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7个省市宣布发放超50亿元消费券 “补居民”有利于精准造血
截至4月6日16:00,杭州电子消费券一期兑付政府补贴1.45亿元,带动杭州消费18.05亿元。电子消费券二期兑付政府补贴5736万元,带动杭州消费4.21亿元。小长假三天,消费券带动杭州消费7亿元。与杭州发放电子消费券相呼应,据郑州市商务局统计,自4月3日发放消费券,截至4月6日13时,已兑付政府补贴1701万元,带动郑州市场消费2.01亿元,消费拉动作用明显超出预期。
【主要观点】
1、经济运行中的三大部门,政府、企业和居民。企业和居民端短期受到疫情冲击,需要政府财政发力,对企业和居民进行补贴,这没有争议。
2、但短期重点是“补居民”还是“补企业”,仍存争议。较多城市选择了“补居民”,例如通过支付宝发放消费券,精准补居民。
3、“补居民”与“补企业”目的一致,但现阶段“补居民”有三方面优势。一是“迅速”,“补居民”引导消费见效更快;二是“精准”,能够实现精准投放。三是有助“造血”,而非“输血”。
【正文】
如果将经济运行的主体分为三大类,政府、企业和居民三大部门,对于短期疫情冲击之后,企业和居民端受到严重冲击,那么有政府财政发力,对企业和居民进行补贴(或各种类型的降低成本、转移支付),是没有争议的,也是当前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已经开始采取的措施。但就目前地方政策的实践来看,存在一些差别,体现在短期重点是选择补企业(生产端),还是补居民(需求端)。
短期选择“补居民”还是“补企业”?
无论是“补企业”还是“补居民”,共同点是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打破经济的向下循环,实现生产、销售、消费的正向轮动。差异点在于切口不一样,选择从生产切入还是消费切入。
有观点就认为,现阶段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和帮助中小微企业生存下去,激励企业,不去裁减工人,不去大幅降低工人工资,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扶持中小微企业,如果地方政府能给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支持,帮它们渡过难关,那么就业就没有太大问题,尤其针对那些最容易裁员的行业给予政策激励。
可以发现,上述观点更加倾向于“补企业”。近期在地方上也有政策实践,例如东部某市提出,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企业,给予稳就业补贴,补贴对象为住宿餐饮、文体娱乐、交通运输、旅游四类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补贴按照企业申请时,上月实际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人数计算,标准为每人800元,每户企业补贴上限为500万元。中部某市连续多次向企业发放了应急稳岗返还补贴。
但其实更多的城市选择了“补居民”,尤其是通过支付宝,发放消费券的方式,来精准补居民。截至到4月1日,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过17个省市宣布已发放或近期将要发放电子消费券,且推出地区和金额还在快速增长,目前总额已超50亿元。
尤为典型的代表是3月26日,杭州发放了普惠型消费券,第一轮消费券政府发放额度为5亿元,其中1500万元用于困难群众的消费补助,剩余4.85亿元用于电子消费券发放。全体在杭人员(包括域外来杭人员)均可申领消费券。困难群众除人均100元的现金消费补助外,仍可以按常规方式参与本轮电子消费券的申领和使用。
除杭州之外,例如广西、江西、河北、湖南、浙江等省,以及郑州、佛山、南京、常州、青岛、宁波、济宁、济南、建德等市,甚至重庆渝中、沈阳和平等区相继发放了消费券。差异之处在于,杭州消费券覆盖面相对较广,而部分城市定向支持的力度更明确,例如济南发放了2000万消费券,拉动文旅消费;浙江推出总价10亿元的文旅消费券和1亿元的文旅消费大红包;青岛市发放总额为3.4亿元的健身消费券。
短期“补居民”具有三大优势
个人认为,但相较于“补企业”,短期通过消费券来“补居民”,存在三方面的优势:
一是“迅速”,相较于企业生产,居民消费见效更快。消费券对于居民消费的短期刺激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杭州发放消费券的效果也非常明显,截至3月29日下午4点,已兑付政府补贴2893万元,已带动杭州市场消费4.53亿元,拉动效应达到惊人的15倍。根据我们2009年对杭州发放消费券的实际效果研究,消费券对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拉动作用也是极为迅速的,在前期明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速明显弱于全国的情况下,短期得到了迅速修复,并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精准”,通过支付宝的方式发放消费券,更能够实现精准投放。短期来看,拉动消费是核心目的,全民普惠性的发放,可以保证一定的广度与宽度更为重要。
按照支付宝公布的数据,2019年支付宝的全球用户超过了10亿,通过支付宝的方式,实质上采取的是“实名制”,能够切实防范消费券被冒领的风险,使得政策落地更能够实现精准化。而现阶段已经落地的“补企业”措施,个人理解核心目的是保证就业,因此在补贴金额计算上以就业人员作为基数,这个政策初衷没有问题,但在实际落地中会出现一些变化,一方面,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大户会获得更多的补贴;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特征是企业数量众多,但单个企业容纳就业较少,会出现“撒胡椒面”的情况,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企业的现金流压力。
三是更有利于实现“造血”,而非简单“输血”。短期如果“补企业”,是在给企业进行输血,防止企业由于现金流的断裂,造成企业经营的压力,进而引发裁员。但如果下游需求短期难以修复,持续输血不仅没法修复企业的内生动力,反而会给政府财力造成压力。因此,目前采取“补企业”措施的城市,往往是个别大城市,对自身需求侧存在一定预期,认为具备一定的抗冲击能力和刚性,不会发生大幅波动。而大多数城市,往往选择发放消费券来“补居民”,更类似于提升“造血”能力,通过短期迅速推动下游需求的修复,向上传导带动企业经营的修复,进而形成正反馈,短期效果会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