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量入口到情感消费,杭州艺术×商业沙龙成功举办
初夏的杭城,随着绚烂的蔷薇花开,浸润着艺术气息。4月24日,赢商网在唐域商业旗下的杭州象山公社仓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商业沙龙活动。
来自唐域商业、仓美术馆、金茂酒商、金茂秦望水街、杭州拱墅吾悦广场、下沙奥特莱斯广场、万科日耀涟里、萧山开元广场、银泰百货、众安里紫街、OA、乐摩吧、artin.、宴三衢等众多项目及品牌代表嘉宾,共同深讨新时代艺术型消费场景的进化密码。
赢商网独家报告:
一季度消费维持冷静基调
活动伊始,赢商股份东南区域总经理范兴坡分享了赢商股份独家《2025年一季度全国商业市场监测报告》,用数据勾勒出全国商业市场的深层脉动。
报告指出,2025Q1集中式商业新增体量为265.6万㎡,新增数量50个,同比2024Q1分别下降25%、9%;2025Q1集中式商业开业数量同比降幅放缓,企稳信号在逐步释放。
日益精明的消费者,从真诚且高性价比的消费选择中找到“生活的真谛”,从“占有商品”转向“享受服务”,推动服务体验类、生活方式类、情感共鸣类、价值导向类新品牌的快速崛起。政策端发力供需协同,文化消费、首发经济、入境消费、银发经济、非遗经济、冰雪经济等成为消费热词。
他总结道,在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下降、就业的悲观情绪、房价下跌居民财富缩水、网购占比上升等因素持续影响下,2025年一季度消费依旧维持“冷静”基调;在有效需求不足、资金压力增加等因素影响下,商业投资布局更趋谨慎。
观点碰撞:
艺术为商业创造情感链接
在对话环节中,嘉宾畅所欲言,也形成了自然碰撞。
唐域商业仓美术馆代表易军:艺术赋能商业绝非商业美陈的物理叠加,而是需要将艺术基因中除了视觉之外的价值观和文化内核溶解到运营细节中,回归到情感上转化为商业的品牌标签。艺术商业还存在成本与价值不匹配的通病,商业也需要通过精细化的内容运营,为艺术家提供更多价值和影响力提升的赋能,才能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做到双赢。
金茂秦望水街代表陈文琦:秦望水街项目考虑到富阳在地文化与主城区之间的差异,考虑将更多杭州主城区的品牌引进来,将20%品牌比例让渡给零售业态及主理人品牌,让街区成为大家愿意长时间留下来的漫生活区,把项目做活做好。
下沙奥特莱斯广场代表张晓辉:艺术是亘古以来人类的追求,商业项目也要通过艺术、文化符号提高自己的软实力,其中下沙奥特莱斯广场举办的奥莱美术馆及古籍展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力。从传播学角度来说,项目也要做“无用功”,通过符号彰显自己、与消费者建立深度的情感链接。
OA代表辛世锋:OA品牌的生活方式定位,希望将冰冷的商业兼容艺术与温热的情感需求无缝缝合,重构人与社会的链接方式。所以我们在男装门店植入更为轻松氛围的空间,通过男女同穿的"无界"品类概念打破传统,追求舒适的穿搭,构建起设计师与消费者的无界对话。
杭州萧山开元广场代表蔡晶:萧山开元联动湘湖森泊酒店开创了度假亲子运营模式,聚焦亲子家庭客群,将度假、艺术等多元元素加入商业运营中,从而达到打卡、休闲等目的,吸引客流。大商业中需要从中做好小商业,消弭客户的强硬感受,同时还能获得收益。
银泰百货代表李燕君:今天的主题是探讨“商业与艺术的关系”,“艺术”是文化的具像化表达。这几年,消费从商品消费到服务消费,当下进入文化消费。去年二次元进入主流商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我们西安小寨银泰百货调改成二次元主题商业之后,全年的客流增长了近60%。
逛展:仓美术馆践行艺术策展
激发年轻艺术家积极性
此次城市沙龙,还特意结合了艺术逛展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在仓美术馆馆长易军的带领下,在场的嘉宾参观了十九番《山外有山》以及《我在转塘搞艺术——“路绕定山转,塘连范浦横” 》艺术展。
易军先生介绍到,杭州转塘这个地方滋养了不少以艺为生的年轻人,他们在这里思考作为艺术家如何生产艺术作品的命题:如何在众多的艺术家中找到属于自身的特征语言,像一个发明家一样去探索与发现,未有得知的艺术领域的语言。
唐域商业百万青艺孵化计划——《我在转塘搞艺术》以杭州转塘为基地,依托仓美术馆打造青年艺术生态闭环。项目打破传统展览模式,长期跟踪记录艺术家创作、生活与生存轨迹,不止呈现作品,更关注其作为社会个体的思想能量 —— 他们以艺术观察生活、传递价值,是有温度的 “创作主体”。仓美术馆打通 “生产 - 展示 - 变现 - 孵化” 全链路:联合高校挖掘潜力人才,通过商业空间、艺术市集、文创商店激活商业转化,推动艺术从工作室走向生活场,为行业输出可复制的商业艺术孵化范本。
沙龙接近尾声,转塘的暮色中流动着思想碰撞的余韵。艺术与商业的融合,本质是重构人、空间、情感的连接方式,商业与艺术融合的探索依然还需要挖掘。
#特别鸣谢
唐域商业·杭州仓美术馆
仓美术馆(Cang Art Museum),作为唐域商业旗下当代文化艺术交流平台,以"仓・创・舱"为核心理念,深耕当代艺术的研究、收藏与展示,致力成为激发中国当代艺术创新活力的重要场域。
首馆象山艺术公社馆以"未来飞行舱"为独特视觉符号,构建起充满科技感与艺术感的空间;二馆德信中心馆聚焦独立艺术家个展,着力打造城市艺术客厅。年均举办90+场艺术展览,涵盖插画、摄影、装置、AR、动漫、手工等多元展览类型,为城市注入浓郁的艺术氛围。通过独创的"青年艺术家孵化计划",深度链接中国美院资源,建立500+艺术家资源库,并打造"我在转塘搞艺术"年度IP,形成从创作扶持到商业变现的完整链条。
唐域商业以特色商业全域智管为核心定位,构建"艺术生产-空间运营-价值转化"创新生态。依托艺术策展能力与青年艺术家孵化体系,将文化基因注入商业空间开发,以艺术IP、文化事件及沉浸场景推动商业体向文化地标转型,实现艺术与商业的共生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