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赢商网 > 品牌 > 体育运动 > 正文

健身行业洗牌进行时 福建购物中心内的TA们还好吗?

赢商网福建站 郑小清
摘要:健身行业里的他们,最近还好吗!

继去年曝出“南京4家浩沙健身同时关门”后,今年,浩沙健身再一次被爆出撤店的消息。有媒体报道指出,4月北京地区多家浩沙健身的分店突然宣布关闭或者转让。更有消息称,浩沙集团董事长施洪流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浩沙集团的总部浩沙实业(福建)有限公司也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企业。

全国多地莫名撤店、集团董事长成“老赖”……一时间,这家创立30余年的室内健身房品牌又引发了多方的强烈关注,也再次将健身行业推到风口浪尖。

实际上,健身房品牌突然闭店、健身房老板跑路等这类损害会员权益的事情在近年来时有发生。那么,究竟缘何这类现象愈演愈烈?传统健身房未来路在何方?有观点认为,倒闭或转让的健身房品牌,大多与企业资金流断裂有关。另一方面,面对消费升级及行业竞争的愈发激烈,传统健身房做出改变与调整势在必行。

曝光 浩沙健身众多门店宣布关闭

2018年11月,浩沙健身在南京的四家门店突然全部关闭歇业。店门口一纸公告:“接福建浩沙健身服务有限公司(总部)通知,南京区门店内部整顿,即日起闭店。”时隔仅半年左右,又有报道指出,北京地区多家浩沙健身的分店突然宣布关闭或者转让,相关负责人目前已经失联,致使数百名消费者和工作人员蒙受损失。

查阅相关资料显示,浩沙公司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推出的健美裤风靡全国,从而开始了浩沙企业的历史。1999年浩沙健身首家俱乐部在北京开业,2011年浩沙国际在香港主板上市,这极大地促进了浩沙健身的品牌升级和服务改善,开启了健身行业新征程。此后,浩沙健身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广州、郑州、成都、杭州、苏州、福州、厦门、泉州等众多城市设立门店。另一方面,浩沙健身更通过产业整合与并购重组,一跃发展成为亚洲时尚健身运动产业的领导品牌之一。

  

  网络搜索关键词“浩沙健身”

  

  浩沙健身相关网站已被屏蔽

然而,时至今日,在网络上搜索浩沙健身,跳出来的多有“关停”、“拖欠款”、“跑路”等相关字眼,而相关网站更显示已被屏蔽。有消息指出,浩沙集团董事长施洪流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浩沙集团的总部浩沙实业(福建)有限公司也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企业。“创立30多年的浩沙健身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一问句在众多人脑海中打转。

现状  福建购物中心健身房品牌盘点

  

  晋江宝龙广场浩沙健身门店

查阅浩沙健身公众号显示,截止至4月3日,浩沙健身福建大区门店共26家,其中包括福州17家,厦门7家,泉州1家,宁德1家。赢商网福建站特别关注了其在福建购物中心内的门店,包括在福州金融街万达广场、五四北泰禾广场、宝龙广场、君临·茶亭购物中心及厦门万象里、晋江宝龙广场、宁德万达广场等商场内都设有门店。

实际上,在商业地产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购物中心已然成为品牌拓展的重要阵地,健身房也不例外。

  

  福州、厦门购物中心健身房品牌

将目光锁定福建市场,在赢商网大数据中心重点监控的19个城市(北京、上海、广州 、深圳、杭州、重庆、青岛、合肥、南京、苏州、福州、贵阳、天津、武汉、成都、西安、郑州、昆明、厦门)已开业购物中心数据中,截至2018年12月31日,福州、厦门两个城市内就有32个购物中心(商业面积≥3万方)累计引进了20个健身房品牌:

从这些健身房类型,目前进驻福建购物中心的健身房品牌大部分为传统型健身房,新兴健身房品牌较少;大众化平价品牌居多,包括酷动健身、浩沙健身、菲尔尼斯等健身品牌人均消费均在1500-3000元不等。仅厦门瑞景商业广场的PureFitness人均消费达到1万以上;

从城市内拥有健身房的购物中心项目数来看,福州共有20个购物中心引进12个健身房品牌,拥有健身房的购物中心数量和购物中心内健身房的品牌数均高于厦门。数据显示,厦门累计12个购物中心引进了10个健身房品牌;

从品牌拓店数量来看,目前浩沙健身以5家购物中心门店居首;古德菲力以进驻4个购物中心紧随其后;酷动健身进驻了3个购物中心;另有MY吾量健体、加时健身 、形馆健身分别在2个购物中心内开店;而其余品牌均仅进驻了1个购物中心。

观点  传统健身房品牌调整势在必行

不得不承认,伴随着消费升级以及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全世界都“刮起”了健身风潮。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18年中国商业健身市场规模达983亿,近年复合增速超12%,远高于成熟健身市场国家。而经常参与锻炼人口数量亦是逐年攀升,预计2020年占比将达39.2%,达到4.3亿人。

一方面是健身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却有维权事件频频发生。除了近期热门的浩沙健身事件外,此前就有报道福州女子花2万购买酷动健身套餐却打水漂,也有“成都小熊健身老板疑似跑路”、成都“瑞利斯健身俱乐部”老板将会员会费卷走等各类新闻……似乎跑路关门已经成为了健身房经营的“病态”。

从目前情况来看,最终倒闭或转让的健身房品牌,大多与企业资金流断裂有关。而对于此类维权事件,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教授认为,对于目前竞争激烈的健身行业,除了消费者要提高辨别能力并及时维权外,监管部门也要消除监管的漏洞、盲区和监管的真空地带,提升监管效能,铸造监管公信力。

有人说,众多老牌健身俱乐部的“衰落”,预示着传统健身房行业面临着品牌的变革与创新。的确,在消费升级的当下,健身行业也需要不断创新。从目前来看,行业内也有不少创新的健身房品牌入局。以懒人club为例,该健身品牌打破传统的“会员卡”制度,支持按次购买,在降低了购卡浪费的可能性的同时,也降低了够卡的风险。另一方面,懒人club推行的“康复+运动”医健结合的新模式也为消费者带来了一种新兴的健身方式。

“当下,大型传统健身房应进行商业模式优化,以便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新型健身房也应完善复购率低,盈利能力差,运营成本高等问题。传统健身房和新型健身房应彼此借鉴,取长补短,走向传统和新兴的融合方能实现健身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业内有观点如是分析。

返回赢商网首页
下载赢商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