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新商业人”?
撰文/Zoff
行业似乎陷入了某种焦虑。似乎所有人都陷入了一种不满足,对自己和手上的项目感到忧虑,总觉得别人好。
那些常年做传统商业的同行,动不动就要去学习“非标”,会用各种方式去研究去考察。而那些身在这些新项目里的人,常常也对自己的前途堪忧,觉得这些项目离开了所在平台逻辑就没法做,还是传统商业靠谱,想回到港资,回到“正常”的项目里,更有市场价值。
更多的人其实是在处处焦虑,既要各种新商业好玩的场景设计,要各种新鲜的品牌内容,还要追求流量和话题度,可是怎么会有那么多“既要又要”。
然而有些焦虑,来自于这个“下沉的夕阳行业”和不确定的大环境。
的确,现在的难可不只是招商端口难,招商基本一直都很难。一边要和老板们对重投入的悲观情绪做斗争,还要和竞品项目来回切磋争取品牌,还要踮着脚尖找那些更好的品牌来。
而在“降本增效”的态度下,企划则不光是承担着“花钱部门”的负罪感,承担着削减预算的大头,并且招商和运营搞不定的事情,似乎最后都堆在了企划头上,要让企划出好内容,出亮点,从零到一开始破局,带动其他板块的资源。
而运营就更不用说了,这本是个非常重要的岗位,但常常是“里外不是人”的典型,在挨骂和扣钱之间,在商户和商管的夹缝中求生存。
但更多的焦虑,也许来自于个人发展。
新项目越来越少,上升空间有限,大量中高管卷在一个小区间里;而一些创新的项目看上去似乎也没那么靠谱,太依赖平台了,各种管理上的bug又很多;那么去品牌方or去创业?这种不确定性又不是谁都能接受的。
我们该如何面对当下的这种焦虑?特别是对于“年轻商业人”,如何去面对行业,面对现实,找到自己节奏?如何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
这次继续来聊聊。
01
如何面对当下变化莫测的商业内容?
国内商业发展到今天,似乎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和当下一样充满着差异多元与自相矛盾。每天层出不穷的新项目的新品牌,此起彼伏,爆火和落寞似乎就在一瞬之间,谁看都会觉得卷,觉得焦虑。
恍惚记得几年以前,大家探讨的“创新商业”,还是大悦城式的主题街区,用以解决盒子商场的各种动线死角,低效区域,比如负二层和楼顶,但是现在的“创新商业”,有可能在公园里,在老社区,在废弃的样板间,公共建筑等等...会出现在各种离奇但还挺有趣的地方。
而这只是商业的形态差异,实际上,因为认知和消费形态的升级多元,分化已经在商业的各个维度出现。更年轻的客人越来越自我,并且早就开始以价值观,以地域和代际相互区分,一群人爱到不行的品牌和酒吧,可能是另一群人一辈子都没听过的地方;就连行业内,同样的项目,不同人的观察判断也是天差地别,有人就是想去做那些有意思有内容的新商业,但大多数其实还是在传统购物中心里,数年如一日般的做事。
但这本来就是商业升级的必然。尤其是在当下这个行业转型时刻,你看任何商业更成熟的城市,东京、伦敦、曼谷...最后所有的商业注定会走向细分和独特,走向“非标”,找到自己的客群和生存空间,不得不说,在解决了所有城市“Mall从无到有”之后,在未来,不同的资源平台,不同的算账逻辑和不同的客群消费,注定着国内商业只会会更加“去中心和差异化”。
我们要接受一个事实,曾经一种样子的盒子,一套标准的购物中心投资模型,到处黏贴复制的时代不可能再出现了,甚至会因为太多都会关掉不少,这样的事情在美国九十年代已经发生过一遍,在我们这里依然有可能发生;而且在未来的城市更新进程里,那些大量低效老旧的商业物业,该如何用不同的手段去激活更新,这背后的每一个案例,再也没办法刻舟求剑,只能一事一议,用不同的商业策略去面对。
面对商业新出现的各种形态和内容,只有一个建议,就是保持开放,主动理解,放下个人主观成见,甚至要推翻自己曾经的看法,去看它得以持续运转的逻辑究竟是什么,只有这也我们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包括我个人也曾经对“二次元古风潮玩”一类的主题感到不适,总是觉得客单低客群杂,没什么意义;但不得不说在这个环境里,这些商业主题的生命力超出了想象,实实在在带起了那些本该废弃的老百货,上海有ZX,成都有天府红...等等这些项目,就还是这么生存下来了,还活的挺好。
的确,在未来我们要习惯被“打脸”,而且这样的"打脸"可能是好事,这意味着你认知扩大了,见识了新的逻辑。原因很简单,因为市场的复杂与变化,终究还是比人要大,更多时候我们只能观察和理解,别当二极管。
市场永远都是适者生存,而非强者通吃。在变化面前,没有大师,也没有标准答案,我们所有人都是在路上的学习者。
02
如何面对做商业的“偶然与必然”?
说点实话和人话。
作为商业人,项目经历是极其重要的个人能力背书。看一万篇项目分析推文,写几千页PPT,来回去考察某个案例,坦率的讲,都不如实实在在的参与去做一个项目来的实在。道理很好理解,看,只能看到一个结果,只是表面的呈现,背后生成的逻辑,需要的资源,谈判的过程,推进的关键点,不参与其中永远都不知道,也几乎摸不到核心部分。
但做项目的痛苦也在于,这里面有太多的机遇甚至是运气成分。
的确,每一个好项目背后都不只是天时地利,它需要太多的要素匹配了,有时候也许什么都准备好了,好的平台,团队和品牌资源,但遇到了一个不好的时机,也一样会受影响;还有些项目,什么都准备好,却常常因为股东和投资问题,直接"自爆"了,数不胜数。
对个人来说更是如此。不得不说有的人运气好,来的巧,在从业之初就有机会进入到不错的项目,真正干实事的Team,遇到有想法做事情的Leader,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一个“梦幻开局”;但大多数的我们,可能就身处一个很"正常"的平台,每天写着自己都不太信的PPT,做着千篇一律的项目,有想法但受制于各种因素难以实现,只能纸上谈兵,留在一遍遍说服公司的过程里。
包括我本人,也曾有不少这种经历。但在这里想说的是,如今的突破机会,不是说要一路高歌猛进,要从好项目到好项目,要一直在光环之下...这并不现实;实际上,机会在细节里,在许多看起来不怎么样的地方。
原因很简单。商业到最终,是要创造价值解决问题,越是底子差的项目,其实可以提升的空间就越大,一点点的提升和爆点都很容易被看到;而越是商业发展弱的城市,只要城市和人口的底子在,反而做成的概率也越高,因为没那么卷,你只要做出来就有的做,追求的不是第一,而是"唯一",当然,唯一自然也是第一。
听起来很像鸡汤是吗?实际上亲眼所见太多的"从品牌爱答不理到品牌高攀不起"的案例,不得不说,很多如今很火的项目,较好叫座的案例,在最开始经常都是被不看好和被嘲讽出来的:被嫌弃位置太差,被吐槽团队不专业,平台没名气,但还好团队在坚持标准,反而因为预期不高,最后呈现还可以,在行业内外得到了巨大的声浪和支持;可是有些看上去天时地利人和的项目,所有人都会觉得能做好,反而让团队懈怠,或者说因为绝对有利可图,外界干涉的因素太多,会导致项目失控,这也的例子比比皆是,就不点名了。
这样的看法或许太主观,不得不说这种事情在行业里发生了太多次,但你会发现,好项目的背后都有一些"必然",这就是大家在坚持水准,在一心想好,不管内外怎么看,都还是把这件事先按标准做出来,就一定能得到正向的反馈。
是的,好想法好资源其实都不是最难的,最艰难的事情依然是呈现,是落地,是相信逻辑和判断,是坚持好体验的初心。
特别是在当下的商业环境里,那些传统意义上的项目要素,比如平台背景资源什么的,已经没那么重要,到最后不管你的来路如何,只要带来了好的体验和服务,好的商业内容,最后一定会得到市场的结果,因为市场行为总是公平的,市场是日复一日的无声投票,大家最终是用脚和钞票买单,不是用嘴来说。而且只要是真正有实际意义,非自嗨式的创新,最后市场的反馈一定会超出当初的预想。
尽管项目机会往往是机遇,是偶然,但依然可以去努力创造这样的机遇;因为在市场的实测下,最后的结果一定合情合理,这就是不确定里的确定性。
在这种混乱和迷茫中找到必然,找到逻辑,才能战无不胜。站在市场的那一边,平台、老板、品牌最终都会听你的,因为我们做的是商业,大家到最后都需要挣钱,都需要事情本身最终成立。
03
如何防止行业内的“自嗨”?
一定要珍惜你那些行业外的好朋友,他们是清醒剂。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们是真实和直接的,他们让我们防止自嗨,让我们看到本质。
有事没事就要问问他们,那些在行业里"很火"的新项目他们自己是否知道?他们是不是愿意去?问问他们平时到底去什么样的商场,买什么品牌,线上和线下的消费习惯是什么;要问问他们怎么看这些场子里的活动和展览,问他们自己怎么看。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质疑"非标商业"这个说法,即便是这个概念我们两年前就在使用。关键的问题是,这个概念本身并没有说清楚任何事,因为所有的商业最后必然"非标",这是客观规律;同样它也没说清客群和消费场景,更重要的,这不是C端能理解的消费概念,它只在行业端流传,太ToB了。
而且我们想说,在如今"增量开发"萎缩的时代里,很多中间环节会被压缩掉,包括各种形式To B的顾问、策划、咨询等等,很简单,因为许多这种环节是因为增量时代冗余下来的;当年一片向好高歌猛进的时候,自然需要这些乙方和行业内的故事,可是当停滞来临,就是需要真本事的时候,就会压缩许多水分,那些自说自话的环节, 只会堆PPT,抄各种二手经验,看不清市场的团队,都不可避免的会被挤压,会越来越找不到事情做,这种事情正在发生。
究其根本,商业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ToC"。包括各种共创,各种场景的创新,究其根本,都是让项目方拥有更好的"C端能力",搞定C端才能从根本上搞定B端。就连我们做感性城市视频号,也在追求同时ToB和ToC,让行业内外都能看得懂,并得到数据和流量的反馈。
C端才是所有商业动作最终的买单者,一单一单的具体消费,才是撑起一个项目正常运营,最终保证租金,保证一个商业物业资产价值的基石。
如果用C端逻辑看这些创新商业,问题就会从“消费者到底会喜欢什么”开始思考:如果因为好看和打卡而来,又如何促进他们的转化?消费也是如此,只不过现在我们所说的消费还不只是简单的花钱,对内容的消费也是一种类型,它尽管没有带来直接买单,但是却无形中带动传播,影响着更多人来买单,这也是创新商业的一种逻辑,尽管项目本身小,但是由于自媒体的传播和扩散,项目本身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这个体量所能带来的。
而对品牌来说,这里就不只是一个单纯卖货的空间载体,更是一个优质线上内容生产地,也可以有效带动他们的在别的门店和在网店的消费,或者说能助力他们在其他项目的选址落位,这个时候,他们就有可能打破传统选址逻辑,甚至付出更高的租金也要来这个项目,这才是创新商业应该思考的问题。
这些所有理性和感性的价值,不仅直接的去吸引C端来,也会着力在品牌上,来你这里开一家更有意思的店,最终让场子"活起来",各种心态的创新商业,其商业价值也可以因此展开。
不得不说,克制自嗨,唯一的正途就是要回到C端,从C开始出发,从真实的市场状况出发,结合着在行业里的专业思考,又直接又理论,既接地气又能形而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商业问题的核心所在。
04
如何成为未来被需要的“新商业人”?
有新的商业环境,就有新商业人,才能创造出未来需要的新商业,才会在未来更稀缺,更被需要。
这样理想化的“新商业人”是怎样的?
新商业人是更全面的。面对变化频繁和一事一议的市场,新商业人的能力不止于完成标准动作和推进具体流程,而是要能真正解决问题,招商要懂运营,企划要懂招商,运营要懂企划,所有人都要理解商业定位,都要有研策思维,理解的越多,就越能独立思考,越能保持所有人对商业的认知。
新商业人是更敏锐的,是不油腻的。他们会擅长去发现那些正在成长的,好玩的内容和品牌,对各种小众的新生的,或者是独属于这座城市的消费状态有认识;他们会质疑所有过往的商业套路,不会用刻板印象去衡量合作方,而是能放下自己,去主动搞清楚逻辑。
新商业人是擅长去使用新工具的。懂得去用各种社交媒体去认识和发现新的主理人,顺藤摸瓜,并且会和他们沟通;会用AI让自己的工作事半功倍,也会用小视频来快速介绍自己的工作,想要表达的内容。
新商业人是懂得建立自我的,早早组织自己的行业资源。的确,商业人其实更需要去建立“个人IP”,成为一个个超级个体,不再只是站桩式招商,节庆式企划,靠工作时间和无数次重复来解决问题,而是能立人设,能结合自己的优势,去塑造自己的专业形象和号召力,建立信任,减少前期沟通成本,让这些商业资源可以主动找上门,让项目推进的事半功倍。
新商业人也是热爱生活的,是有审美有好奇心的。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往往没有边界,他们需要真正的爱这些事情,喜欢去探店去骑行去露营,对各种的圈子和潮流文化很在行,也能游走在不同的城市里,和这些年轻老板们迅速聊起来,不只是因为工作,而是大家能探讨一些真正好玩的生活和愿望;在未来,真的很难想象一个无趣的人能做出有趣的商业。
当然,最重要的是,新商业人是可以创造的。不只是采购、搬运、对标或是模仿,而是有态度去创造一些独特的商业内容出来,不管是和品牌一起,还是就自己无中生有式的创造,去塑造一些新鲜的,非常规的场景和生活,真正的能在商业意识形态上拥有主动权,用别人去需要你,跟随你。
愿我们可以成为这样的“新商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