,商业还是要找到自己的个性所在,因地制宜,打造自己的一片天地。可运用的手段是丰富,总归是要充分利用室内外的空间场景,叠加不同元素,建构属于自己的话题与标签。

此外,还要明白一点,商业最终还是要落在“人”上,无论是逐渐开卷的公园式商业,还是即将成为下一个风口的社区型商业等,其本质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

样本是用来学习的,更是用来超越的。相信城市商业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与时俱进,还会探索出更多带给人们惊喜的新模式。

文章图片及素材来源:加得商业/商智库/赢商网/万森商管/贵阳悦然时光/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项目官网/派沃商业设计研究院/网络,内容仅做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侵删

返回赢商网首页
下载赢商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