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小面二度递表 争做“中式面馆第一港股”
碧桂园创投两度抛出橄榄枝的遇见小面,要上市了。
10月15日,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IPO上市。
这是继今年4月15日首次递表失效之后,遇见小面再度冲刺“中式面馆第一股”。
对比来看,第二份招股书在此前的基础上更新了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数据,同时对今年7月的股权变更进行了披露。
在市场看来,光速递表显示了遇见小面的上市决心。
如若此番成功敲开港交所大门,其将正式接轨国际资本市场,进一步扩宽资金来源,为后续扩张计划保驾护航。
不过,目前,遇见小面仅仅获得证监会的“小路条”,要成功还需闯过几道关。
广东起家
这是一个东北人在广东卖重庆小面的故事。
据了解,遇见小面的创始团队是华南理工大学毕业的3名“80后”,核心创始人、掌舵者宋奇是东北人。
本科毕业后,宋奇前往香港读研。在那里,他目睹了餐饮业的繁荣,于是便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但作为一个餐饮界小白,摆在宋奇面前的问题非常现实,一没经验,二没人脉……为了迅速了解餐饮业,刚刚摘下了硕士帽的他,戴上了麦当劳的贝雷帽,从零做起。
据他回忆,在麦当劳工作一年,回到家整理一万多字的笔记,就是在不断总结和分析在麦当劳到底学到什么东西。
麦当劳之后,他又在百胜餐饮短暂停留,而后便进入了下场实操的阶段。
因曾在香港求学,于是他第一站选择开茶餐厅,但这个计划以失败告终。而后,他又以东北籍贯为优势,试水东北菜馆、东北饺子馆……无一例外,都无疾而终。
几番尝试之后,他重新选择餐饮品类,彼时,CCTV《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带火了重庆小面,宋奇和他的两位创始人伙伴,便将目标瞄准了可以标准化,且商业潜力巨大的重庆小面。
为了做好小面,他们奔赴重庆,花了三天的时间学习小面的精髓,据他回忆,“最后来来去去,真正的学习时间是八个小时。”
学成归来之后,2014年,遇见小面的第一家面馆在广州东体育横街开业。
可以说,宋奇是幸运的。
首家门店站稳脚步后,遇见小面很快接轨了资本市场,而第一位投资人则某天光临门店的消费者。
此后几年时间,因快速复制与盈利表现,其获得了更多资本的青睐。招股书数据显示,成立至今短短11年时间,遇见小面先后获得七轮融资,领投方不乏青骢资本、弘毅投资、九毛九等。
就连碧桂园创投,也曾二次入局,其中,在2021年3月进行的B轮融资中,碧桂园控股通过控制的佛山市南海区汇碧一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领投了3000万元,持股比例4.06%。
同年6月,遇见小面进行B+轮融资,碧桂园创投再度领投4400万元,并以6000万元的代价从原有股东当中,接手部分股权。
几番资金加码之后,碧桂园创投共计斥资1.34亿元持有遇见小面9.05%股权。
资本加码
这个在广东卖火的重庆小面,为何能够赢得一众资本的青睐?
商业客查阅发现,其扩张潜力、业绩增速及资本回报,或许是碧桂园们看中的。
根据最新披露的招股书,遇见小面通过直营与特许经营模式来扩张,截至2025年10月8日,其餐厅数量已经从2022年初的133家增长至451家,涨幅达到239.1%。
此外,遇见小面还有101家新餐厅处于开业前筹备中。
在招股书当中,该公司还明确,拟在2026年、2027年及2028年开设约150家至180家、170家至200家及200家至230家直营及特许经营新餐厅。
规模的快速增长,也带动了其业绩的增幅。
2022年至2024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达到4.18亿元、8.01亿元、11.54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6.2%。截至2025年6月末,该公司的营收为7.03亿元,同比增长33.8%。
门店迅速增长、业绩大幅提升之外,超高的投资收益,或许也是碧桂园们趋之若鹜的原因。
以天使轮投资者顾东生为例,其首次以200万元资金,换取遇见小面注册资本11250元,初始股权比例为15%。
而最新披露的2025年7月份股权转让当中,百福控股的全资附属公司奇昕以4800万元的代价置出1.72%股本,简单计算下来,顾东生的投资回报近200倍。
与此同时,按照最新转让价格来看,遇见小面的估值达到28.07亿元。
不过,一路高歌猛进的遇见小面也存在不少隐忧。
一方面,在订单数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遇见小面的客单价出现下滑。
招股书显示,2022年,遇见小面的订单数量达到1416万单,2024年,这一数值扩大至4209.4万单,增长率达到197.27%。但其订单的平均消费额则从2022年的36.1元,缩减至2024年的32.03元。
2025年上半年,其录得总商品交易额为7.99亿元,而同期的订单总数共计2525.9万单,计算下来,订单平均消费额为31.63元,与2022年相比,缩水12.38%。
该公司在招股书当中也强调,客单价下降,主要源于企业主动降低菜品价格。
实际上,近两年,在宏观经济下行、消费信心不足与市场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大部分企业选择通过“以价换量”来促进消费,但价格战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与此同时,在大幅扩张之下,遇见小面也面临着负债高企的难题。
2022年至2024年以及2025年中期公司的流动负债净额分别为1.49亿元、1.87亿元、2.42亿元、2.55亿元。
同期,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5.77%、93.62%和89.86%,2025年中期为87.83%,整体而言,资产负债表现虽有所改善,但仍旧处于较高水平。
显然,急速扩张之下,这家企业同样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如今,遇见小面经过首次递表失效之后,二次冲击港交所,其能够顺利跻身香港资本市场?上市之后,有能否赢得资本市场的青睐?一切仍存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