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巨亏后或“易主”,曲江文投能改变人人乐的命运吗?
作者/十里
ID/lingshouke
人人乐(002336.SZ)最终可能还是很难逃过被收购的命运。
2月13日,人人乐发布关于永乐商管公司要约收购期满暨股票停牌的公告。最终,永乐商管收购人人乐1.07亿股股份,占总股份的24.38%,因要约收购结果需进一步确认,2月14日起停牌。
但这对人人乐而言,并不一定是什么坏事。永乐商管是人人乐股东曲江文投的关联方。随着本次要约收购的完成,曲江文投将正式成为新的第一大股东,总共持有人人乐63.67%的股份。而此前的大股东深圳浩明系只剩何金明所持的15.19%的人人乐股份,退居第二大股东的位置。
如果成行,这也意味着,从深圳起步发家,上市十多年的人人乐,可能已经归西安曲江。那么,曲江文投为何要增持多年巨亏的人人乐?人人乐在控股股东增持后,又能否有新的转机?
1
人人乐老矣
从目前来看,作为“民营商超第一股”的人人乐早已日薄西山。
根据其在1月30日披露的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人人乐预计实现净利润为亏损4.8亿元-5.3亿元,和去年同期的亏损8.57亿元相比有所收窄。
对于业绩变动原因,人人乐称,主要是受制于疫情反复与封控政策,相关区域出现大量门店频繁关门停业,同时,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快速线上迁移、众多线上平台加大社区团购、品牌商家线上渠道多元拓展、行业线下实体以及跨界竞争不断加剧等诸多不利因素叠加影响,导致客流大幅减少、销售严重下滑,毛利水平持续降低,经营性收益不及预期。
从曾经能够“拳打家乐福,脚踢沃尔玛”的行业龙头到如今频繁关停门店、卖身易主、一次次上演保壳的戏码,人人乐的处境难免让人感到可惜;而人人乐之所以沦落到如今的地步,与其盲目扩张、多次转型失败以及组织僵化、管理落后有关。
2010年1月,春风得意的人人乐登陆A股。这一年,人人乐营收突破百亿大关,净利润2.37亿,“中国民营超市第一股”的美名花落其身。
谁曾想,登陆资本市场是人人乐衰落的起点,上市后的日子并没有想象的美好,“疯狂跑马圈地”的人人乐明显没有做好迎接互联网电商时代的准备。
随着互联网电商渐成大势,人人乐在2014年也决定发力电商,先后推出人人乐园APP、“人人乐到家”小程序、也包括与京东到家、多点Damll等合作,试图打开线上渠道的销售。
虽然举措很多,但由于缺少互联网基因等原因,仍旧无法轻易掉头本就臃肿的船身,业绩并没有很大改观,营收在下滑,净利润在亏损,让人人乐转型电商以失败告终。
意识到主业正加速下滑,人人乐将更多的希望放在开辟的新战场上,一口气创立独立品牌Le Super,打造社区超市Le Life、生鲜超市Le Fresh。想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和不同的渠道,满足多人群的消费需求,来挽救下滑的业绩。
但事与愿违。从大环境来看,彼时,正直互联网巨头入局零售的“疯狂期”,在资金和实力上,单打独斗的人人乐比不上永辉等行业巨头,也没有战队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
再从自身能力上,人人乐在同一时间相继探索多种业态的难度非常大,对比不同业态之间,从选品、选址到运营都存在巨大的差异,仅仅是将原来的大卖场通过精装、改变面积等方式,进行不同规模的改变。这不仅很难为其带来新业务的增量,反而让人人乐逐渐走向亏损的泥潭,并在后来背负起了庞大的债务。
尤其是在尚未跑通模式时,人人乐就开启快速扩张之路。
财报显示,2016年至2020年期末,人人乐拥有门店数量分别为121家、125家、138家、144家和149家,尽管增长不算快,但始终保持着扩张姿态。然而,截至2021年末,人人乐拥有门店117家,全部为直营门店。公司全年关闭门店37家,新开业门店5家。
的确,人人乐曾拥有过高光时刻,但面对电商的竞争不能尽快转身,反而还要紧拥传统渠道不撒手,试错多种业态拖累营收,其走到如今的地步自然在情理之中。但想要解决这一问题,人人乐公司包括渠道和经营战略方面可能需要彻底改革,单靠新东家入主并不够。
2
为何增投人人乐?
国有资本投资民营上市企业的案例并不罕见,尤其是近两年,先有深圳国资148亿元入股苏宁易购,后有青岛国资20亿投资每日优鲜,还有湘潭国资出手支持步步高。这些举动的目的,无非是国资想要扩展经营领域,壮大自身实力,形成多元化投资,实现资产保值和增值。
而人人乐与曲江文投最早的渊源要追溯到2019年,曲江文投收购人人乐控股股东浩明投资20%股权,并获得浩明投资另外持有的人人乐22.86%股份的表决权。
之所以要另觅新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人乐在2017年和2018年的经营状况深陷泥潭,净利润连续两年亏损,一度被实施“强制退市风险警示”。
至于选择投靠陕西国资的曲江文投,或许是与当时人人乐在西安的市场规模有关。尽管,人人乐一直秉承“立足深圳、扎根广东、面向全国”的发展战略,但其在深圳起家的第一家门店早在2017年就关闭。
反而主要拓展布局的西安市场,堪称“业绩担当”。2018年营收前十门店中,有6家在西安。
只不过人人乐没有把握机会,趁着东风崛起,而是被新零售企业步步围攻,人人乐在西安也难以维持口碑。这时,曲江文投作为西安国资平台出手相救,也是出于保护本地企业的考量。
此外,人人乐在同一年还收购了云南百味源食品有限公司,打算进军食品加工领域,曲江文投也是看好这一业务的发展潜力和利润空间,加之其对商超、零售板块的补充。因此,将人人乐收于麾下。
从另一种角度来看,或许也是一次市场收缩,集中精力在优势的区域继续深耕和发展。
只是,天不遂人愿。
由于曲江文投没有经营零售企业的经验,再加上2019年收购之后,受疫情冲击,线下零售企业深陷困境,人人乐连续亏损多年。根据同花顺数据,近几年,人人乐资产负债率处于高位,2021年其资产负债率达到了89.44%,2022年三季度该比率达到了95.94%。
营收下滑,为了不被退市,人人乐开始变卖资产实现微利。2019年,人人乐子公司深圳市人人乐商业有限公司转让其子公司广州市人人乐商品配销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股权带来了投资收益1.92亿元。
2020年,人人乐通过处置子公司西安人人乐实业有限公司股权,实现投资收益3.69亿元,通过转让全资子公司西安市人人乐超市有限公司永和坊项目资产,实现资产处置收益8069.33万元,再次盈利。
连续两年实现盈利后,人人乐终于在2021年5月完成了“摘星脱帽”。但在经营状况没有改善的情况下,靠变卖资产来实现净利润的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
如今,曲江文投的子公司西安通济永乐向市场发出要约收购,拟收购24.38%的股权,共计花费6.29亿元,不断增持之下,曲江文投已经花费近20亿元在人人乐身上,但人人乐还不见起色。
纵观人人乐近几年的发展颇为不顺,这背后自然有疫情因素的大环境影响,也有前期门店扩张激进的战略错误,而不少商超企业面临杠杆高位运行、盈利不佳且流动性紧张的困境之下,会选择引入战略投资者,以缓解经营压力,人人乐如此,步步高也是。
3
国资增持,人人乐能否走出泥潭?
近几年来,受到疫情的影响,商超行业经营惨淡。
作为“垂死挣扎”的人人乐更是雪上加霜。根据历年财报显示,人人乐上市后,其净利润仅有2010年、2011年、2013年、2016年、2019及2020年为正,2016年公司被ST之后,通过出售物业实现扭亏为盈,成功“摘帽”。
可2017年和2018年,人人乐又分别亏损5.38亿元和3.55亿元,再度因为连续两年出现亏损而“戴帽”。
根据人人乐2022年度业绩预告,其2022年整体净利将持续为亏,达4.8亿元至5.3亿元,上年同期亏损8.57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5.2亿元至 5.7亿元,上年同期亏损7.95亿元。整体销售严重下滑,毛利水平持续降低,经营性收益不及预期。
再度迎来亏损的人人乐,也意味着将在2023年再次面临摘牌的风险。而除了业绩持续走低之外,随着负债的走高,人人乐的现金流同样紧张。
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人人乐资产负债率达95.94%,净资产2.01亿元,公司离资不抵债仅一步之遥。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分析,人人乐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
对于人人乐而言,被国资增持或许能解决短期的资金流问题,但却很难从根本上真正改变现状,想要走出亏损的泥潭,人人乐只能靠自己。
纵观当下,零售企业“自救”之路无非是拓展新业态,包括折扣店、会员店,另外,则是着重强化供应链加深护城河,形成核心竞争力。
早在2021年,人人乐入局仓储会员店,2个月之内在深圳和天津以及咸阳落地3家门店。作为新业态的又一尝试,人人乐仓储会员店主推更注重品牌馆和仓储陈列的概念,以“一件也批发,实惠乐到家”为宣传标语,但在人人乐的财报中并未明显披露会员店具体的营收情况。
仓储会员店作为实体零售业态的发展趋势,其背后的逻辑必然与传统商超存在巨大差异,它并非简单追求低价,核心则是追求高性价比。想要铺设会员店对于企业供应链要求会更高,其次则是资源和能力。
因此,对于此前探索多种业态都尚未成功的人人乐而言,会员店还是充满挑战的。
与此同时,人人乐在财报中多次谈及要扩大供应链前移与建立自主供应链,不断深化生鲜品类经营,持续优化商品结构,加快商品周转以及全面拓展团购业务等。
从这个角度或许可“窥探”出,面临巨额亏损的人人乐,不再将盲目扩张视为发展重点,更是想要沉下心、守护好当前的阵地,深耕供应链和商品。再通过区域规模优势,等待时机再慢慢向外延伸,做到自负盈亏。
而这才是人人乐的出路之一,不是一味靠变卖资产实现公司的增长。(灵兽传媒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