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影院“me现场”阶段性收官 消费半径延伸至“三公里外”
随着7月1日厦门站的完美收官,大地影院集团“me现场”巡回音乐演出终于划上了圆满的句号,这也是其“电影+创意文化”战略板块的初步阶段性尝试。在与“粉丝经济”的这次“亲密接触”后,大地影院集团总经理于欣表示,“首轮尝试市场反应很正向,团队很兴奋,也坚定了影院多元化经营的发展方向。”
一次完美的跨界“混搭”
作为首批在影院开演唱会的“探路者”,全能歌手汪苏泷认为,电影院的音响效果比室外好很多,在室外,音响很难调整到一个很好的状态。而在电影院唱歌又是很独特的体验,可以看清每一个人的脸,只是离观众太近了,偶尔会有点小紧张。知名歌手李行亮也深有感触,“以往去电影院都是看电影,这次去影院是唱歌给大家听,这种模式感觉很新颖”。
巨大的银幕上搭配了不同的音乐场景,配合顶级音响设备,在场的粉丝直呼“太过瘾了!”以厦门场为例,演唱会在star-max激光巨幕影厅内演出,灯光隐藏在舞台两侧10米高架中,与前几场相比整体灯光更加柔和,同时突出大银幕播放影片质感,现场观众视觉上更加舒适。舞台搭建上运用更多银色金属质感钢架,城市时尚感十足,再搭配漫天蓝色星光,效果无比震撼。
事实上,将高端影院进行系统改造,举办音乐现场是大地影院集团“电影+”战略的重要布局。于欣表示,“me现场”的阶段性成果让大地影院集团更坚定了多元化经营的发展方向。
回顾演唱会的筹备过程,于欣坦言,曾经最担心硬件环境的改造。“但事实上,硬件改造成本比预想的低。”众所周知,影院是一个吸音环境,这一点刚好有悖于传统的音乐厅。为了解决这一掣肘,大地影院找来了有丰富音乐经验,曾任滚石魔岩时代的唱片大陆总筹的牛佳伟担任“me现场”总导演,认真研究了影院声音环境后,结合影院和录音棚的环境相似性提出了技术解决方案,并在四地的实践中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更让于欣惊喜的是,在影院开演唱会事实上能更好的践行和探索 “粉丝经济”内涵和外延,鉴于场地的特性,歌手和粉丝之间的互动更强,衍生品的现场下单率超高。可以说,“粉丝经济”唱响了大地音乐现场的整个夏季。
于欣表示,之前预计大地音乐现场的收入来源为门票和广告这两大部分。实践中发现,衍生品市场更有潜力可挖,盈利模式也更具想象空间。
就场地而言,影院优势不言而喻。传统演唱会舞台和观众区的距离通常在5-15米,“me现场”杭州站选择的500人的star-max厅,第一排观众席距离舞台仅有1-2米,所有观众也都在20米内,可以360度无死角观看演出的全部细节。
“歌手在这边唱歌,其它影厅正常放映,70分钟的演唱会下来,其他影厅没有受到干扰。”于欣对这次大地影院集团设计施工标准的自信溢于言表。
从“三公里内”到“千里之外”
值得注意的是,在试水音乐演出市场后,大地影院有了意外收获——消费半径延伸。于欣坦言,以往,影院经营范围基本在半径3公里内,而在影院开演唱会,打破了“3公里魔咒”,范围覆盖全城甚至全国,有很多粉丝乘坐飞机、火车赶到现场。
和大地影院的市场布局一样,于欣坚定的看好二三四线城市演出市场的潜力。不过,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影院音乐会也遇到了一些试水期的挑战。“我们拿到了很多的‘2017001’号批文,因为之前没有类似尝试,所以审批的时间比预想的长,宣传周期也被大幅压缩了。”此外,于欣介绍,“这次的设备采取移动租赁的方式,成本比较高,我们会在两三个月内拿出标准化解决方案,并在新开业影院中配置应用,也会用于符合条件的老影院改造。”
事实上,随着单银幕产出比的急剧下降,各家影院都在挤破脑袋想方案应对。如何提升“资源综合使用效率”,成为影院思考的重中之重,大地影院集团的“电影+”战略也由此应运而生。
“‘电影+’战略完美的解决了‘资源匹配’和‘消费升级’两个问题。”于欣坦言,一方面,为影院对接了更多的内容资源;另一方面,为二三四线城市的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文化消费选择,这也是大地影院集团打造泛娱乐平台的初衷。
“电影+”战略的提出,源于对市场的先知先觉,以及大地对目标消费族群品质消费的积极反应。作为“电影+”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创意文化”尝试将电影放映空间升级为文化娱乐互动平台,通过“演唱会”、“舞台剧”、“儿童剧”等创新运营模式,深耕电影文化族群,提高电影院的资源使用效率。
为此,于欣还特别在大地影院集团内部更新了一个概念——“资源使用效率”。她倾向用“资源使用效率”替代传统的“上座率”,进而推动包括演唱会、舞台剧、游戏等多元化内容在影院的消费。通过内容的多元化,突破电影行业自身的天花板。
当然,大地影院的这种尝试并非“平地起高楼”,影院的多元化经营早已是欧美发达国家影院的经营常态,在打造泛娱乐文化平台方面,大地影院所做的尝试仅仅是刚刚开始。
在谈及“电影+”战略下半年的发展规划时,于欣透露,除了进一步夯实大地音乐现场外,还将尝试儿童剧、舞台剧。如果顺利,八月份将有望推出首场影院儿童剧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