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赢商网 > 项目 > 运营 > 正文

当非标商业开始卷运营

感性城市SCity
摘要:CyPARK这个看上去做不成商业的地方,如今却成了聚人的目的地,找到了自己的一套逻辑,发力运营,收获叫好叫座的成绩。

​撰文 | Lan&73

“要转化,有颜值”好像是大家说起网红目的地的共识,“开业时听个响,半年后叫好不叫座”也已经成为,笼罩在所有创新商业们头上的原罪。

2024年6月底,亮相于成都的此地CyPARK(后文简称:CyPARK)也逃不开这个非议。

如今,这里的热度持续不减,外界质疑也没停过,但CyPARK的经营数据与人来人往的常态,成为面对外界质疑的有力回击,在得知以下数据时,我们也有些意外:

·整个场内坪效1700左右,其中Outopia、Grid Coffee 、筎饴、跑马场三明治×鹿松坪效均3000+;

· 咖啡品牌:Grid Coffee多次日营业额全国第一;

· 甜品品牌:筎饴业绩成都第一;

· 开业至今共举行社群活动200+场.......

去年10月开始,在天气逐渐转凉的成都,CyPARK仍持续举行8场主题市集,场均2万人+,哪怕首场宠物市集当天下起了小雨,也挡不住人群的涌入,不间断的市集内容,也让这个户外商业的多巴胺浓度增高。

实际上,CyPARK并不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反差,被一圈文化场馆环绕,建筑也不同于传统商业,这个看上去做不成商业的地方,如今却成了聚人的目的地,找到了自己的一套逻辑,发力运营,收获叫好叫座的成绩。

借着近期与CyPARK团队交流的契机,我们也从观察者的角度,想来探讨下:创新商业成立的共性逻辑是什么?商业坪效内容创新如何兼容?社群到底怎么驱动创新商业的运营?以及,如何与“难搞”的主理人们相处?

01

从招商到空间运营

起于社群,回到社群

CyPARK的起点,由几个文化场馆围合起来的开放式空间,在“城市牛马”扎堆的高新区,本身就具有“不设限”的稀缺属性。

近5w方的体量,被文化场馆包裹,3km范围内几个大盒子,这个项目注定“另辟蹊径”,而它的故事自然也从设计,讲到了运营,再根植社群,贯穿全程。

首先,便是联动商户,从品牌开始社群化。

在这里好好逛上一圈儿,你会发现,不论是在场景细节,还是在品牌选择上,都或多或少具备运动/文化/社交属性可以说“社群”二字贯穿了这个项目的一切环节。

当然,也不是所有场域都做得成社群,本质上场所气质要足够独特,这是在CyPARK,社群能成为常态化的前提。

户外运动、文化、社交餐饮......在当下,都可以算兴趣与内容驱动的品牌,背后有大量年轻人群,在锚定业态之后,CyPARK在前期便确定了能够撬动内容杠杆的种子品牌,对其进行资源注入与推广助力:

|户外运动品牌

助力Outopia完成一周3-4次的社群活动,以高频率和高质量的社群内容,进而转化高粘性的客群;

联动MUCHBIKE、赛佳CYCLE+开展城市例骑、城市周边骑行。

|艺术文化品牌

野狗商店:持续不断的邀请插画师,进行线下作品展览和分享,并展开品牌城市联动(如:三顿半x野狗商店返航计划)。

|社交餐饮品牌

Jiào by blé:微醺派对、媒体品鉴会、早餐跑;

半山腰:自酿酒分享、媒体品鉴会。

你会发现,它做社群第一步,是成为品牌社群的参与者、支持者、共创者,而并非传统大甲方。

既要让已入驻品牌和主理人能够保持独特性,同时又能与未来品牌相互关联,骑行品牌的主理人,也是咖啡爱好者,买手店的主理人,或许对设计、艺术同样感兴趣,这样的类比,在社群消费者身上,同样成立。

 其次,除了对种子品牌的筛选,让各自尽情发挥长板之外,我们发现CyPARK的“组局”能力也是一流,让同频的人玩到一起,积极促成品牌联动:

嫁接外部社群进行联动:KOLOR × 松下LUMIX 城市骑行,包括无限飞骑,复古骑行;

助力场内品牌联动:OTG × CYCLE+ ×怪兽部落的九洞赛,On × UNDEFEATED的跑步活动;

挖掘并进行资源支持:与福肆Flung Out Space,开启FOS音乐季。

CyPARK既是平台,也是孵化社群与品牌的容器,同时,也不断在自创内容,比如密集的市集。

从去年10月开始,这里几乎每个周末都有“新鲜事”发生,完全成为周末必来的社群公园

除了大量的组织市集活动外,CyPARK也邀请了“外部大脑”,来共同培育了这片土壤。比如,找来社群平台「怪兽部落」,展开大量的社群活动,在此落地。

如今,重新以社群的视角审视CyPARK,不得不承认,这种先创造社群土壤条件,播种社群生活的种子,再找到合适的社群伙伴协作,以不同角色身份投入到日常运营的方式,实现了它在社群中,参与者-组织者-服务者的全过程。

一来二去,进入一个正向循环,好场子吸引好内容,通过关键角色,聚人聚圈子,也避免了陷入招商求商的被动。 

02

面对新市场

持续开源,才能持续上头

不难看出,CyPARK团队的心态很开放,而这种开放,也延续到操盘过程的方方面面。

拿商业设计举例,传统意义上属于行业机密,包括设计方案、图纸等等,动辄半载一年的“闭门造车”也见贯不怪。

项目开业前几个月,CyPARK选择了设计开源,携手「一筑一事」发起我在成都做设计——「此地」设计力共建计划”,为设计师们提供了一个围绕成都、关于此地,名为「CyGPT」的灵感库,以供设计师们随时调取。

某种意义而言,这也把CyPARK作为一个行业内实时共享的观察案例,并且保持开放的输入状态,打破过去商业设计里,乙方执行惯性和单一沟通的BUG。

或许,这也是它能持续吸引同频人群的关键。

而另一个开源,我们把它理解为空间运营上的开源。

有了高频次的社群活动,人来了,当然也会出现只参加活动,不买单的情况,如何有效转化到访客群?你能创造怎样的消费场景也很重要。

为什么各大商场都要引入IP?要请明星?做展览?要不停地更换中庭装置?要做POP-UP?很好理解,就是去满足消费者的既要又要,要不停制造惊喜,避免审美疲劳,给人常逛常新的感觉。

而仅仅靠引入新品牌,从洽谈商务条件,到进场装修、拆围开业,动辄三五个月,显然不满足内容的高周转,这时候效率最高的“变化”,自然来落到了对空间的包装,和内容的更换上。

如果你逛过CyPARK,一定记得入口场地,这块独立建筑空间,是CyPARK团队深度支持的孵化空间,用于品牌进行共创合作。

此前,开在这里的买手店eggsinn,就先后携手多个品牌进行内容和空间共创,包括Triplr-Major、Oakley、Snoopy等,没有多余的装饰,四周通透的视野,360°的橱窗,室内的陈列就成了最好的软装。

同样,前一阵出现在广场上的三层楼高的Snoopy,正是品牌为期一个月的联名快闪,这个做什么都会变“显眼包”的空间,也注定成为场内活跃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而在实际经营层面,内容的品控、推广与资源支持,也是商管团队与场内品牌们已经达成的默契。

面对让传统商场〝既爱又恨"的主理人品牌,CyPARK的团队也有不同的见解,一方面,这类品牌依托主理人自身,有审美、有个性,同时也具有一定随机性,看似有些“不按套路出牌”,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品牌在本土市场的积累也好,客群基础也罢,都有着很高的壁垒。

比如,此前在社交媒体上风很大的本土咖啡店:IIRice两碗米饭,就把2.0版本开在了CyPARK的“峡谷”里,黑白色系的装修风格,也利用CyPARK的特性,把咖啡馆开出了美术馆和画廊的气质。不得不承认,CyPARK与IIRice两碗米饭气质很匹配,基于CyPARK团队的助力,也让本土品牌实现了从竹苑巷社区店到CyPARK品牌市场化的跨步。

你看,不管是连锁品牌,还是本土品牌,来到这里,都在不断地实现在地性输入,而在品牌的日常运营过程中,商管团队也不断开源,协同品牌不断完善。

空间上,尽可能少一些硬件投入,用审美、观念来造气质,兼具好看&有用,开源共创设计;选品上,找到在细分市场里,还没被满足的消费需求;运营上,深度扎到品牌的日常经营之中,资源共享,不遗余力。

这些种种背后,CyPARK在遵循一个很本质的原则:利用内容与社群去撬动杠杆。

03 

内容和观念驱动

未来新商业的成立前提

正因如此,从质疑到加入,CyPARK最打动我们的一点,反而是不为外部声音干扰,而是在做自己的路上,步步为营,一点点培养用户心智、消费惯性。

从这个项目,你几乎可以看见一个内容型团队的洁癖与执念

建筑设计就不多说了,现场装置美陈、LED屏、平面视觉体系、每一个小导视,甚至品牌店面的把控,这些能看见的部分,都是运营过程中巨细无遗的日常,也是构成一个项目气质与客户认知的核心。

而那些看不见的部分,举个例子,我们到某个新地方,常常会有这样的体感:不同的时尚元素堆砌,相互之间很割裂;亦或是光太刺眼,音乐太吵,甚至是空调太热,室内香味太浓,一些描述不出来,但就是让人待不下去的真实感受。

同理,当一个场所,让我们感受到视觉舒适,身心融洽,感受到被尊重和接纳,甚至感受到某种仅此才有的“气氛”,这背后都是实打实的功夫。

CyPARK的人员配置,可以说从Leader到执行者,本身就是狂热的内容爱好者或者创作者,甚至有自己的播客「志在生活」,讨论运动与社群,消费与生活。

好审美好观念,以身作则,吸引同频的人,也是在当下线下商场太多,品牌不够用的同质环境下,一种更能掌握主动权的长期主义

如今,创新商业能够跳出红海市场的竞争,表面上看起来是设计得力,场景出圈,一场颜值正义的巧取天工,但当一个项目走入半年经营期,商户的反馈,消费者的感受,以及本身这个空间的日常,无一不是颗粒度拆得极其细小的执行动作

半年多的时间,对于创新商业,对于CyPARK,暂时算是开了个不错的头。

相继开出的赛佳CYCLE+、OTG Golf Lab、超级猩猩supermonkey、Ocioso、SCENTEVER嗅场llRice两碗米饭、PAN FITNESS、Yellow Korner等品牌,未来还会陆续打开的JUMP FIVEZ宠胖胖等品牌,能看到CyPARK在坚持它的独特气质。

引入新品牌也保持克制,同时也在补足这个立体公园的丰富度,包括关注度较高的垂类运动、以及更完整的健身品类、休闲社交,来一点点补足这个小社区的生活方式和社群结构。

后 记

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各个行业重新洗牌,好内容也在慢慢被看见,而商场们不再是地段体量档次论英雄,开始经历各自的品牌化阶段

如果说过去的商业地产重在开发周期,而现在以及未来,真正的重,一定是贯穿始终的运营。

返回赢商网首页
下载赢商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