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算有效的“留白”
撰文/ 梁贝卡
对于商业体来说,留白不等于空铺。
“大家总以为‘留白’很简单,但并不是空出一块地方,人们就愿意进来,愿意停留,事实上很可能什么都留不下来”。前段时间听一位前辈聊到这个这两年很常见的话题。
大而无当的广场,不策划任何内容,没有遮盖、没有范围限定,这样美其名曰的“留白”,其实就只是讨巧地“放空”、变相偷懒、浪费场地。
“白”越是多,“留下什么”就越有考究,留下什么才是关键的。
到底怎样才是有效的留白呢,我们该如何组织城市空间,如何安置人?
我认为,还是先得追根溯源一下,从什么是真·留白开始讲起。
“疏而不空,满而不溢”,是用来形容的是“留白”的,最初他是一种中国古代的绘画技巧。
再讲具体一点,就是劝你要断舍离、化繁为简,把没有必要的去掉,只留下你希望别人重点注视的。
最终呈现在画里的,需要被交代清楚的关键信息集中表现在画面一个角落。一棵古树、一只仙鹤,都是颇有暗喻的“道具”。有了这些“道具”后,读者可以凭直觉和想象、凭生活经验,把剩余的纸张填补完成。想象各有千秋,结局五花八门,让作品变得饶有趣味。
事实上,不止画,现代空间设计、工业设计也是这样把“less is more”应用过来的。
好比家居布置。杂志上那些赏心悦目的、有生活痕迹的客厅,你要是仔细观察,会发现他们也都表现出“疏密有致”这样的规律:书本书本总是紧紧地挨在一起,打竖的一摞摞不够,横着也要垒上几本,严严实实地顶住挡板;不同尺寸的挂画、杂七杂八的手办和零碎的装饰也不能四散开来,得尽量集合到一面墙、一小格柜子里,框定在一定范围内。
一方角落足够丰富,足够密集,形成一个强有力的“视觉焦点”后,剩余的,就留给纯色地板、地毯、背景墙、天花等等大块的“面”。
这样一来,“白”的部分就是画布和舞台,既烘托出了“焦点”,又让“满”的部分可以延展出来新的内容。
未说满的话、未平铺的构图、未统一的疏密,看似是物理空间的虚实问题,实则形神兼备,成为去往想象的入口。
和那些学校、医院等等强功能型的公共建筑不一样,商业建筑特别的地方在于,其空间的氛围、体验感和故事性,并不完全由物理空间来主导,空间的内容——也就算落在建筑中的品牌店铺、大小活动,是画面的第二重“涂料”,会产生更明显的影响。
过去,标准复制出的商场,跟随的品牌和招商的能力相对稳定性高,输入条件明确,所以空间设计从一开始就可以和内容比较清晰地配合。
但创新的商场,特别是体量小的,其招商的结果本来就存在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加上市场口味的变化也很快,未来的经营状况就更是难捉摸了,如果是完全面向第一批招商目标来定制固化空间,那么后面的很大几率会陷入大动作调改的被动。
社会的浮躁我们可以积极响应,也可以选择保守面对,但是市场整体需求的长期变化,比如热点的切换,审美的层次,技术的更新,这些提前5年10年真的很难能够准确地把握。
那么何为积极地面对?创造多些进可攻,退可守的灵活阵地,或许就是一种方式。
另一方面,对于实体空间而言,“没有价值”、“没有意义”、“没有功能”的事情被关注到,轻松愉悦,降低门槛越来越重要。
因此,我们会越来越倾向于把有意义的,我们已经知道价值的事情交给互联网和手机解决。“没有意义”的事情反而可以让人们回到城市空间中感受。
同时,在考虑坪效之外,聪明的业主意识到空间承担的功能不止是创造线下盈利,更是品牌的表达,也希望场所更有传播价值,可以制造话题性。
基于种种原因,我们看到,今天的商业体走向了公共性,包容更多可能性,也更多地将第一重建筑空间表达的“戏份”削弱,也就有了如今常常提到的“留白”,让渡给内涵更深、且更新着的商业内容。
于是他们需要不停得设计内容、策划活动。用看起来无利可图的空间,去换取人们的留驻。
成都REGULAR对最核心区域进行了留白,做了一个公共艺术空间——gregarious艺术空间,成为了源野跨界合作和尝试不同生活方式的实验空间。以美术馆作为设计模板,同时这里又是一个私密的独立的展陈空间,不会干扰到其他区域的动线和生态。
那么,简单说完了“留白”是怎么来的,再来谈一谈如何创造一个有用的“留白”空间,以下提出几点具体的思路。
首先,满足人们心理安全感这一点是必须的。不管是多么广泛意义的开放地,不管是一楼的中轴广场、室内的“冥想区”,还是屋顶的花园,也要有看得见的人气、目之所及的边界。
确定好“白”的范围之后,就要设计他的边界。边界提供入出口,到达另一个空间的方式等等,让人们知道这里不是一处封闭的密室、或者空降的孤岛,而是一个可以随时进入、自由离开的“开放题”。还要在“留白”的范围附近,确保有能“供应”商业氛围和人气的出口。
还是拿风景画比喻吧,就好像一片广袤无垠的草坪之外,存在的一道桥、一辆车子、又或是不远处的一栋小房子,任意一样元素,都是一种安全感的寄托,都是可达性的暗示,能让你静静欣赏风景之余,总能感受到有所依托,不至于陷入不稳定的情绪,感觉了无终点。
人们的视线是怎么看到这里的?是不是无论是在远处,还是在近处,都可以看到此处空间正在进行哪些活动。
他们可以轻松的走到这里来么?还是被繁忙的交通或暗淡的街边绿植所阻拦?人们可以通过多种交通方式——地铁公交、小汽车以及自行车到达这里么?这些到达方式都有直观地传递给顾客吗?
再往细致里说,这里有足够的位置可以坐下么?这些座椅的位置好坐么?能保证一部分的盖顶吗,人们是不是无论在阳光下或阴凉处都有可以坐下的地方?
这都是在场景设想之处,需要回答的问题。
其次,这样的场所还得一个停留下来的理由,一个让人与人能产生话题的契机,而且这些理由、这些话题,得和你精心留下的策划故事相互支持。
功能上,这里同时会进行多少种活动的可能性——散步、喝茶、打篮球、下象棋、放松、阅读?这处空间能容纳哪些年龄段的人使用呢,是你原本设定的目标客群吗?
站到人的角度,一个地方对于他们说至少可以有10件事情可以做,还最好是常换常新、成为固定目的地的一种被期待的变量,这才算得上有内容的丰富度。
活动与人联系起来,制造信息流通和留存的机会,诞生“偶然”的话题、创新与合作,这是场所的粘合剂。
而那些少而精的商铺、景观绿化、景观玩具,还有当你身处当中,眼前捕捉到的风景画面,都是提供引导、提示作用的,让正确的事情有机会在正确的地方发生。
比如,以一个看起来像能随意坐下交流互动的小公园,作为商业的入口。经过时,茂密的丛林和温暖的店面包围出一片新天地,总让人忍不住往里看几眼,或者直接走进去。形状不一的、可以移动的座椅,仿佛在表达,欢迎随意使用,哪怕不买什么也可以,在闻到咖啡香气的地方,坐下来看看路人和风景。
东京涩谷北谷公园,设计理念是“YOUR PARK——在公园里描绘自己的色彩”,打造一个绿色、易进入、多活动的口袋公园型商业。
960平米的公园,分为三个区域:木质的亭下空间,经常用来做市集;阶梯舞台区域,是经常举办音乐演出的地方,阶梯处也是白领很喜欢的午餐区域;Blue Bottle咖啡店,是完整的经营空间。
Blue Bottle首家“公园店”的进驻,也成就了北谷公园的高质量客群和“慢”理念。人们在咖啡门外恋爱,在咖啡店里进行重要的会谈,他们在这里遇见未来可能会结婚的人,或是一起做生意的人。
最后,这“留白”的场所一定不是被绝对定义的。
一经功能类型定义,它就被固化了,关于它的想象就被压抑了。
比如,我们如果将一个地方定义为儿童游乐空间,只有滑梯、攀爬架、跷跷板……玩的方式就被规定死了。要知道,不管大人还是儿童的想象力都是无限的,他们能找到非常多的使用方式,能去发明很多玩乐的方法。
另一方面,物理空间过重,空间利用过于饱满,初始呈现过于高调,用力过猛,反而很容易造成后续经营“折腾”不动,直走下坡路。
“留白”不能是“纯白”,什么都没有,但我们也不需要追求单纯形式上的完美。装扮得再好看的打卡点,如果只能停留在2D世界里,就只是虚拟的,就无法产生真实的互动。“网红性”实际上只不过在重复别人投喂的图像,只是以一种眼球的愉悦,代替不了体感的快乐。
不必用过多具象化的花车花房、村庄小房子来填满、来装饰,应该尽量体现包容性,减少条框束缚,鼓励入驻的商家“再创新”,人人都有权利参与。尤其是给那些自带设计力、会玩的品牌,让产品能够在上面去演变和表达,做出自己的特色变化来。
意象化的同时能够简化场景设计,降低建造成本,创造更多商业的弹性。
当然,上述这些都只是在描述一些筑巢引凤过程中,物理空间的做法,多少带着一点“自上而下”,希望提醒的是如何处理好“实”与“虚”、“街”与“绿”。
“皮囊”再好,也需要有趣的灵魂在其中,毕竟这才是更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