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华集团中期亏损3042.8万港元,同比收窄60.8%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1月28日晚间,翠华集团发布截止2021年9月30日的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集团营业收入同比上涨20.5%至5.2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同比收窄60.8%至3042.8万港元。财报表示,录得营收上涨主要是由于用餐市民人数上升及香港和中国内地市场逐渐恢复所致。
不过,翠华集团的持续亏损仍旧令人为其捏了一把汗。
从2019年开始,翠华集团就出现了自2012年上市后的首次亏损,并在香港局势和疫情影响下出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于2019、2020、2021财年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
事实上,除去不确定因素外,翠华集团的营收业绩在此前也早已出现明显的下滑趋势。根据历年财报显示,2016年财年集团年度盈利下滑54.5%;2017财年营收同比下滑1.2%至18.45亿港元;2018年财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下滑0.3%和11.4%。
作为“茶餐厅第一股”,翠华从香港接地气儿的品牌形象摇身一变成为高端精致的茶餐厅代表,价格普遍提高30%,并主要选址于购物中心渠道。但随着东发道茶冰厅、肥韬茶餐厅、合兴发茶冰室以及同为茶餐厅上市公司的太兴集团于2019年新创的子品牌敏华冰室等更加年轻、平价的茶餐厅品牌崛起,以翠华为代表的传统港式茶餐厅的市场份额也被迫收到挤压。
截止报告期末,集团门店数量达到83家。其中,集团位于香港、中国内地、澳门、新加坡的门店数量分别为34家、43家、3家、3家。值得注意的是,翠华集团在中国内地市场的门店数量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0家新店,主要集中于广州、珠海及深圳等大湾区城市。不过,集团曾在2017年财报中表示,2022年餐厅总数将达130家,但目前看来仍有一定差距。
对于未来,集团表示将继续努力控制成本,优化成本结构及把握租金回落的良机,并将于2022年第一季度于香港增设3间餐厅,并持续寻求在中国内地的持续发展。同时,集团将继续积极发展新品牌,进一步多元化集团的业务,推动未来的增长和创造盈利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