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产业园区高质量对接资本市场新年论坛成功举办
2023年1月6日,由选址中国与和君产业园区事业部联手举办的“产业园区高质量对接资本市场新年论坛”顺利举办。
论坛上,选址中国创始人、CEO陈雪源进行了新年致辞,他表示:“2022年是错综复杂、五味杂陈、喜忧参半的一年。一方面,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地产行业转型蜕变的大势下,园区企业正面临重新调整发展模式的挑战;另一方面,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产业龙头、平台公司、创投基金、资管机构等多方力量均将关注点投向产业园区,产业园区的热度上升到新高度。”
在此背景下,产业园区上市公司成为洞悉行业前瞻的最佳窗口,选址中国联合创始人、运营中心总经理葛翠发布了《中国产业园区上市公司白皮书》(2022年度);和君咨询副总经理、和君产业园区事业部主任王鹏,和君资本副总经理、高级合伙人南春雨分别做了“展望2023·中国产业园区创新发展趋势”和“产业园区的资本化之路”的主题分享。
《中国产业园区上市公司白皮书(2022)》重磅发布
随着市场化程度加深,从事园区开发运营的主体显著增多,自2020年以来,选址中国与和君产业园区事业部连续3年发布《中国产业园区上市公司白皮书》,并邀请到了上海临港、市北高新、中电光谷、锦和商业、创富港等多家知名上市公司代表来到发布会分享先进的发展经验。
《中国产业园区上市公司白皮书(2022)》(以下简称《白皮书2022》)遴选出以园区开发运营为主业的35家产业园区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其中包含23家主板上市公司和12家新三板挂牌公司,以综合实力、开发实力、运营实力、投资实力为四大评价角度,对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园区上市企业进行了详细解读。
根据《白皮书2022》,中国产业园区以1979年成立的蛇口工业区为起点,大致可以分为探索起步期、快速成长期、清理整顿期、二次创业和市场加速期、高质量发展期5个主要发展阶段。如今,23家主板上市企业市值千亿的公司有1家,净利润超过50亿元有1家,14家公司的净利润在2亿以下,9家公司的净利润为负。
《白皮书2022》提出,产业园区正逐渐从原来的“要素驱动、投资开发为主”进入到“创新驱动、运营为王”,很多园区都已将“运营服务”能力视作核心能力。在具体的运营模式上,各家企业又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包括轻资产运营模式、数字化平台服务模式、特定产业深度赋能模式、产业新城多元化服务模式、孵化器运营模式、虚拟孵化平台服务模式、共享办公空间服务模式等等。
2023年产业园区呈现出八大趋势
“我们对北京、上海、深圳三个一线城市的产业园市场进行了研究,发现相较房地产等其他行业,产业园区表现出了非常好的韧性。”论坛上,谈到产业园区发展,和君咨询副总经理、和君产业园区事业部主任王鹏说道,“根据2021年数据,国家级高新区几乎是以0.1%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约13%的GDP成绩,以此来看,即使在经济下行、疫情影响等多重矛盾下,产业园区仍然展示出更加顽强的生命力。”
王鹏指出,展望2023年,产业园区有八大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趋势一,产业迭代加速,传统产业下行,新兴产业快速崛起;趋势二,在提振信心的大背景下,政策的鼓励力度将加大;趋势三,园区融资方式趋于多元,投融管退通道逐渐完善,园区多渠道对接资本市场的格局已形成;趋势四,突破原有的靠关系、靠会展、靠人海战术的传统方式,链式招商、产业基金招商等创新模式更加普及;趋势五,园区运营的重要性将继续提升,园区从原来的开发模式加速向服务模式和投资商模式演变;趋势六,数智化越来越成为园区的差异化竞争力;趋势七,存量盘活将成为园区关键词之一;趋势八:轻资产热度将延续。
资本化是产业园区的“解题”关键
和君资本副总经理、高级合伙人南春雨认为,目前产业园区仍存在同质化严重的现象,不少园区面临招商难、融资难的挑战,优质资产项目不足。站在资本视角下,这些问题的核心是没有形成资本合理流动的底层逻辑。
“从资本角度,产业园区主要有两种路径,一是产业园区运营主体的整体资本化,即IPO;第二种是园区项目的资本化,即公募REITs。”南春雨表示:“资本市场经过40年发展已经越来越成熟和健全,如今IPO和REITs正成为产业园区新的发展机遇,这两条路径将不仅仅成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解题之道,更将是未来园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南春雨同时提出,“资本是一把双刃剑,最终能不能做好,还是要看产业园区经营能力。”
回首2022年,行业龙头跌倒、轻资产潮涌、公募REITs放量、资本扫货新基建、工业上楼迎来风口,以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调整、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新能源和大健康产业厚积薄发……产业园区的底层逻辑正在发生深刻改变,挑战与机遇共生共存。在需要破局的2023年,产业园区比以往更需要长期主义者以专业为引领,理性拥抱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