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蹭式消费”正流行
作者/晴山
ID/lingshouke
1
主打“省钱”
90年出生的李阳,在午餐时间再次走进了老年社区食堂。
“点了两荤两素和一份主食,共花费18元。” 李阳称。此前,李阳以为社区食堂是老年人的专属,但在去年下半年吃过一次以后,他就成了这里的常客。“在这里就餐,体验很不错,对于上班族来说也很有吸引力。”
像李阳一样,闯入老年消费场景的年轻消费者不少。在网络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分享自己的“蹭式”消费体验。
今年25岁的小静称,一个偶然的机会,自己从社交媒体了解到某老年大学培训的广告信息,其课程远低于市场培训的课程价格,这让她很心动。于是,小静报了书法课和瑜伽课。“班里年轻人占了三分之一,瑜伽课上课后,老年人的热情让我有了完全不一样的认知体验,看到满头银发的大妈们都还在非常认真地练习,感觉很受鼓舞。”
小静称,书法课也很不错,授课老师也是知名的书法家,一个学期9节课,每节课算下来不到30元,一个学期不到300元。
“学校还有小风琴课,一个学期也是9节课,一节课大概在40元左右,但在市场上,小班的手风琴培训课程每节至少在300元左右,一对一的课程则更贵。”小静称,相较而言,或许是因为有政府补贴,老年大学的课程教师资质好且收费较低,实在是很划算。
据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的数据,2023年,全国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已达7.6万所,参加学习的学员达2000多万人。
“来咨询报名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其实年轻人上得更多的是我们这儿的市民教育班,也就是过去的‘夜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年大学。”北京某职业大学工作人员说。
事实上,年轻人涌入老年消费市场并未形成规模,不会挤占老年人消费资源,反而会为“银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例如,在一起交流、学习、互动的过程中,年轻人舒缓了精神压力,老年人也收获了陪伴和关怀,为对方提供的情绪价值让两个群体更加和谐。
对此,行业人士称,这也启发了市场,年轻人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变了,提供更丰富的消费场景,满足更多元的消费需求,才能打开更大的消费格局。
比起去社区餐厅就餐、到老年大学上课,小静称自己也体验了一把超低价的旅程。“去年10月份报名过‘夕阳红’旅行团,跟团去了趟敦煌旅行。”
“进团后,旅行团里的大爷大妈都相当热情,都很喜欢主动聊天,打听我的个人情况,工作、感情状况等等,她们每到一处景点也都很喜欢拍照,也让我帮他们拍照。”小静称,对于不想自己花功夫做攻略,同时又追求低价的年轻人来说,加入“夕阳红”旅行团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对食物的选择上,年轻人更喜欢提前做好攻略,去吃当地最热门的小吃和餐厅,老年人则没有这一需求,而是跟团就餐。与‘夕阳红’旅行团出游行程肯定会更密集,而且老年人打卡拍照确实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小静说着自己的跟团感受。
2
从“蹭老”到“蹭小”
当然,也有些年轻人在跟团后,表示自己并不能适应。
去年,刚大学毕业的王琦与同学一起毕业旅行,在考虑性价比之后,报了一个5天4晚的“夕阳红”旅行团。
王琦称,团里大部分是退休老人,每天早上5:30她就必须得起床,6点左右团队就从酒店出发前往景点,行程非常满,而且几乎从早到晚都在走路。“老年人的精力和体力超出了我的想象,她们对景点是没有取舍的,大部分都认为来都来了,能多看点景点就多看点。”
《灵兽》了解到,老年团一般分两类,散客团和定制的包团产品。
“一些大型企业或银行会将定制包团产品作为福利赠送给客户,他们提供名单,我们负责安排旅行服务。”服务点工作人员介绍,如果年轻人报散客拼团,节假日高峰期之外,线上线下报名跟团游都可能会被安排到老年团中。
某旅游平台的一些旅游产品的详情页中对团员的年龄有要求。在致电进一步询问后,客服表示,如果是陪同家人或近期成团名额有空缺,年轻人也可以报名老年团。
近来,在社交媒体上,不时有年轻人分享自己在老年人身后买菜、穿上老人鞋、走进老年食堂“蹭饭”、报名参加老年旅行团“蹭玩”、涌进老年大学“蹭课”等经历,都能引来了不少关注和留言。
在这股风气带动下,越来越多年轻人参与到“蹭老消费”中,一时之间,“蹭老消费”颇为流行。比如,一些老年人旅行团年轻人占比将近一半,老年大学的一些课程超过60%的学员是30岁左右或30岁以下的年轻人。
除此之外,值得一的是“蹭小消费”也成为热点。
有博主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花一块或几块钱到小学门口小卖部买零食吃的经历。这不仅唤起网友学生时代的记忆,更是令人感叹商超里的小零食动辄几块钱,学校附近的小卖部竟然一块钱就能拿下,并且购买力惊人。
这也使得“蹭式消费”颇为流行。
3
反向消费崛起
不同于多数观点认为的年轻人花钱不懂节制、贪图享受,缺少合理的消费观等。在当代年轻人中,实际正流行着一种反向的消费主义,这种消费模式被称为“蹭式消费”,跟着老年团享受便宜划算的购买体验,呈现出年轻人理性务实的消费态度。
伴随新经济发展而成长起来的Z世代,常被看作是具有强烈消费热情的一代。
当商品被赋予了值超其物的意义属性,化身成一个又一个的价值符号,好像他们便迷失在了对这些抽象价值的追逐之中,并为其付出价格不等的经济代价。
但事实上,“低消费、高价值”是这群年轻人的首要选择,便宜又划算的产品同样是他们青睐的消费对象。
2019年底开始的疫情影响了全球的经济与消费形态,疫情前后,全球年轻人的消费偏好有了重大变化。
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中国的年轻人。
回望2018年盛极一时的《Z世代消费力白皮书》,它标记了前疫情时代年轻人的消费特点——1990年代中叶至2000年后出生的Z世代敢赚敢花;Z世代三大消费动机“为社交、为人设、为悦己”,社交和人设为的都是一个“体面”,他们希望在其他人眼中留下更鲜明、更具个性、更独特的印象,他们经由消费愉悦自己、满足身份认同。
而这些鲜明的消费特点却与“蹭式消费”天差地别。
对此,业内人士称,后疫情时代,是一个性价比消费崛起的时代。国泰君安最近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性价比消费热潮不会是昙花一现,而是长期趋势。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陈立平更是强调,流通革命开启,低价时代已经到来。
近年来,一些年轻人消费调查报告更是彰显性价比趋势。
“价格有优势”和“产品品质有保障”是年轻消费者在去年双十一最为看重的两点,而“性价比高”更是高居榜首,并且超六成年轻受访者的消费习惯发生改变。41.54%的人表示,冲动消费减少了,有了明确的消费预算。
很多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发生了变化,愈发注重性价比。而“蹭式消费”的最大特点,正是性价比。
4
“蹭式消费”或许会更加“流行”
“蹭式消费”这个看似新潮的词汇,其实质是指年轻人以“低价”获取物超所值的体验。
“少走五十年弯路”,是现在年轻人们进行蹭老式消费时发出的感叹。不同于以往年轻人对“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言论的反感抗拒,他们似乎开始慢慢接受并认可因阅历而增益的经验判断。
他们也开始将老年人的消费模板作为自己的范本,比对自身需求以后,逐渐从质疑长辈,到理解长辈,然后效仿长辈。他们“向往的生活”正是老年团低成本高品质的生活状态,并也希望借此提升自己的生活体验感与幸福感。
这种消费行为转变的背后,看似是一种猎奇,实则是一种回归,简单、直接成为年轻人在消费浪潮中阅尽千帆后的返璞归真。
固然年轻人“蹭式消费”,主要追求的是性价比,但据此认为“蹭式消费”只有性价比,也是误解。
即便是大家在对待花钱的态度上趋于谨慎,但事实上,年轻人的消费追求仍未偏离“悦己”的目标,只不过以往的“悦己”更多通过凸显个性化来实现,而今的“悦己”更多是追求一种内心的平和、简单。
而“蹭式消费”在体现性价比的同时,也能够给当下年轻人提供一些意想不到的情绪价值。
比如,社交媒体上体验过老年大学课程的年轻人纷纷表示,跟老人一起上学,更能够让自己慢下来、静下来,同时老年人对于年轻人更多是关心与爱护的态度,他们能够理解当今年轻人的生活压力,不吝在言语上对年轻人给出鼓励等。
对此,有专家表示,今天银发经济的市场正在进一步扩大,不管是旅游、餐饮还是其他服务行业,针对老年群体的消费场景具有更合理化、简洁化的特征,服务也是低门槛甚至无门槛的,市场针对老年人推出营销活动,从整体上看是良性的,年轻人参与进去“搭便车”也无可厚非。
对于在2024年已经开始敲打自己别乱花钱的年轻人来说,“蹭式消费”或许会更加“流行”。
当然,在这背后,“经济不景气、收入下降”等,才是根本原因。 ( 灵兽传媒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