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赢商网 > 项目 > 其他类型 > 正文

对话成都8大社区主理人,分享理想社区的商业模样

购成都
摘要:不能忽视的是,社区仍然是成都主理人品牌的第一阵地。

作者/Bient

新一期《对话》,我们希望再次回到社区商业,并能够展现给市场新的视角。

近年来,成都的主理人经济发展如火如荼——有关数据显示成都的主理人数量已经超过3000+,5月中旬全国首个主理人共享平台——CSC主理人共享实验室在成都建立,这也是“全国主理人在蓉交流峰会与互助平台”,其背后是成都逐步被广泛认知为「主理人之都」。

得益于多元包容的市场环境,各具气质的主理人品牌逐步走入了更多主流商业项目,并拥有着更高比例的话语权。不能忽视的是,社区仍然是成都主理人品牌的第一阵地。

与此同时,伴随近几年来商务部发布《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上海、成都等城市对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的着重度进一步提高,商业资源也在社区端下沉,愈来愈多的社区商业正在为城市商业结构调整给予方向参考。

基于此,我们尤其需要再度关注成都的「社区商业」以及与其共同形成气质的「社区品牌」——关注他们的生长与发展,她们的出走与回归,以及她们对于理想社区的再认知,这也将进一步完善社区的规划,反哺成都社区商业的复合发展,并最终让理想的社区逐步兑现。

购成都特别联系8位深耕社区的品牌主理人及社区中的空间,其中不乏成都首批主理人品牌、拥有10余家门店的「连锁」品牌及创立不久的「新兴品牌」——业态各异的他们从社区起步,拥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与对社区商业的思考,他们提供着丰富的切片以供市场再认知当下的成都社区商业。

从宏济路的第一家店到本月正式亮相的万象城店,醒食在成都已经有8年时光——源自最开始从爱尔兰回国的津菁想要重拾国外熟悉的社区中的面包咖啡,醒食便由此而生。可以说醒食的品牌初心始终围绕着「社区」。

其中,宏济路对于津菁来说就是一个包容性极高的社区,无论是消费者的多元性及消费认知,都是西化生活方式在本地落脚最好的选择之一。这也是醒食未来选址的考量核心。

谈到与社区的关系,主理人津菁提到「我觉得面包咖啡店是日常,是应该穿拖鞋下楼就去的地方……也希望给街区留下「柔软的记忆」,让“味觉、嗅觉、视觉”的记忆成为邻里们的日常陪伴」。未来醒食也将持续在社区中拓店,即便是现在的成都市场,「生活美学」仍然是津菁眼中认为的社区商业的机会点。

虽然喜楽食堂hiro(下简称「喜楽」)的第一家店开在成熟住区,但店内的主流仍然是目的性消费者——这也让主理人Cody开始思考「消费力与消费认知的区别」,显然社区店并不是消费黏性的核心保障。

「重点是能够为周边居民提供怎样的价值,而不是品牌自身的价值满足,当然这拥有一定的阶段性」Cody分享道,「生意的本质还是在于「复购」,没有复购等于零,复购是我认为决定这个商业生死的决定性的事情」。从实际层面,生意的稳定性能够提高人效,同时帮助品牌更好控制成本。

现在喜楽选址会更偏向「社区店」,但需要选好锚点——通常是气味相投的「邻居们」,如D10店周边的药厂、One Plate等,与喜楽的复合度较高,由此形成集聚效应,才能够带动市场的接受度提升,减少品牌自身的教育成本。针对喜楽的下一步,Cody也仍在继续思考和实践一些新的可能性。

在开进天荟前,Eggy蛋黄宠物(下简称「蛋黄」)在一街之隔的天街开启了近一年的创业尝试——与其他宠物店一样,当时店内主营洗护和零售,后续包括破圈的「宠物下午茶」为代表的宠物生活方式其实是周边居民需求的催生,才逐步迭代。主理人贾文彬说「蛋黄其实是一家真正的社区店」。

当社区正在形成更大的社群概念,便能够与品牌气质相辅相成,天荟社区也为蛋黄加持着品牌所预期的定位和调性。

宠物业态尤其依赖高黏性消费,这也反推蛋黄的选址强调「开放性」与「社区连接」两个核心,即便面对商业空间时,他们也更希望位处与社区的连接点,以增强住户的到往频次与消费黏性。蛋黄较为担忧的是社区街铺的不确定性——较高的成本投入和品牌定位让他们不得不更看重所处组团的适配度,由此未来蛋黄的拓店也将倾向市中心。

由此,蛋黄也设有专门的PR部门与更多品牌带来宠物生活方式的联动,这也更进一步增强他们社群的吸附力,消费者在社群中实现了主动且高频地分享,这也让蛋黄宠物有机会借由平台搭建新社交圈。

而谈到「理想的社区形态」,贾文彬提到:「我觉得主理人的店以及新兴品牌的店,就是撬动社区的活力……而理想的社区商业形态,应该有50%的完善配套、30%高品质感的业态去提升精致度,20%创新的业态完成社区商业的新鲜度。」

因为喜欢街区的氛围和感觉,主理人熊超把candymade的第一家店落进了天荟——已经形成潮流集聚效应的天荟能够为品牌带来匹配的客流和预期的曝光,后继在一街之隔的东郊记忆再拓店,也是同样原因。

相较「硬核粗犷」的传统美式复古,candymade更擅长以丰富色系和有趣图案呈现,在「制造出一个属于年轻群体的趣味世界」的同时也成功奠定了品牌的辨识度,

未来,candymade并不以「社区店」为唯一选址标准,如何吸引合适的「社群」才是品牌的核心,毕竟对于熊超来说,线下店才是能够真正与消费者互动接触的重要渠道。

位于锦江区翡翠城社区的R8K MAX运动训练中心是一家专注于家庭社区健身的成都本土健身运动品牌,从2019年创立至今,已有超过4年时间。

高密度住户群是文潇选择翡翠城的重要原因——「健身房业态对距离的敏感度更高,人们也更倾向于选择住处附近1-3km的健身房」文潇提到,同时相对低的租金成本及可控的面积,也成为社区门店的显性优势。相较于「高大上」的硬件,文潇发现社区店更需要依靠软性运营,持续增强粘性,对此他们设置了单独的运营岗位,加持高频次的活动增强消费者的参与度和认同感。

但品牌招引不可控,容易出现同品类重复竞争的情况,并不能为所处的商业环境带来更多元的选择,社区街铺的弊病也同样突显。由此,文潇也希望未来社区首先能够在成本可控的基础上增强运营的介入,尽量避免同业态的重复招引,并加强社区之间的连接性;其次,增强社区商业的孵化手段,或许能够为更多社区商业生态增添更多可能性。

王大姐是汤之加里和唡唡茶寮的幕后主理人,这两家个性鲜明的品牌门店是很多人到往桐梓林或玉林的新打卡去处,2021年是王大姐斜杠开店的转折点,辗转多次看店选铺——玉林和桐梓林片区是租金性价比和区域的最优选,「其他地方都太贵了」王大姐如是说到。

虽然身处社区,但店内食客几乎都是专程赶来,少有周边居民,「踩准品类和个性输出」是王大姐觉得社区品牌发展的核心,「不然太容易被同品类取代」;其次是基于周边客群的消费习惯和标准匹配适合的产品——比如位处玉林的唡唡茶寮更偏快餐性质些,以贵州汤锅为主业态的汤之加里在桐梓林社区就相应地增加了更多酒类的提供。

下半年,汤之加里的二店将在麓坊中心呈现,这也是其品牌化的重要一步——社区或许能够成为品牌孵化的第一阵地,但对于品牌认知度和成熟度的突破仍有局限,「走出去」或许也是不错的选择。

东成茶铺于2022年正式创立,仅一年的时间,这家拥有着10元高性价比盖碗茶的新社区茶生活品牌获得了周边社区的相当认知——到往客群超过一半是周边社区居民,在大家的口口相传中东成茶铺成为周边社区的新歇脚地。

主理人江松敏从未担心过东成茶铺的人气,周边高密度的社区有超过30w居住人口,即便位处R29life社区生活空间内部,到达性并不利好,东成茶铺也把唯一课题放在了产品性价比上——「茶是成都人的刚需性消费,能做到普惠性和便民性自然会有人来……即便未来再开新店,也会坚持10元盖碗茶的核心产品」。

正是因为与社区日常消费的紧密连接,谈到未来的理想社区,江松敏分享到「在现在较为现代的社区集群中,其实刚需性的品牌是比较缺少的。我们期待能由政府或国企牵头去做好基础的硬件开发和支持,由较为成熟的品牌进行市场化的运作,这样既能满足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生活场景服务,同时也能保持市场的包容与开放,让整个社区的商业模式更好地往前发展。」

相对低廉的租金、便捷的交通、气味相投的邻居,以及消费分化、商业转型、客群消费习惯的转变……成为了主理人们接连扎进社区的原因,好的社区能够为品牌初创时期带来高于寻常的自然曝光及气质铺垫,也能够在持续运营中为品牌带来稳固的消费来源。

与之相对的,有机规划的商业同样能为社区哺育新的消费习惯,这也是商业的魅力之一,未来社区商业空间的消费场景构建也将进一步成为理想社区的重要一环。

「尤其在近年来,市场消费是社区化的,社区的消费是就近化的」来自上海融成公司的陈锐分享道,这也是其持续深耕社区的重要原因。通过社区空间消费场景的搭建,在地居民能够体验到更多美好的生活内容,空间也将成为品牌突破传统路径的新平台,真正触及社区居民,由此更赋能政府更好地进行社区治理。

社区商业面对的社区营造和社区管理是一份长期承诺,让城市文化和空间场景结合,保持高参与度活动的持续不断,加强与周边社区的共营共建,相信这样的社区商业将能真正成为“幸福成都”的特色表达,并构筑理想社区的模样。

返回赢商网首页
下载赢商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