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年历史!出租率100%!2600万人参观!香港这个菜市场凭什么?
作者:黑天鹅
香港中环,就像一张蜘蛛网,几乎网罗住香港整个金融产业。
一片直插云霄的钢铁森林之间,人流昼夜不停,川流不息。曾经的香港人和时间赛跑,步履匆匆,游客扫货奢侈大牌、美妆药妆。
现在的“城市森林”中,有着一片反差感的“城市绿洲”。有来买杯咖啡的上班族,周末赴一场展览之约的三两好友,也有city walk打卡《无名》拍摄地的游客。
这片城市绿洲,即是当下最炙热的城市更新项目——中环街市。
180年的岁月,从曾经“东南亚最大型的肉类市场”活化到现在文青爱逛的商业项目,2021年重新开业,开业以来大约有2600万人次参观,目前出租率达100%。尤其是通关后,人流同比上升40%。
笔者前往探访发现,亮点不少,层层皆首层的空间优势、主理人品牌与老字号兼容并蓄、无障碍通道的人文关怀,同时也有一些布置过于密集、价格昂贵等争议点。
老菜市场中环街市的爆火,凭什么?
对内地城市更新项目有哪些启发?新旧品牌的融合,该怎么取舍?
180年菜市场
政府放弃数十亿港元土地收入活化
华懋集团运营管理
中环街市早于1842年香港开埠时已存在,经过几次拆卸重建,现在保留下来的三层楼建筑是第四代中环街市,于1939年建成。
彼时,就是一个255个档口的菜市场,小贩声此起彼伏,肉档、海鲜档,果蔬档,不一而足,中环的居民来这儿采购。
2003年,中环街市停止运作。其活化和保育方案一改再改,空置多年后,香港市建局放弃了数十亿港元的土地买卖收入,自2017年起着手为这幢超过两个世纪的历史建筑物进行修复及保育。
经过4年的时间,终于在2021年8月重新对公众开放试业,目前由华懋集团营运管理。华懋集团,对大陆人来说有些陌生,但在香港是“响当当”的地产市场巨头之一,创建了华懋广场、华懋荷李活中心、沙田好运中心等地标,以双子塔设计的如心广场。
据官网介绍,项目有12,000平方米连平台及其他配套设施面积在内的总楼面面积。
笔者前往发现,中环地铁站步行5分钟左右即可抵达项目,上环及中环区内的活化历史建筑已有不少,项目与周边的“大馆”、PMQ元创坊,形成“文化三角”。
相比其他两个项目前身分别是域多利监狱和旧警察宿舍,中环街市显得亲民、接地气许多。
近50%餐饮,主理人品牌+老字号
层层皆首层,对当地人
更像一个日常必经的公共场所
项目12,000平方米,整个街市分为三层楼,有100多家品牌,从业态上来看,以餐饮+文化旅游属性为主,有近50%餐饮。目前出租率100%。
目前租户当中有40%的租户由开幕租用至今,B1为中环食坊和CHEF’s MARKET超市、咖啡奶茶厅和酒吧,不少人点了一杯咖啡,在绿化休憩空间聊天用餐。
1、保留了13个原街市小档口,老字号日常品牌。
一楼保留了13个原有街市小档口,保留了传统商店的招牌和标志,金源米业、银杏士多、渔民办馆……售卖着海鲜制品、糕点,还有家用的酱油等调味品,恍然有一种身临菜市场日常生活的感觉。
扎根香港70多年的金源米业租用了中环街市里两个保留档口,展陈着香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旧米行的特色,小至火柴盒、记账本,大至米缸和运货的自行车,有着“老香港”往日的风貌。
2、文创、音钵、塔罗牌、旗袍长衫等文化艺术属性的主理人品牌不少。
一楼一处老板正在浸染画幅的AURA ART作为项目的艺术展示空间。旁边有一台钢琴,不同时间路过,都能听到旁边不同路人坐下弹奏的钢琴声。
二楼的主理人品牌气息更加强烈,有着香薰、音钵、塔罗牌、旗袍长衫等当下文化流行的主理人品牌,也有印度百货、减肥茶、小皮包等日常化品牌。
Tarten:品牌主理人在上世纪80年代在英国军部为英军制作军服,学过使用Tartan这种制作苏格兰裙的布料,现在利用Tartan创作衣物服饰自创品牌,宣传复古风。
爱火花,据说由伤健人士创立,以互联网经营模式,突破地域限制。
3、品牌面积狭窄,沿袭着档口风。
一楼中庭的蛋卷皇后、THE BUSKING CORNE等现代糕点,基本上面积都只有5-10平。
三楼的中环食街一边是集市,有香港本土特色的香水,国外意大利特产的开心果,另一边是mini版小吃档口,一个档口能见到的只有2、3平,一位工作人员负责点单叫号,后面的厨房围挡起来,只保留一个出餐餐口。
从空间设计上,项目流线型的建筑风格,保留了原生的井字型中庭空间设计,B1中庭这个公共空间融入英式造园种植,打造“城市绿洲”。
游客常来打卡的水磨石大楼梯,连接上下两层,因为是何藩摄影大师的摄影取景地之一及《无名》拍摄地而备受关注。
层层皆首层,一楼有4个出入口通向大街,二三楼通向24小时天桥、中环至半山行人通道。
对香港人而言,这就是一个日常必经的公共通道,上下班路过的时候可以顺便进来逛逛买一些日常用品。
无障碍通道、厕所空位显示屏
细节处体现人文关怀
争议与亮点并存
网上对中环街市有喜爱也有争议。
“很有故事与复古感,文青citywalk必打卡路线~”
“劝退劝退,能劝一个是一个。吃个饭价格好贵,是专门水游客的吗?”
也有人认为品牌门店面积狭窄,过于密集,逛感一般,一些所谓的主理人品牌都是大爷大妈在经营。然而笔者认为,这些评价与香港地域本身的寸土寸金,银发经济有很大的关系。
值得大陆城市更新项目学习的是,中环街市的人文关怀细节、活化更新由多方面合作,政府、地产发展商甚至民众共同参与监督。
一方面,项目体现的人文关怀,是能爆火的原因之一。出入口通道都有无障碍通道,方便残疾人士坐轮椅出入。
地图上都标注盲文,此外厕所有第三性别厕所,厕所门口有每一层楼的马桶空位显示屏,从细节上打入消费者的心,有温度的商业获得了消费者的忠实度与回头率。
另一方面,中环街市活化非一己之力,由政府、地产发展商、民众多方合作。“保育中环”计划在2009年计划颁布,前后历经3位行政长官,政府花了不少心力,信息透明化,香港公众对古建筑保护起到了监督制衡的作用,而不是轻易扔给地产商草草处理。
而内地项目往往信息透明度不高,民众参与度不高,只能接收最后的结果。
四通八达的地理位置与空间优势,注定中环街市不会是平庸之辈,没有一个城市更新项目是完美的,对城市而言是更新、延续古建筑生命,对关注的业内人而言,能够停留下来、被启迪,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