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打造国际开放枢纽之都行动纲要(2022—2026年)
宁波打造国际开放枢纽之都行动纲要
(2022—2026年)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精神,全 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主动顺应国内 外发展环境的新变化,全力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 的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高水平打造国际开放枢纽之都,特制定本行动纲要。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标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宁波开放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完整、 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 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枢纽自贸区建设为主 引擎,以供应链创新应用为主抓手,聚焦推进“六大变革”,加快 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发展,实施“十大提升行动”, 构建“六大支撑体系”,打造“十大标志性工程”,奋力建成“全 球链接力强、要素配置力强、辐射带动力强、示范引领力强”的国际开放枢纽之都,为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提供坚实支撑。
二、发展目标
到2026年,港口“硬核力量”实现新提升,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稳居全球第1位、集装箱吞吐量力争升至全球第2位。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国际贸易突破3个1万亿元(出 口额超过1万亿元,进口额接近1万亿元,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 进出口额均超过5千亿元)。“引进来”和“走出去”实现新飞跃, 五年累计双向投资总额力争达到4百亿美元。开放市场主体规模 实现新突破,年进出口额1千万美元以上企业、年销售额50亿元 以上贸易型企业、招引总投资额1亿美元以上外资项目、备案(核 准)中方投资额3千万美元以上项目和总部经济企业等5类主体 数量,相比2021年实现倍增。初步形成“两枢纽、两中心、四高 地”开放格局,实现由开放大市向开放强市转变,基本建成国际开放枢纽之都。
三、主要任务
(一)综合交通枢纽提升行动
1.加快打造世界一流强港。锻造宁波舟山港硬核力量,做强 港口辐射带动能力和初级产品储运配置功能。实施“数字强港” 集成改革,整合集成一批、迭代升级一批、增量开发一批场景应 用。建设世界级港口泊位群,加快推进原油、液化天然气(LNG)、 滚装汽车等专业化泊位建设。推进海外港口物流节点、长江沿线 物流节点和长江区域揽货体系建设,加快打造内贸集装箱中转枢 纽和国际中转集拼枢纽。到2026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集 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13.3亿吨和3700万标箱以上。(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交通局、宁波舟山港集团)
2.推进宁波西枢纽建设。加速推进宁波西枢纽项目建设,优化提升与栎社机场、轨道交通的链接能力,构建“空铁一体”综 合交通枢纽。提升宁波西枢纽开放门户功能,完善周边地块收储 和开发机制,布局高端商务楼宇、商业设施、综合服务设施,发 展综合物流、国际会展、商务商业等重点产业,培育旅游消费、 高端酒店餐饮等经济业态,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到2026年, 宁波西枢纽本体基本建成,区域建设拉开框架。(责任单位:市铁路和西枢纽建设中心)
3.优化综合交通布局网络。加快构建“六向联通”的跨区域 对外运输通道、大都市圈“扇形放射”的城际运输通道、市域“圈 层环绕”的综合运输通道。推进通苏嘉甬铁路、北仑铁路支线复 线、梅山铁路支线和甬金铁路“双高”试验线建设。强化栎社机 场与京津冀、粤港澳等城市群枢纽机场联系,提高至东南亚、中 东欧等地区通达能力,引进国际知名航空物流运营商。到2026年, 机场旅客、货邮吞吐量分别超过1850万人次和20万吨。(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铁路和西枢纽建设中心、宁波机场集团)
4.做大做强高端港航服务业。发展壮大大宗商品物流、冷链 物流等专业物流服务,做大本土国际远洋运输船队规模。加强与 上海保险交易所等合作,大力发展船舶融资租赁、债券融资等特 色航运金融业务。加大国际航运、物流和代理企业总部的招引力 度,建设航运总部基地,持续提升东部新城国际航运服务中心能 级。到2026年,全市高端航运服务业增加值占航运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40%。(责任单位:市服务业局)
(二)两区国际标杆提升行动
1.推进枢纽自贸区建设。加快新型国际能源贸易中心建设, 打造国家大宗商品战略中转基地。强化金融创新对产业发展的重 要支撑作用,提高离岸贸易国际结算便利化水平。深化油气资源 配置制度和国际供应链模式创新,加快打造绿色石化、汽车及零 部件等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数字化服务平台应用,打造特色鲜 明的数字化应用示范高地。到2026年,力争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 片区跻身全国自贸片区第一方阵。(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2.提升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全球影响力。深入 推进与中东欧国家经贸促进、航运物流、科技创新、人文交流等 领域务实合作,推动宁波成为中国一中东欧国家双边贸易、双向 投资和人文交流首选之地。高水平办好中国一中东欧国家博览会, 争取承办中国一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扩大中东欧国家商品进 口,争取在波兰建立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充分发 挥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常年馆作用,打造区域性进口消费品集散 地。加快中东欧国际产业合作园、人文交流中心等重大平台建设。 到2026年,五年累计完成中东欧国家商品进口额100亿美元,累计在中东欧国家投资额超过50亿元。(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3.推进开发园区提质升级。深化开发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探 索完善多元开发建设体制。推进开发园区开放政策集成创新,开展主导产业补链强链行动,加快创新资源和人才集中集聚,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引导开发园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创建生态工 业示范园、循环化改造示范园等。到2026年,力争2个国家级开 发园区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10位。(责任单位:市委编办、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各开发园区管委会)
4.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创新发展。推动北仑港、梅山、前湾 等三个综保区和宁波保税区拓展保税展示交易、保税期货交易、 保税融资租赁、保税检测维修等功能,将其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 争力的加工制造中心、物流分拨中心、研发设计中心、检测维修 中心和销售服务中心,提升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到2026 年,宁波保税区综合排名保持全国前10。(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市口岸办、宁波海关,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宁波前湾新区管委会)
(三)“三端一侧”贯通提升行动
1.推进生产端和消费端贯通。强化制造企业与互联网零售平 台对接,支持企业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生产新模式。鼓励消 费品制造企业建立个性化定制平台,设立连锁体验店和大型定制 中心。鼓励企业整合利用消费大数据,根据客户消费行为习惯、 需求偏好等,创新研发设计,调整生产计划,增强企业柔性生产 和市场需求适配能力。(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商务局 )
2.推进贸易端和生产端联动。鼓励企业整合供应链优质渠道资源,搭建采销一体化供需交易平台,全面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快贸易发展转型,逐步从出口零部件,转变 为出口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的整机。支持外贸企业组建进口供 应链联盟,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利用贸易端 进口破解生产端“卡脖子”问题。(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商务局)
3.推进消费端与贸易端协同。鼓励贸易企业加大优质消费品 进口,培育消费习惯,拉长消费链条,增强消费市场供需匹配能 力。推进国际营销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企业建立地区性营销中心、 并购海外销售渠道、设立售后服务站,构筑更多体验式、沉浸式 消费场景。鼓励企业依托境外产业园,建立境外贸易展示中心、 商品城等,持续提升宁波制造海外知名度和影响力。(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商务局)
4.推进科技侧赋能“三端”。鼓励生产端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 入,广泛应用虚拟仿真等技术,打造未来工厂,提升企业制造设 计核心能力。支持贸易端企业充分利用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 加快探索创新贸易发展模式,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鼓励家电、 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消费端企业,积极融入互联网平台企业生 态圈,借助生态圈拓展市场。(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
(四)数字开放枢纽提升行动
1.打造数字港航枢纽。推动5G 与智能港口融合发展,开展无人驾驶等“5G+智慧码头”研究应用。持续深化“四港”联动智慧物流云平台开发建设,加快推进公铁水联运等合作项目落地。深 入推进数字港航服务平台建设,打造港航服务大数据生态系统, 提升货物物流监测分析和预警能力。(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交 通局、市服务业局、宁波海关、宁波舟山港集团,北仑区政府、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2.加快数字交通建设。推进“5G+智慧交通”“5G+智慧停车” 等场景应用。加快实施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等智慧化改 造交通设施项目。深化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 门架 应用,推进车路协同等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公路智能化显示 等项目改造,提高路网资源管理能力。大力推动公用和专用充电 桩等新能源终端设施智能化改造,提升充电设施服务能力。(责任 单位:市交通局、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综合执法局、市服务业局、市能源局、市轨道交通集团)
3.推动数字贸易发展。建立健全数字贸易产业体系、平台体 系、生态体系、制度体系、监管体系。高标准建设阿里巴巴宁波 数字贸易港转运中心。加快引育数字内容、数字技术等龙头企业, 支持企业设立海外运营分中心,大力发展云服务、信息技术服务 等“数字+服务”新业态。争创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争取国家 数字服务出口政策在我市优先落地。到2026年,全市数字贸易进 出口额突破5000亿元。(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市服务业局)
4.完善数字监管体系。探索完善数字监管规则,出台数字监管指导意见。围绕数据流动安全等重点领域,应用区块链等新技 术构建数据安全可信的共享平台,搭建数据安全“监管沙盒”试 验空间,对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等环节进行风险测试,探索建 立数据保护能力认证、数据流通备份审查、跨境数据流通和交易 风险评估等管理机制。(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公安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大数据局)
(五)新型贸易发展提升行动
1.推动服务贸易争先进位。深化推进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 推动运输、旅行等传统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推进技术贸易、文 化贸易发展,培育认定一批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重点文化出口 企业。建设一批国家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 新发展试点。到2026年,全市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到5000亿元。(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市文广旅游局)
2.争创离岸贸易中心城市。加快建立与国际高水平离岸贸易 规则对标接轨的政策制度体系、数字服务体系、监管协调体系和 基础设施体系。加强离岸贸易监管服务平台建设,引导银行制定 离岸贸易业务规范,提升服务效率和风控能力。鼓励大型外贸企 业开展离岸贸易业务。到2026年,全市离岸贸易业务额突破500 亿美元。(责任单位:市商务局、人行市中心支行、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3.加快培育外贸新增长点。做大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业务,做强网购保税进口业务,创新“保税分装+跨境电商”等模式。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提升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对融资、通关 等环节整合能力。引导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企业探索线上 线下同步互动的展销新模式。发展绿色贸易,促进绿色低碳产品 出口。鼓励企业拓展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采购业务,扩大二手车出 口试点业务规模。到2026年,全市外贸综合服务进出口额突破700 亿元,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超过2300亿元,二手车出口突破5000辆。(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4.大力开展进口贸易创新。推进宁波保税区进口贸易促进创 新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提升进口贸易功能。加快大宗商品进口供 应链云仓平台建设,做大做强成品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能 源进口贸易。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扩大乳制品、冷链食品等优 质消费品进口,打造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进口商品展销平台和 世界超市。到2026年,全市消费品进口额达到600亿元。(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六)国际消费城市提升行动
1.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完善“2815”商业体系,高品质 打造东部新城商圈和“泛三江口”商圈,围绕中山路,串联形成 哑铃型城市商圈布局。加快创建老外滩国家级示范步行街,打造 一批省级高品质步行街。优化夜间经济产品和服务供给,丰富夜 间经济消费模式,发展夜间购物等六大夜间消费领域,打造一批 夜间经济地标。到2026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6200亿元,初步建成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广旅游局)
2.促进新型消费发展。大力发展健康、养老、托幼、文旅等 消费服务,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支持发展推广直播 电商、新零售等无接触型、少接触型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前 洋直播电商经济集聚区建设,打造以网红经济为核心的电商直播 产业基地。支持发展“首店经济”,引进全球、全国知名品牌在宁 波设立区域性法人首店(旗舰店)。到2026年,全市直播电商销 售额突破1200亿元,基本建成国家级新型消费示范城市。(责任单位:市服务业局、市商务局)
3.提振传统消费能级。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二手车经 销企业品牌化、连锁化经营,推动流通模式创新。加快健全废旧 家电回收处理体系,促进家电更新消费。鼓励餐饮企业丰富提升 菜品、创新经营模式,推动餐饮服务提质升级。挖掘和保护宁波老字号品牌资源,宣传推广“百县千碗·甬菜百碗”地方美食,鼓励特色餐饮、特色工艺等老字号开设旗舰店、体验店、集成店、 “快闪店”。到2026年,全市培育认定“宁波老字号”200家以上,打造国家三叶级以上绿色饭店4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4.优化商贸便民服务生态。加快完善县域商业体系,健全商 贸流通网络,推进公用型城市配送(快递)中心、分拨中心及末 端配送节点规划建设。创新发展集中配送、共同配送等模式,推 广“多站合一”的农村物流站点模式。支持连锁、生鲜、家政、教育等便民服务设施进社区,提升商贸便民惠民水平。鼓励企业参与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和运营,培育认定一批15分钟便民 生活圈。到2026年,全市累计建成80个15分钟便民生活圈。(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七)内外市场畅通提升行动
1.推动内外市场规则标准衔接统一。加强国内外市场在法律 法规、监管服务、质量标准、检验检疫等方面有效衔接。引导重 点行业龙头企业加强标准研制,积极参与国内外标准制定。支持 企业发展“同线同标同质”产品,扩大“同线同标同质”实施范 围至一般消费品、工业品领域。支持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第三 方合格评定服务机构为内外贸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各行业主管部门)
2.支持企业加强自有品牌建设。引导鼓励外贸企业增强品牌 意识,加大对国内品牌建设、售后服务、研发设计等环节投入, 对接国内市场消费升级需求,研发生产适销对路的内销产品,创 建特色鲜明的自主品牌。支持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在境内外建设 工厂店、直营店、连锁店,进一步提升品牌国内外知名度与竞争力。(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市科技局)
3.鼓励外贸企业拓展内销渠道。实施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 “百千亿”行动,支持外贸企业在市内商业综合体、步行街、社 区商业、夜间集市等,开设内销产品直营店、社区门店。鼓励外 贸企业以自建或入驻电商平台等方式,开设宁波外贸产品专馆专区,提升线上销售能力。鼓励外贸企业开展终端营销渠道建设,积极承接全省政府系统采购业务订单。(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4.培育供应链“链主”企业。建立全市供应链“链主”企业 培育数据库,培育认定一批工贸类、平台类、服务类等“链主” 企业。鼓励“链主”企业搭建数字化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提供 集交易、融资、结算、物流配送、品牌培育、营销推广等于一体 的综合服务。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建设,打造全面覆 盖、协同高效、保障有力的现代化供应链体系。到2026年,全市 累计培育引进供应链“链主”企业1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署)
(八)全球总部引育提升行动
1.集聚千家总部企业。充分发挥港口优势,招引一批强链补 链的区域总部、功能型总部企业。加强与具有重点商品进口资质 的央企、国企及民企合作,招引一批渠道型、供应链管理型和总 部型贸易企业。实施甬江研发总部、港航服务总部、数字贸易总 部等功能性总部集聚计划,支持有条件的本地企业通过资本运营、 战略合作和企业重组等方式,向区域总部企业转型。到2026年, 全市引育总部企业数量超过1000家。(责任单位:市服务业局、市投资促进署、市商务局)
2.聚焦产业链精准招商。精准锁定一批产业匹配度高的目标 企业,组建产业招商小分队,制定个性化招商方案,全面覆盖目 标企业库,全力招引一批央企总部落户。协同本地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开展专业化产业链招商对接。谋划出台新一轮招商引资政策,加大对“大优强”项目的招引力度。发挥市级产业基金杠 杆作用,撬动产业链关键项目导入宁波。到2026年,全市引进强 链补链延链项目100个以上,打造形成具有明显特色和较大影响 力的标志性产业链10条以上。(责任单位:市投资促进署、市经信局、市商务局)
3.构建外资全周期服务链。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 清单管理模式,完善外资企业服务政策,优化资金、人才、贸易 等便利化措施。建立重点外资企业联系服务机制,市县联动全覆 盖走访服务企业。健全外资企业投诉联席工作机制和市县两级投 诉体系,依法平等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到2026年,全市累计开展外商投资服务活动200 次以上。(责任单位:市投资促进署)
4.加快培育本土跨国公司。加紧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 本土跨国公司,鼓励企业利用国际经济合作条款,开展跨国并购、 绿地投资等跨国经营活动。发挥本土跨国公司全球产业布局优势, 鼓励企业向国内外拓展市场和资源空间,开展产业链内部进出口 贸易,带动对外贸易发展。到2026年,每年培育认定本土跨国公 司20家以上,争取更多公司入围全省榜单。(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
(九)区域协同开放提升行动
1.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开展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地 区)、以人民币计价的跨境易货贸易试点,积极拓展沿线国家(地区)新兴市场。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进区域综合交通、能源设施、信息网络互联共建,构建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产业合 作体系,增强区域教育、医疗等领域合作,强化跨区域污染联防 联治和生态保护联动治理,加快形成规则相同、标准互认、要素 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到2026年,我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地区)进出口额达到500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备案额达到35 亿美元。(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教育局、市生态环 境局、市交通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大数据局、市能源局)
2.联动共建海洋中心城市。着力打造世界级临港产业集群, 增强海洋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扩大海洋国际国内合作,参与海洋 领域国际标准制定,拓展国际海洋友好城市。深化海洋治理领域 数字化改革,系统提升海洋城市形象品质与景观风貌。到2026年,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地位初步确立,海洋经济实力迈入全国第一方 阵,全市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达到3400亿元。(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
3.推动都市圈协同发展。主动对接上海都市圈,高水平建设 前湾沪浙合作发展区。唱好杭甬“双城记”,推动与杭州错位发展、 协同发展。加快宁波都市区建设,强化中心城市极核功能,推动 甬舟、甬台、甬绍一体化协同发展,提升都市区在长三角城市群 中的地位。到2026年,宁波都市区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金南翼。(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4.扎实做好对口支援帮扶。高质量做好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对口合作、山海协作和结对合作帮扶工作。深化东西部协作, 持续打造甬凉东西部协作典范,助力凉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发力做好援疆、援藏、援青工作,全力 打造对口支援工作升级版,形成更多具有宁波辨识度、标志性和影响力的援建项目、援建模式。(责任单位:市支援合作局)
(十)国际交流合作提升行动
1.扩大卫生健康合作。深化全球抗疫合作和公共卫生领域交 流,参与“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推动疾病防控技术交流和经验 共享。参与建设中国—中东欧国家公众健康产业联盟,加强联防 联控和疫情防治合作交流。支持有条件的医疗企业“走出去”。到 2026年,国际医疗机构在我市落户数超过2家。(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经信局、市商务局)
2.深化科技创新合作。加快建设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 研究中心。推动宁波诺丁汉中英科技创新园、海曙国际科创城等 扩能提级。支持在甬企业、高校院所、科研机构设立海外创新孵 化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合作平台。到2026年,全市研究与 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6%。(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3.提高教育合作质量。深化国际教育合作交流,落实共建“一 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推进教育国际合作模式和机 制创新。承办中国一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会议。深入推进中国一中东欧国家职业院校产教联盟和金砖国家职业教育联盟建设,合作培养人才。到2026年,全市国际知名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机 构和项目)数量达到50个,在甬留学生人数超过6000人。(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4.推进双向文化交流。高水平举办国际港口文化节、宁波特 色文化产业博览会、海丝国际音乐节和宁波开渔节等活动,发挥 保加利亚索非亚中国文化中心、中东欧国家联络处、海外工作站 等涉外平台作用,提升宁波东亚文化之都、东方文明之都国际影 响力。支持文化企业参加国际展会,推动宁波文化“走出去”。到 2026年,全市国际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城市数量超过137对。(责任单位:市外办)
四、保障措施
( 一)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两 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确保党的领导始终贯穿于打造国际开放枢纽之都的全过程、全领域。
(二)加强组织保障。强化全市开放资源的统筹协调,建立 健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市级各有关部门专项 推进,各区(县、市)、开发园区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形成市县联动、部门协同、企业参与、全市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三)加强政策支持。加大开放发展支持力度,统筹财税、 土地、金融等资源要素,制定出台相应配套政策,积极向上争取更多政策支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四)加强考核督导。探索建立全面反映开放发展状态的综 合性考核指标体系,细化量化工作目标,完善闭环管理机制,实 行动态调整,进一步加强监测评估和监测考核。建立健全督导制 度,对落实不力、工作落后的地区和单位,及时开展跟踪督促;对成效明显、亮点突出的地区和单位,及时进行总结并推广经验。
附件略。
原文链接:
https://www.ningbo.gov.cn/art/2023/1/10/art_1229533140_1761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