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梧桐区”:网红浓度已超标,香奈儿、lululemon、Aesop还来凑热闹?
本系列旨在研究:商圈是什么?它们会出现在哪里?边界何在?又是什么造成了它们的繁荣、衰败?
此篇为,上海“梧桐区”。
封面/头图来源丨上海徐汇官微
撰写丨熊舒苗 主编丨付庆荣
内文图片丨除特殊说明外,均来自品牌官微、上海徐汇官微等官方渠道
上海网红街,不只有安福路、武康路、“巨富长”。
近日,新锐女性运动服装品牌MAIA ACTIVE在东平路开出“闺蜜交友据点”。这条全长不过400米的“梧桐区”老街,因去年开业的Aesop中国大陆首店出圈,靠lululemon中国首家独栋沿街门店再红。
奢侈大牌香奈儿,凭着一场《香水的造艺》限时体验之旅,将东平路的名气顶到时尚圈话题榜首。
◎东平路部分门店、展览落位图 制图:赢商云智库
网红街区,路名有别,但殊途同归,皆归于魔都“梧桐区”。
“梧桐区”,上海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法租界旧址所在地,法国梧桐夹道、精致洋房成行。片区面积7.66平方公里,涉及徐汇、静安、长宁、黄浦4个行政区,有950幢优秀历史建筑、1774幢保留历史建筑、2259幢一般历史建筑。
生于梧桐区,历史底蕴、文化调性、文艺气息,是这些网红街区的共有标签。但若把每条街,看作一个独立的商业场所,共性意味着同质化,要想长红,它们必须找到个性的生存方式。
01
拿下Aesop内地首店的东平路,是条什么路?
东平路,不同于众多上海网红街区的张扬外露,这里僻静深幽,保留着独特的韵味。新来的品牌店,都是“不差钱”的主儿。
澳洲护肤品牌 Aesop东平路店,是一幢复古红砖洋房独栋建筑。“从东京、首尔再到上海,Aesop的门店通常都选择在城市中最能体现当地特色的地方。”
lululemon东平路店别具匠心,建筑侧面大幅彩绘玻璃巧妙结合瑜伽、骑行、飞盘、滑板等运动,优雅的沪上淑媛、经典“老克勒”的人物形象,在穿越之境感知运动的时空魅力。
《香水的造艺》香奈儿限时体验之旅,三层体验空间,展示着香氛的百年造艺,“香奈儿珍藏系列”及其他香水。
这条短短的马路已有百余年历史,是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之一(2007年6月,上海中心城区内144条道路和街巷被列为风貌保护道路,其中64条风貌保护道路为永不拓宽的道路,属于上海都市旅游的精华部分),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相较“梧桐区”的其他上海老街,东平路的“贵气”更为逼人。
这里是上海最早的高档住宅区之一、民国版的“比弗利山庄”,坐落了风格各异的老洋房,住宅主人都是民国时期叱咤风云的显赫家族。
最知名的莫过于东平路9号的“爱庐”(宋美龄的陪嫁、蒋介石和宋美龄的故居之一,现为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办公室)。此外,还有东平路11号的宋子文旧居(现为EHB餐厅)、7号的孔祥熙旧居(现为上音附中练琴房)、16号的陈立夫私宅(现为和平官邸餐厅)、1号的原国民党中央银行行长席德懿旧居(现为东平潮餐厅)等。
◎ 爱庐
这里是中国音乐教育先驱所在地,上海京剧院、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设立于此;由于环境静谧、不通公交车,被誉为“上海第一情侣街”,是《大城小事》《情深深雨蒙蒙》取景地……
百年来,东平路洋房数易其主,街区居民随社会变革而变迁,街区功能因时代不同而转换。
千禧年前后,东平路已聚集了不少精致、小众、“讲究”的洋房餐厅。据上海泰国菜启蒙餐厅“天泰”东平路店主厨Sukit所言,1999年后,东平路餐饮商业氛围已经很成熟。网红轻食餐厅Green&Safe首店2012年落户于此,彼时轻食在中国市场也是个新概念。
这些品牌看重的东平路的幽静氛围、贵族气息,还有高档客群。向东尽头是立着普希金铜像的街心花园,路西边围墙是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美领馆隔乌鲁木齐南路东侧是法国驻上海总领馆官邸,聚集了不少外国人在此居住或工作。
多项因素叠加,明星、国外人士、高端访客成了东平路常客,带动着匹配的餐饮、手工艺品商业的集聚发展。
然而,由于历史建筑风貌丢失,沿街一般建筑布局杂乱,街道空间混杂失序,东平路的贵气光环,黯淡了不少。在上海市政府提出的2040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2018年东平路沿街一众老店被列入政府迁居计划。
沉默的四年间,东平路的历史建筑得以被修缮升级,沿线的非历史建筑们也变了模样,街区功能得以重塑,大牌逐兴而来。
◎整体提升后的东平路街景图片来源:上海徐汇官方微信
02
商业品牌混战魔都“梧桐区”,网红街区各有所爱
“宁在梧桐区骑脚踏车,不坐沪C保时捷”。
“梧桐区”,是上海首批以立法形式认定和保护的12个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之一。这里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没有太多规整的盒子Mall,却在网红街区的围合中,自成商圈。
◎底图源自赢商tech城市商业地图,赢商云智库标注
除了东平路,武康路、安福路、“巨富长”(巨鹿路、富民路、长乐路)等网红街都属于风貌区。2016年起,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启动整治、系统性更新,街区面貌焕然一新,吸引了一批新兴本土品牌入驻。
◎ 众多上海网红街,都位处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内 制图:赢商云智库
稀缺的地段,不可复制的文化价值,“梧桐区”的网红街区们,活成了一个个独有的商业集结地,中国新一轮品牌“上街”运动发迹于此。
可同处一个商圈,网红街区们不仅仅是互相抱团的关系,还有彼此间的竞争状态。竞合法则,若是失衡,结果可想而知。
所幸的是,“梧桐区”的街区们为其他城市的街区商业发展打了个好样。它们基于不同的历史底蕴及建筑风貌,聚合不同的调性品牌、业态,各自美丽。
武康路-安福路:顶流“宇宙中心”,潮流集合店、买手店的爆红摇篮
最负盛名的武康路-安福路,于2022年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被誉为“万国居住建筑博览街区”,武康大楼、宋庆龄故居、巴金故居等历史建筑汇聚于此。
近几年,一众拥有最前沿创意和产品的国内外新消费品牌涌入这里,开出品牌的中国/上海首店、旗舰店或概念店,上海网红界最顶流的“宇宙中心”由此诞生。
这些品牌创立或是在中国内地开首家实体店的时间,大多不超过5年,其中不少是线上起家的DTC品牌。
典型品牌LOOKNOW,最初进mall未能一炮而红,却因武康路上的“街店”声名鹊起。后续还在武康路-安福路开出了“达达主义”、“LOOKNOW&Flow”两家姐妹店。
在许多人印象中,“LOOKNOW是一家在武康路上很努力去做橱窗的门店”。LOOKNOW武康路店充分利用橱窗塑造品牌个性,通过持续的Pop-up等活动形式,和设计师品牌一起创造新的街区式内容,成功与用户对话、引发社交传播。
“巨富长”:早C晚A,集聚宝藏小店,城中潮人集散地
上海巨鹿路、富民路、长乐路三条互相交织的马路,被称为"巨富长"街区。位处淮海中路商圈与南京西路商圈之间。
它可能不是上海最美的街区,却是上海最有趣、最丰富的街区,延续着顶尖商圈的时髦感,又透着街巷里弄的烟火气。
这里集聚了200多家沿街小店,买手店、古着店承包了各阶层青年的穿衣自由,成为新兴本土时尚品牌摇篮。如老邻居“LABELHOOD蕾虎”,10多年来在巨富长开了4家店,从一座老洋房起家,孵化了200多个中国设计师品牌,今年还将快闪店开进了英国百年老店哈罗德百货。
这里白天是时髦精们恰咖啡、吃brunch的小资街区,夜晚则成了“上海喝酒最chill的地方”。不仅有FOUND 158、JULULU758两大夜生活地标,大大小小、丰俭由人的夜店和酒吧,提供街边微醺、蹦迪、bistro等多元场景。
东平路:音乐文化街区,进驻品牌不乏时尚大牌、高端餐饮
前文所述东平路,上海最早高档住宅区、位于衡复历史风貌区的音乐文化板块,该板块主要集聚与音乐相关的配套产业和商业业态。
东平路上进驻品牌不乏时尚大牌、高端餐饮,周边的岳阳路上还有BOOCUP浣熊唱片店。据悉,位于桃江路与东平路之间的衡山路2号项目,最快将于今年11月前亮相,知名本土女装品牌“之禾”首个沿街旗舰店将入驻该项目……
繁而有序,“梧桐区”网红街区各有所爱,匹配着在最佳的品牌、业态组合。的确,海派城市文化、百年历史沉淀、客群多样性、自然景观等,是“梧桐区”发展街区商业的天赋。
但每条街,依托天赋而塑造的独一无二、不可再生复制的商业空间与标签,才是生生不息、活力拉满的后天智慧。
这背后,重中之重,还有政府的统筹规划组织管理。核心在于通过多部门协作、对街道和历史建筑整治更新,焕新街区面貌,形成较好的“荡马路”体验;以及为有意落地的品牌提供营商服务支持。
据报道,在安福路上,大到确定引入商铺的营业范围、兼顾排队客流和行人通行的装修方案,小到路边的隔离栏样式、每家店招牌灯光的设计装修,都属于“街道规划”范畴。
HARMAY話梅、野兽派、多抓鱼、观夏等本土品牌在有意向入驻风貌街区时,政府相关部门都会进行主动对接服务。如通过“租税联动”模式引导落户、提供工商税务等一条龙服务、为确保装修符合风貌区要求及彰显品牌文化提供全程服务、推荐契合度高的上下游资源、协助店家就经营门类分析研判等,形成良好的营商模式。
03
当街区商业成了城市争夺的新名片,该警惕啥?
上海有“梧桐区”的安福路们,广州有东山口,成都有祠堂街……不可否认,年轻活力的“非标”网红街区,成了城市间悄悄较劲的新焦点。
这些街区,多数都位于城市的核心之地,沉淀着历史风貌与记忆,是天然的个性、调性舞台。
于品牌们而言,相比通过统一的公式打造出的标准化场所,“上街”开店可以让品牌更自由、个性化地展示自己的特性和风格;可以与消费者有更密切的连接,传递出一种“社区”的感觉,通过与消费者互动、共创,激发出更多创新可能性。
LOOKNOW创始人曾表示,线下旗舰店选址武康路是因为“这条路的‘味道’不一样”。而Aesop、lululemon们扎堆东平路,是“在地化”策略的现实演绎。
另一不容忽视的因素则是,这些网红街道,通常都是社交媒体话题生产地。#citywalk必去地、#宝藏门店聚集地、#打卡出片首选地……在这里开店自带流量。《第一财经》曾经评价道,如果某个店铺能够在这里激发消费者大排长龙,其所引发的话题足以传遍全国。
可在中国这个消费大爆炸的国度,风潮的流行,总是短暂易逝。时下的被热捧的网红街区,当流量过载时,原本令人称道的东西便可能变味。
一些地标太过出名,会激起本地人逆反心理。在互联网上,安福路正在逐渐取代东方明珠等游客聚集地,成为许多人口中“上海人不会去的新地标”。“上海人去安福路,是要被开除上海户籍的。”
随着安福路出圈,这里的摄影师越来越多,“老法师”(源于上海俗语的称呼,原本是指精通某事的高手或者专家,现在几乎成了老年摄影爱好者的专属代称)也越来越多。跟风打卡的人,“霸占”了真正对街上店铺、风景感兴趣的消费者的体验空间。而当这一“取景地”泛滥,网红博主也会转向新的流量处女地,曾经的热门街区或许就会迎来过气结局。
不过,能火到现象级的毕竟是少数,这些街区走红所反映的商业流向仍值得思考。
非统一运营规划的街区式商业生态,自然生长、体验多元。在这些地方逛,意味着探索更多未知有趣的内容、产生更多不一样的联结。
复制粘贴式的标准化商业,早已过剩,暮气沉沉。小众个性时代,消费者更重视人与人之间的链接所带来的价值,“上街”的大牌们深谙此道,正乐此不疲。
· end ·
赢商云智库原创稿件,如需转载请告知
商务合作/转载/加群沟通:xwnkfh0921(微信号)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