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来了!泼天富贵砸向这些Mall!
速度!短短月余,就有五城接连落地市内免税店选址。
包括成都仁恒置地广场、深圳深业上城、天津仁恒伊势丹、武汉武商MALL、西安中大国际南大街店。
这些项目或是当地商业标杆;或曾经引领市场,却又在商业发展浪潮中没落。
另早前福州发布市内免税店相关政策,预计免税店或将落地鼓楼区。
去年8月,财政部等五部门发文,明确自2024年10月1日起,在广州、成都、深圳、天津、武汉、西安、长沙和福州等8个城市各设立1家市内免税店。
免税相关政策在市场上的关注度也很高。在小红书平台上,“市内免税店与外汇免税店”笔记超70万篇。
免税店对消费市场的带动也可以用海南离岛免税情况侧面验证。
数据显示,2019年海南离岛免税品销售金额为134.9亿元,2024年全年,海口海关共监管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309.4亿元,购物人数568.3万人次,购物件数3308.2万件。
巅峰期的2021年,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更是高达600亿元。
相关联的,海南旅游也受免税推动,迅速发展。
2024年海南全省预计接待游客9720万人次,同比增长8%,其中接待入境游客超100万人次,同比增长超100%;游客总花费2040亿元,同比增长12.5%。
如今,仅过几个月,五座城市市内免税店政策就“靴子”落地,对消费市场无疑是利好。
市内免税店择址,将会对落地项目有何影响?特别是没落的项目,会因市内免税店迎来第二春吗?
01
五大项目
或为巅峰代表,或经营惨淡
市内免税店是政策性很强的行业,其设立、运营与发展都与国家相关政策紧密关联。
国家新增8大城市设立市内免税店,推动市内免税店业务规模的扩张,有助于促进消费回流与旅游经济发展。
同时,市内免税店的具体落地,也将激活商业活力,带动周边配套产业的协同发展。
目前确定的5个城市的市内免税店择址,经营发展状况各有优劣。
·武汉武商MALL
武商集团是武汉本土企业,数十年来,企业打造的武商MALL都是武汉商业领军者。
尽管如今武汉已有武商MALL、武汉SKP、武汉恒隆广场、武汉万象城等多家高端商场相互竞争,但武商MALL仍然在武汉乃至华中市场具备领先优势。
2024年12月26日晚间武商集团公告,集团与王府井共同投资设立王府井武商免税品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合资公司注册资本8000万元。
其中武商集团持股占比49%;王府井占股份的51%。
合资公司将经营武汉市内免税项目,租赁场地位于武汉国际广场购物中心。
·深业上城
项目近两年的上升势头肉眼可见,从华南首家老佛爷百货到如今的市内免税店,深业上城在商业市场的地位越来越高。
同时,与地铁站、莲花山联通后,项目人气明显提升。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深业上城年销售额高达60亿,客流量达4000万人次。
1月6日,深业集团商业产品线发布会上消息显示,深圳首家市内免税店确定落址深业上城,将由深业集团、中免集团、深圳免税集团联合打造,预计年内启动,助力深圳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天津仁恒伊势丹
中免集团1月14日发布消息称,成功中标成都和天津市内免税店。
在天津,中免集团确定地处城市核心的仁恒伊势丹为市内免税店选址,商场位于老城厢商圈,辐射东南角、鼓楼等区域。
该市内免税店定位“Shopping Museum 购物博物馆”,力求打造城市消费体验新地标。
天津仁恒伊势丹此前为乐天百货东马路店,于2011年6月开业,但因经营不理想,最终在2018年12月31日正式闭店。
2019年,仁恒集团与日本三越伊势丹集团合作,打造天津仁恒伊势丹项目,并于2021年重新开业。
·成都仁恒置地广场
仁恒置地广场位于成都CBD核心区,毗邻春熙路-盐市口商圈,商业和文化资源丰富。
项目2010年开业时,携手LV、DIOR、Prada、Burberry等一众奢侈品牌,这是成都乃至西南地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奢侈品购物中心。
独角MALL资料库
只是后来成都商业中心逐步东移到春熙路一带,仁恒置地广场的大牌也接连撤出。
顺带一提,中免集团将与成都地方国企合作共同运营这一项目。
·西安中大国际南大街店
西安商业发展,绕不开中大国际。
中大国际南大街店于2000年开业,商业面积仅1.2万㎡(建面2.55万㎡),彼时由LV和Prada占据门神位。
早年间与世纪金花一起,是西北富裕阶层的游乐场。
随着市场发展,西安奢场变迁,中大国际南大街店大牌撤店,逐渐落后。
公开数据显示,中大国际南大街店销售额在2019年由6.1亿降至3.12亿。
02
市内免税店择址
能激活项目活力吗?
从这些项目择址,可以看出:
地段位处城市繁华区。
武汉武商MALL、深业上城等五大项目都处在城市商业发展核心区,公共交通等各类配套都相当成熟,对消费者出行、集聚人气都有益处。
且各项目在当地皆有很高的知名度,为市内免税店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背后涉及的企业大多都有国资背景。
中国中免自不必说,是中国免税行业头号巨头,背景强势,资源丰富。
8个城市,已经确定的深圳、西安、成都、天津4个城市的市内免税店,都与中国中免相关联。
深圳市内免税店落地的深业上城,背后的深业集团,属于市属国企;深圳免税集团是深圳国资直管企业。
武汉则是武商集团与王府井合作,武商集团隶属于武汉市国资委,王府井隶属于北京市国资委。
国资背景,政府往往会给予一定的资源支持,在供应商、行业资源整合方面也会有一定优势。
同时,消费者对国资背景的企业通常有更高的信任度,届时免税店内的商品更能获得消费者认可。
各项目发展迎来大利好。
五大项目发展程度各有优劣,有的项目经受时间考验,仍然是当地霸主,而有的项目却在商业发展中落后。
如武汉武商MALL一直是霸主级存在,深业上城也势头迅猛,在市内免税店加持下,竞争力会持续加强。
又如中大国际南大街店、成都仁恒置地广场,已被当地新的奢场取代。
但这些项目在当地城市运营较早,且早期对当地商业发展起到过推动作用,也较早地让当地消费者了解到国际化品牌。
这对本土消费者仍有一定影响。
市内免税店的落地,对当前运营较好的商场来说,可以持续增强竞争力,运营较弱的商场,则可借此机遇,焕发生机。
一方面是对旅客的吸引力,拓宽商场消费客群。不论是国外旅游,还是海南免税店,又或是机场、口岸等关口开设的免税店,大多是面对旅客。
另一方面是本地消费者或因看新鲜,或因实际购买需求,而更频繁进入商场,让一些此前被分流的客群重新回流。
【*市内免税店目标客群:持出入境有效证件即将于60日(含)内搭乘航空运输工具或国际邮轮出境的旅客(包括但不限于中国籍旅客)。】
人气足,将有利于带动餐饮、娱乐等关联消费,也将更有底气对商场进行升级改造,吸引更多的优质品牌入驻,逐步提升商场的整体档次和形象。
但是,市内免税店在为项目带来利好的同时,也会面对一些难题。
免税店通常需要较大的经营空间来进行产品展示,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压其它品牌的空间,在空间分配上会产生矛盾。
同时,免税店内的商品免除了部分税费,且经营商品品类丰富,相较商场内同类产品,会有价格优势。
这可能会对商场内非免税店商家产生经营压力,进而会出现能力较弱的商家流失的情况,后续填铺会是一个挑战。
后续各项目运营情况如何,独角Mall将保持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