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年古村「逆龄生长」,广州花厅坊把岭南DNA玩出花
以“现象级文旅IP”阿那亚破圈为始,全国非标商业发展进入“狂飙时代”。
从上海蟠龙天地到北京檀谷,从贵阳阿云朵仓到成都麓湖,从福州烟台山到成都东郊记忆……一个个出圈的非标商业项目背后,无不是根植于城市文化生态进行更新与改造,重构商业逻辑,塑造成为独具「城市记忆点」的创新商业样本。
在这条商业赛道上,合生商业既是新力军,又是破局者,是城市历史文化的守艺人,也是场景创新的造浪者。其在国内成功非标文旅项目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在地解法——广州花厅坊,便是合生商业对「古村文艺复兴」的最新解答。
广州花厅坊,位于广州科学城东片的火村旧改项目合生中央城内,是黄埔区首个大型岭南特色非标文旅商业街区。项目自发性将历史保护与商业焕新作为此次改造的重要使命,并赋予「灵感生活剧场」的全新定位,在古村打造一座“时空折叠剧场”。
游逛在这个4.2万㎡的“灵感生活剧场”,我们看到,其保留了900多年古村「塘-祠-宅-山」梳式布局与「三街一里,八巷一环」街巷结构,却将岭南古村的肌理揉进现代商业——当祠堂与咖啡香共生,当夜经济点燃古村的星空,合生商业这场城市更新实验,无疑让这900多年的城市历史,不再是尘封的档案,而是流动的、可被感知的生活方式。
01
900岁古村“逆生长”密码
不只「修旧如旧」,更是「修旧如潮」
对城市更新命题,合生商业有着独特的差异化思考。
作为广州花厅坊文化基底的火村,最早可追溯至北宋年间的“果村”,是一座拥有900余年历史的古村落,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独特的古建筑群,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拥有14座古建、15棵古树、距今已有275年历史的法雨寺、“千年古树”孖生树,甚至保留着至今仍然代代相传的民俗文化。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火村的古建筑群面临着诸多保护难题。其中,原址保护与商业功能融合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活化火村的古建筑群,合生商业邀请了森摩建筑总设计师杨砚和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陆琦等专家组成顶尖团队。这些修复师用“古法+黑科技”双buff,把每一块砖雕、每一处灰塑都复刻得原汁原味,却又偷偷塞进电影主题场景、非遗手作工坊、霓虹天台酒吧等场景,让岭南传统生活与现代商业产生激烈碰撞。
在“历史保护+商业焕新”双轨并行的策略下,广州花厅坊不仅保留了古村落的传统格局,如「塘-祠-宅-山」梳式布局与「三街一里,八巷一环」街巷结构;还完整保留了众多文物保护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形成了秀南书室、澹乐钟公祠等15个传统文化景点。同时,巧妙引入现代商业元素,营造出多个特色IP景点。“暗藏心机”的街巷布局,让项目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的深度融合,让古村变得鲜活且新潮。
(澹乐钟公祠)
02
非标商业的岭南解法
「一方水土」生活方式的全新想象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一个旧改大盘,更是营造一方水土的全新生活方式”,这是7年前,合生创展启动火村旧改项目——合生中央城的初心。
如今,大盘将成。合生中央城将是16000多户人家的全新栖居地。保守估计,未来合生中央城将居住着5万人口,相当于一个镇的人口规模。
古村新生,「一方水土」的全新生活方式离不开商业配套的支撑。有意思的是,广州花厅坊所在之地,原本就是火村的商业区。
旧时大树下的日常必需品交易场景,如今要怎样“改头换面”,才能准确呼应人们对全新生活方式的想象?
为了解答这个命题,合生商业历时2年多,不断打磨广州花厅坊的商业构想。今年五一, 由100+品牌组成的业态矩阵,将全面揭晓「一方水土」生活方式的全新想象。
// 穿街走巷的场景革命
从整体来看,4.2万㎡的广州花厅坊由南、北两个区域组成,南区为文保建筑,北区为复建商业建筑。
广州花厅坊把现代商业的动线融入到古村落里,以「开放式街巷 + 文化场景化」重构消费体验,打造出「寻味·古村」、「匠筑·古村」和「荟萃·古村」三大主题街区,构建起独特的空间逻辑。
「寻味·古村」街区聚焦美食体验,汇聚了各类特色餐饮,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古村的烟火气息;「匠筑·古村」街区则突出传统手工艺和文化创意,展示了岭南地区的匠心技艺;「荟萃·古村」街区融合了多种业态,是商业与文化的集中展示区。
广州花厅坊采用「棋盘式动线」,三条主街将街区分为三个部分,又通过垂直交错的八巷连接三条主街,让游客逛古村就像玩密室逃脱,转角遇见星巴克,巷尾撞上粤剧戏台,瞬间穿越古今。
为了增强游客的互动体验,广州花厅坊还设计了许多交互式场景。例如,利用整体地块高差约6米、北高南低的特点,通过阶梯进行层级连接,并沿路设置下沉庭院、水景广场、挑空景观台等特色场景,这些设计不仅创造了更多丰富的动线,还让人与空间有了更多交互的可能。
此外,广州花厅坊还打造了非遗餐饮食集、早C晚A食集、休闲微醺天台、匠人手作中心、茶馆剧场、汉服文化体验馆、电影场景食集等特色IP景点。
广州花厅坊将特色IP景点分布在街巷之中,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叙事体系。消费者在游览过程中,仿佛穿越时空,感受着古村的历史文化魅力,实现了文化与商业的有机融合。
// 生活方式的全新想象
从白天到夜晚,广州花厅坊能够形成全时段的消费闭环,让消费者无论何时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消费场景。
· 生活烟火气与家的延伸
作为合生中央城的商业配套,广州花厅坊优先考虑如何满足周边居民的烟火生活需求,因此在主力店引进上,选择了乐易购超市、金逸影院、鑫荔悦酒家等品牌,满足消费者的生活消费刚需。
· 特色风味齐聚,不乏首店、旗舰店
广州花厅坊重点发力的特色餐饮板块,则是以“在地基因+新潮表达”重构餐饮生态——引进众多旗舰店、首店,如客颂广州旗舰总店、鲍螺万侑黄埔首家旗舰店、伯顿牛排黄埔旗舰店、南北院火锅华南首店、九和鹅村黄埔非遗首店等。
这些本土特色与新派创意兼具的餐饮品牌,既是消费者了解岭南文化的一个窗口,也进一步强化广州花厅坊的广府新潮标签。
· 发力夜经济,古村的夜也很精彩
在夜经济方面,广州花厅坊进行精心布局,引进西洲仔猪杂粥大排档、探伙烧烤、曹记东北烧烤、觅食潮膳潮汕大排档、醉椰里烧烤 、eleven club威士忌吧、别怂mini livehouse 、邖海民谣等。
猪杂粥大排档配东北烧烤,醉椰里微醺天台搭汉服体验……妥妥的「五感沉浸式夜游」,满足“夜猫子”的多样化消费需求。
· 书香传承,打造亲子教育业态矩阵
火村,自明代「养正书院」延续至今的崇文尚教之风,正在花厅坊的亲子教育矩阵中焕发新生。
项目引进汉唐棋院、尚学壹品书法,丝雨艺术、聆听声乐、一加二数学培训、繁希英语培训、南粤观唐字画、金手指吉他教育、艾倪舞蹈、雯艺中国舞、因思百教育、启新精武馆、AY街舞等诸多特色品牌,在重构传统文化传承场景的同时,把商业空间变成教育道场,让千年书院精神在钢筋混凝土中重生。
此外,还有星巴克、喜茶、霸王茶姬、summerfeng 等自带流量的轻餐品牌,将是消费者社交休闲的聚集地。
广州花厅坊在4.2万㎡的空间内,容纳了100+品牌,并以丰富的品牌业态,满足消费者对文化和生活的追求,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03
再造岭南文化流量池
「灵感生活剧场」即将开演
自从2023年广州花厅坊示范区开放以来,项目便进化为「文化策展人」,在兼具传统文化与现代气息的场域里,以一场场「文化+」活动,将「灵感生活剧场」具象化,与消费者产生共情共鸣,从而唤醒他们的“文化认同”。
广州花厅坊一直在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文化从来不是博物馆的标本,而是活在年轻人的奶茶杯、朋友圈和深夜打卡里。
// 24小时不打烊的岭南非遗秀
时至今日,广州花厅坊已经进入全面开业冲刺阶段。据了解,项目将在开业期间推出「非遗花厅·百花齐放」主题活动,届时整个空间将变成「24小时不打烊的岭南非遗秀」。
祥龙瑞狮盛世巡游、十二花神巡游、粤曲粤剧、潮汕英歌舞、非遗铁花火壶、福建宫将首游神、国风COSPLAY、国潮武术表演……随时随地体验非遗文化魅力。
同时,项目还会通过提取最具代表性的岭南文化符号,来打造极具地域特色的美陈装置,配合巧妙的点位设置,串联起场域内的各大主题区,讲述古村故事。
// 每月解锁不同主题「盲盒」
广州花厅坊全面开业后,每月将会解锁不同主题活动,做到「月月有新意」。
可能是榕树下的民谣音乐会,或是非遗碳花舞的烟火大秀,甚至把整条街变成「巨型花灯迷宫」……犹如开盲盒,使到此的消费者能够时刻感受到惊喜。
此外,广州花厅坊还将继续聚焦手作匠人、独立音乐人、创意美食等领域,举办各类活动,把古村落变成一座大型剧场,为城市居民带来沉浸式文化体验。
从项目的营销企划可以看出,广州花厅坊希望将岭南文化、非遗文化,通过美陈、互动活动、展览内容等多元方式呈现出来,从而体现出项目的「文化张力」,让消费者在开放式的空间里可以找到独属于自己的文化领地,使整个场域变得鲜活起来,让「灵感生活剧场」得以具象化,成为真正的文化聚场。
可以预见,全面开业后的广州花厅坊,将会全面激活古村落,为城市注入新的文化符号与社交场景。届时它不仅是一个消费空间,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倡导者和文化理念的传播者。
- 结语 -
回顾广州花厅坊的打磨过程,合生商业既是「古村落历史人文的保育者」,用修旧如旧的敬畏心守护延续900余年的古村底蕴与烟火气;也是「非标商业主理人」,用100+品牌开启一方水土生活方式的全新想象;更是「文化策展人」,以「文化+」为项目植入独特的文化气质和竞争力。
通过广州花厅坊,合生商业展现了其在城市更新领域的战略眼光和创新能力,为广州非标文旅商业带来了一个全新样本。
这种打造城市商业样本的能力,也让我们期待,合生商业还将如何迭代商业创意,为千年商都广州带来更多具有开创意义的商业项目。
图片来源:广州花厅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