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赢商网 > 数据 > 开关店 > 正文

太难了!一大批“世界级”零售巨头倒下

赢商云智库
摘要:美妆、鞋服、百货大佬们,亏麻了

“大而不倒”的规律被一次次击破,“船大难掉头”的道理反被验证。

2023年以来,全球数十个大型零售商上演了英雄迟暮的破产戏码。虽然申请破产保护不意味彻底倒闭,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找到买家与否,这些曾经的零售大佬们都已失去往日辉煌。

而在全球消费信心下降、高通胀和利率飙升的大背景下,它们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无疑具有共性,前车之鉴更令人深省。

一代美妆天后,传奇落幕

或曾是商业神话,或曾是行业标杆,这些美妆天后,起点颇高,终局暗淡。

今年2月,在全球拥有4000家门店的纯净美妆鼻祖The Body Shop英国业务进入破产程序,陷入败走发源地的窘境。与此同时,其他部分欧洲业务也将陆续关闭。

这些年来,The Body Shop在不同业主之间转手。从被欧莱雅高光收购,到高价转售给巴西美妆集团Natura,再到私募股权公司Aurelius低价接盘。7年3度易主,终逃不过破产厄运。

◎图源:The Body Shop官网

同样命途多舛的美国百年老牌美妆露华浓,经历了数度破产,堪称九死一生。

2020年,露华浓破产传闻在中国扩散,清仓甩卖带来野性消费,直接拉高销量和股价,意外让品牌免于破产。但好景不长,次年6月,露华浓再次申请破产保护,同年10月,被强制退市。

时至2023年5月,露华浓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摆脱了破产保护,完成财务重组。可惜,捡回一条命的露华浓,经历多地闭店、高管换血后,依旧未能解决盘活品牌“遗产”这个巨大难题。

◎图源:Facebook@REVLON

除了美妆单品牌霸主以外,美 妆集合店的日子也不好过。

创立30多年的卓悦美妆集合店在美妆市场几经沉浮,终因债务问题走向末路。它曾是游客到港必逛的美妆购物天堂,却陷入6年连亏近10亿港元的窘境,2021年港澳门店仅剩10家。到了2023年1月,卓悦控股旗下合丰隆清盘,创办人叶俊亨也被颁令破产。

不止初代玩家深陷泥淖,曾靠工业风装修、小样经济、无人扫码购物的新颖模式出道即火的OnlyWrite,于2023年12月申请破产清算。从走红到熄火,不过3年时间。

从红极一时到被人遗忘,这些美妆玩家为何没能扭转颓势、逆风翻盘?

创新不足、核心壁垒弱,美妆鼻祖全盘老化。美妆市场日新月异,除了年纪尚浅的OnlyWrite模式较新,以上提及的破产品牌都存在跟不上用户脚步的问题。直播、社群模式的兴起,使得消费者不再偏好老牌美妆集合店;而无核心技术傍身的The Body Shop,本就概念大于功效,“0残忍美妆”的理念随着CleanBeauty领域扩大也吸引力不复当年;

经营乏力、策略失误,频频错过攀升期。The Body Shop全球门店收缩的同时,没有在线上渠道做出努力,也未展开深度数字化改革,导致错过电商发展窗口期。据Natura2023半年报,其数字渠道占总营收只有12%,线下零售的比重持续增加至81%;而露华浓则长期处于被资本玩家支配的环境,业内人士曾评价其“主业一直得不到投入发展,只是一味仰赖现金流维持,所以虽然空有悠久的品牌但早已没落。”

江山辈有人才出的美妆行业,新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老面孔们有太多被替代的理由。

鞋服偶像梦碎,英法玩家最伤

2023年以来的全球大型零售破产案中,时尚鞋服品牌惨况最剧烈,这其中,又属英法选手“伤亡率”最高。

过去一年,NafNaf、Kookaï、Kaporal、San Marina等一众法国老牌成衣和鞋履品牌组成的破产联盟阵仗吓人,且仍在持续扩容——

今年年初,被杨幂、倪妮等明星多次翻牌的巴黎设计师品牌品牌Alexandre Vauthier陷入严重财务危机,临时退出本届巴黎女装周,并寻求外部收购。

而同样断崖式集体坍塌的英国时装品牌中,Christopher Kane或是最令人惋惜的一个。

2023年年中,这个曾被开云集团和范思哲看上的英国设计师品牌,进入行政管理期,称若未能找到一个买家或成功融资还清债务,将走向破产。

◎图源:Christopher Kane

作为先锋英国时尚代表,Christopher Kane的设计风格融合了性感、创意,极具颠覆传统美学的挑战性。鼎盛时期的“高街神话”Topshop还曾邀请Christopher Kane推出联名款。

唏嘘的是,这对曾互捧的密友,如今也成了难兄难弟。2021年初申请破产的Topshop被英国时尚电商ASOS集团打包收购。时隔不到3年,又因“业务融合不佳”被再度挂牌抛售,且身价已不值当年的3亿英镑。

折戟的还有英国高街潮牌Superdry,2023年末好不容易拿下高达2500万英镑融资,却因圣诞节销量暴跌导致亏损翻番,濒临破产。而早在4年前,它就已撤退中国市场。

◎图源:wikipedia

当下,经济下行对时尚市场的冲击是全球性的,除了首当其冲的英法两国,全球各地区亦有诸多时装品牌遭受着不同程度的创伤。

有的品牌为成本所累,“放弃挣扎” 。澳洲知名仙女裙品牌Alice McCall在2020 年 11 月进入自愿托管,三年后正式进入清算程序。

有的品牌则因时尚风向转变,被市场抛弃 。曾与Ralph Lauren、Brooks Brothers并列“Preppy Style (叛逆新贵) 三宝”的“美国国服”J.Crew,随着Preppy Style逐渐非主流化而业绩暴跌,2020年申请破产保护后,2023年再次裁员求生。

◎图源:wikipedia

当然,倒下的时装品牌远不止于此,这些头顶闪亮标签的时尚面孔,个性迥异但硬伤相通:

时装造梦的昂贵远超想象,吸金力、资本力后劲不足成集体困境。以Christopher Kane为代表的设计师品牌、潮牌虽然受到业内高度评价,但事实上长期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处境中。而这些创意落地、产品营销却极其烧钱、高度依赖资本的品牌,如今正面临“找钱不易”的集体问题。正如一些业内人士直言,“现在有谁还愿意投资时尚?”;

大众时尚与奢侈品凶猛夹击,时尚产业分化进入加速迭代阶段。行业洗牌剧烈,与金字塔尖的奢侈品和性价比极高的大众时尚相比,设计师品牌、潮牌、成衣品牌等中腰部玩家,不可避免面临着“比上不足,比下无力”的尴尬困境,难以建立独立的第三坐标系。

家居巨头扎堆倒台,亚马逊成最大赢家?

过去一年,有一大零售业态哀鸿遍野却鲜有话题,那就是家居行业。

全球疫情之后,人们居家时间延长,“舒缓”“治愈”和“氛围”等关键词成为新风向,点燃了家居用品消费,也加速了整个家居赛道迭代和更新。

但短暂甜头之后,在全球贸易增长疲软、核心通胀居高不下等系列风险下,家居业陷入多轮洗牌境地。包括瑞典宜家、日本NITORI等大批家居巨头都处在业绩下滑或亏损窘境中。

而作为全球第一家居市场,美国家居圈更是在2023年剧烈动荡,不少实力玩家相继退场,一个比一个历史悠久的巨头出现在了破产名单上。

50年历史的“美版宜家”Bed Bath&Beyond (以下简称BBBY) ,经历多年亏损和数次重组计划失败后,终因资不抵债而破产倒下。

2023年中,它被欧美第二大家居电商Overstock以2150万美元分拆买下,收购资产仅包含品牌、知识产权、电商平台,不含BBBY任何实体店。

令人唏嘘的还有美国国民级折扣家居品牌Tuesday Morning,这个曾在短短三年内两度申请破产保护的老牌家居,在2023年5月正式宣布停止经营,关闭所有门店。

BBBY和Tuesday Morning的倒台,如同拉开了破产大幕,有更多的家居品牌在苦苦挣扎。

2023年10月,风险评估机构CreditRiskMonitor发布零售商破产The Frisk评级,存在破产风险的11家美国零售商中,家居品牌就有5家,包括工艺品巨头Joann、大型家居礼品零售商Kirkland's、美国最大的折扣家居品牌Big Lots等。

◎图源:wikipedia

从昔日客流红火到如今申请破产保护,美国家居巨头领衔上演破产大戏。自救多年,却鲜有成效,原因何在?

错失互联网“船票”,从淘宝圣地沦为杂货市场。曾经头顶霸主标签的BBBY们,由于电商业务端的掉队,在与亚马逊的竞争中处于劣势。零售分析公司Molator数据表示,超过三分之二BBBY消费者会将家居支出转移到亚马逊;而在另一调查中,也有68%美国消费者认为,亚马逊是最有可能替代BBBY等家居品牌的平台;

后浪围剿,传统家居卖场在线下市场也难有绝对优势。不仅仅是在线购物的崛起使BBBY们沉没。沃尔玛、Target和HomeGoods、TJ Maxx等品牌在过去十年中不断改革发展,它们以更低价格、更差异化的商品抢夺传统家居卖场的客户。而BBBY的定位则被如今的消费者认为是:不值得多花钱的小奢侈品。

综上可见,这些老牌家居的垂暮,有时代变迁的必然影响,更有未守住线下市场份额、没有搭上电商快车、创新技术难以落地等诸多关键因素使然。

断腕求生后,这些百货巨头还是没扛住

轰轰烈烈的全球零售破产潮中, 百货商店被认为是时尚精品店以外 “最危险的业态”。

2023年,老百货闭 店戏码在国内反复上演,倒下的门店超20家。而国际百货巨头们也寒意凛冽,从美国百货神话梅西百货,到日本百货名片东急百货店总店、立川高岛屋购物中心、广市藤丸百货店......一批老牌百货店如多米诺骨牌般接连倒下。

行至2024,百货寒意仍在持续,涉及的玩家数量不少、名气不小 。

三年前年忍痛出售旗下11家百货的老佛爷百货,断臂求生后又传出“破产疑云”。

2月21日,法国商人Michel Ohayon 名下公司 Hermione Retail持有的26家老佛爷百货特许经营店破产案迎来了重大转机——

由于业务连续性计划已获得主要债权人老佛爷百货公司集团的认可,波尔多法院将于3月20日就修订后的连续性计划做出裁决。这26家百货将迎来曙光或走向灰暗,未有定论。

另一戏剧消息,来自“德国百货双雄”的折戟 。

曾被誉为“柏林骄傲”的德国奢侈品百货集团KaDeWe明明业绩不错,却还是囿于运营成本过高走向自愿破产。

而德国最后一家大型百货公司集团Galeria Karstadt Kaufhof则迎来三年之内第三次破产。 且与前两次有惊无险相比,这有可能是一次“硬破产”,业内人士分析,法院下令外部重组,联邦政府不太可能再提供税 款来拯救陷入困境的百货巨头。

◎图源:Tagesschau

实际上,一众国际百货巨头的败走和重整,既反映了传统模式的弊病,也折射了零售业和消费者的转变。

一方面,被租金压垮,百货巨头成房地产危机的直接受害者。业内人士称,百货公司面临的很多结构性挑战都与门店规模和入驻成本有关,后者尤甚。在过去三年的破产中,昂贵的租金和高昂的人工成本一直困扰着Galeria集团。哪怕是经营状况良好的KaDeWe百货这次申请破产的主要症结也是“远远高于市场水平的租金”;

另一方面,中产阶级萎缩,推动了零售市场分化。大众零售和奢侈品企稳,中档消费陷入尴尬境地。于是,梅西百货放弃一些主要迎合中产阶级顾客的大型百货商店的同时,正在通过旗下Bloomingdale's和Bluemercury等高端品牌来吸引富裕的购物者,此外还将在未来两年开30家远离购物中心的小型商店,以迎合消费者就近购物趋势。

当下已然处于一个截然不同的时代。一个个“时代的眼泪”排着队说再见,用壮烈方式验证“不破不立”规律,虽遗憾唏嘘,却也推动着一个更健康的零售环境被重塑。

如同科尔尼消费者业务全球负责人Greg Portell对当下零售业境况的形容—— “我们正处于零售森林大火之中,这次毁灭性的破产潮将促进零售行业进入更长的生命周期之中,这也是创造新增长必经的流程。”

返回赢商网首页
下载赢商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