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赢商网 > 城市 > 正文

县域能否长出一座真正的CBD?青阳港背后的“都市核心跃迁逻辑”

赢商网 柏莉
摘要:昆山正式启动青阳港中央商务区的开发建设,主动跳出县域思维、对标国际标准、重塑城市核心。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各地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探索和实践城市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

从产业先行到产城融合,从制造强县到宜居之城,昆山始终在时代变革中走在前列。这座惊艳全国的县域样板,已连续20年稳居中国百强县市榜首,如今正酝酿一场前所未有的跃迁。

近日,昆山正式启动青阳港中央商务区的开发建设,主动跳出县域思维、对标国际标准、重塑城市核心。

一座县域城市,能否孕育出真正意义上的CBD?青阳港,正在用行动给出答案。

01.

一场发布会释放三重信号,

见证主核重构的昆山路径

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昆山以一场重磅发布会,全面展示城市转型的新战略、新格局、新路径。

2025年5月23日,青阳港中央商务区暨重点片区推介合作发布会圆满举行。江苏省自然资源厅、住建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等省级多部门领导出席活动。昆山市委书记陈丽艳作致辞推介,市委副书记、市长范建青主持会议,来自全国城市规划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协会代表等近400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昆山迈入城市主核重构的新阶段。

本次发布会聚焦“产城融合 焕新昆山”,集中释放三大重磅内容:

一是青阳港中央商务区开发建设正式启动,将举全昆山之力打造城市新中心 ;

二是五大片区登台推介 (开发区、高新区、花桥、巴城镇、锦溪镇) ,系统展现昆山全域焕新蓝图;

三是 “昆山城市、乡村设计师联盟”宣告成立,搭建共创平台、汇聚顶级智力,助推高品质城市建设。

其中,青阳港无疑是全场焦点:在“昆山之路”的起锚之地,启动建设昆山“城市之心”,将打造一个与昆山百强县市之首综合实力相匹配、具有鲜明标识度和国际范的城市中央商务区。

发布会现场不仅传递了清晰的战略信号,更同步释放了强有力的资源信号与政策信号:市委主要领导倾情推介;43个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超1000亿元;97个重点项目集中发布,涵盖总部办公、酒店商业、居住改善、交通设施、医疗康养、教育惠民等核心领域,彰显强烈的系统性建设逻辑和资本吸引力。

当众多城市还在边缘地带寻找增长点,昆山已率先聚焦主核、主动突围,在长三角城市竞合格局中展现出前瞻的战略判断与高效的组织执行力。

正如陈丽艳书记所言:“‘城市之心’,‘城’势而上。”昆山将坚持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以人兴业,青阳港将被打造为最高端、最时尚、最便捷、最智慧的城市新中心!

02.

始于原点、再成中枢,

撑起昆山发展的最强引擎

每一座城市的发展,都有一个精神原点。对于昆山来说,青阳港的碧波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奋斗印迹与未来希望。

要真正理解青阳港在昆山城市版图中的分量,必须回到“昆山之路”的源头。历史上,昆山的每一次跃迁,都有青阳港的身影:60年代沿河建设化肥厂、砖瓦厂,点燃现代工业之火;80年代,开发区从3.75平方公里自费起步,迈出关键一步;90年代,青阳港两岸台资聚集,推动昆山走向开放融合。

昆山选择青阳港为城市主核,开发建设中央商务区,是面临土地资源之困、产城融合之需、城市能级跃升之问的必然选择。

青阳港中央商务区地处昆山核心腹地,北接苏州轨交11号线,南融沪宁铁路枢纽,30分钟直抵虹桥,28分钟低空可达浦东,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同时,紧邻市政府与政务中枢,教育、医疗、商业、文化、体育资源高度集聚。

历史上,青阳港曾多次承担“城市首创”;而今,这片承载荣耀的土地再度被赋予“城市之心”的战略使命,标志着昆山发展逻辑由“点状推进”迈向“主核强化”。随着青阳港中央商务区开发建设全面启动,最强政策、最优资源、最高期待也随之汇聚于此。

中国五冶集团副总经理、上海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家元在接受赢商网采访时表示:昆山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县域经济排头兵,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具有显著优势,而青阳港以“现代壮观的规划”“高效清晰的机制”成为企业落位首选,集团计划在此建设集办公与酒店为一体的总部大楼,成为首批入驻的企业,深度参与片区开发。

它曾见证奇迹的诞生,如今正再次引领跃迁。从“昆山之路”到“城市之心”,青阳港始终是昆山发展的最强引擎。

03.

一河两岸、四芯六片,

重新定义“县域级中央商务区”

在全国县域经济版图中,真正提出并系统推进“中央商务区(CBD)”建设的案例屈指可数。多数城市受限于资源配置、城市格局与产业结构,往往停留在产业园、商贸核心建设或老城改造层面,难以迈入高能级CBD的系统性打造。在这一背景下,昆山青阳港中央商务区的启动具有典型的“破题”价值。

它不仅标志着昆山从“县域经济排头兵”向“现代化大都市”跃迁,更以“高起点规划、集中式开发、精细化运营”的特质,成为全国县域中极具突破意义的样本。

按照规划,青阳港中央商务区定位“智享新港”,总占地3.4平方公里、开发体量达250万方、计划总投资超500亿元。不论体量、指标还是开发强度,均已对标地级市CBD,部分维度甚至超越若干二线城市。

空间结构上,以青阳港活力水廊为轴,形成“一河两岸、四芯六片”的空间格局——总部商务区、环港商业区、中央品质生活区、青年创业园及两大生态宜居组团有机互联;西岸重点布局“商务+商业”,东岸则承载“创业+生活”,8公里黄金水岸与1000亩环城滨水公园串联南北,实现“城区即景区”的生态体验。

其开发逻辑已全面升级:不是照搬大城市CBD的摩天模型,而是在县域格局中构建一个集复合功能、生活场景、制度支撑与产业生态于一体的“超级主核”。将商务办公、科创研发、滨水商业、生态休闲多元整合,通过景观系统提升空间舒适度,实现“高密度开发与低强度感知”的理想状态。

更重要的是,它深度绑定昆山“智能制造强市”的城市基因,实现“产业需求反推空间设计”的精准适配,让物理空间成为产业生态的有机载体。其规划理念借鉴上海西岸中心、深圳太子湾等全球典范,以立体化交通系统串联“地上+地下+低空”,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智能、高效、复合型CBD。

青阳港开发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崔晗表示,希望通过空间布局重塑城市中心形象,集聚高端产业、整合优质资源、提升功能品质。采用“地块与建筑竖向混合”的设计理念,为年轻人创造复合化、场景化的生活空间。正是在这种系统设计与前瞻思维下,青阳港重新定义了县域级中央商务区应有的模样。

在赢商网看来,青阳港的意义不仅在于助力昆山从“产业兴市”向“产城融合”进化,更在于其所代表的“县域级CBD新范式”。其对功能复合、生活嵌套、运营思维的深层注入,对全国同类城市具有实践与理论双重启发。

04.

从土地开发到生态运营,

重构 “产城人”融合关系

青阳港中央商务区不只是招商引资,更在于“产城人”的融合逻辑,将商务办公、创业孵化、生态居住等功能有机编织,形成“宜居宜商宜业”的复合型空间载体。

结合两岸资源和规划安排,将优先实施西岸1.5平方公里开发,建设630亩总部商务区和580亩环港商业区。其中,总部商务区总开发规模59万平方米,将建设20栋高标准甲级写字楼,吸引金融办公、企业总部、科技创新者入驻,并打造5万平方米SOHO公寓和酒店,建设舒适创客社区。环港商业区作为先行启动区,总开发规模77万平方米,将建设180米地标总部,环港1公里岸线布局旗舰购物、米其林餐饮和亲水娱乐。

全维度规划的创新基因。从“开发导向”向“运营引导”进化,正如昆山城市、乡村设计师联盟筹备组代表,清华建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沈璐所言,青阳港中央商务区打破传统单一专业主导模式,实现从规划设计到实施评估的全流程联动,坚持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结合、历史文化与现代风貌融合、绿色发展与生态理念共生、科技创新驱动精细化治理,引领城市空间高质量发展。

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依托既有城市广场TOD、昆剧院、图书馆、妇幼保健院、城市公园等公共基础设施,青阳港中央商务区持续加码高端配套供给——不仅升级教师发展中心附属学校,更引入高品质国际教育资源,形成从基础教育到国际化培养的全链条教育矩阵。

智能立体化交通规划。在交通设计层面,青阳港中央商务区更是通过轨道交通、地下环廊、跨区微巴、空中连廊与无人机物流网络的立体交织,实现车流、人流、物流的智慧高效流动,生长为国内县域首个“智能立体城市”样本。

人才生态的闭环构建。青阳港中央商务区基于昆山“人才友好型城市”的定位,坚持以人为本的民生导向,联合江苏漫柏等企业,聚焦人才服务与存量资产运营,通过整合人才公寓、商业配套等业态,突破传统人才服务模式,融入产业培养功能,助力人才扎根昆山。

据赢商网获悉,今年青阳港中央商务区将推出4宗优质地块,总面积154亩,覆盖商务办公、商业配套、高品质住宅,进一步激活市场热度。以产业需求定义空间功能,以生态逻辑组织城市要素,从“土地开发”迈向“价值运营”,其意义已远超一个城市新区的范畴,而是对于“县域如何构建现代化城市中枢”的路径探索与实践创新。

05.

价值高地+政策红利,

押注昆山新中心的最佳时机

伴随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昆山正加快构建“城市主核一重点片区一功能节点”的现代化 型大城市架构。青阳港中央商务区承载着昆山城市跃迁的最强动能,未来将集聚全市顶级金融资源和智能制造总部,其资源集中度堪称“顶配”。

当上海大都市圈内的土地成本持续高企,青阳港作为“价格洼地、价值高地”的双重属性正加速凸显。相较长三角同类板块,青阳港规划能级已达到地级市CBD标准,甚至超越部分二线城市,而租金水平与投资门槛尚处洼地,正处于城市增长曲线的“黄金起点”。据戴德梁行等机构研究表明,城市CBD的整体入驻率与租金涨幅呈现显著的正向传导效应,正值产业导入期的青阳港无疑正处于罕见的投资窗口期。

更关键的是,青阳港拥有绝无仅有的开发机制红利。昆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迅速成立指挥部和开发公司,并现场实体化办公,实现“土地审批—产业落地—政策协调”的全流程加速跑。全面释放政务效率,为企业投资、品牌进驻提供最直接的护航。

城市主核的构建,既需要制度合力,也需要产业共建,更需要品牌与资本的提前卡位。在赢商看来,青阳港正进入一个“由政府开局、由市场接力”的战略窗口期。昆山正在以此为支点,从“县域经济强者”向“都市圈核心城市”跃升。

城市空间的重构,往往意味着机会的再分配;而真正决定价值归属的,是谁率先入局、谁敢于定锚。抢位青阳港,就是与昆山未来的发展中枢强关联。

当品牌的影响力与区域发展同频,当资本的洞察力与板块崛起共振,当企业的创造力与产业生态融合,方能在青阳港这片价值蓝海中,共创增长极,共鸣新时代。

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返回赢商网首页
下载赢商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