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建设、产业服务配套加速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正在加速。
21世纪经济报道注意到,近期,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多个街区和组团的详细规划开始招标或公示,而部分办公大楼的建成交付,也标志着北京市政府东迁进入“倒计时”。
作为北京发展的“两翼”之一,定位发展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四大功能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其发展对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随着首要定位“行政办公”功能的逐渐实现,副中心开发建设或将进入加速期。
行政办公区建设加速
10月29日,通州新城0901街区TZ00-0901-0076等地块控规方案在北京市规土委网站公示,这一地块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东北角,规划范围内总用地面积约为41.93公顷,总建筑规模约55.47万平方米。
9月末,中国政府采购网等平台还发布了北京城市副中心0901街区东南组团概念方案征集公告,对办公组团内的建筑规模、建筑功能空间布局、主要功能构成、建筑造价以及建筑装配式等进行规划设计征集。按照计划,目前已开始组织项目介绍会和现场踏勘等活动。
据了解,所谓的0901街区,是北京城市副中心12个组团36个街区中,第9组团的1号街区。该街区占地约7.5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约1.6万人,以行政办公、相关配套功能为主,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行政办公区,也即新的北京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办公楼均位于这一街区。
8月30日,由北京城建集团建筑部承建的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A1工程举行了交付仪式,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到,A1工程所在的大楼为未来北京市委办公所在地。
此前,北京政府曾计划于2017年底东迁,但由于行政办公区建设工地发掘出汉代古城遗址,2016年2月至9月施工一度暂停,工程原因导致最终未能成行。但上述迹象也显示,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域正在加速建设。
“随着北京市四套班子在今年底前陆续东迁,城市副中心建设将进入新的阶段”,11月1日,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李国平指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发展聚焦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和科技创新四大主导功能。市政府四套班子即将东迁,意味着行政办公功能基本到位。同时,与之紧密相关的商务服务功能,也将迎来快速发展期。而文化旅游功能的实现,还需要等待2020年左右环球影城等关键项目建成落地。至于科技创新,则还需要5到10年的时间进一步培育。
而在规划层面,11月1日,首都经贸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晖介绍,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同步推进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设计导则以及区域规划、镇域规划等多规合一,在6月《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发布之后,各个街区的详细规划正在制定,但目前尚未全部完成,而在完成后,还有底图叠合、数据融合、政策整合等环节要处理。
产业服务配套加快
根据城市副中心详细规划,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30万人以内,就业人口规模控制在70万-75万人,人口密度控制在0.9万人/平方公里内。到2035年承接中心城区40万-50万常住人口疏解,形成与城市副中心战略定位、主导功能相适应的人口布局与结构。
人口的聚集,高质量高水平的产业发展必不可少。10月27日,通州区区长赵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截至目前,城市副中心重点高精尖产业项目已经储备近60个,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正加快落地推进。
据介绍,城市副中心计划在未来三年实施1000余个项目,聚焦基础设施、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
随着大量办公人员即将入住,相关产业也在酝酿,城市副中心的公共服务配套也开始推进。
医疗方面,目前副中心四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初见成效,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即将开诊,安贞医院落户通州,未来通州区三级医院将达到8所。
11月4日,北京将举办“城市副中心基础教育推介会暨研究生双选会”,21世纪经济报道从参会学校名单上看到,包括人大附中、北京二中、北京五中、首师大附中、北理工附中、史家小学、北京小学等名校落户通州,未来城市副中心的高中示范校将达到11所。
同时,由于副中心建设多次强调辐射带动廊坊北三县地区协同发展,北三县地区未来会在区域发展中承担怎样的功能定位,也成为关注的焦点。
城市副中心详细规划提出,要积极对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支持符合廊坊北三县地区功能定位的适宜疏解项目转移。提高廊坊北三县地区对区域的服务保障功能,积极发展养老、康复、休闲等产业,为北京东部地区提供优质配套服务。
“这其中也包括协助解决转移到副中心的公务员、教师、医疗人员的生活居住问题。”有参与了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审议的专家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李国平则指出,对于北三县而言,在与城市副中心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实现更深度融合的同时,需要增加更多的医疗、教育和商务等跨区域服务功能,通过功能、产业聚集职业人口,实现职住平衡,从而防止出现新的“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