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贵卿:被马明哲两次看中的男人
63岁的鲁贵卿,本该到了颐养天年的退休年龄,却选择接下马明哲的第二张“军令状 ”。
5月24日,鲁贵卿被正式委任平安不动产新一任董事长兼CEO,原董事长兼CEO邹益民退休离任。而鲁贵卿肩上,还身兼平安建投董事长兼CEO之职。
在马明哲的平安帝国中,平安基建与平安不动产作为保险资金配置、对冲通货膨胀、平衡经济周期的“定海神针”和“压舱石”,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今,这两家公司都交由了鲁贵卿。
这位被马明哲两次钦点的男人,有何过人之处?
在鲁贵卿身上,有几分“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气概,他是一位高大魁梧的北方汉子,曾历经军旅生涯的磨砺。而最为人知晓的战功,是他曾经带领老国企中建五局脱离“险境”,他也是陈锦石八顾茅庐请来的业界泰斗。
如今,鲁贵卿身上的标签不仅是“中建系”“中南系”,他还烙上了“平安系”。
“定海神针”与“压舱石”
2019年中,已过耳顺之年的鲁贵卿对职业生涯有了新顿悟,试图寻求转型。此时,年长他三岁的马明哲递来了一张金灿灿的邀请函。他思虑再三,最终选择加盟平安帝国旗下的平安建投。
成立与2019年12月19日,注册资本金150亿元的平安建投(全称“平安建投投资有限公司”),是平安旗下的“新物种”,定位为平安旗下唯一一家专注于基础设施领域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的平台。
这并不是平安第一次成立新公司。在过去数年里,裂变新公司,开辟新业务,早就变成了马明哲的常规动作。平安内部喜欢称之为“养蛊”。
近两年来,国家大力布局发展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建设投资的时代风口,让马明哲嗅到了新商机。
有了天时,马明哲还缺人和。而鲁贵卿在基础建设投融资领域的过人之处,积累了大量经验、资源和人脉,与平安建投十分契合,这也正是马最为看中的地方。
虽然援引了一名强将,但平安在基建领域面临的“假想敌”却无比强大,不仅有自带资金的国企央企,还有政策性银行以及其他险资、头部房企。
鲁贵卿有自己规划步骤,短期内涉及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地铁、公路、城区建设、环保水务、产业园区” 五大业务板块,中长期致力于扩展“能源、机场、港口、水利、通信”基建全景领域。
他还定了一个 Flag,未来8年计划基建资产配置规模超万亿。
截至目前,平安建投直接对外投资3家企业,分别是重庆平泰置业管理有限公司(100%)、东莞市安威置业有限公司(100%)和平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48%),并间接持股18家企业。
鲁贵卿喜欢引用古今战役典故,他把平安建投的发展阶段比作三大战役:
2020年是第一战役“辽沈战役”,主要目标是“谋战略”,实现战略落地的主动出击;今年上半年是第二战役“平津战役”,要“定胜局”,“基本跑通商业模式”是建投在这场战役中的关键战果;今年下半年和明年是要打的第三战役“淮海战役”,要“扩战果”,要让建投的商业模式在市场进一步获得认可,打出知名度。
而眼下,平安建投的第二大战役还在进行中,马明哲为何将平安系统里唯一一个自营地产板块的平安不动产,也全权交由鲁贵卿?
从股权架构来看,平安建投由平安不动产持有50%,两家公司交由同一位管理者,也是理所应当,有利于战略协同。而鲁贵卿不仅是一个敢于打破常规、作为很另类的人,他更是一个善于整合资源、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管理者。
19年前,鲁贵卿接手中建五局时,五局在中建体系内属于资不抵债、在边缘线挣扎的危机关头。
走马上任后,他将基础设施、房地产两项业务同中建的房屋建筑传统板块合并运作,后来这两个板块开始贡献利润和现金流,把五局带到了第一阵营。
往后12年间,五局创造了经营规模增长60倍,利税总额增长88倍,利润总额增长957倍奇迹,形成了惊世的85°发展曲线,入选国内外多所名校经营管理教学案例。这些都归功于鲁贵卿。
而今看来,马明哲将平安建投和平安不动产托付予鲁贵卿,或正是看好他过去整合创造的突出业绩,不排除未来这两家公司将在战略上有更多协同作战的可能。
2020年中时,平安不动产进行了一轮组织架构调整,马明哲对其下了新的指示“做大做强,拥抱科技”。
在这一点上,鲁贵卿对于数字化转型也有颇深的认同。今年3月初,他在刊物上发表了9300余字的见解,并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有三个基本方向:一是企业管理数字化,二是项目建造智能化,三是产业生态互联网化。
未来,平安建投和平安不动产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插上数字化翅膀,又会给这家险资公司带来什么?这些都是令外界最为期待的。
而在鲁贵卿空降之前,蒋达强的到来,也让外界对平安不动产有了更多想象。3月5日,平安不动产内部发了2021年1号人事令,聘任蒋达强为平安不动产有限公司总经理。从职位序列上来看,相当于总裁。
相比鲁贵卿在房屋建筑、建设投资方面的资深经验,蒋达强的经验更多集中在房地产开发业务方面。
在弘阳,蒋达强履职1100天。带领弘阳一路开挂,在行业下行期规模三年翻了三倍,从南京“迁都”上海,闯入行业50强,坐拥两家上市公司,成为新一批中小房企发展的启迪者。
蒋达强与鲁贵卿一样,都没有选择创业之路,他认为相对“从0到1”的创业,自己更喜欢从“1到100”中找到成就感。
一位中国企业界顶级大佬对蒋达强说,“人生过中场,过往起起落落都是种经历,虽说粗一些,但折腾也有价值;人生下半场一定要从粗到精,与高手为伍、去做长久的事。”
而眼下,在平安不动产这个平台上,蒋达强正与另一位高手相遇相识、共同并肩作战 。
“成功都是逼出来的”
在鲁贵卿的经典语录中,有这么一句话:“容易走的路都是下坡路,成功都是逼出来的。”这正是他从农村穷娃娃,到基建工程兵部队的小兵,再到建筑业界传奇人物的真实写照。
小时候的鲁贵卿,生长在物质贫乏的年代。在他的回忆中,能穿上母亲亲手缝制的棉花小袄,就倍感幸福。高中毕业后,他返乡劳动,赢得了生产队团支部书记的头衔,开始展现工作认真仔细的一面。
1976年,鲁贵卿开始入伍当兵,一直到1988年,他做的都是文秘工作。此后,他向局领导提出下基层一线工作,在298平方米的配电室工程中,当起了小工长。
利用勤奋与天赋,他从一位看不懂建筑施工图纸的职员,进阶成为一名真正的建筑人。不仅累计了项目的专业知识,还对企业运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有所了解。这对其往后的职业轨迹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厚积薄发之后,鲁贵卿终于在中建五局一鸣惊人。
2002年前后,中建五局陷入了连年亏损、拖欠工资的困境。时任中建集团总经理的孙文杰,决定对它做出改变,直言“要飞身跳到火坑中去,而且要在火坑中跳出一出十分精彩的大戏来。”
后来的结果众人皆知,接下担子之后,鲁贵卿确实演绎了一出“大戏”。在他掌舵的三年内,中建五局经营规模突破了100亿,完成了扭亏脱困的目标任务。
之所以能够扭转局势,跟鲁贵卿的执掌风格密切相关。
对内,他嫉恶如仇,敢于歪风邪气斗争到底;对外,他也敢于向恶意刁难、企图赖账的客户“拍桌子”。
敢于打破常规、又具备专业能力的管理人才,向来备受追捧;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都希望能让其成为自身的“辅助者”。也正因为于此,鲁贵卿才在后来转战中南、平安,多了两个履职的标签。
2017年,经中南建设再三邀请,他遂许陈锦石以驱驰。59岁的他,俨然成为了中南内部的二号人物。
期初,他统管的是中南建设整个大建筑板块,包括建筑、建投、土木、园林等业务。但后来任命有变,其仅负责建投。
履职中南的两年里,鲁贵卿取得了一些战绩,但相比于此前在中建五局的力挽狂澜,似乎显得略为平淡。对此,有业内人士猜测,如果鲁贵卿风头太盛,难免会被人质疑“喧宾夺主”,盖过一把手陈锦石的风头。
不过,彼时在鲁贵卿的职业“转型期”,他还是迎来了马明哲抛来的橄榄枝。
拥有地产、金融等多板块的平安集团,也意在以参股、控股、全资等股权投资和股债结合、灵活多样的投资方式,聚焦于基础设施领域。这给了鲁贵卿更大的专业发挥空间。
上任之初,他一下就点出了平安在基建领域的“美中不足”。尽管集团在综合金融和科技创新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周期长、收益稳、数量大的长效资产配置,却存在很大的短板。
他给平安建投画下了图景,即通过“投、融、建、运、退”基建领域全周期运营机制,实现资本、资产、资源这“三资融合”,进而实现生产要素市场化的最优配置。
而今,鲁贵卿又被正式委任平安不动产新一任董事长兼CEO,地产与基建的运营结合,是他的另一项任务,也是新挑战。
在中建五局任职期间,鲁贵卿曾写出了自心血之作《多数人能走的路》。书中,他点出了自己做职业人的一系列心路历程。眼下,他要继续践行自己的职业经理人之路,完成自己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