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正常市场逻辑,项目如何能“破圈”招商?
作者/佐夫 Zoff
在商业里,谁都绕不开招商。
不管你做标准或者“非标”的商业,招商都是项目的关键环节。
再准确、再会讲故事的策划定位,最终是需要招商来填充和呈现;再出众的产品设计、都免不了需要招商前置,并且最终被招商所验证;再能折腾能输出的推广,说不准都不如招商招来一个好品牌的传播价值大。
这也是为什么不少商业项目总就是招商出身,或者说,招商团队很容易成为一个项目的核心。商业里的其他职能环节是否相互了解无所谓,但招商大概率是什么都要懂。投拓定位运营企划,招商岗最容易成为商业里的“六边形”战士,成为冲在最前线的,最需要了解品牌和商业市场动态的角色,让一个项目从PPT到实际落地呈现,有血有肉。
这也是为什么,招商面对的挑战是最多的,招商不管是情商、智商或者“逆商”,都需要拥有;招商也最能集中非议、承受压力,最终黯然离去,或是收获掌声。
但不管招商人如何,或是项目本身如何,绕来绕去,招商行为,或者说甲乙方的关系大致会归为三种状况:
第一种情况是“被动招商”,品牌主动而来,甚至抢着来。
是那些只要有招商中心,放出招商信息就会闻风而动的品牌,是项目价值,团队能力以及平台背书等就足以直接吸引而来的品牌,是基本不用费什么力气就能招到的品牌。
但坦率讲,甲方强势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在如今商业项目饱和的情况下,除了个别的传统优质商业项目,个别“非标”有足够特色的项目之外,新项目很难再有如此盛景。并且主动来的品牌,有不少是在直接消耗项目价值,变现项目的客群,拉低项目定位和水准的品牌。
若非传统强势项目,以这种“站桩式物业式销售式”招商为主导,项目越做品质越差是必然,看似省时省力,但却是以消耗项目形象为代价。
这是最躺平,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招商状态,没有一个好项目是靠站桩招商解决问题的。
第二种情况则是“主动招商”,品牌可来可不来,即需要谈一谈才可能来的品牌。
绝大多数的招商行为都处在这个情况中,项目根据自己的定位诉求,根据市场的表现与趋势,来去主动寻找对应的品牌;而品牌方也在根据自己的拓展需求,在复合条件的几个项目里权衡抉择,经过双方多轮沟通下来,才能最终确定。
当双方都处在“有可能”的状态里时,其实也最为考验招商的业务能力:如何去创造匹配品牌的招商氛围,如何通过谈判来摸清和确定品牌的关键决策点等等,是这个阶段招商最主要的问题。
而第三种状况,是“破圈招商”。是逆转正常市场逻辑,让那些原本“够不着甚至不可能”的品牌来,是能够让提升项目水准和价值,确立项目核心特色的品牌来。
的确如此,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正常的市场价值边界”。不管是基于项目本身条件的、基于团队和平台能力的,招商总有上限,这个上限就是场子里那个最好的品牌。
而这个上限越高,项目的整体品牌级次就会越高,内部的品牌层级也会越丰富越有层次感,顺带也会拉升项目的整体租金水平,创造资产价值。
这是传统商业的逻辑。同样,对于如今想要追求创新和非标项目来说,最核心的主力店至关重要,一个好的主力店能直接为项目定性,支撑核心商业特色与态度表达:上海的现所有FREITAG亚洲旗舰店,就可以直接现所希望拥有的“有机循环可持续理念”做背书;REGULAR源野有“面包会有的”、有荒石公园和inthePark,支持了这种项目想要得到的社区化、回归自然的松弛气氛;若把这些品牌从项目里抽取出来,或者替换类似的连锁品牌,项目原有的气质至少会掉一半。
这种招商,才是对于招商团队的终极考验。
那么,如何实现“破圈招商?”,如何踮起脚尖,去吸引“白月光”般的品牌来?
这是很有意思的问题,因为它会涉及到一个项目商业要素的方方面面,包含商务条件,招商策略、产品设计、定位策划等等,研究清楚答案,也相当于对项目的商业价值做了一次完整的梳理。
从甲方视角思考或许太过主观,不妨也同时从“好品牌”的一端来看待这个问题:如果你是一个被追逐的好品牌,项目做什么,才有可能打动你?
1.最直接的“真金白银”补贴。基于不对等的招商条件,在租金、装修等方面进行补贴,或者以补贴入股作为联营,再或是“品牌授权费”、甚至是运营或销售额反补的形式,由甲方保底销售额和运营成本,消除所有风险等等。
不可否认这是最常见的,针对优质品牌的招商对价方式,拿钱来解决问题,最直接但不一定效率最高。对品牌来说,由甲方来摊掉前期的重投入成本,大大降低入驻的代价,说不准还能直接挣一笔。
表面上看这种方法貌似最容易理解,但事实上危机四伏。且不说品牌是否值得补贴,若是品牌真正为了“吃补贴”的心态而来,而非为了好好经营而来,这其实是最可怕的事,“你拿品牌当主角,品牌拿你当仓库”,双方的初心和目的不同,最后一定不会有好结果,也容易给市场留下一个“人傻钱多”的话柄,对品牌的对价能力也越来越差;
并且,高昂补贴并不意味着商业逻辑的成立,除了书店等个别“输血型”业态,所有的补贴都不可能是持续的,失去补贴后是否能稳定和盈利状态的运营,其实才是真正的考验。补贴只是暂时的消解风险,降低成本而已,所有人终归都要面对市场。
更何况,真正好的品牌其实不差那点租金和那点补贴。吃补贴不是好品牌的目的,合乎商业逻辑,高效持续运营才是。
2.项目本身的产品价值:“自由发挥”或是“气质相投”。
大多数的,尤其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品牌几乎会有类似的愿望,核心城市的核心商圈的核心口岸,有足够大的户外展示面,或就是一个商业独栋,更关键的是可以改造or可定制,这对于好品牌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诱惑,这意味着品牌可以自行发挥,来表达品牌的内核与气质,去做Branding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不少核心商圈老旧商业改造,第一件事就是创造“超大街铺”,打开外立面,开放出临街的商业空间供品牌发挥定制,就是再用这种方式来进行“破圈招商”,提升项目价值。
而真正有意思的点在于“气质相投”的招商。
基于项目产品本身的特性,或是“社区化、自然系、公园里、岁月感”等等,但凡项目再某重气质上特别突出,就有可能匹配到急需这种空间气氛的好品牌去做Branding。
LE LABO和Aesop都需要一个有岁月感代表城市风貌的“街边小店”,观夏需要有传达在地精神的“院落”,FREITAG需要一个持久的“社区邻里”,安高若、Tagi也都需要有氛围感的街头和公园...当然他们都找到了自己想要去的地方,不管是新天地、阿那亚还是REGULAR、现所,这些项目自带的气质是足够的,他们也自然会吸引此类品牌的目光。
对于这种商业空间的“气质相投”,往往就是城市更新和非标商业的招商机会。因为他们可以延续过去场地的气氛,进行更多的发挥、表达以及放大,而这些氛围感,往往是全新开发的商业所难以拥有的。
具体是什么气质?在当下,好品牌会朝着两个方向寻找场所氛围。一是“山川林木、江河湖海”,越是需要放空松弛,逃避都市焦虑的时代,就越是想要“适得翻自然”,这也成为了无数品牌的追求;而另一个方向就是“烟火社区,城市来路”,回归城市日常,回到真实社区,寻找反差也好,隐于都市也好,越是这样的环境,就越能表达品牌的生活自在。
这也是我们所聊到过的,“非商业”的商业气氛,成为品牌的新追求。
3.灵魂人物的亲力亲为。
不得不说的一个点在于,对待“破圈招商”团队的支持是很重要,但归根结底需要灵魂人物的亲力亲为,自己下场,带队招商。
对于民企私企而言,需要老板身份的人物可以直接与品牌负责人沟通,对于其他类型的项目,需要项目总、核心操盘手、或是任何有直接话语权决策权的人来直接沟通。
这不光是对于重点品牌的尊重与重视,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即时了解双方条件和即时决策。尤其是在重点品牌的各项上午条件的讨价还价进行时,只是由纯职业经理人角色或执行团队、或代理团队沟通,没有决策权,很容易陷入“两头重复沟通”的困局里,需要不断的和两边沟通权衡条件,不仅效率低,对品牌的反馈速度也更低,更影响谈判结果,就是要有人能现场拍板才来的快。
当然,灵魂人物与核心团队对外表现出的状态也是关键所在。
这要看核心人物是否有相关履历背书,有触及好品牌资源的关系和渠道,行业口碑好,有契约精神也更有想法;团队是否完整融洽,是否对市场现状、自身项目状态有真正客观的理解,对策略有清晰的排布...等等这些,都会直接的在招商沟通中暴露给对方,成为品牌方对项目的判断依据,感觉是否可以信任,是否能做出什么不一样的项目。
而“决策者直接谈”的方式,也基本是行业内几个非标项目的主要招商方法。
他们往往同时还叠加着行业圈子与社群的逻辑,创造招商气氛,让品牌能够得到内部圈子认可与同类型的品牌支持开店,最终再用“大事开小会”的方式迅速决策,迅速搞定核心品牌。
4.定位方向、内容输出与商业认知,是否一致,是否指向未来。
好定位依然是可以吸引到好品牌的。
只是如今对好定位的要求,早已不只是四平八稳,逻辑完整,丰富全面,而是它能不能够用几页纸,几句话击穿表象,在有创新的同时,也呈现出一段完整的场景故事,最终能很顺畅表述出来;并且这样的定位要有创造力,是可以借鉴现有项目,但不能过度的对标现有案例,它应该是一个“新的事物”,最好是大家想象布道但又很期待的状态,毕竟谁都愿意能更早的参与到一个“新商业物种”的呈现过程里。
说白了,好定位一定的最终理性是理性+感性。
合乎资管的指标要求,逻辑清晰,但作为一个故事又能让人兴奋不已,是一个好的场景内容,不只是打动自己的团队,消费者,还要有能打动主理人和老板的点。
这也凸显项目输出内容的重要性。仅是靠招商团队的现场沟通来描绘最终理想状态,效率总是有限,项目需要去主动输出一些内容,不论是图文、视频或是快闪策展活动,好内容自己会说话,它们都在和外界进行着主动被动的沟通,让更多的品牌和主理人能够在这样的内容中看到项目的理想和态度,完成与项目的前期沟通。
而在实际“破圈招商”的执行过程里,不可忽略的过程就是“聊”本身。
不只是三顾茅庐式的聊天拉近关系,更多也是在聊项目,甚至是聊一些看似和项目无关的事情:关乎何谓美好生活,好的审美与坚持的态度,对商业市场的看法和对潮流趋势、年轻一代的消费洞察等等,当然也会很具象的聊聊大家都喜欢的城市街道、品牌或者项目,具体到哪家Brunch的面更好吃,酒更好喝,具象到什么品牌的展览和活动一定要去看看。
这种聊,表面上貌似在聊一些离题的信息,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对对方商业认知的试探交流:是不是一类人,有没有相同的三观,对好的事物是否有共同的判断标准,在缺乏深入了解的时候,就只能通过聊的方式来相互进行判断,聊的越多越泛,信任才会逐步建立,最终让合作达成成为顺水推舟,而非刻意的,目的性极强的招商话术。好品牌微信好友里最不缺的就是成百上千的招商人员,上来就是一顿输出,背诵呆板的招商话术,这并不是一些好品牌和好主理人喜欢的沟通方式。
所谓“混圈和攒局”终归是在创造软性的交流环境,在会议室之外的放松环境里,找到大家的契合点;当所有人足够坦诚有耐心,把话聊开心,聊具体,人对了,事情也自然会对。
这些事情,是方法,也是思路。任何成功的“破圈招商”,都不可能是靠单一要素成立的,而是要用多种方法组合起来,不断的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而事实上,从来都没有真正的“破圈”,即便破圈也是破项目本身的上限,所有“破圈招商”的成功,都还是会在甲乙方核心人物的共同认知范围内,意识到了,才会想办法沟通和创造条件,寻找最大的合作可能。
是的,一个项目最大的边界并不是物理上的边界,不是空间和物业的局限,而是团队与操盘者的认知边界。作为项目其中的一员,你能想象到一个项目做的最理想状态应该是什么样子,以及什么样的商业和运营逻辑能够支撑这样的理想场景,这其实是最重要的,因为所有这些认知都会在和品牌的交流中得到体现。
好品牌在现实的同时,也会有理想成分,而招商就是处在和品牌沟通的“虚实之间”,并且越来越避虚就实,多说点实话,真诚是最好的套路,信任是效率最高的合作,而好的合作更是聪明人之间的坦诚,项目需要说到做到。
只有这样,好品牌,项目和人才有可能带着信任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