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赢商网 > 行业 > 观察 > 正文

专业市场“硬核爆改”,这些网红打卡地原来是批发中心、电子城……

赢商网 龚婉玲
摘要:本期,我们就来聚焦专业市场的转型之路。

专业市场听起来很“小众”,但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逛过。不管是服装批发、家居零售、电子数码、眼镜批发还是小商品市场,甚至菜市场,都可以被称作专业市场。作为一种普遍而悠久的商业形态,专业市场垂直于某一商品门类,没有模糊的消费场景,只有精准的供需对接,显得更加粗犷和直接。

这片由无数摊位、档口与物流车流编织的商业丛林,曾是中国经济最具草根生命力的毛细血管。

某种程度上,专业市场和产业博物馆颇为相似,人们踏入其中,既能看到当下的交易盛况,也能窥见一个行业的发展轨迹,触摸到产业变迁的脉搏。

实体商业更关心此时、此地、此人。随着城市化进程由中心向外扩张,以及消费世代的变迁和电商新媒体的冲击,专业市场难免给人以低端商贸、三现(现金、现货、现场)交易的市井烙印,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其实,有些传统类专业市场的位置并不差,甚至还占据着市中心的宝地,可由于占地面积大、牵涉商户众多、产权复杂等问题,导致市场的改造和搬迁等都十分困难,物流引起的交通混乱、界面过于陈旧繁杂等也较为影响城市形象。

不少面临发展瓶颈、陷入流量下滑与亏损关停状态的专业市场,也不得不思考新的谋生出路。

近年来,专业市场也迎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家层面精准落子,《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提出,推动传统流通企业创新转型升级,支持线下经营实体加快改造提升;《“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要推动专业市场等传统流通业态数字化转型,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还有各地的具体举措,如浙江全面启动农贸市场和专业市场“五化”(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和规范化)提升行动,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市场;广州专业市场在国内最早发展起步,并不断涌现一系列创新模式,市政府发布了《广州市关于推动直播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传统商贸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意见》,力争到2027年,助推100个传统专业市场完成数字化转型。

政府甚至贴心提供了“广州PRO MARKET经典路线”,11条经典路线串联各大特色商圈和专业市场,囊括电子电器、服饰鞋帽、护肤美妆、咖啡茶饮等优质产品,一展广州专业市场特色风貌。

本期,我们就来聚焦专业市场的转型之路

延续一贯的思考方式,对于专业市场的发展变化,我们希望在看到其场地扩建、设施更新、业态调整等外在改变之外,探寻其内在的产业逻辑重构,从而为更多专业市场的转型发展提供更具价值的参考思路。

出路01

广州·悦汇城

YUE会生活 悦汇玩

作为当年广州市规模最大的商业旧改项目之一,悦汇城完成了从鞋业批发中心,到“YUE会生活 悦汇玩”全业态欢聚中心的蜕变,向广州这座城市递交了一份可喜答卷。

这个位处广州西部、荔湾老城商圈的28万㎡巨大“盒子”,实现了一场自我迭代,这里有超4万平方米喷泉亲水广场,超2000平方米的沉浸式体验大中庭。亲子教育、社交餐饮、时尚购物、运动养生……一站式满足你的休闲生活需求。

在开业之初引进了280个品牌,其中30%为全国或广州旗舰店,约100家品牌首进广州或荔湾区,比如陶陶居·丽宴全国首间宴会主题店、晴空进击社广州首店。此后,其品牌阵容一度扩充至400+家,业态体验及品牌级次也不断刷新。

并始终围绕亲子、运动、社交的圈层需求深化细分业态和品牌能级,不断以“会玩”的年轻心态引领一种“好玩”的新兴生活方式。

出路02

北京·秀水街

长安街上的国货之光

因临近外国使馆区,在秀水街逛街购物的“老外”特别多,本地居民也爱去秀水街淘货。

秀水街一度是北京乃至全国服饰流行的风向标,它的高光时刻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逛秀水,成为了和登长城、游故宫、吃烤鸭齐名的城市名片。2014年,电商高速发展以及持续打击的商家售假问题,秀水街的外贸属性被消解,这个风向标突然就落寞了。

杜绝大拆大建地无脑“爆改”,秀水街的解法是,升级改造,致力于成为展示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线下空间。

2022年,秀水街3.0焕新亮相,外立面和内部做了重新装修,75%商户进行了更新替换,并引入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和餐饮等多种业态,进驻北京礼物国际旗舰店、果蔬好生活超市、雲上铁板烧、璟荷四季京鲁菜、福祥南门涮肉,以及各类二奢回收、丝绸西装订制等品牌。并引入了大量本土设计师品牌,同时聚焦“小店经济”、突出北京城市品牌的“京范儿”购物体验。

现在,秀水街正成为“国货之光”的孵化器,通过打造中国定制中心,汇聚全国各地特色产品,展示中国设计与中国智造,包括非遗文化、传统手工艺及时尚设计等。

出路03

杭州·文二菜市

爆改宋式美学网红菜场

2024年1月,经过数月改造,运营20多年的文二街农贸市场,变身为文二菜市试营业A馆共有89个摊户,组合成既有烟火气又自带潮流范儿的社区商业。2024年8月,B馆也正式开业。

文二菜市在设计上融入了大量杭州西湖的元素,门口大门设计感十足,新潮、通透的空间格局,一改传统菜市的刻板印象。档口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区域,每一块区域都有自己的主题色,配合灰色的花岗岩台子和原木色的外围;屋顶做了透光设计,结合西湖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工业风的网格具备欣赏价值;动线则被设计成“四通”的效果。

改建后的文二菜市拥有主营蔬菜、熟食、副食的A馆,以及包含餐厅、市集、水产、肉禽蛋的B馆。文二菜市还有必打卡的美食,比如登上米其林必吃推荐榜的杭邦面馆分店、万隆火腿、方老大面馆、马家鱼圆、出山咖啡等,为杭州市民提供了一个可以体验在地美食和社区文化的场所。

出路04

大连·奥电未来城

东北二次元新地标

大连奥电未来城位于大连奥林匹克商圈核心地段,共3层,商业建筑面积6.5万方。前身是奥林匹克电子城,是市民熟悉的数码电子城,升级改造后全方位打造青年社交场,玩转Z世代的社交消费力、策展新引力、潮流年轻力

焕新后的奥电未来城连通地铁2号线人民广场站,依托交通优势,商场可快速辐射大连站、星海广场、大连国际机场等城市重要节点,形成覆盖商务、旅游及本地客群的立体客流网络。

在业态组合上,保留原有的电子数码业态,但摇身一变酷炫十足的“黑科技体验空间”,持续成为东北最强的电子产品市场;还将融合次元文化、航天科技、品质美食、电子竞技和潮流零售等多元板块,以“电子+二次元+零售+美食+潮玩”的跨界融合模式,打造一站式二次元消费场景,满足多样化需求。

内部动线将全面优化,地上重点布局TOPTOY独栋品牌旗舰店、儿童科技探索主题乐园、青岛啤酒坊和体育文化社交空间等;地下B1则打造6000㎡天空之境二次元主题街区、主题餐饮食集、宇航未来儿童探索中心等。

项目最核心的解法是,围绕二次元,直接把“首店经济”卷出新高度!二次元主题街区覆盖手办、模玩、谷子、三坑服饰等品类,如奇小贝、虚舟漫书馆、咕秋gochill、谷翻天、快看漫画谷店等东北首店,咔星球、扭蛋研习社、HEYZAKKA嘿扎卡等大连首店;B1西区“潮流美食坊”引入东北首店肉肉有米、大连首店沈站长大块牛肉等的入驻,以及东北首店我的宇宙XR体验馆,构建完整二次元消费生态链。

此外,挑高12米的巨型中庭、次元入口·幻境长廊等配置和场景的丰富度拉满,不仅能充分满足“吃谷”、“买谷”的需求,还能在购物之余解锁更多娱乐休闲体验,有效延长消费停留时间,为二次元爱好者提供一站式服务体验。

出路05

日本·茑屋家电

新型生活方式的提案者

茑屋书店,重构了书店空间,成为一个生活方式提案场所,彻底改变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除了书店外,其实还有茑屋家电(TSUTAYA ELECTRIC),它们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硬件改造项目”,而是以空间重塑与业态创新为核心的城市更新代表。

延续了茑屋书店的“编辑”理念,茑屋家电首次将书籍与家电结合了起来,颠覆了一般人对于家电百货的认知。打破传统家电卖场按品类划分的格局,以“人文、衣、食、住、设计、旅行”六大主题重构空间动线,使家电成为生活方式叙事的载体。

东京门店整个店铺分上下两层楼,共9个区域,一层包括星巴克、全家、移动通讯、音乐、书廊、电影、写真、工作方式等,二层有美容健康、烹饪料理、家居生活、房屋管理、儿童家庭等,在这里,你可以体验高科技的3C数码产品,也可以带上Astell&Kern的耳机,在音乐区域徜徉一整天,顺便为自己的房子挑选厨房家电、运动器材。逛累了还可以去一楼的饮食休闲区,自由翻阅书籍或者杂志。

目前,茑屋家电在日本本土仅有两家,2015年5月在东京二子玉川开出首店,另一家为CCC与日本量贩式电器零售商爱电王EDION合作开设,位于广岛。

启示

绝非“爆改”秀场

而在重新锚定价值

这些案例向我们证明,专业市场的蝶变,远非一场简单的“爆改”秀场,更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答案”。其牵涉产业链条之深、利益博弈之复杂,远超物理空间的翻新,更需在“守业”与“创业”的钢丝上找到新生存法则。

这里,我们暂搁置租金博弈、商户迁移的实操泥潭,单从观察者视角叩问:那些穿越周期的市场,究竟做对了什么?

首先须破除迷思:专业市场升级的目标,绝非“商场化”或“网红化”。

有的市场选择在“垂直深度”上做文章,如秀水街,保留外贸基因却撕掉“仿冒”标签,通过引入本土设计师品牌、非遗手工艺,升级为中国智造展示窗口;有的则在场景跨界中破局,奥电未来城深谙Z世代消费逻辑,将电子数码与二次元文化、航天科技、电竞娱乐深度绑定,用“首店经济”和沉浸式社交场景,让老电子城成为年轻人的线下社交元宇宙。

更具启示性的是那些“小而美”的探索:杭州文二菜市以宋式美学重构菜场空间,却始终锚定“社区生活枢纽”的核心定位,让竹编工艺与米其林面馆、网红咖啡与马家鱼圆和谐共生;日本茑屋家电则彻底颠覆“家电卖场”的定义,用“人文、食、住”的生活场景串联商品,让每个展台都成为生活方式的提案。

新技术的浪潮、新贸易的规则、新城市的野心……一切变革之力,都在倒逼专业市场重新定义存在价值。它们的核心是在“在地性”与“再生力”间建立动态平衡。这要求改造必须:

一是根植禀赋,拒绝悬浮,深植于地域或客群的文化土壤,并且警惕业态通胀,引入多种业态是为服务交易效率,而非变身平平无奇的购物中心。

二是专业市场的“专业”,早已从品类集中升级为价值聚合,大家都在回答一个问题,在电商冲击与消费迭代的双重浪潮下,实体市场的不可替代性究竟在哪里?

三是通过赋能机制让老商户共享升级红利,深耕产业多年的商户才是市场的“根”,他们的成长需求得到满足,市场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延续。

相比其他商业更新项目,专业市场最大的优势在于:只要还在服务消费、赋能产业,它就永远拥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返回赢商网首页
下载赢商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