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捡破烂”做成品牌,游隙UOOSEE在沪杭开“外挂”传递可持续时尚
“可持续时尚”正成为潮流人士追捧的新风向,融入日常穿搭的选择。而在购物中心,可持续时尚品牌的身影也越来越多,与传统时尚品牌形成有趣的“对话”。
最近,来自深圳的可持续时尚品牌「游隙UOOSEE」于杭州、上海两地再添新据点,带来全新空间、新产品、新体验。
以创意驱动的线下空间
游隙的两家新店分别落地上海新天地东台里、杭州中心POPLab,虽身处不同城市商圈,却共享一个极具记忆点的主题概念:“外挂”。门店的核心视觉是一个巨型蓝色水龙头,废旧轮胎如水流喷涌,既呼应了“外挂”的动感意象,也寓意着“外挂开启,顺风顺水”,传递着品牌美好的祝愿。
门店所呈现的产品,除了各式招牌轮胎包,还有帽子、包挂、特色玩偶、贴纸等。用户可以自由挑选轮胎包,再亲手搭配配件,让每只包都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人符号”。
“外挂”并非游隙的突发奇想,而是品牌线下探索的延续——自去年正式进军线下以来,这已是它推出的第二个空间主题。
2024年8月,游隙选址上海淮海中路的HAI550开出了品牌首家线下门店,以“投胎Reload”为核心概念,将“废物再生”的理念具象化地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用户不仅可以将废胎投入“投胎筒”兑换“游隙币”,还可以购入由废弃自行车内胎“投胎”而来的包袋。
就连店铺材料的选择,也是一堆“破烂”——柜子是废木门做的、台子是废木板做的,废物不再是废物,而是成为游隙主角。
今年3月,“投胎 Reload” 的理念被带到杭州天目里,还融入了更多“编织”创意。比如,品牌请Tufting艺术家用废胎与织物织就门头招牌,陈列台由60年代的西湖老木船与老车轮重组搭成的,以及携手艺术家们共创杭州城市限定包包及多元周边,让“投胎”概念多了一层地域情感联结。
不难看出,对于线下空间的打造,游隙注入了诸多创意,营造出独特的店铺特色。从四家门店的选址来看,游隙也是具有一定的冒险与探索精神,其更倾向于选择商业生态与品牌理念契合度高的场所。
例如,上海HAI550是中国首家以可持续生活方式为主题的商业项目,由雅戈尔集团和天目里合作呈现,与传统商业相比,其先天基因与出发点都不尽相同。
杭州天目里则是隶属江南布衣的新概念综合商业体,集办公空间、艺术空间、设计酒店、独特商业集合等多元业态为一体,是国内新一代商业创新浪潮中的先锋代表之一。
而最新登陆的上海新天地东台里、杭州中心POPLab,前者于今年国庆前夕刚刚开业,是上海大新天地社区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6500㎡全景天幕与8.8万㎡开放式商业空间,推动社区与城市的双向焕新;后者则是杭州中心打造的以“混搭无界,实验新生”为核心理念的“无边界主理空间”,目前第二季以“杂志编辑”逻辑策展空间,将可持续理念贯穿场景细节。
另据创始人Anita透露,明年3月,品牌将在上海开出一家全新旗舰店,该店包含室外区域,消费者可以直接将自行车骑到门口,让整个零售空间更具生活方式体验感。
从废弃轮胎到时尚单品
回到游隙这个品牌本身,我们发现它的别具一格不止藏在门店创意里,更刻在品牌态度中。
游隙2022年在深圳诞生时,就带着一股“反常规”的劲儿。品牌名谐音“游戏”,背后蕴含着其提倡的“游隙精神”,即大胆做生活中的玩家,游隙人生。创始人Anita曾说,因为有游戏人生的心态,才能有勇气去“捡破烂”做包。
Anita所说的“捡破烂”做包,其实是以废弃自行车内胎为主要原材料,借由环保科技、新潮设计和传统工艺,打造极具酷感的轮胎包。
作为中国首创自行车轮胎包的品牌,变废为宝的过程远比想象中严苛。据了解,游隙家一个包袋的诞生,要经历从分胎、洗胎、剪胎、深度消毒,到把胎做平、裁剪成片,绗缝拼接等280+道工序,且100%全手工处理。也因此,游隙坚持全渠道价格统一无折扣。
更特别的是,由于包身100%使用的回收胎每条上都有着不同的纹理、摩擦痕迹甚至补丁,每一个包袋也有了独一无二的属性。有用户在社交平台调侃,买游隙的包像开盲盒。
如今,游隙的“轮胎包”已经推出了「装」双肩轮胎包、「双面角色」邮差包、「哈哈」单肩轮胎包、「抽风」水桶包、「黑骑士」马鞍轮胎包等一系列产品,满足通勤、旅行、运动、出差等多场景使用。
尽管材质单一,游隙还是开发出了更多废弃轮胎循环利用的潮流新玩法——气门芯被制作成包袋锁扣,自行车链条直接remake成马鞍包肩带,保留轮胎原有圆润弧形构成哈哈包的拉链设计等等。
除了轮胎包,游隙也不断延伸产品类型,推出利用轮胎边角料制作的帽子、眼镜链、包挂等小配饰。例如,名为“头顶废物”的冷帽,就是在帽子上有一块随机“胎记”的标。
这些创意与巧思,从来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在洞察用户需求之后的不断升级。
此外,“游隙精神”也是品牌社群建设的核心。比如,游隙会不定期举办活动或展览吸引用户参与。例如,其曾举办两届“废物展”,所有的“废物”和“废品”经过二次创造后,被赋予了更多艺术气息;或是在门店举行不同主题手工工作坊、废胎重生计划,让爱折腾的人找到组织。
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下,游隙不仅传递着环保理念,还赋予产品更高的价值导向,持续吸引志同道合的用户群。
小结:
在了解游隙这一品牌时,总是会不自觉地联想到来自瑞士的FREITAG——一个取材自卡车篷布、兼具环保与潮流属性,早已赢得全球潮流人士热捧的包袋品牌。
同样变“废”为“包”,同样做过硬的产品。但不同的是游隙以更年轻、更本土化的姿态,证明了“废料重生”可以有更多元的表达,让环保不再是严肃的“责任”,而是好玩的“创意实验”。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人们再想到环保时尚包袋时,也有来自游隙的东方回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