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赢商网 > 品牌 > 其他品牌 > 正文

去年净增190家销售门店,小鹏汽车冲刺盈利丨数读100个品牌Ⅱ

品牌数读
摘要:产品和销量是王道。

这是《数读100个品牌Ⅱ》系列的第3篇文章。

每一次商业浪潮的起落,都并非偶然,作为最忠实的“记录者”,透过数据,我们看到品牌背后的商业密码,见证市场、行业的变革与成长。

2025,品牌数读年度系列专题《数读100个品牌》开启第二季,我们将关注更多新兴品牌、热门赛道,以更广阔的视角、更深入的分析、更精准的数据,发现商业的未来。

作者 | 卢思叶

编辑|童洁

头图来源|小鹏汽车官微


继理想、零跑之后,小鹏也要“上岸”了?

3月18日晚,小鹏汽车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全年总收入达408.7亿元,同比增长33.2%,净亏损57.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03.8亿元大幅缩减。

官方账号发文称,这是小鹏“史上最强财报”,去年上半年,小鹏还在掉队的边缘徘徊,而自四季度以来,势头反转,新车型销量猛增,销售门店也快速扩张至690家。

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表示,今年销量会相比于2024年实现翻倍以上的增长,预计四季度实现盈利。从亏损到盈利,小鹏汽车做了什么?

1

去年净增190家销售门店

小鹏“起飞”是从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的。

第四季度,小鹏汽车交付量达到9.15万辆,较2023年同期增长52.1%,创下单季度交付量历史新高。季度总收入为161.1亿元,同比增长23.4%,环比增长59.4%。

同时,第四季度汽车毛利率重回双位数达10%,较2023年同期增长5.9个百分点,并实现连续六个季度增长。

背后的功臣,是2024年陆续推出的MONA M03和P7+两款车型,交付量在年初不到1万辆,而到12月飙涨至近4万辆。2024年全年,小鹏交付了19.01万辆新车,同比增长34.2%。

同时,销售和渠道的稳定扩张也在助推业绩增高,2024年作为启动经销商模式后的一年,小鹏汽车的渠道网络扩张迅速。

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小鹏在中国拥有共计690家门店,覆盖226座城市,自营充电站网络进一步扩展至1920座充电站,包括928座小鹏S4及S5超快充站。

作为对比,2023年末小鹏的销售门店为500家,覆盖181个城市,2024年内门店净增190家,覆盖城市扩展45个。

与此同时,小鹏也在更新门店形象,形象升级的3.0门店在2023年11月落地之后,到2024年末开出了285家。

充电站基建也在加紧布局,今年1月,小鹏汽车还与大众汽车集团就中国超快速充电网络进行战略合作,根据谅解备忘录,双方的目标是“共同打造中国最大的超快速充电网络之一”。

2

海外门店今年要翻倍增长

行业车企普遍采用直营,或直营、经销并行的渠道模式,随着竞争加剧,经销模式体现出快速增加门店密度和开拓下沉市场的优势,不少品牌从直营转向经销模式。

今年1月,哪吒汽车传出调整渠道体系,陆续关闭直营店,保留经销商门店;阿维塔早在去年就从直营模式全面转变为经销商模式,仅在北上广保留少部分直营门店。

依靠经销商,新能源品牌快速进入三线及以下城市,抢占市场,不久前发布财报的零跑汽车,也是同样的思路。

品牌数读曾报道,今年以来,零跑汽车官方账号已经多次发布“诚邀全国经销商加盟”政策,试图借力经销商,快速进入下沉市场的核心商圈。

对于小鹏来说,下沉也是关键。经销模式是小鹏自2023年才启动,2023年前三季度小鹏汽车大规模关店调整,在第四季度才恢复扩张。

2024年,经销模式进一步改善,小鹏汽车曾提及,2024第二季度启动新的经销商模式,建立半个月左右的短期渠道库存,大幅加快终端交付速度,激活经销商积极性。

一位四线城市汽车从业者表示,经销商开店最重要的指标是销量,相比传统车企,小米、小鹏、零跑、问界等新能源品牌销量持续上升,在下沉市场也有一定的声量,会吸引一些经销商从传统品牌转向新能源品牌。

 

 小鹏澳洲首店,图源官微

在海外市场,小鹏在今年提出了“出海2.0”战略,一季度进入了英国、波兰、瑞士、捷克、斯洛伐克市场,并计划下半年在印度尼西亚启动本地化生产。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车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2025年,小鹏还计划在海外建立新研发中心,图灵AI智驾将开始在海外市场测试和研发,海外市场也目标实现翻倍以上的销量增长。

为了冲刺更高的销量目标,海外市场扩张同步加速,截至去年底,小鹏汽车在全球超30个国家销售,在海外有150家门店。

而财报会议指出,今年小鹏汽车国际门店数量将翻倍,从约150家增至超300家,销售产品的国家数量也将接近翻倍。

3

以价换量,冲刺盈利

今年1月,小鹏汽车交付量达到30350辆,同比增长268%,时隔30个月重新坐上造车新势力企业中的销量冠军之位。

从最新公布的2月交付情况来看,小鹏继续在前排稳坐,交付量为30453辆,同比增长570%,已经连续4个月销量突破3万辆。

与之相比,理想汽车的交付量较上月出现下滑,蔚来汽车表现依旧低迷,旗下两大品牌交付均不足万辆,“蔚小理”又进入了不同的境况之中。

“2025年到2027年是淘汰赛,淘汰赛意味着我们面临的都是生死战。”何小鹏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2025-2027年将是中国汽车行业最卷的三年。

今年来看,小鹏的势头依旧凶猛,不久前,小鹏发布的G6、G9两款更新车型,被业内看作性价比拉满的搅局产品。

其中,2025款小鹏G6的售价区间在17.68-19.88万元,相比2024款的售价区间19.99-27.69万元,大幅下降。

2025款小鹏G9也是同样如此,售价区间在24.88-27.88万元,而2024款的售价区间为26.39-35.99万元。

G9是小鹏的旗舰SUV车型,在2022年9月首次上市时的最高定价为46.99万元,短短两年半时间内,售价猛降近20万元。

30万元是传统意义上豪华车市场的价格分界线,小鹏将高端旗舰车型价格压低至30万元以内,可见策略的转变——提升产品性价比,拉高销量。

消费者也做出了选择,小鹏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市7分钟,2025款小鹏G6大定破5000台;上市45分钟,2025款G9大定突破3000台。

去年发布的MONA M03也是同样的策略,这款高配纯电轿跑车型,起售价仅11.98万元,一度成为小鹏的“销冠”,贡献近四分之一的销量。

“以价换量”策略拉高销量,销量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还改善了毛利率,2024年小鹏汽车公司整体毛利率为14.3%,同比增长12.8个百分点,汽车毛利率为8.3%,去年同期这个数字还是负值。

新能源分析师顾思捷指出,技术平权将成为2025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主线,此前长安、比亚迪、吉利也已经分别发布了其可适配入门级车型的智能驾驶方案,越来越多的高端专属配置进入平价车型。

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产品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逐渐成主流。小鹏汽车财报会议中透露的信息显示,到2026年底小鹏的产品车型将会横跨10-50万价格段,布局各个细分市场。

然而,新能源战事多变,竞争格局还在变化之中。

对于2025年,小鹏的信心十足,财报预计第一季度,汽车交付量将在9.1万至9.3万辆,按年增加约317.0%至326.2%,总收入150亿元至157亿元,按年增加约129.1%至139.8%。

在财报会议上,小鹏还上调了2025年的全年销量目标,并预计在四季度实现盈利,按翻倍增长目标推算,其2025年的销量目标预计超过38万辆。


返回赢商网首页
下载赢商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