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创新的“正确答案”,是永远相信年轻人比你更懂未来
如今的商业地产弥漫着“保守主义”气息:投资增长放缓、品牌开业谨慎……当行业陷入躺平求稳的焦虑,我们发现,青年路上的朝阳大悦城依然热衷“站着折腾”:五一节前新店烤匠亮相引发热潮,开业仅3分钟就排起百人长队,晚上23:00仍有463桌等位;另一边,Aesop大悦城系首店、美洋MEIYANG华北首店、法国时尚品牌AmericanVintage、KOLON SPORT全新旗舰店陆续启幕,零售品牌级次和丰富度提升加速。
品牌坚定选择的背后,是对商业基石的信任。4月19-20日,朝阳大悦城“嗨新节”达成了十分可观的转化效率:双日客流近20万人次,销售额突破6200万元,会员消费占比达46.8%。五一期间,销售额超8500万元,客流同比提升1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朝阳大悦城澎湃的能量点燃了北京的春天。放眼北京,或许没人比他们“会折腾”,无论行业环境如何,项目一直选择做“自我突破者”,用非常规的招调思路、年轻化的IP运营和高频率的客群实验,为行业带来不一样的惊喜与美好。
01
首店聚合效应
用“懂你”撬动消费DNA
时至今日,笔者认为朝阳大悦城长远意义的成就,不止是在销售额、客流量等数据尺度的内卷,更在于它养成了一座能够代表北京地标商业的人格魅力。
北京年轻人喜欢什么?只用几个关键词定义无疑是种窄化,但却可以围绕“生活、潮流、文化”的标签式属性,让朝阳大悦城成为满足不同需求的“六边形战士”,用有限的空间选择,尽可能呈现出与自身气质匹配的品牌氛围。
朝阳大悦城长期浸润在潮流氛围下形成了直觉本能,让当下的前沿趋势无所遁形,延续以往的首店聚合效应,但又透着一种不从众的理性。从2025年一系列的品牌调整中,可见一斑——
4月28日,Aesop大悦城系首店开业,这也是品牌在北京审慎布局的第3家店。门店汲取中国古典建筑哲思,以“弧韵相承”为主题,由两个同心半圆的几何结构交叠组成,象征“整体”与“统一”,映现出值得玩味的东方意趣,在形象设计、业态品类等方面都很好补足了1F精品商业的氛围,提升了生活方式的调性,同时更具可逛性。
在衣着品牌的招调方面,朝阳大悦城青睐筛选年轻化可消费的品牌,不仅要足够有质价比,也要符合当下潮流新趋。
比如美洋MEIYANG,这是电商头部女装品牌的线下布局,华北首店落户朝阳大悦城;不久前在国贸开业的法国时尚品牌American Vintage,目前正在大悦城紧锣密鼓地装潢,5月下旬将呈现来自马赛的全新视觉色彩;美式休闲服饰HOLLISTER小海鸥搬离后再度回归,这也让消费者在社媒平台直呼“朝悦越来越好逛了,简直不能更懂我”。
餐饮一直是朝阳大悦城的强项。在年前开业寿司郎、奉天小馆等人气品牌的基础上,项目今年进一步强化“美食社交高地”的地位。
全新引入了成都重庆美食热门榜TOP1的烤匠,“现象级”火爆活跃了北京夜间消费场景,也进一步提振了消费热情和市场信心;排队进场的还有云南傣家菜山蕉Basjoo·北京首店、食野贵州风味小馆贵Guui北京首店、景德江西菜欧记大排档·北京首店、新加坡街头美食兀兰餐厅·北京旗舰店等品牌。
凭借强势餐饮矩阵,项目今年成功打造了大众点评必吃嘉年华·北京首发活动,现场吸引超10万人次参与,累计销售额突破13万元,登顶大众点评全城商场销量榜TOP1,成为连接B端资源与C端圈层的超级接口。
有目共睹的是,品质正餐矩阵强化的同时,轻量化下午茶亦在迭代。裕莲茶楼北京首店、两点见下午茶全国首店、MINONO北京首店、祐禾面包、主厨料理土豆包等的加持,使得朝阳大悦城B1层小食区并未给人留下“乌烟弥漫”的印象,反而以高颜值、新口味、新体验持续出圈。
另一边,凭借潮玩、娱乐等新体验业态,朝阳大悦城成功把年轻人、大学生聚集起来。
目前全球潮玩集合品牌X11全新概念店已在B1门神位置搭起围挡,预计将在5月下旬亮相。由此,B1聚合阅文好物华北首店/52TOYS旗舰店/酷乐潮玩标杆店/KKV主题店等头部集团,IP首展首发配合谷子经济,打造出磁吸性极强的“一站式潮玩岛屿”;目光拾级而上,高层主力店则更新为更具潮流属性的魅KTV北京旗舰店、长藤密室全新集合店,为学生青年及白领客群提供纾压生活方式。
在调改变化之中,朝阳大悦城不变的是对品质的坚持,2024年引入新店超160家、今年上半年也已有50+新店布局,提升品牌能级的同时,商户经营随之不断优化;亦不断用更新的商业新内容,引领着青年的社交与生活方式。
02
与年轻人站在一起
共生共享的“资源路由器”
招商端的品牌保持着一定占比的“首进率”,推广端的活动则力争“首创性”。对朝阳大悦城这般被寄予厚望的商业而言,消费者总是期待有新的“流量话题”出现。
从这个角度而言,能看出项目首展首发的场域玩法日渐成熟,更为可贵的一点,是它能够借助对消费情绪的观察和关键节点的联动,精准吸引到它“最想吸引的那一批人”。
//顶流IP的“空间变现学”
作为离“演艺经济”最近的市场载体,购物中心现在拼的是独家资源和整合借势能力。4月3日,ZB1 POP UP STORE全国首展在朝阳大悦城1F中庭启幕,开展首日引发排队狂潮。其成功不仅依赖粉丝经济,更通过“粉丝专享礼”将公域流量转化为全楼层客流,带动同期餐饮、美妆品类销售额增长。
当行业困于推广成本攀升和流量焦虑,朝阳大悦城的中庭始终以多圈层、高频次的首展首发,构建强引流场景,以100%的档期饱和率,将中庭转化为全年无休的“流量枢纽”。
同样在4月开启的张杰POP UP STORE全国首展,同步其鸟巢演唱会周期,巧妙利用顶流明星效应,将高层空间的客流吸附难题转化为流量引擎,开展后大麦平台预约量突破9万+,登顶北京休闲娱乐热度榜首,3天公售2.2万张门票,每日名额4秒售罄,验证了“文娱IP+商业空间”的双向赋能模型。
在二次元文化沉淀为流量基本盘后,从去年起朝阳大悦城就嗅到“明星类IP”的商业红利,完成了二次元IP到娱乐圈顶流的生态扩容,持续引进SEVENTEEN、TXT、STAY、SM、鹿晗愿望季等娱乐圈IP的全国首站或北京首站,创下单日百万级销售纪录,也顺势成为北京首个将韩流应援作为常态化活动火热出圈的项目。
传统明星快闪多局限于短期带货,而朝阳大悦城的创新在于将明星IP转化为“空间叙事工具”。通过动线引导、数据联动与场景延伸,将粉丝的为爱发电转化为商场全业态的消费增量,破解高层冷区难题的同时,塑造“顶流应援场”的市场心智。
//情绪经济的“疗愈商机”
深谙Z世代的消费是情绪出口,当EMO、内耗成为社交货币,朝阳大悦城致力通过“萌经济+治愈场景”的组合拳,将抽象情绪转化为可购买、可分享的实体体验,让商场成为年轻人的“情绪解忧杂货铺”。
携手酷乐潮玩,继2024年“豚个礼物”华北首展打响后,今年嗨新节期间,双方又联合打造了“豚个方子·卡皮巴拉养生主题首展”,不仅带来首发限定商品,消费者还可体验“人偶煎药”、“趣味问诊”、“养生八段锦”等多彩活动,精准踩中年轻人佛系养生心理,让治愈式消费成传播关键词。
同期,“FARMER BOB如果情绪有回应系列”全球首发落址商场1F,顶流IP FARMER BOB第11代盲盒新品发售成为4月北京现象级打卡事件,将盲盒消费升维为一种情感宣泄仪式;户外启幕的线条小狗阳光饱饱茶园·华北首展,通过联合知名IP与消费品牌,恰到好处的选址成功实现了与消费者的情感共鸣。
//跨界混搭的“破圈效应”
凭借深厚的IP运营经验,朝阳大悦城已练就了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近来我们发现,它正在多边链接政府、互联网平台、文娱圈层、品牌KOL……吸引了头部品牌及平台主动寻求合作,将商场进化为“资源路由器”,展现出更开阔的战略视野。
文旅跨界破圈:联合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落地“菏泽牡丹花展”,为新春佳节增添了别样的艺术气息;联合西藏文旅落地“林芝桃花旅游文化节”,引入文旅推介、文艺汇演、农牧产品展示、非遗文化展,实现流量反哺目的地经济的良性闭环。
线上平台破壁:深化头部平台合作,落地爱奇艺十五周年北京独展、抖音青年节「美好青年说」线下微光展等;母亲节期间,联合「新世相」焕新育婴室标识,推动共同育儿成为社会共识。
潮流IP齐聚:萌兰M.Lanpanda、iBloom超级软慢回弹诊所、FUFUSOUL等热门IP的城市首站;随机舞蹈、一日店长等聚集场气的高频活动,则给足年轻消费者以新鲜感和期待感,不断昭示着项目年轻活力的运营标签。
我们的观感在于,大环境并不如意的前提下,朝阳大悦城就像一个“创作永动机”般努力制造内容,展现出其对年轻消费市场风向的精准把控与顶级资源整合能力,用首展首发重构人货场的关系,让商业空间从交易场所升级为青年文化共创平台。
这或许印证了一个真理:在存量时代,最持久的空间生命力,恰恰源自“主动找麻烦”的进取之心。
03
没有瓶颈,只有进化
种下一座“精神岛屿”
如果说商业体的“含青量”需要一座精神灯塔,那么朝阳大悦城9F以“重建·复活·生机”为题的围挡已预示答案。在这里,项目将携手中信书店对原度刻区域焕新,落地超5000㎡全国旗舰店,打造一个不端着、可共创、开放式的无边界书店,让阅读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书店尚未开业,精神却已萌芽。“世界读书日”期间,来“页间”城市跳岛·中信阅读生活节于9F举办,在有点废墟感的工地上,用书架、咖啡与艺术装置重构空间叙事,实现了千万级传播触达,线下万人参与。
这座“短暂却美好”的理想阅读之城中,90+图书出版社/艺术文创/潮流餐饮品牌,20+音乐读诗会/播客开放麦/展映对谈等文化互动活动,共同唤起群体的精神共振:奈良美智全球衍生品快闪店前排起长队,洪晃工作室×本土设计师的潮流衣物展成打卡圣地,“绒馍馍”北京首展NPC现场制馍情绪价值给满,梁思成珍藏版手稿版画、孝端皇后的“凤冠”不断引人围观……在这里,参与者可以展开以阅读为载体的一切生活方式探索。
这亦是一场兼具文化深度与潮流活力的阅读盛宴,阅读生活节联合跳海、播客公社、浪影像等文化机构,带来“别问意义,先让浪漫发生”的阅读社交活动,通过思享剧场、剧本围读、电影展映等方式回应青年困惑,并邀请何怀宏、夏莹、汪民安等知名学者举办“人与时代”主题论坛,与读者一起关心世界、时代与自我。
“文化策展式运营”的深层逻辑,是将书籍、艺术、社群与城市理想编织成网,当废墟之上能长出诗歌与思想的岛屿,这场“双向奔赴”便超越了简单的消费关系,成为城市与青年共同进化的契约。每一点细枝末节的变化,都会点滴汇流催生质变,从而对接触的消费者行为习惯、乃至周边场域产生长远影响。
关于精神岛屿的这块“拼图”,拼起来有难度,好在它保有公共性的底色,敢于告别过去、迎接新生,给市中心补给一批可消费的文化生活体验。
未来,围绕空间活化和场景赋能,朝阳大悦城还将对户外广场进行系统性改造,提升松弛感和微度假的氛围;针对电梯、卫生间、停车场等高频使用场景,通过分阶段改造实现“零感升级”,持续创造让年轻人愿意停留、分享、共鸣的“生活发生场”。
并且,随着北京逐步推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也需要展现更多城市魅力,作为具有文化底蕴素养与高质品牌内容的商业,相信朝阳大悦城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实现更高水平的跨越进阶。
正如那座从废墟破土而出的“页间城市”,朝阳大悦城与年轻人的关系,从来不是单向的给予接受,而是共同生长的生命体。它永远相信年轻人比自己更懂未来,在折腾中寻找市场的下一个兴奋点。如此,项目得以呈现出一个“不知疲倦、使劲折腾” 的运营状态。
正如中信书店内容负责人李楠的那句宣言:“我们短暂存在,永远美好。”朝阳大悦城的真正野心,或许正是用商业的力量,让这种“短暂的美好”成为城市精神的永恒底色。