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界生长力 | 赢商网非标商业主理人品牌沙龙·武汉站圆满举行
————非标商业主理人品牌沙龙
2025年5月,由赢商网主办的中国商业地产与零售连锁行业中规模最大、最具品牌价值和影响力的行业年度盛典——第20届中国商业地产节将在广州隆重举办,本届地产节以“风禾尽起”为主题,汇聚行业先锋力量,共探中国零售商业的进化方向与未来图景。
本届大会重磅企划之一,由赢商网发起的「非标新势力·主理人品牌计划」,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立体化平台,已全面启动!
// 深度对话·思辨与共创——非标商业主理人品牌沙龙
全国24城联动开展,聚焦市场趋势、运营革新与品牌战略,激发破圈思维碰撞;
//品牌赋能·故事与价值——《邀请百位非标商业主理人讲故事》全媒体专题
面向全品类设计师品牌、原创潮牌、轻奢品牌、文创/二次元/萌宠品牌、餐饮、新奇体验店等创新力量,开辟品牌叙事新阵地;
//场景体验·走进与触摸——《主理人带你逛》视频栏目
以第一视角解密商业空间美学与运营哲学,为非标品牌主理人打造一个传达品牌故事、展示个人才华与能量的新式潮趣空间!
3月18日,由赢商网城市沙龙联动全国24城举办的“非标商业主理人品牌沙龙·武汉站”,在武汉圆满举办。本次沙龙以“破界生长力”为主题,与敢于打破规则的非标空间操盘手对话,和坚持“独特美”的主理人品牌共创灵感,在跨界碰撞中解码个性商业的生存法则,于混沌市场中锚定差异化的价值支点。
活动邀请到捌川bistro、不焦虑咖啡、方依依旗袍、G-Drama拽马巷戏剧酒吧、黑胶星球、Mixcycle、三出山、上海三联READWEY、spt、笙、VOX LIVEHOUSE、真茶屋等近20家品牌方代表到场,通过深度对话与交流,探讨主理人品牌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破界生长,实现从“小而美”到“大而强”的跨越。
沙龙伊始,赢商股份华中区域总经理李耒致开场辞,首先欢迎各位嘉宾莅临现场,并重点提到——
近年来,商业业态尤其对B端而言,非标商业增多,这反映了主理人对物业形态和客群要求的更深层次变化。一方面,对物业形态的要求更加多样化;另一方面,对客群的定位更加具体化,不再追求全年龄段的覆盖,而是专注于特定的细分市场。
现在信息和审美趋于平权,尤其是在90后、00后消费者群体中,无论一线还是五线城市,他们的消费需求和审美趋于一致,导致品牌在占领用户心智时仅靠产品本身难以奏效。当前环境下,品牌经营者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如何满足更加细致和细分的客群需求,提供具有核心主题和独特性的商品或服务,这相比以往仅关注产品味道、材质等基本品质的时代,难度显著加大。
赢商股份华中区域主编马茹茹带来《非标商业破圈洞察与挑战思考》报告。报告指出,非标商业是商业地产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2023年,非标商业呈现井喷式发展,迈出了“从小众走向大众”的第一步。
非标商业是指具有开创性、创新性的商业项目,无论是在空间形态、场景营造、业态组合还是运营模式等方面有所突破的都可视为非标商业。根据数据统计,目前市场上非标商业项目以5万方以下的小体量商业项目为主,占比高达61。1%,建筑形态以商业街区为主,主要分布在高线城市,以体验式、文化、运动、娱乐等业态为主,空间氛围和服务不断创新。
非标商业项目的客群画像并不局限于年轻群体,而且消费力较强,小康和中产阶级占比较高。从业态分布上看,非标商业项目中餐饮业态占比显著高于常规项目,达到47%,而零售业态则相对较低;另外,非标项目对于儿童亲子类业态的需求较少,更青睐于大面积的书店、影院、美术馆、运动馆等娱乐业态。
本次沙龙的交流互动环节,现场嘉宾就“主理人品牌如此火爆的背后有哪些普遍焦虑?主理人们如何克服焦虑,实现经营突破?”“从个人到品牌,从卖货到卖内容,主理人品牌如何IP化?”等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
不焦虑咖啡主理人 杜昱皛:
未来商业不是卖空间,是卖生活。非标商业不是卷标准,而是卷脑洞。过去以单店场景体验撬动巨大销售和估值的做法可能已过时。现在更注重空间设计与内容的结合,其中产品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注入品牌灵魂、生活方式以及敢于打破常规的创新能力。
不焦虑咖啡致力于做一个能传递情绪价值的品牌,让团队成员感到愉快、松弛,并在追求目标时也能拥有放松时刻。未来的品牌内容或者灵魂应该安放在一个具象且充满同频朋友的世界中。这个世界不仅展示商业内容,也是实现个人内心愉悦的重要载体。
方依依旗袍创始人 方依依:
产品才是王道,必须把产品做好、做丰富。市场和客户群体在不断变化,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市场和客户,例如我们的旗袍不仅吸引了妈妈群体,也有一批80后、90后的忠实客户。我们通过了解他们的生活场景来做好产品,并追求打造能够持久红下去的爆品,而非短暂流行的爆款。很多现象级IP的误区在于生产爆款而不是爆品,我们希望作为企业能持续性地把产品琢磨透,得到市场的认可。
此外,视频是非常重要的企业营销工具,在疫情期间我们通过视频号和小红书等平台发布内容,虽然初期效果显著,但需要持续坚持去做。我们的优势在于无论发布什么内容,都能获得较好的流量,且既有商业流量也会带动自身私域流量的增长。结合线上视频的自然推流和我们的私域群体,能够更好地突破市场。
黑胶星球主理人 朱婷婷:
黑胶星球不仅是一个独立唱片店,更是一个城市音乐文化的空间。我们致力于让更多人了解黑胶文化,知道不同的音乐类型,为顾客提供一个社交场所,让顾客可以在这里消费、交流,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
在产品上,我们用了五年时间对接国内外唱片公司,以及全球最热最好的唱机音响品牌。根据目标客群和我们自身喜好,精心挑选并构成了完整的正版黑胶、唱机、音响设备等产品内容。在空间设计上,如头顶的大星球和其他装置艺术,都是由我们的创意转换而成的原创设计,这使得我们与许多独立唱片店和咖啡店形成了鲜明区别。我们还会举办许多跨界活动,以增加客户的复购率和粘性,吸引新的客户群体,让更多人通过参与活动了解黑胶文化,并结交热爱黑胶的朋友,同时提供完善的安装调试等售后服务,让更多选择在我们这里购买唱片及唱机设备,而不是在网上购买。
Mixcycle创始人 陈光津:
现在人们更注重身体健康,骑行作为一种低冲击的有氧运动,运动中产生的内啡肽和多巴胺,具有降低健康风险,缓解焦虑情绪与压力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普遍追求效率的时代,人们重新发现"20km/h速度"的人文价值:既能丈量城市肌理,又不错过沿途风景。
Mixcycle专注于高端自行车与骑行文化的倡导者,拥有英国折叠车品牌Brompton、德国复古车品牌Schindelhauer、美国综合性运动巨头Trek等全球知名自行车品牌,为江城消费者提供外观简约优雅、工艺制作精良、性能良好的自行车产品及服务,为当地骑行爱好者提供深度交流与共享骑行乐趣的平台,定期举办骑行活动、技术分享会,让每一位热爱骑行文化的人/骑友,都能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骑行技巧,分享骑行故事,感受骑行文化带来的无限乐趣。
三出山联合创始人 饶莹:
面对压力,三出山选择加速自身发展,坚持直营模式,注重品质而非赚快钱。现在餐饮消费趋势转向情绪价值,顾客追求质价比而非单纯低价,将10年美妆陈列经验融入火锅经营,提升摆盘与出品品质,因此实现超过50%的高复购率。
选址策略上,选择商场而非街区,利用疫情后优质店铺空出的机会,成功扩展直营店,体现天时地利人和的重要性。同时,我们在品牌建设上下足功夫,通过高质感的品牌形象、内容输出(如小红书、公众号和抖音),以及每家店独特的设计风格(一店一景),确保品牌在每个城市的落地都能产生强烈的品牌联想和文化输出。
上海三联READWEY湖北区域总经理 刘坤:
针对如何克服焦虑的问题,我分享四点:
第一,品牌或产品需要有足够宽的护城河,确保在细分领域内具有无法被轻易超越的优势。
第二,利用AI选题+AI投流等新技术提升内容创作效率和客户精准度。不断学习和总结。
第三,对于起步阶段的主理人品牌,建议采取高举高打的战略,即借助高品质和高定位来树立品牌形象。
第四,充分利用个人IP价值,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低成本推广,可以通过与开发商、政府等多方合作,优化成本结构,提高商业谈判地位,从而实现品牌的长远发展。
spt主理人 乐海涛:
对于跨业态融合,主要焦虑可能来自想法比较多,但是执行起来可能那么落地。我们当时定了一个比较宽泛的线,想将个人生活方式与品牌建设融合在一起,涵盖衣食住行,其中衣是服装,行是健身。初期我们提供了一些户外活动体验,例如组织私域会员爬雪山、潜水和跳伞等,但由于成员比较年轻,时间难以统一以及消费实力不强,之前规划的一些活动如健身型和部分户外探险活动最终未能顺利进行。虽然我们有意向组织长时间、高品质的旅行活动,但参与者的可用时间和消费能力限制了这类活动的大规模开展。
笙主理人 丁炯屹:
现在的人可能比较需要这种具有仪式感的空间,因此我们试图打造一个与传统音乐厅不同的文化体验业态。音乐厅是有距离感的,而沙龙自中古世纪诞生之后,兼顾艺术体验和互动性,能够消除观众与艺术家之间的距离感。我们想将19世纪欧式沙龙场景带到武汉,提供一种中古世纪韵味和独特的仪式感,创造一种集美食、品饮和艺术欣赏于一体的综合文化体验,区别于传统音乐厅的观看模式。
对于乐团在自媒体上的IP化打造,我们依靠线上平台进行宣传和运营,以强化其品牌影响力和文化输出。
VOX LIVEHOUSE创始人 朱宁:
在音乐产业深耕二十年,我们很清楚音乐产业链的生产逻辑。如果只做场地是比较容易的,只要找到合适的地方并投入资金购买设备,关键在于内容的产生和输出,拥有自己的内容储备对于场地经营至关重要。我们从2012年开始意识到必须有自己的内容输出,由此开设了音乐教育培训业务,通过教育培训发现并培养音乐人才,进而提供录音制作、发行等服务,形成内容闭环,降低了对外部内容的依赖,尤其是在整个商业环境下行的时候,能够依靠自有内容持续发展。
真茶屋合伙人 陈昶燃:
茶饮品类中,例如果茶从果酱到鲜果茶的变化,以及鲜奶茶的发展,都体现了对糖分的依赖。同时,随着消费趋势向健康、自然转变,无糖产品也可能是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真茶屋基于消费趋势选择以果茶和奶茶双轮驱动,定位综合店,以满足茶饮作为刚需高频的需求,而不是单一品类专门店,以此寻求更长远的发展和市场空间。
在产品开发和市场布局上采用区别于大品牌的独特策略,例如产品差异化、供应链优势以及灵活的市场反应能力。我们在长沙等地的开店策略也是基于这样的思路,力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出独特路径。
战略咨询机构就像企业的智囊团,为企业提供外部视角,提醒企业注意行业快速发展的变化,并非一定要做出重大决策,而是帮助企业识别潜在风险和机遇,是成熟企业发展的重要配置。
浪潮奔涌,一个新的消费时代已经到来,商业世界的生存法则正被重写——商业领域的经营者,永远不能是保守派。2025年,破局者应考虑从当前的防御型战略转向进攻型战略,直面挑战,敢于突破!
中国商业地产节始终与行业同频共振,精准把握市场脉搏,二十年躬身入局,以行业进化指南针之姿锚定未来商业坐标。
2025年5月,由赢商网发起的第20届中国商业地产节将登陆广州,以「风禾尽起」为号,广邀非标商业先锋主理人共赴进化之约,于风禾尽起之时,秉持初心,持续向前,在商业文明的更迭中刻写新一代经营者的精神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