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商业唯“慢”不破!该如何“慢”下来?
近几个月来,我们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去商场
“散班味”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商场成为他们消除紧张、倦意,在人间烟火气中获得精神疗愈的高性价比场所,然而只逛不买的他们,给商场增加了人流量,但是消费金额并没有随之增加。
商场里消费者的数量增加了,但消费的金额却减少了,这种“消费降级”的现象已然成为现实。而在消费降级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也会有所不同。
当经济增速放缓或经济环境不稳定时,人们的收入增长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消费信心下降,消费行为会变得谨慎,对非必需品的消费会相应减少。同时,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很容易感到焦虑、压力和疲惫,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提高生活品质成为大部分人的向往和追求, “悦己”理念愈发为众人所接受和追捧,人们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到提升生活品质、追求个性化的消费中,而不是投入到传统的大额消费中。
2023年到2024年的热门关键词和梗也都体现了“ 高性价比与松弛、舒适 ”的特点,比如“CityWalk”、“穷精致”、“冥想”、“松弛感”“不是XX买不起,而是XX更有性价比”......可以看出来消费者越来越关注性价比与自身感受,其价值观和消费行为均已发生改变: “贵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我的”,精打细算、取悦自己才是当下消费者的主要特征。
观察近两年的一些出圈商业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商业的共同点就是 “慢”。
#01
何为“慢”商业?
慢商业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商业模式的转变,它强调的是一种 相对于快速消费和快节奏生活的“慢”的理念。这种商业模式的形成,往往是由于 人们对生活品质和个性化需求的追求,以及对慢生活的渴望。
如今信息爆炸,各种媒体充斥着人们的视野,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往往只能提供一些表面信息,不能真正满足人们的内心需求。相反, “慢文化”和“慢生活”可以让人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感受生活的意义,从而获得更多的精神满足。
其实“慢”商业的概念早就有了,而现在大家提的少,做的却多了。慢商业在一些领域已经开始出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例如独立书店、手工艺品店、咖啡厅等。这些商家往往注重商品的质量和特色,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和体验,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放松和享受的空间。
东京下北泽BONUS TRACK与Reload
东京 下北泽 ,是都市青年的淘货圣地,也是东京“漂客”和文艺青年的寻梦之地。这里每天都上演着青春的群戏,充满了青春的自由与热望。东京的商业生态可谓非常多元,下北泽以邻里社区为商业生态的概念无疑是很有特点的一个。
位于下北泽站与世田谷站之间的BONUS TRACK无疑是代表下北泽个性化气质的商业项目之一。不到1000㎡的BONUS TRACK兼具了下北泽的商业气息和大田的静谧居住氛围,拥有4栋商住一体的“ 长屋 ”,和一栋位于正中央的商业建筑,融合了居住和商业多个维度,远远一看,感觉就像在地上放了几个建筑盒子,自在且随意。
而在这几个“建筑盒子”内又完美地嵌入了黑胶唱片店、复古书店、咖啡店、面包店、餐厅酒吧等店铺,围绕着“有品质的日常”大作篇幅,让人不由自主地就放松了下来。
除了BONUS TRACK,在下北泽这样个性又文艺的地方,还有一个独特的商业空间,那就是Reload。
如果说BONUS TRACK是外溢而随性的松弛感,那Reload就是内敛而静谧的自在感。Reload由24栋低矮的分栋式建筑组成,由室外回廊和内部庭院连结,形成了和谐的画面,方正空间下的绿植又给项目增添了灵动的层次感。
Reload拥有着20多家特色店铺,如日本茶师十段的大山兄弟经营的日本茶专卖店茶苑大山;以“有照片的生活”为主题的书店GREAT BOOKS;以文具和相关杂货为主的小店DESK LABO……在Reload富有层次感的空间内,人们能感受到曲径幽长,以及转角遇到惊喜小店的感觉。
清迈Jing Jai Market
都说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心里平静了,自然也就觉得生活慢下来了。位于泰国清迈的Jing Jai Market(真心市场)可以说是市集型融合商业的典例。在Jing Jai Market,你能感受清迈当地真正的市井文化。当地农民将自家种的新鲜蔬菜瓜果送到这里摆卖。这也是JJ市集的初衷,让农民们能更方便地售卖自己的劳动成果。现在的JJ市集,除了各种农产品还有各类美味的小吃、好看的艺术品等等。
这里有生活也有艺术,既朴实无华又雅俗共赏。市集主要包含三个部分:Jing Jai Village、Jing Jai Market和Jing Jai Gallery,分别代表三个概念:手工艺、食品、艺术和设计。
穿梭于各个摊铺,你可以买到约250名当地工匠出售的手工艺品,包括陶瓷、木制品、纺织品、珠宝首饰等,找到各种收藏品和复古物品,品味清凉茶饮,观看乐队演出和泰国传统文化表演的巡游。此外,你还可以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本土文化气息,因为这里保留了大量Lanna建筑(兰纳王朝时期的典型建筑风格)。
Jing Jai Market旨在成为人们生活和互动的空间,不论是融入泰国传统民俗的美陈布置,还是年轻人表达个性的涂鸦打卡墙,或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小商铺,无不体现了“ 商业在地化”与“ 艺术生活化”。
#02
商业为何“慢”?
那商业究竟为何要追求“慢”,而且“慢”商业如此受欢迎?
消费者是商业活动的核心。 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和行为模式直接决定了市场的需求,从而影响企业的产品、服务和营销策略,当消费者的需求发生变化时,商业也需要相应地调整以满足这些变化。其实“慢”商业的本质就是 去商业化。商业项目越来越“开放”和“亲民”,环境舒适,氛围Chill的场所在无形中提高了公众除明确消费目的之外的到访意愿, “不需要消费”却促成的消费,不是偶然,而是在商业软硬件条件加持下,客流提升与消费心理作用下的必然结果。
曼谷The Commons
The Commons是一家坐落于泰国Thonglor街区的社区商业项目,曾被时尚杂志称为曼谷的“小纽约”。
然而与纽约的眼花缭乱不同,The Commons整体采用原始工业风的设计,搭配欣欣向荣的绿植,一眼望去简洁舒畅。
同时贯穿其内部的阶梯式平台,创造了大量开阔的公共空间,人们可以轻松自在地在此处休息、聊天、学习,也可以散着步,悠闲地从一层走到二层。而三层和四层的开口进一步加强了垂直空间的连续性,游客在底层可以清楚地看到楼上的店铺,从而自然地被吸引到其他楼层。
the commons作为一个社区Mall,最强烈的表达是 “反商业 ”。在这个四层的建筑体内,随意地摆布着餐饮、酒吧、特色小食及生活方式店铺,基本上没有任何零售品牌的规划,更没有强调“消费”的氛围。所以当人们走进来的时候,直面的感受就是“闲散”、“日常”。
关于The Commons,有句经典的话:“Our intention is to build first a community, then a mall.”(我们首先要做一个社区,然后才是购物中心。)The Commons突破了传统盒子Mall的封闭模式,巧妙地运用“阶梯”的元素打通商户之间“屏障”、融合室内外场景,营造出开放、通透且充满活力、延展力和想象力的空间,打造了一个“关于人、关于生活”的社区。
福州烟台山漫步街区
相较于传统盒子Mall的秩序感、逻辑感,街区商业似乎显得更加混沌和无章,相应的也就多了些人情味儿,少了些商业气息。与此同时,街景营造作为重要的城市社区空间,也承载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 一条道路就是一座城市的记忆。
烟台山地处仓山区,是福州人文底蕴最为厚重的城区之一,身在此处的漫步街区也理所应当地在对烟台山文化、历史肌理的解构与创新重组后,传承着烟台山的精神与烟火气,将自身定位为“城市艺文商业漫步空间”。
整个项目包括了46栋老建筑,13条历史风貌保护街巷。几经穿行,所有擦肩而过的建筑都沉淀了漫长的历史,所有踏过的街道,都保留了岁月的痕迹。
身为历史风貌改造区域,理应富有历史气息,烟台山漫步街区独特之处就在于其创新部分。在招商运营方面,福州烟台山入驻了一批真实、热爱生活、有表达欲的主理人,带来了年轻且丰富的商业内容,覆盖餐饮点、文创、体验、潮流等业态。
例如,集合原创服饰、咖啡店、露营装备等为一体的att-store;将杂货文化带入福州的华记杂货铺;将新中式茶室与阅读空间结合的春一茶事;融合料理餐厅 The Sigh 瀑布......这些品牌的主理人没有激进地营造商业氛围,仅仅只是分享美好日常,自然地融入了烟台山这片区域。
“去商业化”不是指消抹商业氛围,而是消除消费者对 “毫无内容、强买强卖” 的抵触心理,激发消费者的 “主观能动性”。烟台山古朴的外壳下是新鲜的内容,其一老一新的冲击感很好地激发了消费者的兴趣。
狭窄曲折的登山路、安静但坡度较缓的“弄道”,纵横交错的“里道”,三个层级的流线有条不紊地组织起了盘综交错的逛游动线,让消费者在一步一景、游逛玩乐间,体验轻松悠然的户外松弛感,享受舒适健康的休闲商业体。
#03
如何“慢”商业?
那我们应该怎样“去商业化”,打造“慢”商业?
想要让消费者有一个良好的消费体验,首先得让消费者放松下来。在寻找“快”与“慢”的平衡过程中,不少品牌与商业逐渐将“松弛感”作为自身底色,积极营造各类情绪宣泄的第三空间出口。 开放空间、亲近自然、休闲业态、慢生活营造,这几乎是焕醒人们松弛感的必备。想要成功打造松弛感的商业空间,首先要正确理解“松弛感”这一词语。
与上文中“去商业化≠拒绝商业氛围”相似,松弛感不等于躺平。躺平意味着要降低自己的欲望,远离竞争,擅于放弃;而松弛感则是承认了世俗的欲望—你完全可以渴望成功,不过你要慢慢来,且要豁达地接受任何一种结果。可以看出, 松弛感的内核是长期主义。
理解了松弛感,我们现在可以聊聊“松弛感”商业了。
檀谷
“ 在快时代,过慢生活”,这是檀谷的目标。通过营造一系列“慢”场景,檀谷形成了背靠山水,有园有街的镇域风貌。
檀谷最早设计建造的是慢闪公园,是一处集“公园、街区、展厅、剧场”于一体的复合空间。公园主张亲近自然,以山石、草地、植物、水系点缀空间,呈现出丰富饱满的自然生态,场地内散布着各类自然主题、趣味主题的艺术雕塑。
自带海派腔调、主张“自然美学”的一尺花园北京首店就开在此处,这不仅是一间咖啡厅,更是一处艺术展厅、一方山间疗愈所。此外,这里还有着慢闪艺术馆,可举办小型展览、演出、沙龙等活动。
如果说慢闪公园体现了檀谷对公园生态的理解,那慢闪广场则是将“公园生态”做到了街区化的呈现。
一群低矮的建筑横向铺展,形成了围合型的建筑群,以此保留最好的景观:“在任何方位上向斜角20°观望,都能看到有远山轮廓的天际线”。
檀谷将视野退让给自然,慢闪广场里的每个主理人店铺也都有着互相退让和互恰的精神。在这里,我们可以去Friendly感受骑行文化;去单向空间沉浸在书海理;去十三邀小酒馆品味特调鸡尾酒;去Joyland乐园感受黑胶与爵士的魅力......
檀谷汇聚了各个领域的品牌,无论是品质餐饮、潮流生活,还是户外运动、文艺体验,都围绕着“人”的逻辑,服务的都是注重生活品质、向往自由生活的客群。
阿那亚
当你站在海边,望向无边的天际,感受到独属海的咸湿气味时,似乎所有的琐事都回避了。2012年,阿那亚只是一个位于秦皇岛,处于生死边缘的偏僻楼盘,而现在,它成了旅游度假的首选圣地。人们谈起阿那亚的时候,往往会这么形容:它是精神的乌托邦,是时间短暂停留过的世外桃源。
阿那亚这种“疗愈感”一部分来自于富有诗意的社区空间 。除了与大海对望的孤独图书馆、阿那亚礼堂、UCCA沙丘美术馆、阿那亚艺术中心等富有诗意的建筑,在阿那亚,我们可以看到书店、艺术空间、餐厅、酒吧等业态穿插在人们生活的公寓、别墅之中,我们可以去楼下逛超市,可以去街角喝咖啡,也可以在马路旁喝杯酒......与生活方式有关的种种变得触手可得,而艺术也变得不再遥远。
而这种“疗愈感”的另一部分则来自阿那亚不间断的文化活动。一年四季,阿那亚相继举办了潮流派对、海浪电影周、各类音乐节等;2023年戏剧节期间,这段小小的海滩在11天内就接待了30万游客。
为了让阿那亚成为一个文化社区,阿那亚在内容上做了大量投入:深夜食堂、驻馆计划、电影院等许多文化艺术项目,目的就是为了“让艺术生活日常化”。
阿那亚这种“自我疗愈、自给自足”的社区模式似乎让所有来到这里的人都感觉时间仿佛慢了下来,精神得到了升华,灵魂得到了治愈。
#04
结语
满足消费者的切实需求,是商业存在的根本意义,也是商业推陈出新的灵感来源。在愈发浮躁的现代社会, 人们一方面追求短平快,急于求结果,静不下来,一方面又追求着松弛感的生活方式,似乎慢生活,是最引人羡慕的。
消费降级下,我们正在走出一种以奢侈和浮华为标志的消费时代,进入到一个更加注重性价比和个性化需求的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人们最大需求将会是如何用较低的成本 “悦己” ,即人们希望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能够节省更多的成本。
时代一路狂奔,求新求快,松弛感反而成了特别稀缺的价值。效率不能直通幸福,消费已不再是商业唯一的目的。 如何以“慢”商业抵达“慢”生活,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课题。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