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智家站在十字路口
撰文|文林
来源 | 氢消费出品
ID | HQingXiaoFei
7月28日晚间,居然智家披露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CEO汪林朋逝世的公告。公告称,公司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CEO汪林朋家属的通知,汪林朋于2025年7月27日在家中不幸身故。
(图源:居然智家公告)
这距离他结束三个多月的监察留置、重返岗位仅仅过去五天。这位曾誓言“绝不躺平”的湖北首富,在56岁之年突然告别了他一手打造的商业王国。而在汪林朋突然离世的阴影下,居然智家与七千多名员工的未来也充满了变数。
01
“家居大佬”的商海浮沉路
汪林朋的商业人生,是一部典型的时代弄潮儿史诗。
1969年出生于湖北黄冈的他,从北京商学院(现北京工商大学)审计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商业部财会司,端上了那个年代令人羡慕的“铁饭碗”。直到1999年,年仅30岁的汪林朋迎来人生转折点。
如今的居然智家,最初名为“居然之家”,其源头可追溯至1999年成立的居然装饰城。当时,该公司创始人身亡,股权转移至商务部下属的中商集团与华联商厦,企业性质由此转变为国有。时任华联商厦管理人员的汪林朋被委派执掌居然之家,出任总裁。
据当时媒体报道称,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临危受命”,汪林朋接管了居然装饰城,从一名机关干部转型为企业掌舵人。这一决定开启了他与中国家居零售业共同成长的黄金二十年。
2001年,汪林朋主导了公司的股份制改革;同年,他个人出资455.89万元购入公司8.99%的股权,成为股东之一;次年,他再次创新性地推出“先行赔付”服务,此举使居然之家在北京家居行业声名大振。
到了2015年,汪林朋通过其亲属掌控的中天基业,运用股权整合与资金拆借相结合的策略,将分散的股权集中收购,从而成为居然之家的实际控制人。
而这一阶段恰逢中国房地产黄金时代,新建住宅激增带动了家居消费需求井喷。于是,汪林朋将家居业务分拆出来,成立了居然新零售。2018年,居然新零售成功引入了阿里巴巴、泰康集团等投资者总计130亿元的战略资金。
在汪林朋的带领下,公司规模持续扩大。到2017年末,居然之家已在全国范围运营223家门店,市场销售额突破600亿元。而截至2018年12月31日,品牌门店数量已增至284家,广泛分布于国内多个省份。
不过,2019年才是汪林朋商业生涯的高光时刻。这一年,他主导居然之家以356亿元天价借壳武汉中商登陆A股,上演了一出“蛇吞象”的资本大戏。上市首日,居然之家的市值一度涨至630亿元,汪林朋个人身家则达到368亿元,跃升为“湖北首富”。
然而,在互联网电商蓬勃发展和房地产市场下行的双重影响下,居然之家开始由盛转衰,其净利润下滑态势明显:2021年、2022年、2023年分别为23.03亿元、16.48亿元和13亿元。
面对行业寒冬,汪林朋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做出重大战略调整,开始布局智能家居新领域。
2023年,公司完成了“洞窝”、“居然设计家”及“居然智慧家”三大核心家居产业数字化平台的建设;2024年,“居然之家”更名为“居然智家”,在更名仪式上,汪林朋阐述了未来战略:将以AI设计作为新的流量入口,以智能家居构建新的消费场景,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汪林朋甚至亲自上阵打造个人IP,开设“老汪不躺平”短视频栏目,并且提出5年内将海外业务占比提升至30%的雄心计划。
然而,还未能等到行业回暖、未看到转型曙光,这位掌舵者就已倒在远征之路上。
02
百亿家居帝国谁来接盘?
除了证实汪林朋身故消息属实,居然智家还在公告中回应称,目前,公司经营情况一切正常。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CEO等职责由执行总裁王宁暂代履行。而王宁作为“救火队长”,已是二度临危受命。
早在今年4月汪林朋被留置期间,这位拥有25年司龄的“居然老兵”就被董事会紧急任命代行董事长、CEO、法人代表等五项核心职务。
据了解,王宁是汪林朋“老部下”,从业履历基本和汪林朋一致,从北京十里河店副总一路晋升至集团总裁,在居然智家的数智化转型、海外市场拓展等方面也是核心管理人。
但如今,摆在王宁面前的是一份不容乐观的未来。
首先是庞大的债务问题。
根据企业预警通的数据,居然智家的短期债务累计约46.92亿元,长期债务规模约146.09亿元,债务总额合计约193.01亿元。
而根据公司年报披露,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居然智家的资产负债率为57.07%,其中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与短期借款合计为46.91亿元,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为16.74亿元,同比下降35.68%。
公司短期偿债压力较大,需防范流动性风险。在此财务背景下,居然之家已着手收缩业务规模。数据显示,2024年其运营的卖场数量较上年减少了7家。
(图源:居然智家官网)
其次是越发惨淡的业绩。
尽管汪林朋对居然智家压码设计AI、智能家居、产业服务平台这三个赛道信心满满,但就目前来看,效果并未如预期快速显现。
公司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居然智家的数智化平台“洞窝”GMV达466亿元,同比增长11.8%;“居然设计家”全球用户超1616万户,设计案例数达3522万个。然而,这些转型举措在短期内未能为公司带来明显的业绩增长。
2024年,居然智家营收129.66亿元,同比下降4.04%;归母净利润8.83亿元,同比暴跌32.08%;到了2025年一季度,居然智家营收33.12亿元,同比增加5.58%,但归母净利润仅2.12亿元,同比暴跌39.39%。主要原因还是高毛利的核心业务“租赁管理”持续萎缩。
此外,公司的负面新闻也不少。
今年4月,据《大众证券报》报道,居然智家旗下广州新塘居然之家商场内,多家商户涉嫌利用“国补”名目进行虚假宣传及服务欺诈。受此影响的业主可能超过200户,涉及金额约1300万元,相关投诉平台上聚集了大量“受骗”消费者。
无独有偶,6月6日,新浪科技也发文称,在居然之家新塘店内的顾家、欧铂尼、伊仕利和原川四家家居品牌门店出现经营问题,导致数百户业主的订单无法履约交付,涉及金额逾千万元,消费者反映品牌店曾以“国补”诱导下单和交全款。
以上种种,都是王宁团队“稳定军心”的巨大挑战。而在汪林朋被留置、王宁第一次代职期间,公司股价持续下跌,市值蒸发约60亿的残酷现实,就已凸显了市场对“后汪林朋时代”的担忧。
03
家居行业为何变故频发?
事实上,汪林朋的突然离世并非孤立事件。2025年以来,中国家居家装行业多家头部企业的实控人均接连遭遇变故。
例如,今年5月,美凯龙披露公告,总经理车建兴被云南省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措施;6月2日,54岁的西子电梯董事长刘文超坠楼身亡;7月17日,53岁的广州靓家居创始人曾育周坠楼身亡;7月24日,富森美实控人兼董事长刘兵被成都市郫都区监察委员会留置。
尽管有些人被留置的具体原因一直没有披露,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规定,留置措施主要适用于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类型的严重职务违法或犯罪行为。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可能涉及到房地产、金融相关的“行业反腐”。
而多位家居家装领域的龙头企业实控人变故背后,折射出的是整个行业的系统性困境:
·地产依赖症难解:不少家居家装企业收入依赖房地产工程渠道,房企债务危机直接导致回款困难、应收账款高企;
·渠道变革冲击:京东居家、天猫家装等线上平台分流,整装公司“一站式”服务截流,致使传统卖场客流锐减;
·转型阵痛持续:一些传统家居家装企业线上GMV占比长期不足15%,数字化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衡;
·债务压力陡增:企业普遍面临“短贷长投”困境,短期债务甚至高出货币资金的数倍。
而眼下,汪林朋的突然离去,使居然智家成为观察中国家居行业转型的典型样本。
王宁领导的临时管理层能否稳住七千员工的军心?阿里系作为二股东会否趁势增持?海外战略与智能转型是否持续?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关系着一个企业的命运,更将揭示传统家居零售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生存路径。
总之,在资本更迭、模式重构的行业变局中,居然智家需要的不仅是一位新船长,更是一套能够穿越周期的新航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