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赢商网 > 品牌 > 体育运动 > 正文

安踏集团完成收购,MAIA ACTIVE创始人将离职

精练GymSquare
摘要:MAIA ACTIVE创业九周年,创始团队完成并购退出。

作者/启立

编辑/GymSquare编辑部

两个月前,安踏体育公告拟收购MAIA ACTIVE的信息之后,两家公司近日已完成交易。‍‍‍

根据工商信息,安踏体育投资主体安踏投资有限公司已成为玛伊娅服饰(上海)有限公司控股股东,占比75.12%,公司董事长变更为毕明伟,为安踏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而安踏集团数位高管也悉数 入主,其中安踏集团执行董事、联席CEO赖世贤任监事,安踏旗下可隆体育负责人、安踏董事兼副总裁丁世家之子丁思榕,以及安踏首席人力官熊凌任董事。

而MAIA ACTIVE创始人欧逸柔转为董事兼总经理,至此,安踏集团初步完成对这个国内瑜伽服品牌的收购。

与此同时,根据创始人欧逸柔在其个人社交媒体信息,她将卸任MAIA ACTIVE创意总监的角色,离开这家一手创办第9周年的公司,并将继续作为股东和创始人支持这家公司。‍‍‍‍‍‍‍‍‍‍‍‍‍‍‍‍‍‍‍‍‍‍‍‍

预计安踏入主后,MAIA ACTIVE的高管团队将继续调整,目前联合创始人及CEO王佳音,暂未公布动向。‍‍‍‍‍‍‍‍‍‍‍‍‍‍‍

MAIA ACTIVE创始团队 欧逸柔(右) 王佳音(左)

01

纽约设计学院女生的

亚洲女性运动品牌创业之路

MAIA ACTIVE的女性运动服创业之路,有着女性创业的理想主义色彩。

根据公开资料,创始人 Lisa欧逸柔毕业于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从事时尚高定行业多年,为多位一线女明星定制过礼服。因其本身又是一名运动狂热分子,却找不到心中那件「完美的运动服」而决定亲自操刀设计,花18个月时间研发产品,并于2016年中成立了MAIA ACTIVE。

2016年,创业之初的MAIA ACTIVE,一间小办公室,一条瑜伽裤、一家淘宝店,欧逸柔和两位兼职的外部合伙人在上海开启了她的创业之路。‍‍‍‍‍‍‍‍‍‍‍‍‍

但毫无疑问,2016年并不被认为是消费创业的最好时候 。风投基金密集投向移动互联网,因此MAIA的融资并不算顺利,甚至在赢家通吃的运动服饰市场,MAIA可以讲的对标案例,只有UA和lululemon两家,两家皆成立于1996年前后,但当时市值只有100亿美金左右。‍‍‍‍‍‍‍‍‍‍‍‍‍

所幸的是,欧逸柔的这种理想主义得到了部分运动女生的认可。MAIA ACTIVE的腰精 裤热销,开启了这个新锐女性运动品牌的第一桶金。公司也在2017年,获得体育基金动域资本等的第一笔投资。

​MAIA ACTIVE东平路门店

而随后联合创始人王佳音的加入,成为公司的另外一块重要拼图。 王 佳音曾为维多利亚的秘密纽约总部第一位亚裔买手,并于2014年加入 小红书早期核心团队,从零到一发展打造了家居和时尚两大月GMV过亿的大品 类。她负责运营和增长,和创意和设计背景的欧逸柔分工明确。‍‍‍‍‍‍‍

但即便如此,巨头环伺的运动服饰,在当下并不是创业的热门领域。另一个几乎同时起步的国内新锐运动品牌粒子狂热Particle Fever,也经历了几乎同样孤独且并不被资本看好的创业之路,直到最后高瓴资本的投资。‍‍‍‍‍‍‍‍‍‍‍

直到2018年,红杉和华人文化等机构的数千万人民币的投资,则让这个女性运动创业品牌有了某种明星项目的光环。随后华创和百丽分别近亿的投资,表示资本开始从重仓TMT,到关注新消费。‍‍‍‍‍‍‍‍‍‍‍‍‍‍‍‍‍‍‍‍‍‍‍‍‍‍‍‍‍‍‍

度过生存期的MAIA ACTIVE,则更多思考规模、增长 ,甚至在消费IPO趋冷、国际运动品牌强势的当下,开始寻找退出的机会。‍‍‍‍

美国求学、生活多年的创始人欧逸柔,可能创业之初并未意识到这条消费品创业之路的漫长,但在巨头林立的运动品牌市场,MAIA ACTIVE的立足和生长直至被安踏收购,颇有某种女性创业的理想主义色彩。‍‍‍

02

运动品牌创业

被收购是尚好归宿

从MAIA ACTIVE两位创始人的对外表达来看,被世界前三的体育用品集团收购是满意的归宿。而大概率将悉数离开的创始和高管团队,也是收购后的宿命之一。当然,创始人欧逸柔在工商变更的一个月后宣布离职,可谓迅速。

2014年创立于美国德州的新锐女性运动品牌Outdoor Voices,在经历销售风波,且新资本入主后,创始人Haney 便在2020年卸任CEO职位,随即开始了自己新的消费品创业。但同样作为新消费品创业,百丽收购的中高端女性鞋品牌高跟73小时,创始人赵若虹及高管团队,依然在管理着团队。‍‍‍‍‍‍‍‍‍‍‍‍

但以收购和运营见长的安踏集团来看,收购后的MAIA ACTIVE,将在集团层 面重新布局。按照晚点LatePost早先采访安踏CEO徐阳的表述,安踏的优势在中国有9000家店,渠道是公司在中国极强的竞争力之一。他一手操盘了始祖鸟在中国的火爆,而当下迪桑特、萨洛蒙和可隆的增长,也同样值得MAIA ACTIVE借鉴。‍‍‍‍‍‍

这是欧逸柔和她高管团队,可以预料到收购后的变化。 ‍‍‍‍‍‍‍‍‍‍‍‍‍‍‍‍‍‍‍

甚至对于一众消费品创业者和投资者来说,MAIA ACTIVE的退出案例,成为他们的对标之一。即便交易的对价不高,但能被中国全球领先的体育消费品牌收购,是创业品牌的尚好归宿。‍‍‍‍‍‍‍‍‍‍‍‍‍‍‍‍‍‍‍‍‍‍‍‍‍‍‍‍‍‍‍‍‍‍‍‍‍‍‍‍‍‍‍‍‍‍‍‍‍‍‍‍‍‍‍‍‍‍‍‍‍

这个退出包括创业数年的创始团队,也包括一众早期消费投资人。‍‍

03

中国版的lululemon故事

安踏需要,运动品牌们都需要‍‍‍‍‍‍‍‍‍‍‍

以lululemon依然持续的增长态势来看,这个加拿大运动品牌几乎引领着全球消费品的方向。中产的定位,极强的社群粘性,以及更可怕的是,其全球门店依然仅有不到700家门店,全球化的增长空间看起来依然广阔,目前lululemon市值来到历史最高的620亿美金。‍‍‍‍‍‍‍‍‍‍

安踏集团需要这样的故事,并且他们需要更多女性垂直品牌来争夺这一市场。甚至刚刚公布2024年二季度财报的耐克,也受到了增长放缓的预期影响,公司股价大跌至1652亿美金。

安踏和耐克需要的运行消费增长故事,部分都摆在lululemon 的财报里。  ‍‍‍‍‍‍‍‍‍‍‍‍‍‍‍‍

只不过对于一个创业的运动品牌来说,欧逸柔和她的创业团队们,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极强的韧劲,来面对国际市场lululemon们的竞争,也需要面对当下消费降级的考验。‍‍‍‍‍‍

就像当下新消费品牌的创业者们,似乎更少提品牌,他们更愿意在市场部门长久的精打细算中产出满意的ROI,或者在一场带货直播中看到合格的GMV。‍‍‍‍‍‍‍‍‍‍‍‍‍‍‍‍‍‍‍‍‍‍‍‍‍‍‍‍‍‍

MAIA ACTIVE的创业故事,理想主义的开始,幸运且仍有遗憾的结局,但过程是中国女性运动品牌创新很值得记录的精彩篇章。

返回赢商网首页
下载赢商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