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盯上”龙湖天街,黄光裕零售帝国崩塌,海南免税消费不行了? | 一周全球观察
01.06-01.12
新年首宗大交易:CPP出售4座龙湖天街
2024年新开25座万达广场,全国在营业513座
H&M重回上海最大首店
10天关4家店,Inditex中国否认Zara退出中国
暴跌96%,黄光裕的零售帝国崩塌
2024海南免税消费“遇冷”
超越特斯拉,比亚迪成为澳洲热门电动汽车品牌
澳门零售业界:圣诞元旦旺丁不旺财
美国企业破产数量创14年来新高
联合国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将维持在2.8%
……
01
商业地产
*业绩/租金
01 2024年新开25座万达广场,全国在营业513座
1月8日举行的珠海万达商管集团(下文简称为“万达商管”)2024年年会上,万达商管全面总结了2024年工作成绩及提升方向,并部署2025年度集团战略及重点工作任务。
根据万达商管透露,珠海万达商管集团2024年净利润指标超额达成,新开业万达广场25座,新增就业9.3万人。截至目前,万达商管已经累积管理商业面积超7000万㎡,为各类轻资产合作方运营管理513座已开业万达广场。
02 2024年韩国三大百货巨头奥莱业绩微增
2024年,韩国三大零售集团新世界百货、乐天百货和现代百货的奥特莱斯业绩仅出现小幅增长。
三大百货巨头旗下33家奥特莱斯中心的合计销售额约合456.4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6%。这是继2023年增长3.8%之后,连续第二年低于5%。2021年和2022年两年都录得两位数的增长。
其中,名品奥莱的业绩表现很好,年销售额超过3000亿韩元(15亿元)的有14家,新晋项目为现代名牌奥特莱斯大田店和釜山名牌折扣购物中心。其中,现代大田店录得71.6%的爆炸式增长,这是因为2022年9月至2023年5月项目因火灾关闭了9个月。与2021年相比,该项目增长了20.1%。
03 梅西百货公司:计划包括在三年内关闭150家门店
1月10日,美国大型连锁百货公司梅西百货宣布了一项重大战略调整计划,计划在2026年年底前关闭约150家门店。
02
品牌追踪
*新店来了
01 茶百道在马来西亚开设第二家门店
1月7日,茶百道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开设了其在该国的第二家门店,标志着该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进一步扩张。
自去年1月在韩国开设首家海外店以来,茶百道已成功进入韩国、泰国、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市场,累计开设了13家门店。此次新店的开业不仅是茶百道在马来西亚市场的深入布局,也是其全球扩张战略的一部分。
02 三夫户外2025年计划开设X-BIONIC品牌店10-15家
1月6日,三夫户外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2025年,公司计划开设X-BIONIC品牌店10-15家。
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三夫户外还表示,目前拥有直营门店46家,其中商场品牌店10家(含X-BIONIC品牌店9家,HOUDINI品牌店1家),滑雪场X-BIONIC品牌店10家,多品类综合店26家。X-BIONIC经销商店有11家(其中品牌店4家,多品店销售专区7家)。
X-BIONIC是瑞士知名黑科技运动奢侈品牌。2020年,三夫户外以7883万元收购X-BIONIC和X-SOCKS商标,以及25项相关专利、4项专有技术等IP所有权。
03 诚品生活台南店2025年一季展开试营运
时过3年半,诚品生活台南店计划于2025年第一季试营运,而目前3D图已经抢先释出。
诚品携手建筑师罗耕甫规划全新有机绿建筑、室内空间则由建筑师萧博文操刀,融入台湾传统的「埕Tiânn」文化概念,打造6000坪共4层楼的独栋街边店,且除了书店区域外,还将规划艺文、选物、在地知名咖啡店进驻、儿童馆等,带来一间跳脱传统书店想象的全新复合式艺文空间。
04 CASETiFY STUDiO开设武汉首店,推出当地特色手机壳周边
国际潮流生活方式品牌CASETiFY“城市巡玩” 新一站,武汉首店将于1月10日在武商MALL购物中心盛大开业。
05 H&M重回上海最大首店
瑞典服饰巨头H&M已签署新租约,重返其位于上海淮海路的首家及最大门店。
该店曾运营15年,并在疫情期间暂停营业。根据上海益民商业集团发布的公开信息,租期为2025年至2029年,年租金为2550万元。该门店位于淮海路645-649号,占地64583平方英尺,共有六层楼。从2030年至2034年,年租金将上涨至2750万元。
淮海路的这家门店是H&M于2007年进入中国市场时开设的首家旗舰店,也是其最大门店之一。
*业绩速览
01 7-11母公司净利润下降65%,营业利润4年来首降
1月9日,7-11便利店母公司Seven&i Holdings公布了2024年3月至11月期的合并财务报表。集团净利润同比下降65%至636亿日元(约31.16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增长6%至9.0695万亿日元(约4444亿元),营业利润下降23%至3154亿日元(约154.55亿元)。
净利润连续第二年在同期出现下滑,营业利润则时隔4年首次下降。主力便利店业务表现不佳,加上关闭亏损门店产生的特别损失不断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Seven&i目前正收到来自加拿大便利店巨头ACT等公司的收购提案。如要在现有体制下保持“独立”,需要重获盈利能力并提高企业价值。
02 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一季度收益上涨10.4%
1月9日,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发布截至2024年11月30日的一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一季度迅销集团实现收益8951.9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15.2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4%;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319.6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1.2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2.4%。
迅销集团认为上涨主要得益于日本UNIQLO(优衣库)事业分部销售表现不俗,以及东南亚、印度及澳洲地区和北美与欧洲地区的UNIQLO业务持续平稳扩展所致。
03 安踏品牌2024年高单位数增长,FILA录得正增长
1月8日晚间,安踏体育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营运表现。
根据公告,第四季度,安踏品牌零售金额同比录得高单位数正增长;FILA品牌零售金额同比录得高单位数正增长;所有其他品牌零售金额同比录得50-55%正增长。
而从全年来看,安踏品牌零售金额同比录得高单位数正增长;FILA品牌零售金额同比录得中单位数正增长;所有其他品牌零售金额同比录得40-45%正增长。
04 开市客:12月同店销售总额增长7.4% 预估增长3.7%
1月9日,开市客(Costco Wholesale Corp)宣布2024年12月同店销售总额增长7.4%,远超市场预估的3.7%。尽管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开市客依然凭借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高效的运营策略,在零售行业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公司报告称,截至2025年1月5日的五周内,净销售额达到27.5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5.03亿美元增长了9.9%。该零售商在本财年前18周的业绩也呈现积极势头,净销售额增长8.0%,达到94.04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87.07亿美元。
*关店/裁员
01 多地撤柜,茅台冰淇淋被传将退出市场
《深圳商报》近日消息称,广州市场的茅台冰淇淋团队已解散,相关人员已清退。同时,南京、成都等地也已停止茅台冰淇淋门店运营。上述消息引发“茅台或于2025年全面退出冰淇淋市场”的猜测。
02 “纯净美妆鼻祖”将全面关闭在巴西的业务
青眼最新获悉,被誉为“纯净美妆鼻祖”的The Body Shop近日发文称“将全面关闭在巴西的业务。”据了解,这是The Body Shop自去年9月第四度易主以来,首次对外宣布关闭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去年年初宣布英国业务进入破产程序后,The Body Shop就陆续关闭了美国、法国、比利时和荷兰的子公司。这当中,The Body Shop在中国市场的业务也深受影响。
03 10天关闭4家门店!Inditex中国否认Zara退出中国
日前有网传消息称,西班牙快时尚品牌Zara在最近一年密集关店,门店数量仅剩约20家,由此预测Zara将退出中国市场。Zara母公司Inditex中国公关团队对此回应:“截至今日,Zara在中国内地市场运营超过70家门店,因此网传其在过去一年缩水超过80家门店以及计划退出中国市场等消息不实。”
Inditex中国公关团队表示,Zara一直在不断优化和升级门店。2025年上半年,Zara将在南京开设一家旗舰店,这将是品牌在亚洲最大的门店之一。此外,今年Zara还将继续升级其他门店,例如深圳壹方城门店目前正在进行翻新,上海南京东路旗舰店也已列入计划。与此同时,Zara也将不断优化在线平台。
*新招/战略
01 传李宁夺回中国奥委会合作,安踏暂未回应
据体育产业媒体《懒熊体育》报道,多个消息信源证实,2025年至2028年期间,中国奥委会(简称“COC”)体育服装合作伙伴或从安踏变更为李宁;该权益合作总价约8亿元,同比上一周期增幅不小。
1月6日,时代财经分别向李宁集团和安踏集团求证上述消息。李宁集团回应称,“感谢对李宁品牌的关注和支持,相关事宜请以官方信息为准。”截至发稿,安踏方面尚未就该消息做出回应。
02 肯德基推出沿街取服务,店员直接送到路
1月7日,肯德基在无锡海归小镇举办发布会,宣布其车行生活服务“车速取”迎来2.0版本。
车速取业态源自肯德基在美国市场推出的汽车穿梭餐厅。20世纪中期,美国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留意到此趋势,肯德基推出了汽车穿梭餐厅。该类餐厅建有专用车道,用户开车到指定的窗口点餐,再到后续的窗口取餐后驶离,全程无需下车。2006年,肯德基在中国推出“车速取”服务,截至2024年12月底,“车速取”业务覆盖门店数量接近2000家。
03 深圳Costco开市客1月9日起同城配送服务升级
自1月9日起,Costco开市客深圳会员店正式启动全新的同城配送服务,并为现有会员推出特别续费优惠。
此次同城配送服务升级,将覆盖深圳市的主要商业和居民区,包括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宝安区,以及卖场所在的龙华区等核心区域。会员只需通过“开市客到家”微信小程序下单,系统将自动判定送货地点是否在配送范围内,最快可在半日内送达。
同时,开市客深圳会员店特别推出会员续费优惠活动。即日起,深圳会员店会员前往门店续费可享100元减免优惠,实际支付199元即可获得一年会籍。
04 传巴黎世家将重新进军香水美妆领域
据MF Fashion的报道,巴黎世家已于去年11月向法国国家工业产权研究所提交了名为“Le Dix”的商标及标志的申请,涵盖香水、化妆品和香氛蜡烛类别。
Le Dix是巴黎世家于1947年推出的首款香水,以品牌位于巴黎乔治五世大道10号的总部地址命名。开云集团于2023年成立Kering Beauty部门时表示香水是其首个开发类别,Bottega Veneta已于2024年底按计划推出了首个香水系列。集团还于去年年初透露接下来的香水推出计划将涉及巴黎世家和Alexander McQueen。
03
资本捕手
*收并购
01 雅戈尔确认收购奢侈童装品牌Bonpoint
雅戈尔集团向界面新闻确认,其已收购法国奢侈童装品牌Bonpoint。该公司表示,晚些时候会对这笔收购发布更细的官方新闻。
截至界面新闻发稿前,根据Bonpoint官方微信公众号公开信息,Bonpoint在中国目前开设有29间品牌精品店,覆盖至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武汉、西安、青岛、重庆、大连、深圳、厦门、成都、苏州、无锡、南京、沈阳等16座城市。
在这些一线和二线城市中,Bonpoint品牌的店铺选址基本集中于顶奢商场和高端商圈,其中不乏北京、武汉和成都的SKP商场,上海恒隆广场、港汇恒隆和前滩太古里,以及南京德基、杭州大厦、深圳万象城、广州太古汇等。
02 “温州鞋王”终止收购芯片资产,奥康国际跨界梦碎
1月7日晚间,奥康国际公告终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1月8日复牌后即锁定在跌停板。
2024年12月24日,奥康国际公告披露,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或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联和存储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简称“联合存储”)股权事项。
成立于2021年的联合存储,是一家主营嵌入式存储芯片PPI Nand、SPI Nand、DRAM、LPDDR、MCP等的芯片制造和供应商。2024年12月2日刚获得北京市昌平区政府设立的投资平台昌发展的B轮融资。
03 KKR考虑出售西友,沃尔玛或彻底告别日本
1月8日消息,美国投资基金KKR正在考虑出售旗下综合超市西友(SEIYU)。
目前,KKR已启动股权出售招标程序,日本零售巨头永旺(AEON)、泛太平洋国际控股(PPIH)等公司以及其他投资基金都参与了竞标。收购金额可能高达数千亿日元(目前暂未公布具体数值)。KKR计划在2月份左右确定最终买家。这标志着日本大型超市业态整合进程的加速。
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经营困难的西友引入沃尔玛为战略投资者,2008年成为沃尔玛子公司。2021年,美国投资基金KKR与乐天集团从沃尔玛手中收购了西友85%的股权,2023年乐天又将其持有的20%股份售予KKR。
04 新年首宗大交易:CPP出售4座龙湖天街
1月3日,加拿大养老金计划投资委员会(CPPIB)宣布,已同意将其与龙湖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在四个房地产合资项目中的49%权益,出售给大家保险集团的关联公司。
此次出售包括位于上海、苏州、成都和重庆的四个零售商场及相连的办公和租赁住房物业。CPPIB没有披露具体售价,但表示从出售中获得的净收益约为2.35亿加元(折合人民币约12.03亿元)。
接盘方大家保险,近年来在商业不动产领域动作频频。2023 年,大家保险连续出手,先后从大连万达商管手中接过了上海松江万达广场、广东江门台山万达广场和青海西宁万达广场 3 个项目。同年 10 月,又携手横琴人寿共同收购了上海周浦万达广场项目股权。
*IPO
01 暴跌96%,黄光裕的零售帝国崩塌
进入2025年,*ST 美讯(国美通讯,600898)连续跌停,截至最新收盘,*ST 美讯报收元0.9元/股,相较于2024年11月高点累计跌幅达58%,如果从最高位算起,其跌幅已超过了96%,目前总市值仅剩2.57亿元,已连续14个交易日低于5亿元,退市的命运已经注定。
这一事件不仅宣告了其退市已成定局,也折射出黄光裕零售版图的全面溃败。回顾国美零售的发展,自2017年以来,连续遭遇亏损,黄光裕回归后的3年半里净亏损合计超388亿元。
04
人来人往
01 2024商业地产圈近110起高管变动:万达、万科、香港置地大调整
2024年,开发商/运营商企业们为破局业务困境,不吝成本寻求优质人才。商业大佬们“廉颇未老,壮志可酬”,能力者与优秀企业互相成就,相得益彰。
据赢商网不完全统计,2024年商业地产领域至少发生108起人事变动,涉及100位高管(不含监事、董事、非执行董事职务变动),同时涉及近45家开发商/运营商企业,其中包含内部调任53起、跳槽/新上任36起、辞任18起以及创业1起。
05
行业风向
01 2024海南免税消费数据有些难看
海口海关上周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海口海关共监管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309.4亿元,购物人数568.3万人次,购物件数3308.2万件。
上述数据较2023年的437.6亿元购物金额和675.6万购物人数分别下降29.3%和15.9%。只是和疫情后对比可能还不明显,2024年海南免税消费数据其实连疫情期间的2022年数据都不如,那一年海南免税消费数据约349亿元。
02 超越特斯拉,比亚迪成为澳洲热门电动汽车品牌
澳洲在线汽车销售商Carsales发布的数据显示,比亚迪成为澳洲最受欢迎的品牌之一,也是潜在的电动汽车买家最常考虑的车型。
比亚迪以价格优势超越了特斯拉,成为澳洲目前最实惠的电动汽车。比亚迪Dolphin(海豚)车型的售价从38,890澳元起,而最便宜的特斯拉也要比这个价格高出大约20,000澳元。如果包含上路费,特斯拉Model 3的零售价为54,900澳元。
03 去年香港超1亿豪宅购买者,内地买家占八成
香港置业研究部董事王品弟表示,香港一手豪宅深受内地买家欢迎,按已知买家姓名作分析,2024年逾1亿元(港币,下同)一手私宅的个人买家中,内地买家(以买家姓名的英文拼音鉴别)占约8成;逾5000万至1亿元一手私宅的个人买家中,内地买家亦占约72%。
04 美国企业破产数量创14年来新高
英国《金融时报》7日报道,由于利率高企和消费需求走弱,2024年美国企业申请破产保护数量达到14年来新高。
报道援引标普全球市场财智公司发布的数据称,2024年1月1日至12月23日期间,在该公司跟踪观察的资产和负债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中,至少有686家宣布破产,同比增加8%。此前这类企业破产数量更高的年份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的2010年。
惠誉评级公司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企业在庭外采取措施以避免申请破产保护的数量也有所增加,约为申请破产企业数量的两倍。
05 2023年-2029年中国每年2000万人退休:银发人群代际变化,带来全新产业机遇
黑蚁资本针对银发人群启动需求趋势研究,撰文成稿《新时代的消费力蓝海——活力银发人群消费需求趋势研究》。
《研究》面向50-65岁,居住在一线、新一线、二线高线城市银发人群,从该人群的人口规模、经济水平、养老理念、消费行为等多维度展开需求研究。研究发现,相比传统银发人群,50-59岁年龄段的活力银发有钱有闲、生活满意度高、触网率高,金钱、子女关系和养老理念正在发生明显的代际变化。
06
宏观截面
01 联合国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将维持在2.8%
联合国当地时间1月9日发布《2025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WESP)报告。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维持在2.8%,与2024年持平。尽管全球经济展现出较强的韧性,经受住了一系列相互叠加的冲击,但增长水平仍低于疫情前3.2%的平均水平,主要受到投资疲软、生产率增长乏力以及高债务水平的制约。
报告指出,通胀下降以及许多经济体持续的货币宽松政策可能在2025年为全球经济活动带来温和提振。然而,不确定性仍然笼罩,包括地缘政治冲突、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以及许多地区居高不下的借贷成本,这些挑战对低收入国家和脆弱国家尤为严峻,其增长表现低迷且脆弱,威胁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进展。
02 澳洲去年11月零售数据低于预期
澳大利亚统计局(ABS)周四发布的经季节性调整后的数据显示,去年11月,澳洲零售额增长0.8%,低于市场增长1%的预期。此前,10月和9月的增长率分别为0.5%和0.4%。
该局商业统计部门负责人Robert Ewing表示,“黑色星期五”的促销活动再次受到欢迎,促进了各个行业和地区的销售。
03 台湾CPI增速连续3年破2%警戒线
中国台湾“主计总处”7日公布,2024年12月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2.1%,全年CPI上涨2.18%,连续3年突破2%的通胀警戒线。官员坦言,民众对物价感受依旧深刻。
统计显示,12月物价以食物类上涨4.05%为涨幅最大,主因蔬菜受到先前风灾暴雨以及低基期影响,价格飙涨30.69%,创40个月来最大涨幅;其余水果、水产品、外食费等价格同样上涨。
04 澳门零售业界:圣诞元旦旺丁不旺财
1月6日, 澳门旅游零售服务业总商会副理事长卢宏骏表示,澳门经济复苏中,但中小企业在圣诞和元旦假期出现旺丁不旺财,今日将开会共商对策。
卢宏骏指出,澳门相对日本和泰国等地是欠缺汇率优势,但内地旅客并非穷游,旅客愿意花费数千元到当地住酒店、看演唱会,证明有一定消费力,建议业界改变思维,并与代理商讨物色更多特色品牌等,并尽量避免与香港或内地过于重叠,以及加强网上推广等,希望有助吸引消费。
他称,珠海和横琴居民「一周一行」和「一签多行」赴澳新政策已于本月1日落实,认为业界不用悲观。
封面图片来源龙湖苏州狮山天街官方小红书
消息来源赢商网、纽约时报、CPP LUXURY、BOF、欧洲时报、时尚商业daily、华丽志、日经中文网、流通新闻、界面新闻、财华社、新浪财经、36氪、野马财经、经济日报、中新社、第一财经、品牌服装网、墨尔本时代报、东方财富网、中国网地产、AFN研究院、观点网、澳洲财经见闻、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泰国《世界日报》、新加坡《海峡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hket
搬运工momo、一卡拉、fufu
排版fufu
更多零售风云,锁定下期《商D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