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国家级内陆新区——两江新区的七年巨变
重庆两江新区是新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之一。设立重庆两江新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重庆直辖以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件大事。
两江新区——首个国家级内陆新区
2010年6月18日,两江新区挂牌成立,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标志着以沿海开放为重点的中国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内陆腹心地带。位于重庆主城区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包括江北区、北碚区、渝北区3个行政区部分区域,规划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可开发面积550平方公里。
国务院赋予了两江新区五大功能定位: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
两江新区建设分为三个时期:2009~2010年为起步阶段,争取国家将“两江新区”纳入国家规划,进行区域规划与布局;2011~2012年是中期发展阶段,实现进出口达到300亿美元,引进世界500强达到200家,利用内资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集装箱吞吐能力500万标箱;2013~2020年为全面提升阶段,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大,作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和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
两江新区——西部内陆开放高地
由浦东新区、滨海新区,到两江新区,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历史进程。两江新区作为西部大开发纵深推进的“发动机”和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必将在率先发展中,有力地促进西部区域与东西部之间的大流通和大融通,承担起探索内陆地区开放开发新模式、创新城乡统筹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历史使命,从而把新区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内陆地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今年6月18日是重庆直辖20周年,也是两江新区成立7周年。这7年来,在中央和市委的领导下,两江新区以内陆开放、内需主导为重点,努力融入国际国内市场,初步形成了内陆开放的平台、通道、口岸和开放型政策框架。在国家战略层面,内陆门户的效应初步显现;在区域经济层面,作为重庆发展排头兵和领头羊的效应初步显现。“十二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183亿美元、内资5105亿元,分别占全市35%、16%,完成进出口总额1500亿美元。
去年两江新区全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61亿元、增长10.9%,规上工业总产值4892亿元、增长6.7%,规上工业增加值997亿元、增长8.7%,固定资产投资2043亿元、增长15.1%,社零总额1129亿元、增长13.3%,进出口总额154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2亿美元。
近年来,重庆在大力推动内陆开放高地的建设下,同时拥有港口、铁路、机场三大区域性交通枢纽和水运、铁路、航空三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以及三个物流保税区为载体的三个“三合一”综合开放平台的开放格局。
两江新区——初见成效的开放型产业体系
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和中心城市,在国家的支持下,近年来已成为我国内陆唯一一个同时具备水、陆、空三种开放型态的城市。两江新区作为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交汇点和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将实现国家五大功能定位,推进“再造一个重庆经济,再造一个重庆工业,再造一个重庆主城”等3个再造,建成功能现代、产业高端、总部集聚、生态宜居,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我国内陆开放示范效应的新区。
两江新区按照“311”的思路,优化提升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3大优势支柱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及智能汽车、电子核心部件、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云计算及物联网、可穿戴设备及智能终端、通用航空、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等10大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大力发展新兴金融服务业、软件设计及服务外包、跨境电子商务及结算、保税商品展示及保税贸易、总部贸易及转口贸易等10大战略性新兴服务业。
金融平台方面,两江新区规划了江北嘴金融城,2016年,两江新区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65.14亿元,增长19.8%,占GDP的11.7%,成为仅次于工业和商贸业的新区第三大产业。物流平台方面,两江新区正在形成空、铁、公、水、物流、集疏运、多式联运的立体物流网络。保税平台方面,中国唯一的“水港+空港”双功能保税港区,已成为内陆地区重要的外贸口岸。信息平台方面,两江国际云计算服务中心已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云计算基地,目前,太平洋电脑、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腾讯数据中心等已经落户。会展平台方面,西部最大的会展中心重庆国博中心,助力重庆成为长江上游会展之都。在开放口岸方面,两江新区已经形成了铁路、水港、空港三个“三合一”开放口岸体系。“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诞生,是内陆地区开放发展的标志性事件,2016年渝新欧实现运输货值145亿元。在开放政策方面,两江新区坚持简政放权、服务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与国际高标准接轨。
今年4月1日,重庆自贸区挂牌,两江新区被确立为重庆自贸区核心区。重庆自贸区成为两江新区探索开放、践行改革,建设内陆开放升级版,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
两江新区——引领重庆GDP一路上涨
两江新区可以说是“特区中的特区”,除了享受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优惠政策外,两江新区在金融、招商引资、土地使用、财政税收、对外贸易、技术创新、管理体制等邻域都拥有先试先行权。
从重庆的经济实力时间表上看,重庆给了两江新区10年的时间。到2020年,两江新区的工业总产值有望实现10000亿以上。两江新区不是白纸上启动的一个完全的新区,它可以说既有老城的改造,又有新区的发展,是“老城+新区”双管齐下的一个发展区。与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白手起家”不同,重庆两江新区可谓“衔宝而生”。 从数据上看,去年两江新区全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GDP增长10.9%。
两江新区GDP 从2009 年的798 亿增长到2016 年 2261亿,扣除价格因素,是成立之前2009 年的3.33 倍;2010 至2016年,两江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从1211 亿元增长到489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从529 亿元增长到2043 亿元;社零总额从321 亿元增长到1129 亿元;实际利用内资从359 亿元增长到1002 亿元,年均增长29.5%;实际利用外资从12 亿美元增长到32亿美元;由此看出两江新区带动重庆经济效益日益凸显。
从重庆的综合竞争力来看,两江新区提出要建立现代制造业和服业的基地,必将聚集很多国内外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人才,同时设立更多大型的研发机构,这有利于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其次,继续加速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不但能够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大型的金融机构进驻重庆,而且可以解决企业资金上的问题,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的步伐。同时两江新区将在重庆设立内陆地区的首个结算中心,必将会带来新的一波产业集聚效应。除此以外,两大基地的建设以及金融中心的创建对重庆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效应是不可估量的,必将大大助推重庆的综合竞争实力。
两江新区要建设成为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的战略要求,必将为中西部地区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各阶层、各年龄段,包括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同时也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这有助于中国正面临的以农村人口为主向以城市人口为主的社会转变。
两江新区——打开重庆房产发展空间
房地产业属于第三产业,要明确其服务产业的属性从城市经济学角度来考虑,两江新区的开发要注重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制度创新,注重功能区域建设。房地产业属于服务性产业,在两江新区的建设中,要明确其角色定位,为新区的经济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服务保障。
加强两江新区总体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建立健全新区土地管理长效机制两江新区的用地计划指标单列予以倾斜,保证优先发展两江新区,但是房地产开发的空间结构布局仍然要与城市发展布局一致,功能开发与房地产开发相结合,使有限的土地空间产生最大的综合效益。
良好的发展前景,将极大地刺激房地产投资的需求。相比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重庆的两江新区至少有两大超越,两江新区始终保持国家最优惠的政策,叠加了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政策,以及比照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政策,浦东和滨海过去有的可以有,以后又有的也可比照。两江新区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明显,两江新区现在有三个重大的房地产集聚的区域,一个江北嘴中央商务区,在今后的五年里上千亿的商务写字楼、商务房地产会在那里集聚。第二是悦来会展中心,今后的五年,它会形成西部最大的会展商务集聚区。第三个就是经过十年发展的北部新区,它的商务写字楼集聚也已经成了规模,已经基本形成规模。两江新区的发展远远不止这些,良好的发展前景,将极大地刺激房地产投资的需求。
不容置疑,“两江新区”打开了重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空间。楼市的每一次大增长都是伴随着大量的利好信息出现的。从“统筹城乡新型示范区”、“中国第三新区”、“寸滩两路保税港区”到“自贸区”,今年“两江新区”的新提法又一次刺激了重庆房地产市场兴奋的神经,两江新区必将拉开重庆房地产发展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