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销3万到月亏5万:第一批县城量贩零食店,已经亏麻了
你有买过量贩零食店的东西吗?
几毛钱一瓶的矿泉水、不到2块一瓶的可口可乐、2块钱出头的卫龙大辣条、跟3、4块钱就能买到一大包的薯片……
很多人踏入量贩零食店,基本上都是奔着这些比便利店、商超,甚至网购都还更便宜的热门零食去的。
“量贩”一词源于日本,量就是份量,贩就是低价,所谓“量贩零食店”的生意,就是怎么用低价实现规模化的销售。
大街小巷上遍布的“好想来”、“赵一鸣零食”和“零食很忙”等都属于量贩零食店,这几年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开遍县城市场。
可别小看县城的消费力,整个去年里,量贩零食店的县域会员,贡献了过半的营收。
根据艾瑞咨询的行业报告显示,2023年开始,量贩零食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2180亿元,同比增长28.5%,占了休闲零食行业总规模的12%,增速显著高于传统渠道。
门店是越开越多,这生意真的很赚钱吗?
2022-2023年,堪称县城零食店的黄金时代。
零食很忙、赵一鸣等品牌以"零加盟费+高额补贴"为招牌,在县城掀起了开店狂潮。
仅2023年全国量贩零食店数量就突破了2.2万家,2024年,已经有了超过3.5万家,形成了“鸣鸣很忙”与“万辰集团”合计占据70%市场份额的双寡头格局。
然而量贩零食店的生意看似热闹,入局的人前赴后继,却很少有人看见,曾热闹非凡的量贩零食店,如今也像被按了暂停键,不少门店齐刷刷挂出了“旺铺转租”的牌子。
正因为各家的扩张速度,都太快了,反而拉着整个行业一起卷入了“消耗战”。
下沉市场的消费者虽然比想象中有钱,但价格敏感度也更高,加上县城地方又不大,零食店完全没有地理位置上的溢价空间。消费者宁愿骑上小电驴多花点时间去更远但更便宜的店,也不会为了节约距离而选择在家附近将就买。
本来嘛,量贩零食店,就是以效率、周转和走量来盈利的,行业里公认的门店毛利率,通常也只有十几个点,要是按照净利率来算,甚至不到5%也是常态。
本来利润就不高,再打价格战,对加盟商而言最多只是少赚点,但对门店老板而言,或许就是交完加盟费给品牌白打工了。
咱们不放一起算笔账。
在赵一鸣零食的官网上,写明了加盟一家门店的费用,零零总总大概要在60万上下。
加盟费其实都可以忽略不计,其中的大头,都堆在了进货成本上。按照赵一鸣的加盟要求,每个加盟商门店开张后的首次进货,需要达到18-25万元的量级,这笔支出可不小。
至于加盟商啥时候能把这批货卖出去,就全看自己本事了,至于这批货的钱,还得给品牌供应链先挣了再说。
虽然门店主打一个各种零食都卖的一站式购物,但这所有的零食,也得从赵一鸣母公司拿货,加盟商基本没有自主权。
然而品牌提供的商品清单高达几千个,能卖出去的却实在没多少。还记得咱们视频开头说的吗?大部分消费者都是为了少部分热销单品才上门儿的,所以进来的大部分的单品,其实都处于高库存的压货状态。
一不留神,加盟商在备货上压的钱估计就比挣到的钱多上不少了。
而整体货物的销售速度,直接关系着门店的回本周期,往往门店的回本还遥遥无期,不少加盟商们就被库存给压垮了,毕竟品牌商可不让只进热销货。
靠疯狂开店、低价冲量的县城零食店,喂饱了加盟商,却最终卷倒了个体户。
就像那句老话:“潮水退去,才知道谁穿了泳裤。”而现在,没穿泳裤的量贩零食店们,正忙着找浴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