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里有哪些“坑”?
撰文/Zoff
城市更新一直很热,但更重要的还是冷静。
的确,不管是城市发展还是商业资产,“从增量到存量”的趋势成为定局,某市不再审批新建商业项目是一个开始,在未来可见的几年里,城市更新注定会成为商业主战场。
而从商业的维度来看,城市更新,就是如何把城市里那些老旧的,缺乏维护和运营的商业物业存量通过各种手段去提效提质,让这些本来有潜力的地方“亮起来”。
这件事其实很让人兴奋,它不光是一门生意,还有很多的机会、想象力和乐趣在其中,让哪些城市里有故事有记忆的老房子赋予内容,重现繁华,进而被激活被看到,让年轻人,游客,好的品牌重新来到这里,创造生活目的,提升资产价值的同时,也在为城市创造价值。
这也让很多人都想参与其中。不只是传统的商业地产人,事实上还有做品牌、做酒店、其他产业的从业者也想参与其中,把手上的物业资源盘一轮,更新一次。
可是在情怀和掌声的背后,这种更新有多少意想不到的“坑”?完成一个更新项目背后要历经多少复杂的劫难?是时候需要了解一下,冷静一下不是坏事,看看自己到底有没有准备好去面对。
在这里就整理一些。
来自“拿项目”的坑。
资产、物业、空间是一切线下内容的载体和基础,是无数个0最前面的1,资产状况,成本和限制,直接决定后面所有更新的结果。
首先最该梳理的,就是物业权属的基本情况,属于谁,属于什么企业or平台公司?是否被抵押被担保,物业自开发至今发生过什么,做过什么业态历经过什么业主方,物业用地性质如何?住宅、商用、工业or公共配套设施?产证是否齐全?是否能办执照?还有多少使用年限?还要补什么税等等此类。
在拿项目谈商务阶段,要聊的也远不止租金,到底能签多少年,续租能否优先?租金是否跳涨?如果是轻资产合作,那会涉及到前期各种筹开成本,管理费、资产价值提升的分成,还有对赌协议,这是个更需要理清的帐。项目最终能不能挣钱,和这些初始商务条件有决定性关联。
而面对国资背景项目资产,一定要注意沟通及决策成本,这里就不具体展开。
这些问题看似不复杂,但随便一个问题都足以推翻全局,让后续的改造更新都无意义。所以要摸底,要尽调,要各种了解清楚历史关系;越是年轻团队,越是外行,外地团队,反而越容易在这件事情上吃亏,因为大家擅长的能力往往在内、品牌和运营方面,反而缺乏对资产本身状况的关注,极容易出现颠覆性的结果:半途而废,或者怎么都算不过帐,带来的都是损失。
来自物业本身的坑。
看任何老旧物业都最好带上建筑师。要细致的踩现场,从地上到地下,看遍每个出入口和动线,搞清楚周边街道关系,要重新勘测建模,的确,一些来自上世纪的物业,大概率是连图纸都找不到,因为那个年代还没有CAD,画图靠手绘。
同样道理,物业的各项指标也要理清,光是面积就有建筑面积、计容面积、使用面积、租金面积...本身就是几个不同的端口,要明确其中区别,也要看看容积率,是否有加建改建的可能性;以及物业的各项指标,包括用电功率、水压、荷载、逃生扶梯、消防安全、油烟管道,后勤用房...作为商业人,大家可能会过于关注出入口,展示面,地下车位,人行动线和划铺一类的问题,而后勤配套经常是容易被忽略的一环,改造出来或许看着很美,但用起来就发现餐厨垃圾车只能和客梯混用,从人行动线穿过,再好看的场景,都会被这种垃圾和异味搞的影响心情。
当然,涉及到改造则是更重要事情,不光是搞清楚建筑结构,明确物业是否有改造条件,有多大的改造空间以外;关系到加建, 改立面等事项都需要报规,涉及到古建文保历保等,不光是需要资质,而且还会对经营业态有限制,比如历保不能出现明火,意味着所有重餐都不能做,的确,每个规范性要求都会影响后期的业态定位,这些都是需要细致梳理,并且考虑在内的。
虽然在这些细节问题上,都有专业团队和人来去应对,但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需要有所认识,而不是简单成为一个PPT选手纸上谈兵。特别是做业态定位,空间永远都不是想填什么填什么,物业条件一定在业态逻辑之前,一定要留意物业的各个限制条件,以及明白它到底能装什么很重要,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开始去做商业定位,做测算,才有迹可循。
如果有条件,记得也带上品牌方一起看,尤其是餐饮品牌,餐饮业态对物业的要求往往是最具体最细致的。
一些“钉子户”的坑。
如果你在一个更新过后的商业项目里,看到一些很莫名奇妙的业态,莫名其妙的五金店包子店,小超市还是什么地摊式的餐饮,和周边格格不入,那么这大概率不是团队的问题,而是一些历史遗留难题,或是因为业权分散物业没有收全,或是之前团队埋下的雷。
特别是在对一些经营不善的老场子做调改,做更新时,这是一个必须要完成的动作,就是全面梳理场内租户的各种合同商务条款。
在过去商业团队流动性不小的时代里,不乏有个别人为了完成指标,签出各种“不平等条约”,比如超长的租约动辄八年十年并且附带高昂代价的毁约条款,而且租金还不高,甚至没有固定增长;奇葩的还有要求商管MKT每年固定采购多少金额的活动,甚至是运营反补;或者有些商户就是有些强大背景,谁来了都不管用,就要在这个铺子上占着。
每一个“钉子”,都将会成为改造更新过程中让人头疼的难题,所以一定要去“摸底”,有相应的解决方案,或者提早放弃。
原项目团队,若有可能,最好要留两个人到新团队里,最好是物业或运营端口,能快速搞清楚许多历史问题。
关于设计和产品层面的坑。
这也是个极容易“踩坑”的领域,有不少项目已经在其中。
不得不说,对于做商业做更新而言,好看不一定好用,好打卡不一定算过账,砸钱不一定会有好效果,为了网红,可不一定会真的网红。
或是因为这两年“非标商业”的说法传的到处都是,导致太多项目硬去对标“非标”,把“非标”干成了新的“标准”化...于是你能看到不少新的改造项目长成了有点似曾相识的样子,各种凹造型,最终让空间越改越难用,越改越难用,越冷清,导致“反向更新”的结果,甚至还不如改之前的状态。很难讲这其中发生了多少没必要的浪费,不光是投入,还有时间和项目机会,以及心力。
这其中不光是甲方,极少数建筑师设计师也些有自己的私心,想要出作品,一战成名带来传播,才能在越来越卷的时候接到更多的单...也会忍不住凹个造型做一番表演。但事实上,在城市更新或者做商业改造的领域,我们认为真正的“一战成名”来自于项目的总体成功。光好看,开始“爆出圈”也是没太大意义的,一定要运营和内容逻辑也成立,并且健康可持续,创造资产价值和城市意义,才是真正的所谓成功。
所以如何解决这种“网红化”更新问题?同样的道理,以资管为基底,用运营和内容思维去驱动决策,推进项目,让懂运营的人前置参与到各个环节里去,包括投资、定位、设计等等;也让理解内容or做内容的人,或者说符合目标客群的人,再或者,就是项目的“大主理人”来去判断一些“感性”的部分,审美、体验、场景等等,以此推动的项目,会更能禁得住市场考验。
项目决策与团队层面的坑。
坦白讲,许多更新改造类项目真正的压力并不来自于外部市场,而是来自于内部管理,再具体一些,就是决策和团队层面出了问题。
为什么传统意义上的大商管平台,大公司体系很难操盘小体量的商业改造项目,是缺资金资源?还是缺人才,缺项目?其实都不缺,缺的就是有效的决策机制和与其相适配的团队。传统商管平台的管理方式往往适用于规模化的商业产品,比如购物中心,城市综合体等等,强调执行力,安全和稳定性,也很在乎标准化流程化,但这些到了做改造项目时,几乎都成了短板。
改造项目,因为过程中的千变万化,面临的问题往往是即时的,没有标准处理方式的,需要快速反应快速决策,需要灵活可变的操作空间,需要一些来自别的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想象力...不能让团队太忙于繁重的Paperwork,折腾部门内部沟通,或是永无止境的“走流程”。这也注定了决策一定要短,团队也要小而扁平。
从决策逻辑来看,多股东共同参与合作项目很正常,但项目一定需要一个“话事人”,即项目总,操盘手,“大主理人”,必须要有明确这样一个人来统筹全局,否则多头领导必然会带来决策混乱,浪费时间和资源;而这样的操盘者不光是需要懂专业理解市场和运营逻辑,有点情怀和开放心态,其实还有个更重要的素质,就是能熬得住。每个更新项目都需要熬,没有例外。
而对于团队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专业度和所谓多少年的经验,而是要有共同认知和愿景,以及日常做事的态度+执行力。
就实际观察来看,做城市更新需要的团队,其实与品牌口出身的人更匹配,而并不是商业地产背景,更新项目体量小但玩法多,需要创造力和各种细节。的确,做这种更新项目实质上更接近于开一家超大的“集合店”,而不是需要多么宏观的“商管能力”。
来自招商和推广层面的坑。
在招商层面,更新项目需要避免用传统商业地产的思路来看待。
传统商业地产,往往是在一张“白纸”上做文章,在崭新好用的物业上来操盘,往往有非常鲜明的业态组合逻辑,依托主力店带动,从业态和客群维度发展,逐层填满每个铺子,打造成一个区域的一站式生活目的地。
然而这样的招商逻辑,面对城市更新项目基本没有意义。这个项目体量有限,形态多样铺位也“非标”,不管是客群,场景和周边状况都和传统商业地产截然不同,自然也需要不同的方法。
这些更新项目常常身处老城区,“长”在这座城市里,或许是一条街一个小盒子小院子,和周边道路设施,和附近的社区有直接密切的关联,所以首要思考的其实是如何融入本地的生活需求和已有文化,与社区街道和谐共处 ,和周边商业互补提升,避免水土不服;在此基础上,才开始思考如何做出圈,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吸引范围外的客群到达,把这里当作从城市目的地。
而在推广端,更新项目遇到的难题,来自于没有主动出击而是被动应对,导致“一步慢步步慢”,吃尽舆论的苦。
这些更新项目,因为场景和内容的独特性,常常都会成为各路博主的内容素材来源,所以在项目开业前后,甚至是围挡施工阶段,就免不了会有各种人来采集素材,甚至就开始打卡剧透项目,让项目以“半成品”的状态展现,或是被各种奇奇怪怪的说法来阐释,反而误导外界看法...这一切,都很容易给外界一个松散的印象和错误的预期,甚至连开业时间,入口方式等都缺乏统一说辞,造成现场管理混乱,造成各种不可把控的后果。
所以“主动出击”是必要的,即是主动输出有品质的内容。这不只是为了放大声量,支持招商,更重要的事情在于“以正视听”,给所有的博主、KOL、KOC和媒体一个官方视角、标准答案、或是探店体验的方式,并进一步扩散出去,让项目有理想的第一面,而不是被淹没在各种奇奇怪怪的说法中,疲于解释。
以上。
这不是劝退贴,还有很多细节值得讨论。
每一个城市更新项目,一直都以复杂性和漫长性著称,也因此,每个有思路,有实践的城市更新项目的操盘者都非常宝贵,也会是未来行业里很稀缺的一类人,会很值钱。
而这种看见坑,避坑填坑的能力,也将是一种核心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