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全球首个新设计商场:3万+㎡商业场景全更新
经微信公众号商业与地产(ID:commercialproperty)授权转载。
猫头鹰日志(MalltoWin Log)
做一个“消费目的地”,将更为“精致和美好的生活提案”实现落地。这样,看似普通的、日常的消费场景,也拥有高坪效、高复购、高毛利的可能,从而避免“网红宿命”。
(部分信息及图片来源:商业咔,微博@春卷,人气美食,文汇,可涵说)
宜家上海徐汇商场,23年前,曾是宜家在中国大陆市场开出的首店。
经过今年4个月的闭门改造,这里成为宜家全球首个全新设计商场——首个“未来家体验空间”。
新店想要展示的,是宜家对未来零售行业趋势的理解,和由此而带来的创新商场设计和运营理念。
之所以关注宜家商场此次的升级,是小编认为,消费者居家需求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可能是最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生活需求、消费需求的变化。
因为,“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地方”,栖息身体,也治愈心灵。
那么,关注这些变化,无疑也对人们在消费功能、场景形态、情感诉求等方面的需求变化有所感知,而这又恰是每一个商业场景所应关注的重点。
关于“家”
3个期待,6个趋势
期待一:家有超能力
趋势1:一屋无限空间
趋势2:无死角收纳
疫情加速了人们居家、工作、生活一体化的进程,让吃饭、睡觉之外,家还需要承担起远程工作、在线学习、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等功能。
并且,随着智能化科技产品与居家生活的更多融合,人们以更便捷的方式享受更多元的居家生活变为可能。
所以,实现单一空间的“包罗万象”——多元功能,变得越来越普遍。当然,这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保持整体视觉的美观性,空间颜值不可少。
场景启示:
无论是办公空间还是商业空间,都愈发重视空间规划的灵活性,以及适当“留白”。一定程度上模糊空间的功能边界,却能实现对更丰富活动的承载,而构成空间与人连接关系的一大基础正是这些高频、高品的活动。
此外,收纳的意义在于对看似闲置“边角”空间的系统规划,重新赋予其使用价值,这其中包含了很多让生活的精致感变得“不处不在”的小巧思。
正如同目前提倡的城市微更新中,强化对城市闲置“边角余料”的创意利用——从高架桥下商业、口袋公园、社区微型运动场甚至是一面涂鸦墙,都能通过功能焕新,成为增加人们日常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购物中心的升级过程中,同样涌现出了很多闲置空间的再利用案例,其意义也同样在此。(可详见文章《》)
期待二:家是庇护所
趋势3:告别孤独烹饪
趋势4:平衡亲密与独处
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之下,人人都需要一个情感的安放处。随着人们更重视向内关照自我意识,这种获得心理慰藉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强。
为了让自身更好的修整和“充电”,人们追求个性主义,希望尽情做自己的事,不断在家中通过精致小物、生态造景等方式营造舒适的氛围,放松情绪。
同时,与“我想静静”相反,城市人其实也更渴望社交活动能够带来的活力与热情。被需要,才能感受被爱,有交流,才能感受有价值,开放式空间之下的充分交流非常必要。
无论是“三代同堂”的“拥挤”,还是一间合租房中的“孤寂”,都应该在“共享和私享的平衡”趋势中,让更多人生活得更好。
场景启示:
商用空间中已经出现了形式多元的开放式空间,例如使用剧场式阶梯打造一个动静皆宜的休闲场所,购物中心内兼具共享办公、阅读、社区活动的多功能会员中心升级等。
便捷的“新社交地”,成为场景打造的核心,给人们创造更多交流、社交活动的可能性,这个趋势未来还将表现得更为明显。
而为了更好地保障这种独享性、社交感兼具的场景,正如宜家提出,“宠物友好的动线规划,专属的独立角落,隔而不断的设计,高低错落的空间利用等等,都是不错的方案”,这样的设计理念不仅适用于家庭,同样适用于商业场景的设计。
期待三:家在成长中
趋势5:变化不停歇
趋势6:平等小世界
新消费浪潮一波波袭来,从家具到家饰,都不是若干年如一日了,人们随心情、心态、人生阶段的变化,会经常更新居家场景,哪怕是更换一个小摆件,只为了保持生活的新鲜感。
家是持续“生长”与更新的,同样的,家庭成员的“生长”也值得重视——成长阶段中的儿童需求。
儿童房、玩具房、公共空间中符合儿童需求的细节设计等,都在表明,在家庭生活中,儿童体验的友好性和完整性越来越重要,孩子的感受不应被凑合、被妥协。
并且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在家庭生活中,诸如共同做家务、共同设计居家场景等,孩子应该参与进整个流程中,而不是被“包办”。
场景启示:
不只是家庭,购物场景、休闲场景等一切有人参与的场景,包括上升到整个城市空间,有机生长和持续更新,可谓是一个永恒的命题。
新业态的涌现,基于品牌/主理人特质的微型“商业综合体”频现,改造后的“网红”街道越来越多,都是“变化”中更符合当下消费需求的形式验证。
而面对“平等”的诉求,不仅仅是儿童、母婴等细分客群更被重视,督促了空间设计者主动从他们的视角去打造贴心体验,也推动了品牌方不再一味是“体验的输出方”,与消费者“共创”产品、活动等成为绑定消费粘性的一大新方式。
关于宜家
3万+平的商业场景全更新
宜家在揭秘新店时表示:
消费者正在从买方这一单一属性,还原为有着多样化生活、情感、精神、物质需求的人,他们既是零售过程中的买方,也是探索者、表达者和共创者。
为此,商业零售空间在承载商品流通职能的同时,也是情感和价值观交汇的地方,应当为人际间的碰撞、共鸣和交流提供平台和场所。
此番店面升级,也针对宜家在上述消费需求变化上的认知,设定了三大设计核心,分别是创新视觉设计、便捷互动体验以及社交共享共创。
所以,我们能看到这样一些变化非常显著:
灵感呈现:展示空间的主题化、多样化、潮流化;
灵活便捷:更为完整的数字化服务;
个性体验:为个性消费者打造了样板间;
社交共享:丰富了餐饮小食的出现频率,设计了大阶梯式休闲空间,同时增加了共创空间之下的社交活动;
专属服务:提供全面设计服务,并从入口处开始迎接预约客户……
可以说,商业游逛中的体验感、探索感、专属感正被显而易见地强化起来,这些也恰是当下消费者非常看重的感受。
更清晰的空间结构
建筑采用“塔楼”设计,中央拥有一个巨大天井,辅以3大多功能广场——即日光社交广场、悬浮共享广场 、自然休憩广场。
新店带来的更多人性化服务,如社交、手工制作、休憩、美食等功能,都会被融合在这几处“广场”中,引导消费者在逛街途中探索、发现生活。
同时,整体动线设计也都是围绕这些广场而展开。
更简洁的购物路线
与经典的宜家商场相比,新商场的一大亮点,便是改变了原商品展示区域的划分准则,明确出5大居家生活主题——宜家首次提出的“生活灵感空间”概念,包括睡眠洗漱空间、创玩工作空间、烹饪用餐空间、会客休闲空间、收纳展示空间。
清晰的空间结构,明确的区域主题,带来了更简洁的购物路线。消费者不用“大费周章”逛完全层,而是可以根据需求直达相应商品区域。
这也传递出一个信号:留住消费者的逻辑已经变化。
曾经,“迷宫式”路线无疑也是延长消费者停留时间的一种“精心设计”,但随着新一代消费者眼界的拓宽、“耐心”的下降,“开门见山”击中需求的直球方式,反倒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
更极致的解决方案
宜家首次策划推出了极致生活展区,集中展现潮流趋势和未来生活方式。
其价值还在于,实时结合国内家庭现状,带来了非常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例如,三代同堂的小房型,可用屏风隔开,实现不同人群相对专属的功能利用;
三孩政策后,家具可以多选用能够改变尺寸的产品,如可伸缩长短的床、可升降高低的桌子等,适用性强,且利于家庭控制生活成本;
而在阳台上,使用高低床作为花草架的创意,让生活变得更有趣。
有创意,更好用,通过合理、灵活的空间设计,既能激发消费者们的更多灵感,也让理想生活的落地更为可行。
值得关注的是,展区内有很多专属展间,专为一些“身份标签”特别的新一代消费者设计,比如“美食达人”、“手办收藏爱好者”、“环保生活家”等等,以及专为男性及年轻用户设计的突出电竞特色的房间、专为“沪飘女孩”设计的卧室等。
此外,还有体现了上海风土人情细节的样板间,爬墙虎藤蔓与老街景带来的情感呼应,让“老上海”的“老破小”也值得拥有“新期待”。
全新设计的各式样板间,因为具有更明确的主题化整体解决方案,也便能切实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灵感。
更完整的策划服务
在五大生活灵感空间附近,宜家设置了多个设计中心——为顾客提供咨询和一对一的设计服务,如全屋设计服务、厨房定制服务等,同时还能进行预定、购买结账等所有流程,相比原店,便捷性提升了很多。
更充分的社交连接
最显眼的入口区域经过调改,成为具有自然采光的休闲中庭,不仅“即可入眼”,非常吸睛,也成为一处宜家此前难得一见的休憩点,大大提升了逛街的温馨舒适感。
宜家此次全新推出的三个独立空间——灵感共创中心、手作共创工坊、美食共创沙龙,也是新设计概念的点睛之笔,通过社群交互创造更多的社会归属感。
灵感共创中心,内设舞台区,会展开关于居家生活的知识分享、展览、本地社群团体活动等内容,直播区的活动则可以转播到商场LED屏幕上。
开放式手作共创工坊设备齐全,会有专家指导顾客进行DIY手工,材料方面使用的环保水彩、可重复利用线缆等,延续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美食共创沙龙会举办食物相关的活动,倡导健康、可持续的烹饪。
新店希望能成为社区的共创平台,让附近的居民在此相互认识、激发灵感,推动各自的生活不断向好。
更丰富的休闲体验
除了标配餐厅,商场丰富了自身的“美食站点”,在多处设置了街头小吃实验室、手作美食实验室、 轻享甜品实验室等小食饮品专区,让宜家也升级成为可以“一站式逛吃”的零售空间,这种休闲感受无疑是非常友好的。
更沉浸的购物环境
新商场也进一步深化了对“沉浸式体验”的营造,强化良好的听觉、嗅觉感受对购物体验的加持。例如,洗漱空间区域加入了全新的嗅觉元素,人们在这里可以闻到洗涤剂的清香、被褥的香气等等。
更便捷的购物流程
全店范围内覆盖数字化体验,顾客可以在所有餐饮点用手机下单,也可以更便捷的用手机进行活动登记、预约程序、在增设了多处的收银点位自助结账等。
如果消费者在街景展示区看中某商品,可以立即手机下单,或选择送货到家,或选择现场自提。
而自提模式也改为“配货式自提”——30分钟内配货,小程序提示流程,短信发送提货码,再去指定地点提货即可,不用再在“茫茫货海”里“苦苦寻觅”了。
可以说,宜家此前被诟病的线上体验不佳、大件购物不便捷等问题都相应得到了优化。
更友好的儿童服务
除了场内外均设有儿童乐园,新店还将充分实现家庭友好型购物体验纳入设计范畴,例如收银台设计了低矮的柜台部分,让孩子们能参与进收银的流程,这种尊重的视角既细心又暖心,值得更多商业场景借鉴。
更专属的贴心感受
新商场设有迎宾台,预约顾客(比如全屋设计用户)在门口就能得到迎接,强化了宜家服务的专属感受。
写在最后……
商业是目的地。
吴声在发布2021商业方法的时候如是说。其中,商业场景的进阶需要关注这样几个要点:
是否满足用户真实需求,不是打卡,而是消费;
是否营造极具沉浸感的氛围;
是否具有“欲罢不能”的在地性体验;
是否创造真实的社交价值……
宜家此次升级,便对此做出了诠释——在品类创新、体验更新、内容持续和场景迭代中,不断和消费者形成新联系。
同时,从产品力、氛围力到供应链、数字化方案,都在保障这个“消费目的地”,能将更为“精致和美好的生活提案”实现落地。
这让看似普通的、日常的消费场景,也拥有高坪效、高复购、高毛利的可能,从而避免“网红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