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赢商网 > 项目 > 其他类型 > 正文

香港折叠:从街市始,以游荡终

感性城市SCity
摘要:“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袋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

撰文/Chris

编辑/Lan、林小蕾

街道是城市的倒影。

有种说法,在城市形成时能看到街道的意义并富有强烈感情的,主要是拉丁民族,盎格鲁-撒克逊人次之。

意大利人尤甚,街道简直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博洛尼亚的柱廊不仅作为功能上的遮蔽物存在,还帮助这些意大利人建立了一个生活习惯:一天必须逛两次的仪式性散步。

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也提到:“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袋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

这本书被视为是对当年美国城市规划和重建理论的抨击,基本上否定了现代城市和勒·柯布西耶的现代主义建筑。

她认为城市的本质是具有多样性,并提出需要具备四个条件:混合首要用途、频繁出入的街道、各个年代的建筑以及密集的使用者。

我猜,雅各布斯一定没到过香港。不然比对着这几个指标,来评价一个城市以及它的多样性,香港简直就是她的梦中情城:小尺度、高密、多元、混合。

每一面、每个点、每个褶皱,折叠起来都是香港。

也只能是香港。

排档,最小单元的街市

比如香港街头的“排档”,则被理解为一种亚洲式没有建筑的设计。

“我们来到砵甸乍街,这是香港最古老的街道。那个在缝衣服的男人,是我的朋友周先生,他在砵甸乍街当裁缝已经50年了。……。现在左转,沿着砵甸乍街往上走吧,小心绊倒,那些圆石头很滑。”舒淇操着一口软糯的国语,在LV声音漫步里带着我们云游香港。

舒淇口中的裁缝铺,指的就是石板街上众多绿皮排档其中一个。

砵甸乍街,也叫石板街,被纳入一级历史建筑的百年老街

为什么会给铁皮屋刷上绿色,比较靠谱的解释是:绿色并不是法例规定,而是因为在二战期间油漆厂商生产囤积了大量绿色油漆,二战后大量过剩,而香港在战后的经济水平较低,因此小贩在购买油漆时都会选择较廉价的绿色。

当时的香港电车、缆车、天星小轮、街灯柱、栏杆、路边报摊和唐楼的窗框,也都采用绿色油漆作为防锈和装饰。

站在高处看钵典乍街、绿皮排档和行人,他们都变成了一条线

排档,实为牌档,被分为“大牌“(固定商贩牌照)、”小牌“(流动商贩牌照)。

它的基本空间单位原是十九世纪中叶香港街头小贩发牌标准的排档规范,但在实际使用和功能延伸上,排档不断与周边建筑及街区空间错落混搭,形成新的空间。

姑且把它视为最小单元的街市。

千年网红兰芳园就是绿皮排档的典型代表

排档为什么是最小单元的街市?

因为你能想到的民生日用品,都能在这里找到:菜摊、修鞋铺、五金店、书报亭、杂货铺、奶茶铺、外贸服装。它就像一个生活的容器,把普通人的生活和生计都努力塞进2平米不到的狭小空间里。

绿皮排档也被亲切地称为

香港最伟大的设计,没有之一

小红书ID:西瓜社长

它是功能至上的模块化产物。这是一种日常生活里长出来的秩序感——空间集约了雨棚、射灯、独立电表箱、挂架、柜子、外摆,从地到顶、从里到外,大模块嵌套小模块,层次感、实用型、可移动、易收纳都被照顾到了。

它是大时代下小人物赖以维生的生产工具。香港的多样性也体现在这里:向上看,都是钢筋混凝土盒子,人人都争当第一往上爬;向下看,在盒子和盒子、购物超市和更大的购物超市之间也有缝隙,普通人通过劳动赢得尊重,也能拼到缝隙里的一片天。

它可能还有相对于大的另外一种可能性——小。意味着小贩们自主创业,进入的门槛低,成本低,经营时间自由,或早或晚;小,也意味着天然和大而全的东西背道而驰,打开的方式有限,不如专心做好自己,团结左邻右舍,抱团取暖,被看见,被信任。这是熟人社会才具备的包容的温度。

看到生活里真实存在的光

是的,被看见。

2013年,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社会创新设计院发起“排档创新“计划(Hawker Reload),由Groundwork元新建城创办人阮文韬带领跨学科团队研究香港街市文化,并为排档提供新的设计方案。

“排档创新“主要针对未来排档的发展,同时回应香港政府2012年花园街火灾后对于排档消防安全的建议的设计,此举成功让政府打消停止香港所有街市运作的念头。

团队专门调研走访花园街223个排档,根据不同商品的展示系统,他们提供了一个设计矩阵:它可以响应三种不同的场地条件和三种类型;每个档口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盖子,主体和货架;小贩可以在4种主体和货架中选择最适合自家排档的组合。

模块化后的整个街区,也被模块化了 ArchDaily

“排档创新“历时4年,以保留排档文化为原则,成功改善了香港排档设计,旧时铁皮屋也被换成了更防火的镀锌钢板。

截至2021年11月香港街头逾八成排档已完成更新,数量共计4,063个(据香港食品卫生环境署,截至2021年12月底香港市区共有5,051个固定摊位)。

最小单元,最终以“排档创新“的方式完成小的联合。

街市:揭开香港文化的一角

除了排档,遍布香港的那些大大小小的街市,也组成了香港文化的一角。

这次探访香港,第一次搭乘高铁从深圳北站出发,18分钟即达香港西九龙,这也太快了!多少有点效率至上的现实意味。

再须半小时,我已身处中环街市,旁边就是中环到半山自动扶梯的起点,香港电影里很多段故事都是从这里发生。

站在香港历史文化的十字路口,看着不同语言、肤色、信仰、文化背景的人们彼此交换眼神,又匆匆离去。

中环街市入口香港旅游发展局

“街市”,泛指有盖的室内公众街市。而一个街市,就是一部百年香港变迁史。

1841年香港开埠,由于英军需要在港岛建设各种基建,不少华人工匠及粮食商贩进驻港岛。为了集中管理小贩,将食物贩卖由街头搬入有盖街市,第一代街市1842年于现址南端落成,当时又称“广东市场”。

后来因内地移民涌入,需求膨胀,第二代及第三代中环街市先后在半世纪内在现址面世。

第二代中环街市 香港政府档案处

第三代中环街市(图左),采用维多利亚式建筑风格Getty

目前的中环街市已是第四代,建于1939年,由于现代主义开始影响当时的香港建筑设计,钢筋混凝土被广泛使用,混凝土又比砖石坚固,因此香港的公共建筑在一战后也逐渐从西方古典形式过渡到现代风格。

第四代中环街市采用简约的包豪斯建筑风格:注重横向线条,以实用功能为主,长条形的“窗墙”成为墙壁的一部分,建筑内部另设有宽阔的上下楼梯和天井。

第四代中环街市香港旅游发展局

2003年3月,中环街市停止运作,政府计划将其清拆卖地,此举却引发一场持续6年之久的“保育中环街市“运动,这场运动最终推动政府开始“保育中环计划”,发挥协同效应,将中环街市、大馆、元创方PMQ连成“文化三角”进行保育。

时隔18年,耗资5亿元活化的中环街市于2021年8月重新开幕,“文化三角”最后一块拼图得以填上。

街市由市建局和华懋集团共同管理及营运,以“Playground for All”为主题,涵盖街头小吃、特色食肆、本地品牌、生活方式小店等,分为无边界空间、城中绿洲及精心策划的保育体验三个主要元素,与“亲”、“动”、“融”的愿景相呼应。

中环街市不只是买卖食物的地方,也是欢迎所有人的游乐场

摄影师何藩摄于上世纪50-60年代FAN HO PHOTOGRAPHY

处处都可看到向香港文化致敬:

两个入口分别悬挂着香港街市的经典标记──时钟和50多个传统红色“鸡蛋灯”;

保留最具历史价值和特色的主楼梯,重现昔日传统“上海批荡”(Shanghai plaster,又称水刷石)工艺方式铺设的饰面,转角位置也被细心处理成圆角,便于打扫;

修复了13个传统档口,涵盖鱼类、家禽、肉类及蔬果等6种摊档,开设老字号商店,如金源米业,南丫天虹和社企银杏馆等。

水磨石主楼梯,无论站在哪个角度拍都很难不好看

十三个传统档口

保育元素中环街市官网

传统,也不是一味传统。

何况这里还有每次必逛的香港本土零废弃商店Slowood。

Slowood传承上一辈的惜物智慧,倡导零浪费和可重复使用,鼓励源头减废,减少或去除包装,提供散装产品,通过这样的购物体验,帮助消费者实践简单朴素的永续环保生活。

这也开始倒逼我们在产生购买冲动时,给自己敲个警钟:我是否真的需要它?我是否会使用它?

这真的是和消费社会里消费情绪价值很不一样的打开方式:一边是买买买,一边是冷静克制,鼓励你其实也可以不买。

新和旧,被可持续串联起来,连包装都如是说

留一个思考题:当我们不遗余力地提起中环街市,它代表的是什么?

随着香港从100多年前的小渔村蜕变成自由港、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中环街市作为香港众多街市的典型代表,见证了中环海岸线和天际线的改变,见证了香港中、上环区从华洋共处的聚居地,发展成如今的都市商业区。

它是市集,体察经济民生;它是小贩共同经营的空间,也是公共空间,是“Playground for All”下的人人平等,它代表的是一代代人的坚守:以食物连接地方、连接社区、连接历史,对所有人开放,共同守护香港记忆。

后记:这是真实的香港吗?

文章写到这里,我像拿着一枚高倍放大镜,越写越具体,越写越微观,微观到我自己也不断发问:

这是真实的香港吗?还是我以为的香港?又或者是我想让你们看到的香港?我们可以学什么?

这样的香港不够vibe,缺少精致,甚至也不新——但就像柱廊之于博洛尼亚,拱廊街之于巴黎,街市排档也早就和香港密不可分:中环街市经历了180年的风风雨雨,绿皮排档里里外外都是空间和时间共同作用下的褶皱。

前者说的是时间,后者说的还是时间。

在足够长时间的催化下,它们都从街道中各自生长出一套高度复杂但行之有效的秩序。

与复杂相对的,是惊人的一致性——那些千篇一律的、乏味的、单调的秩序——这不正是现代社会追求效率、高利润、高回报的副产品么。

在我们向空间争取时间、向功能争取效率时,是时候抛开那些“看起来很美“的伪命题了。

想想宏大趋势下的微小变量吧,关注普通人,关注日常性,把效率、雅各布斯们的多样性、公平、美感这些看似复杂的秩序折叠在一起,在高密度的城市中营造出更有活力的街区、可步行的街道、有参与感的场所以及那些真正实用、还能被看到的最小单元。

因为,只有当所有的人都是城市的创造者时,城市才有能力为所有的人提供想象之外的东西。

返回赢商网首页
下载赢商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