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焕生机 万象更新:《2022北京城市更新白皮书》发布会圆满举办
信息凝聚共识,共识汇聚力量。在全市上下积极推进2023年城市更新工作的春天,我们迎来了2022年北京城市更新白皮书的发布。白皮书全面总结了北京城市更新的成绩,让全社会对北京城市更新信心满满;深入分析了北京城市更新的难点,让全社会对推动城市更新改革创新更加有的放矢;提出了北京城市更新未来趋势,让全社会广泛参与城市更新更有明确目标。
△《2022北京城市更新白皮书》发布仪式
4月13日,《2022北京城市更新白皮书》发布会在海淀区中关村西区鼎好大厦顺利举办,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城市工作办常务副主任王灏,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总规划师、北京市规划院院长石晓冬,海淀区副区长岳立,北京城市更新联盟轮值主席单位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副行长王林等共同见证发布仪式。北京市、区有关部门和街乡负责同志,北京城市更新联盟相关企业代表和30余家主流媒体出席活动。
△《2022北京城市更新白皮书》发布会现场
《2022北京城市更新白皮书》是在北京市委城市工作办、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指导下,由北京城市更新联盟联合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戴德梁行共同编写的。包括北京城市更新总体情况、2022年北京城市更新工作总结、北京城市更新的挑战与思考、北京城市更新的未来方向四部分内容。白皮书发布仪式后进行了简要解读。
△《2022北京城市更新白皮书》
白皮书分析指出,北京的城市更新与其他城市有所不同,是千年古都的城市更新,是落实新时代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城市更新,是减量背景下的城市更新,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城市更新。北京市高度重视城市更新工作,由市委城市工作委员会统筹领导,设立城市更新专项小组及推动实施、规划政策、资金支持三个工作专班负责推动落实。各区也相应设立了组织体系,形成了市级统筹,以区为主,市区联合,条专块统的工作格局。
白皮书总结了2022年北京城市更新工作成绩。一是持续优化固化政策体系,出台《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发布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二是坚持项目化推进,统筹推进各类城市更新项目,探索适合首都发展的城市更新路径;三是优化组织实施体系,组建市场化城市更新联盟,举办首届城市更新论坛,开展城市更新最佳实践评选,不断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
白皮书深入分析当前北京城市更新面临的区域更新难统筹、更新资金难平衡、产业资源难导入等挑战,提出北京城市更新要更加注重片区化推进、更加突出运营导向、更加强化区级统筹、更加注重产业园区更新等发展趋势,以及需要重点推进规划土地政策创新、建设管理流程优化、金融税收支持等方面工作。
此外,白皮书还收录了2022年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项目评选情况、北京城市更新政策清单,以及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鼎好大厦、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高和融中心、京张铁路遗址公园等更新改造案例指引,充分展现了北京城市更新的成绩和经验。
△《2022北京城市更新白皮书》发布会现场
活动还设置了分享交流环节。海淀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分享了海淀区城市更新的经验做法;朝阳区商务局分享了朝阳区亮马河风情水岸更新的特色和成效;丰台区方庄街道分享了街道整体推动大型居住片区城市更新、提升生活服务品质的设想;朝阳区三里屯街道介绍了围绕“工体-三里屯”国际商圈开展城市更新的六大工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建设局分享了低效产业园区更新从项目准入、审批、招商、运营到调度、评估、奖惩的“七步工作法”;发布会所在的鼎好大厦项目方介绍了低效楼宇更新在精准定位、项目审批、规划设计、施工工艺、产业服务等方面的经验;戴德梁行研究机构介绍了一季度北京市楼宇经济的整体情况。
△北京市委副秘书长王灏讲话
北京市委副秘书长王灏对北京城市更新工作进一步提出要求,要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为统领,以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为方向,坚持“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在城市更新上迈出更大步伐。
一是要实施好城市更新条例。条例是城市更新改革成果的集中体现和法定条款,体现了北京在城市更新工作中的改革思维和创新意识。要加强条例宣讲,鼓励支持市场主体和责任规划师队伍、北京城市更新联盟等企业行业自治型组织积极参与、大胆创新。大兴调查研究,做好群众工作,倾听群众意愿和意见建议,推动“要我更新”向“我要更新”转变,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二是要继续坚持项目推动、试点先行。坚持绿色、低碳理念推进城市更新,与健康城市、韧性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围绕市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补齐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质。以项目为抓手,在实施中检验和完善政策,以试点为方法,成功后再逐步推开,确保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围绕示范项目落地实施,进一步优化完善现有机制,强化统筹、密切协作、加强调度,努力破解实施中的难点、堵点、痛点,不断探索市场化路径。
三是要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有效降低项目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确定好市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边界,解决好“第一桶金”问题,吸引市场主体投资。城市更新是长线投资,需要“耐心资本”。要继续倾听企业需求,为参与城市更新的企业“松绑”、减负、赋能。要乘着条例实施的东风,加快制定配套政策,提高政策的可达性和透明度,助推打造微利可持续的盈利模式,让市场主体敢于、更愿意投入城市更新的“新蓝海”,努力探索适合首都特点的城市更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